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導演的電影,為什麼沒有高票房?

2020-11-09 簡刀

最近迷上了賈樟柯導演的電影,找出「三峽好人」看了一遍,很真實的片子,與其說是電影不如說是有感情的紀錄片,最早看賈樟柯的電影是「山河故人」,都很好看,當然據說票房不高,還有那個「站臺」,估計也賣不上價。

好看,反映了真實,為什麼叫號不叫座呢?因為他的片子反應的是真實世界裡的真實生活,演員的形象可能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某個人,甚至就是我們自己,人有多大的勇氣面對真實的自己,真實的生活?

相反那些英雄式的,逆襲式的,跨越階層的,叫好又叫座,因為他們給人希望,給人活下去,給人奮鬥的勇氣個力量,好像自己就是那個英雄那個逆襲的屌絲。

但是,請不要忘記生活本來的模樣。


相關焦點

  • 賈樟柯:我希望沒有「第七代」電影導演
    至此,導演的底層情感僅僅是訂單電影點綴眼球的敘事元素,甚至廉價地淪為服務於資方的情感售賣點。 事實證明,海外發行營銷、商業資本定製看似是第六代影人擺脫「票房毒藥」魔咒的終南捷徑,卻極可能導致導演自身獨立品格的異化。
  • 屌絲青年逆襲禁片導演,國內票房連連慘敗的賈樟柯為何享譽國際
    他是中國第六代電影導演代表人物賈樟柯。他的電影屢屢在國內被禁,僅在國內通過審核放映的電影票房也是連連慘敗,卻得到眾多影圈大佬賞識,被禁的電影在國外基本都是幾億幾十億的票房,獲得國際大獎無數,享譽國際。這到底是為什麼?
  • 「地下導演」賈樟柯:他的電影為什麼屢屢被禁?
    在這幾年中,他以「地下工作者」的身份接連導演了《站臺》《任逍遙》,但都沒拿到公映許可證。2013年的《天註定》也成為被禁影片。2004年1月8日,賈樟柯被恢復導演身份,他的幾部電影終於解禁,重見天日,但這個從汾陽走出來的小個子導演仍屬於「邊緣群體」。
  • 為什麼觀眾不買賈樟柯的帳?
    25日下午,火箭少女101成員楊超越出現在了《江湖兒女》的路演活動現場,和導演賈樟柯現場互動。見此畫面,不少網友調侃道:「為了票房成績,賈導也忍不住要『轉發錦鯉』了。」賈樟柯2002年第一次提名坎城的金棕櫚獎時,國內總票房才9億元;到了去年,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560億。同期的第六代導演中,寧浩等人已經成為了票房的有力保障,市場上多位新人導演都有了10億+的代表作。
  • 以《江湖兒女》分析,賈樟柯的電影宇宙為什麼無法成為主流
    他們框架其宏大的世界觀,講述著人類對於電影宇宙頂級的商業理解。但正如電影本身存在諸多種類,電影宇宙也並非是美式商業片的專屬。實際上在中國,才華洋溢的中國導演們,也在試圖框架屬於中國人的電影宇宙。這些電影宇宙相對私人化,更為重視的是導演自身的概念闡述。如果從中挑選出最具話題性的一位,賈樟柯的名字是經常容易被提起的。
  • 賈樟柯王小帥婁燁寧浩:第六代導演的二十年
    2018年9月,賈樟柯攜《江湖兒女》坎城載譽歸來,一路斬獲芝加哥電影節最佳導演雨果獎、最佳女演員,明斯克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為了國內票房市場,賈科長親自下場賣力宣傳,直播從B站開到知乎,廣告從微博打到綜藝,票房從最初預測的破億,到最後7000萬「打破導演個人票房記錄」。
  • 那一年,張藝謀票房3億,賈樟柯30萬,還有一部402元
