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登陸之日》可能很多人沒聽過,只是一聽名字知道是一部戰爭片,對,它不僅是戰爭片,還是戰爭大片,這部電影場面之震撼,一點都不亞於好萊塢大片,影片背景橫跨了歷史上幾場大戰役,給人帶來一波又一波的視覺盛宴,那為何在國內不能上映呢?先了解一下影片內容,你可能會有所發現。
影片由姜帝圭執導,張東健、小田切讓、範冰冰等主演,2011年12月22日在韓國上映。
影片內容以二戰時期為背景,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很多朝鮮人被不公平對待,金俊植就是代表之一,參加奧運馬拉松比賽獲得第一名卻被無故取消資格,為結果的不公伸張時又被迫徵為日本兵,送到前線當炮灰。經歷了諾門罕戰役、蘇聯戰俘營、基輔保衛戰、諾曼第登陸戰。
1939年諾門罕戰役:在日本和蘇聯在遠東地區發動的戰爭,諾門坎戰役,又稱哈拉哈河戰役。戰場面對蘇聯的坦克,蒙古的騎兵,日本死傷慘重,戰場上遇見由範冰冰飾演的中國神槍手席拉,與之產生了微妙的關係,兩人語言不通卻又心靈感應,為救金俊植用步槍打落飛機,兩人的對話讓人深思。
從小較勁的馬拉松對手長谷川辰雄,以上將的身份出現接手部隊作戰,朝鮮日本兵不僅接受戰爭的殘酷洗禮,平時還要受盡日本兵的欺凌,
長谷川的管理和作戰方法,把日本武士道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決戰在即,逃跑的金俊植髮現蘇聯進攻的坦克,善良的他選擇回去通風報信,儘管敢死隊的死拼,最後還是不敵蘇聯,兩人被俘。
1940年蘇聯戰俘營:他們被一路北上押到冰天雪地的蘇聯戰俘營,初到此地,長谷川效忠之心依然不死,不懼蘇聯,還想繼續領導金俊植等人,但在這裡都只是戰犯,沒有特權,所以之前的恩恩怨怨在這得到了釋放,他們相互打鬥,當佔上風時,金俊植對長谷川手下留情,從此解開了一絲當年的怨結,隨後戰局變化,德軍向蘇聯宣戰,他們又被迫換上蘇聯的軍服,再次當炮灰送到前線。
1941年基輔保衛戰:面對德軍猛烈炮火,他們根本無法抗衡,戰俘營領頭者朝鮮李眾泰舉著紅旗衝鋒被掃射,長谷川在關鍵時刻被金俊植救下,兩人僥倖存活,換上德軍軍服前往德國領土,試圖繞道回家,途中長谷川受重傷,金俊植為救他被德軍抓走,從此兩人分散。
1944年諾曼第:直到3年後,在德國的諾曼第防禦戰中,再次相遇,此時兩人已經從開始的仇恨爭鬥變成了患難與共的朋友,也是金俊植所做的一切感動了長谷川。在諾曼第登陸戰中,德軍慘敗,金俊植不幸中彈,為防敵軍發現長谷川是日軍身份,金俊植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與長谷川交換了身份,又救了長谷川。
原因?從影片內容大家看出來了嗎?為何不能在國內上映?說白的,因為這是在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醜化自己的朋友,這片,你說能上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