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之日》如此戰爭大片,為何無法在國內上映?

2020-10-16 龍的影城

說起《登陸之日》可能很多人沒聽過,只是一聽名字知道是一部戰爭片,對,它不僅是戰爭片,還是戰爭大片,這部電影場面之震撼,一點都不亞於好萊塢大片,影片背景橫跨了歷史上幾場大戰役,給人帶來一波又一波的視覺盛宴,那為何在國內不能上映呢?先了解一下影片內容,你可能會有所發現。

影片由姜帝圭執導,張東健、小田切讓、範冰冰等主演,2011年12月22日在韓國上映。

影片內容以二戰時期為背景,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很多朝鮮人被不公平對待,金俊植就是代表之一,參加奧運馬拉松比賽獲得第一名卻被無故取消資格,為結果的不公伸張時又被迫徵為日本兵,送到前線當炮灰。經歷了諾門罕戰役、蘇聯戰俘營、基輔保衛戰、諾曼第登陸戰。

1939年諾門罕戰役:在日本和蘇聯在遠東地區發動的戰爭,諾門坎戰役,又稱哈拉哈河戰役。戰場面對蘇聯的坦克,蒙古的騎兵,日本死傷慘重,戰場上遇見由範冰冰飾演的中國神槍手席拉,與之產生了微妙的關係,兩人語言不通卻又心靈感應,為救金俊植用步槍打落飛機,兩人的對話讓人深思。

從小較勁的馬拉松對手長谷川辰雄,以上將的身份出現接手部隊作戰,朝鮮日本兵不僅接受戰爭的殘酷洗禮,平時還要受盡日本兵的欺凌,

長谷川的管理和作戰方法,把日本武士道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決戰在即,逃跑的金俊植髮現蘇聯進攻的坦克,善良的他選擇回去通風報信,儘管敢死隊的死拼,最後還是不敵蘇聯,兩人被俘。

1940年蘇聯戰俘營:他們被一路北上押到冰天雪地的蘇聯戰俘營,初到此地,長谷川效忠之心依然不死,不懼蘇聯,還想繼續領導金俊植等人,但在這裡都只是戰犯,沒有特權,所以之前的恩恩怨怨在這得到了釋放,他們相互打鬥,當佔上風時,金俊植對長谷川手下留情,從此解開了一絲當年的怨結,隨後戰局變化,德軍向蘇聯宣戰,他們又被迫換上蘇聯的軍服,再次當炮灰送到前線。

1941年基輔保衛戰:面對德軍猛烈炮火,他們根本無法抗衡,戰俘營領頭者朝鮮李眾泰舉著紅旗衝鋒被掃射,長谷川在關鍵時刻被金俊植救下,兩人僥倖存活,換上德軍軍服前往德國領土,試圖繞道回家,途中長谷川受重傷,金俊植為救他被德軍抓走,從此兩人分散。

1944年諾曼第:直到3年後,在德國的諾曼第防禦戰中,再次相遇,此時兩人已經從開始的仇恨爭鬥變成了患難與共的朋友,也是金俊植所做的一切感動了長谷川。在諾曼第登陸戰中,德軍慘敗,金俊植不幸中彈,為防敵軍發現長谷川是日軍身份,金俊植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與長谷川交換了身份,又救了長谷川。

