「甩賣潮」來了!49家房企掛牌轉讓,新規出現,開發商不好過了?

2020-12-24 大話企業

文:西東

如果問大家這年頭誰最賺錢,相信大家都會說搞房地產的,確實,我國的房地產一直是在突飛猛進的計劃中前進,而我國的房地產同時也早就出了很多的富豪,其中最為著名的應該就是王健林了,王健林靠房地產一度登上了中國首富的寶座,但是在2017年的時候,萬達開啟了瘋狂的「賣賣賣」戰略也成為網友們紛爭不斷的話題,。

人認為萬達的「賣賣賣」是為了實行轉型戰略而必須經歷的程序,也有人認為萬達的賣資,實則是為了「保命」。當時萬達將自己的酒店賣給了富力,富力集團的的董事長李思廉做夢也沒有想到能從王健林這種大佬身上撕下一大塊肉。李思廉對這77家酒店給他帶來的利潤也是有著美好的憧憬,於是他懷揣美夢以199億元的價格收購了這這77家酒店業務。

而這77家酒店幾乎是以不到3億元的價格賣給富力,可以說李思廉賺大了,萬達是打了相當大的折扣,這77家酒店簡直是撿來的。然而好景不長,隨著2018年房地產行業的業績直線下滑,李思廉才剛剛意識到了收購者77家酒店業務根本就是錯誤的選擇。就現在階段酒店業務不僅耗資巨大,而且收益也是相當的少,所以成本回收周期相當的長。

如果說是一兩家房地產企業因某種原因大量撤資或者是變賣項目是特殊情況。那麼今年以來,北京產權交易所共有49家房地產企業掛牌轉讓,這就可以看出來一定的問題了。僅11月份的時候,就有20家,甚至有部分還是央企和國企。大量房地產企業回籠資金減債,很有可能與今年上半年「三條紅線」有一定的關係。

所謂三條紅線,是指淨負債率超過100%;扣除預付款後的資產負債率超過70%;現金短負債率低於1.0倍。條例公布後,通過統計發現,富力其實已經進入紅檔,甚至是三條線完全踩住。一些房企更是直截了當,意識到沒有能力解決高負債,直接從房地產退出。一些企業申請破產,另一些企業則直接出售資產,比如華僑城和中國金茂,它們分別出售了4家公司,並計劃繼續出售。

上半年,樓市銷售低迷,房企回款受到影響,但房地產開發投資卻一路狂飆。樓市資金鍊承壓,金融風險上升,新的調控政策之下,房企難再任性「買買買」,銷售慘澹而開發投資火熱的樓市別樣風景迎來終局。房子賣不出去,房企難有回款。如果建造出來的房子只能擱在手裡無法交易變現,那就是一堆鋼筋水泥。

而山東鋼鐵集團,直接以20.72億元的價格出售山鋼地產,但是至今沒有其他房地產企業能拿下這個「燙手山芋」。曾經炙手可熱的房地產企業,這一次恐怕不再是「短期危機」,而是行業正常現象。要知道,目前市場上的房地產企業,絕大多數都是通過銀行借錢開發的,龍頭房地產企業還缺錢,更別說中小房地產企業,甚至不能肯定能不能生存下去。

為了能夠募集資金,從明年開始,可能會有很多樓盤低價、打折銷售。因為「三條紅線」將於2021年正式實施,今年之所以沒有實施,是因為突發性的特殊事件,也需要給這些房企一定的調整時間。現在是12月初,隨著今年的接近尾聲,如果這些公司未能達到債務要求,它們可能會面臨嚴厲的處罰。

房地產開發是靠融資實現,過去,房地產火熱因為融資容易,賣房也容易,資金鍊是流通的。現在如果回款出現問題,債務的問題將非常致命。一直以來,房地產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高負債發展是其實現高增長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房地產融資受到嚴控,在融資渠道收縮的環境下,房企增加了境外債務的發行量。

因此,明年樓市容易出現動蕩,「破產潮」和「降價潮」都有可能發生,因為整體環境對房企來說並不是很友好。要麼自救,要麼放棄,某種程度上,從明年開始,長期以來,房企別無選擇。既然如此,明年房價可能真的會下跌,這對那些沒有房子的人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不過,買家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保持冷靜,他們需要有選擇性。

在適合你的房子和便宜的房子之間有一個明確的選擇。你不能買便宜貨以後後悔。另外,如果房價下降,大家都會「蜂擁而至」,對房價的漲跌影響很大。可能不得不降價的房地產,因為瘋狂而「過熱」,導致高水平的房價不再改變。商界有句俗話可以解釋這一點: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場,房地產也是如此。

而「三條紅線」是房地產企業融資管理的長效機制,在融資管理「三條紅線」規則下,後續房企難以通過舉借債務擴大經營規模,並且部分債務的償還也需要依靠銷售回款。市場普遍預計,融資新規將加速房地產銷售,一些達標壓力較大的企業可能降價促銷。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地產都與財富聯繫在一起。

