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們都是壞孩子》,壞到可愛的青春成長影劇
小時候家人總是說做個「乖孩子」「乖孩子」,老師也總說做個「乖學生」「乖學生」,甚至在男友面前也是「乖女友」「乖女友」。似乎「乖」這個詞語總是很吃香,人人都喜歡。但我卻反之,儘管說做個「乖孩子」是挺好的,但我似乎更喜歡「壞孩子」。我認為壞孩子比乖孩子更容易表達出自己情感,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並在別人面前裝上假面具,沒有任何束縛,很自由,我想正是這種「自由」漸漸讓我喜歡「壞孩子」這個詞語。總是喜歡在影劇找到紓解自己情緒的方法,於是好久沒有看關於「壞孩子」的影劇,對它早已期盼已久。聽朋友介紹一部《我們都是壞孩子》影劇,我想我已經找到了。《我們都是壞孩子》一部青春90後校園發生的故事,正好我也是90後,就像找到知音一般讓我沉醉在影劇中。
《我們都是壞孩子》講了一群90後很叛逆的女學生,在老師面前她們就是「壞孩子」,看了之後,我只有一個想法,她們壞的可愛。裡面女主角有兩個,一個名叫小艾,一個名叫訊仔。可能由於兩個人性格或者有某個共鳴相同點,倆人之間也從而成為了好朋友。由於生活的苦悶,家庭的原因等外界因素,使得一群乖孩子漸漸迷失了,想放縱自己,不必藏藏掖掖。訊仔,一個很新異,很叛逆的女生,喜歡和一群叛逆少女在一起。訊仔好友小艾,在隨著和訊仔相處過程中,也認識了一群叛逆少女,與這群人在一起,變得快樂起來,放鬆起來。其中影劇中讓我記憶猶新的叛逆少女是angela ,放蕩不羈,我行我素的一個小女孩,喜歡去夜店,在劇中這位小女孩總是喜歡搶好友的男友。但我並不討厭這個小女孩,正如這個小女孩所說的,「如果他真的愛你,那怎麼能搶走?」是的,人性都是複雜的,比起複雜,我更喜歡簡單直爽,我喜歡這群可愛的叛逆少女。
比起喜歡,讓我為這群叛逆小女孩結局不禁有點傷心。這群叛逆少女用著自己簡單的方式,在校園上演了女追男的場景,讓我看到大開眼界。有開心就會有悲傷,上天給了你們友誼,卻在你人生中插一腳。訊仔在影劇中結局居然是因受辱而自殺,最終搶救過來,但卻成了植物人,永遠睜不開眼,很棒的小女孩,結局讓人惋惜。小艾最終因情感上的迷失,進入夜店,慢慢迷失了自我,變得越來越墮落,我想這是生活給小艾帶來的痛苦,小艾只能用這種方法來表達,很令人心疼的小女孩。
這部影劇很好地表達出青少年的生活的真實生活,各種悲傷與傷心的生活。一群叛逆少女儘管在別人眼中是不好的,可以說是壞孩子,但我感覺她們卻是令人心疼,需要人來呵護的真實少女,是最可愛的「壞孩子」。希望更多人可以看這部影劇,看出「壞孩子」可愛一面,你會喜歡她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