原因?從影片內容大家看出來了嗎?為何不能在國內上映?說白的,因為這是在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醜化自己的朋友,這片,你說能上映嗎?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香港上映遇冷,在華語中國港臺電影市場,為何內地影片上映時間如此推後?
    以旺角百老匯影院為例,2月28日晚上9時50分場次的《流浪地球》,開場前1個小時近300個座位只賣出去7張票。同一時間段,位於西九龍的嘉禾天空影院,176個座位還剩155個。票房如此慘澹,要歸結於滯後內地23天的上映檔期嗎?在同為華語地區的中國港臺電影市場,為何內地影片上映時間如此推後?
  • 史詩級戰爭大片:諾曼第登陸10部場面恢宏、戰鬥激烈的電影推薦
    1944年6月6日的諾曼第登陸戰爭一直是很多歐美電影最常拍攝的主題,對於所有關於諾曼第登陸的電影是否完全符合歷史事件,我們也無法斷定。但是這些電影也確實帶領我們回到二戰中的真實情景,讓我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雖然,某些電影可能違背了歷史的真相,但是以下卻是目前為止最精彩的「諾曼第登陸」電影。
  • 戰爭的結束,《登陸之日》
    本片講述了日本統治時期的朝鮮,一個朝鮮人,一個韓國人,殘酷,戰爭人性都是雙面性的,沒有絕對的結局,冰天雪地,戰爭永遠不能饒恕,場面龐大,背景音樂的宏偉,深刻的劇情為本片的主線,兩個人的命運就在諾曼第登陸中改變。
  • 韓國二戰巨製《登陸之日》
    點擊文裡小程序即可觀看電影無須到後臺回復片名導演姜帝圭,主演張東健+小田切讓,韓國、日本兩大男神世紀同框,二戰史詩這就是《登陸之日導演姜帝圭,韓流的始作俑者。說起張東健,他曾主演過陳凱歌執導的《無極》。
  • 《登陸之日》:神劇情的視覺電影
    《登陸之日》電影海報《登陸之日》是韓國導演姜帝圭第二部戰爭巨作,相比較之前的《太極旗飄揚》,電影投入的資金無疑更加巨大,我絲毫不懷疑姜帝圭特效團隊的製作水平,電影燒錢也燒到了一種極致本來未看電影之前,我對姜帝圭導演一直擅長於刻畫的「戰火兄弟情」很是期待,《太極旗飄揚》中親兄弟在戰場上相互保護的患難情懷拍的不錯,《登陸之日》也沿用了這一主題了,雖然在片中講述一個是朝鮮人,一個是日本人,有這份彆扭的矯情也就算了
  • 華誼投資5億大片《八百》定檔,8月21日上映,史詩級戰爭大片
    電影《八百》終於定檔,8月21日上映,史詩級戰爭大片,值得期待。《八佰》是一部主旋律戰爭大片,這幾年的戰爭題材的電影也是非常火爆,《戰狼2》50多億的票房穩居亞洲電影票房榜首。正面拍攝這種題材的電影比較少。《八佰》於2017年9月份就開機了,光前期籌備就是用時一年半,導演帶著1500多人的劇組,拍攝了230多天艱辛付出,致力打造一部中國自己的史詩級戰爭題材電影大片。
  • 《登陸之日》難得一見的戰爭公路型冒險電影—
    一部嚴重被低估的電影,難的一見的作為第三方中立立場看待二戰,並且穿越了中日、日蘇、蘇德、西部戰場四大戰場。日軍上將的武士道精神最終也粉碎的淪為如螻蟻般在難世自我苟活,戰爭的正邪之道不過為統治者的溢美道義之詞,普通士兵就如蒼茫沙粒一樣,可以隨意灰飛煙滅,也可以做勝利的奠基。四大戰場的穿越雖然顯得太過割裂,這可能也是紛紛給出差評的原因,但這也可以稱為戰爭公路類型呀。
  • 《登陸之日》登陸之日隨感
    第一次看《登陸之日》是被諾門坎那一段戰爭場面吸引來的,因為是中日韓合拍的一部電影,總感覺其中做了很多的調和的工作。導演巧妙的調和了中國和韓國在這段歷史中的悲慘經歷,轉而將矛盾轉移到蘇聯和德國。整部片子給我的一種感覺是前面的節奏帶入感很強,然而進入蘇聯之後片子的節奏開始越走越緩。個人對這部電影還是很有好感的,一個人的一生能有如此的經歷也是不枉此生了。
  • 國內大片扎堆上映
    同時Fate系列手遊《命運-冠位指定》(英文名:Fate/ Grand order)中國大陸版由嗶哩嗶哩獨家代理,開服前預約玩家數量超過300萬,每年舉辦的線上線下活動吸引無數玩家與粉絲爭相參加,足見Fate系列在國內人氣之高。作為國內引進的Fate系列首部劇場版,相信粉絲們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坐進影院感受聖杯戰爭的魅力。
  • 《柯南》口碑下降,為何《紺青之拳》國內上映後,還能刷新票房?
    《柯南》口碑下降,為何《紺青之拳》國內上映後,還能刷新票房?每年一部的《柯南》劇場版電影,成了柯迷默認的儀式感。今年的劇場版《紺青之拳》在國內上映後,僅僅一周,票房直逼1.9億元人民幣,輕輕鬆鬆趕超去年記錄。