無論是購房者,還是開發商,都不乏因房地產而實現財富劇增的案例。因為市場預期較好,房子不愁賣,房企也不愁融資。但近兩年,房地產的邏輯發生了變化。「房住不炒」的觀念在市場中形成共識,資金不再會大量湧入房地產。而「時代在變化」,通過高負債進行擴張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千億房企也資金鍊緊張?開發商振振有詞:我沒錢了
    來源: 光宇吐樓市房地產市場那會還好的時候,我就奉勸各位一定要有心理準備,其實既是對開發商的提醒,也是對購房者的提醒。因為我深深感受到,這次真的不一樣。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再也不是說說而已,真的看到了執行的力度和決心,所以一切都會變,都會扭轉過去的不好的局面。
  • 逆戰2020丨「三道紅線」兵臨城下:房企的減負謀變之旅
    一方面,「三道紅線」這一政策著實對地產行業的融資預期帶來了明顯衝擊,個別試點內的房企出現了延遲「交表」的情形,而一些試點外的房企也在噤若寒蟬;另一方面,一些遠遠無法滿足要求的房企未來依靠加速轉型脫離房企身份來規避監管,還是儘可能的通過增資、出售資產來滿足指標要求,仍然是行業發展的未知數。
  • 退市新規增多條「紅線」 7家房企將臨「生死劫」
    根據wind數據統計,以2019年年報為標準,觸級「紅線」的企業達51家,其中29家是ST股,22家非ST股,營收最低的是唐德影視,其2019年營業收入-1.15億元,同比下降130.9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88.49%。那麼新規之下,A股是否會出現退市潮,對市場和投資者又會產生什麼影響?
  • 近期眾房企降負債動作越發頻繁 70%房企「踩線」眾房企主動「降檔」
    如果「三道紅線」全部踩中,開發商的有息負債將不能再增加;踩中兩條,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踩中一條,增速不得超過10%;一條未中,不得超過15%。相較於頭部房企的「翻轉騰挪」,部分債務壓力過大的房企並沒有太多的施展空間,隨著融資窗口收緊,房企「瘦身」動作近期也越發頻繁。11月9日,富力地產發布公告稱,擬將廣州富力國際空港綜合物流園內的物業作價63億元,其中70%權益以44.1億元的價格轉讓給黑石。地產分析師嚴躍進表示,項目轉讓可以起到儘快回籠資金的目的,緩解短期債務壓力。
  • 70%房企「踩線」 眾房企「借新還舊」調整負債結構
    如果「三道紅線」全部踩中,開發商的有息負債將不能再增加;踩中兩條,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踩中一條,增速不得超過10%;一條未中,不得超過15%。相較於頭部房企的「翻轉騰挪」,部分債務壓力過大的房企並沒有太多的施展空間,隨著融資窗口收緊,房企「瘦身」動作近期也越發頻繁。11月9日,富力地產發布公告稱,擬將廣州富力國際空港綜合物流園內的物業作價63億元,其中70%權益以44.1億元的價格轉讓給黑石。地產分析師嚴躍進表示,項目轉讓可以起到儘快回籠資金的目的,緩解短期債務壓力。
  • 央行拋「345」新規,10萬+房企心驚肉跳
    雪貝財經稱,8月20日,12家主要房企的掌門人被召集起來開了個會,會議的結果就是開始試點房地產長效發展機制。——相關部門為控制房企的有息債務的增長,給房企設置了3條紅線,紅橙黃綠4個檔次,及5%的負債增幅間隔層的所謂「345新規」(「345新規」具體內容已經滿天飛,手動搜索即可哈)。
  • 多數規模房企踩中「三道紅線」借新還舊難以持續
    同時,有業內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住建部等部門召集12家房企參與會議,要求參會的房企在2020年9月底上交降負債檔案,而新規也已經開始在12家房企內試點實行。據悉,該新規或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在整個房地產行業內實行。但房企已經是「風聲鶴唳」。究其原因,則是大部分房企均踩中了紅線。
  • 樓市「困獸鬥」:開發商一周降價60萬,剛需可以開始「撿漏」了?
    全國重點監測67城的二手房掛牌均價15597元/㎡,環比上漲0.54%,有50城二手房掛牌均價出現環比上漲情形。然後就是7月15日深圳迎來新規,就算有深戶也得購滿3年的社保才能買房。可以預見,接下來的調控之風只愈演愈烈。只要哪個城市的房價過火過熱,立馬就會迎來打擊。
  • 去紅線行動,哪家房企安全了
    眾房企主動「降檔」為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包括恆大、融創、華潤等在內的多家房企均於年內實施了分拆上市動作。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年內共有15家物管企業成功上市,遠超於去年規模的12家,但整體表現卻與去年大相逕庭,即便是恆大物業,在上市首日亦出現了破發。
  • 房企不想看到的一幕出現,剛需好消息來了
    到了2019年下半年,央行開始嚴查違規資金流入樓市,這個對房地產行業的資金監管政策直接導致了房地產行業失去了大量的資金來源,從而導致了大量的房企開始出現資金緊張的問題,面對這個問題,房企們不得不開始了降價賣房。