  • 2017多部戰爭大片將上映 國產電影質量亟待提升
    《建軍大業》等戰爭大片將在2017年上映。每日經濟新聞1月6日報導  剛剛揮別2016,這一年你看了多少印象深刻、感人肺腑的好電影?「我喜歡《美人魚》,一來是星爺腦殘粉,二來故事好看情節好笑。」而從2017年即將上映的影片情況來看,很多大體量的片子都集中在戰爭片這一類型:包括《建軍大業》《紅海行動》,空軍題材的《霸天狼》和《戰爭啟示錄之八百壯士》也在製造中。「印象中還有兩三個投資巨大的戰爭片,2017就看這個類型能不能『贏』了。」卓然影業CEO張進表示。根據藝恩電影智庫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影院共上映了507部電影,其中國產片417部。
  • 李政宰新片登陸中日韓大銀幕 三部影片同月上映
    李政宰新片登陸中日韓大銀幕 三部影片同月上映 時間:2016.07.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橙小櫻 分享到:
  • 俄羅斯影史戰爭片票房冠軍登陸國內:12月11日上映
    目前,電影《獵殺T34》官博已經宣布:該影片將於2020年12月11日內地上映,是俄羅斯影史戰爭片票房冠軍。本作改編自真實事件,真坦克也會出鏡。官方介紹:俄羅斯影史戰爭片票房冠軍《電影獵殺T34》震撼來襲!真實事件改編,真坦克出鏡,採用阿萊公司特製攝影機拍攝,帶觀眾真視覺體驗那個血脈賁張的戰場!
  • 最新戰爭大片
    hi,親愛的小夥伴:我在這裡等你很久了,專注剪輯戰爭電影,完整版全在這裡,公眾號主頁回復電影名即可
  • 11月國內院線缺大片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與10月國慶檔的火爆相比,11月國內電影票房有些冷清:「雙11」當日票房僅3000萬元(人民幣,下同),11月2日至8日的首周票房更是跌破4億元,創下復工以來12周的新低。10月23日上映的《金剛川》幾乎蟬聯整個月的單日票房冠軍,直到本周才被新上映的警匪片《除暴》趕超。
  • 《流浪地球》終於在香港上映,但票房竟如此慘澹……
    雖然香港媒體此前預測稱「因有港星吳孟達出演,該片票房應不會太差」,但《流浪地球》在港上映首日上座率並不盡如人意。香港有40多家影院排片,票價從60到120港元不等。以旺角百老匯影院為例,2月28日晚上9時50分場次的《流浪地球》,開場前1個小時近300個座位只賣出去7張票。同一時間段,位於西九龍的嘉禾天空影院,176個座位還剩155個。
  • 重口味大片《寄生獸》為什麼能上映?
    由日本超人氣漫畫改編的同名真人電影《寄生獸》在國內各大影院上映,雖然是刪減版,但時這樣一部大尺度「重口味」的科幻片能夠通過廣電總局的審核,還是讓眾多影迷大感意外,直呼「活久見」!電影《寄生獸》在2014年便在日本上映,網絡資源早已遍地生花,引進國內後,將原本的兩部剪輯成一部,即便如此,上映四天,《寄生獸》的票房還是超過2700萬,豆瓣評分也達到7.4。這樣一部現象級的電影對中國電影市場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和變化,數據公園為你解析。
  • 暑期檔為何看不到好萊塢大片?
    在6月10日上映的《侏羅紀世界》之後,內地銀幕就進入了暑期進口片真空期,《終結者:創世紀》、《碟中諜5》、《小黃人》、《像素大戰》、《蟻人》、《頭腦特工隊》、《神奇四俠》、《殺手:代號47》等好萊塢暑期強檔影片紛紛無緣國內同步上映。
  • CG電影巔峰之作《最終幻想15》有望國內上映
    2001年日美合拍首部《最終幻想:靈魂深處》,2005年日本獨立製作《最終幻想7:聖子降臨》,而《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則是時隔10年推出的最新CG電影,10年之間,無論是遊戲還是電影技術,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換代升級,做最好的CG片,是《王者之劍》的追求。
  • 《海賊王》2016劇場版GOLD登陸國內?網傳9月23日上映
    《海賊王》2016劇場版GOLD在日本已經上映半個多月了,截止至8月12日累計票房已達到35億日元,票房成績非常不錯,下一步有望超過50億日元,讓遠在國內的海賊粉絲們非常期待。之前這部劇場版就已經確定將要引進中國內地,但引進日期一直未確定。近日,微博上傳出該片將於今年9月23日登陸中國內地,目前正在進行中文版的配音工作,真讓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