  • ...持續督導新規出臺 優質主辦券商脫穎而出 劣質掛牌公司加速出清
    修訂後的規則詳細界定了主辦券商在持續督導的「規定動作」,主辦券商和掛牌公司可單方面解除持續督導協議等。新規的實施,一方面壓實、細化了主辦券商的責任和義務,有利於優質中介機構脫穎而出;另一方面加速了劣質掛牌公司的出清,有利於建立有進有出的新三板良性市場循環體系。
  • 208家房企宣告破產,地產越來越不好混了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近日聯同相關部門對網傳掛牌價過高項目進行檢查,責令涉事中介機構將掛牌價明顯高於近期真實成交均價的房源全部下架。 04 208家房企宣告破產,地產越來越不好混了 疫情加速了房地產行業的洗牌。
  • 菏澤兩家置業公司掛牌轉讓!
    4日,菏澤市金地源置業有限公司51%國有股權及17709.655769萬元債權、巨野遠創置業有限公司100%國有產權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方分別為山東水發天源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水發集團旗下的菏澤大野地產有限公司。
  • 380家房企破產!這對樓市意味著什麼?我們應該怎樣「避坑」?
    眾所周知,近十年來,房地產行業如日中天,但就在這大好春天的行業裡,仍然有不少房地產開發商避免不了被市場淘汰的命運。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14日,全國已經有380家房企發布破產公告,平均每天約2家房企被清算。
  • 喆安視角|「三道紅線」下,房企何去何從?
    自8月20日央行、住建部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融資新規「三道紅線」正式出臺已過去一個月時間。這也表明,房地產企業以從上半年的寬鬆舒適區間再度跨進強監管領域。根據市場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40房企融資總額為4690.49億元,同比去年增長11.9%(2019年1-6月40房企融資總額為4191.3億元),環比上漲22%(2019年7-12月40房企融資總額為3841.92)。可以看出,回暖的融資市場,短期內有效的緩解了房企資金壓力。
  • 南京集中土拍仍有熱度 各地新規頻出旨在降溫
    從南京這3天網絡競拍結果上看,5日,3幅含住宅用地的地塊都設置了最高限價,只有一塊拍到最高限價,反倒是部分商辦地塊受到追捧,溢價率高;7日優質地塊多,大牌房企爭奪激烈,除1幅商辦地塊外,其餘12幅住宅或商住用地全部溢價拍出,其中8幅地塊達最高限價;12日共拍6塊地,4塊地設最高限價,有3塊達最高限價。
  • 開發商爛尾自救往事
    交付時間到了,業主們沒有等來交付通知,等到的是法院查封的封條。實際上,除了19號樓外,其餘銷售的房子都沒有獲得預售證。九御的很多樓棟,在2016年已經被開發商抵押給了長城新盛信託,貸出來了38億元。現在這批房子,長城新盛信託已經申請法院查封,將以協議轉讓、拍賣、要約邀請競價轉讓、掛牌轉讓等形式處置。那些購房的100多戶業主,錢不見了,購房協議無效,即使算成借給開發商的款項,債權也排在信託公司之後,開發商也不見蹤影。業主和看客們都曾發出靈魂拷問:那麼這些錢,都去哪了?
  • 蘋果隱私新規令應用開發商深感絕望:或鋌而走險繞過新規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月6日早間消息,據報導,應用開發商正在探索秘密追蹤用戶的新形式,以規避蘋果的隱私新規。這些新規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顛覆移動廣告業的格局。2021年初,iPhone將通過更新阻止應用程式在沒有徵得用戶明確同意的情況下使用IDFA廣告識別符。
  • 亞聯財小貸15%股權被掛牌轉讓
    來源:新流財經來源 | 中國經營網作者 | 蔣牧雲 張榮旺近日,上海浦東新區亞聯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浦東亞聯財小貸」)15%的股份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根據公告,此次小貸公司的股份與亞聯財信息諮詢(上海)有限公司15%股權捆綁轉讓。上述股份均屬於上海陸家嘴金融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陸家嘴」)。
  • 海南房地產市場結構悄然生變 大房企在海南的布局也出現調整
    大半年過去,海南房地產市場結構悄然生變,大房企在海南的布局也出現調整。大房企市場份額下調,但海南房地產投資指數上升,行業洗牌難免。可以說,對於習慣高周轉的房企而言,在三道紅線背景下,海南市場對於房企壓力倍增,壓力來源不止現房銷售,大力發展安居型商品住房的政策,倒逼房企打造高端產品也成為關鍵。現房銷售之下,房企首先要面對開發周期轉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