    嘔心瀝血卻只能拍一部一個觀眾都沒有的電影。 沒有觀眾,是電影導演最大的恥辱。 賈樟柯也經歷過沒有觀眾的時期,2002年一天,賈樟柯走進小西天的一家盜版店,老闆拿著一盤碟問他:最近有一個「賈科長」的《站臺》,你要嗎?
  •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賈樟柯的電影究竟有何魅力?
    賈樟柯作為中國當前公認的第6代導演之一,他今年所導演的電影一直都是歐洲電影節的常客,最近他的新電影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再次入選了坎城電影節的特別展映單元,近些年賈樟柯導演的電影雖然說在國內沒有獲得很多好的票房,但是卻在國外有著很高的成就。
  • 【市場】賈樟柯等批電影現狀 蘆葦:近兩年「爛片當道」
    蘆葦:今天市場只剩「菜狗」在叫,而且來勢洶洶  在這場「作為編劇的導演&作為導演的編劇」的座談中,編劇蘆葦直言不諱地批評了近兩年國產片「爛片當道」,蘆葦說:「藝術片也罷,商業片也罷,百花齊放是最理想的境界,正如讓大狗也叫,小狗也叫是最好。
  • 「叛徒」賈樟柯
    「我記得我一邊看一邊流眼淚,不知道為什麼太激動了。1991年,看完《黃土地》的賈樟柯,鐵了心地要做導演。連續考了三年,他終於來到北京,進入了電影學院。在這裡,大齡青年賈樟柯,遇上了同學王宏偉,成立了「青年實驗電影小組」,拍了部叫作《小山回家》的短片。
  • 這部導演叫王晶的新片很文藝,不只因為監製是賈樟柯
    不過,這裡的王晶並不是著名的香港導演王晶,這個王晶是賈樟柯的愛徒,2010年就加入了賈樟柯的團隊,並擔任執行導演,《山河故人》《Hello,樹先生》等作品他都有參與,為了支持自己的徒弟,賈樟柯這次親自給他當監製
  • 賈樟柯導演在平遙古城拍電影......
    說到賈樟柯導演,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特別是他執導的電影《三峽好人》、《山河故人》等廣受大家好評,其中不少影片場景都在平遙取景拍攝。
  • "溫柔一刀"賈樟柯
    為什麼這麼說?太突然!在展映的倒數第二天,很多媒體和影評人都不在的情況下,賈樟柯突然宣布這個消息,讓很多媒體人大吃一驚。"對於退出的原因,導演賈樟柯說法的"很全面也很客氣","早培養新的團隊,讓新的團隊接手",讓平遙電影展擺脫"賈樟柯的陰影"等。另外賈樟柯還專門提到吃瓜群眾最關心的問題——錢,他表示"沒有花政府一分錢,全部是所謂的資本。
  • 賈樟柯,走出圍城
    當時,他在太原學畫,看電影是他的日常消遣。賈樟柯對這部電影印象深刻,「沒有故事、沒有動作、沒有我平時看電影喜歡的一切,但是慢慢地我看到了黃土地。」看了還不到十分鐘,他就開始流眼淚,一直到影片結束。從電影院出來的那一刻,賈樟柯定下了人生方向——未來要做一名電影導演。光陰似箭,近三十年過去了。
  • 賈樟柯走出圍城
    一年前,賈樟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提及:「在中小城市存在著強烈的藝術需要,以及存在著非常多潛在的未來的創作力量,但是資源不太會為他們傾斜。」賈樟柯對此有著很深的體悟。20歲出頭時,他看了一部電影——由陳凱歌導演的《黃土地》。當時,他在太原學畫,看電影是他的日常消遣。賈樟柯對這部電影印象深刻,「沒有故事、沒有動作、沒有我平時看電影喜歡的一切,但是慢慢地我看到了黃土地。」
  • 金句小王子賈樟柯
    這個長期缺席大銀幕卻聲名赫赫的導演捧出一部一面關照時代現實,一面關懷人性情感,同時充分發揮自己電影美學優勢的「集大成之作」。目前《山河故人》這部電影在包括豆瓣和各個票務平臺網站上的評分都算得上是高。我覺得多數觀眾如果有心願意去看一看賈樟柯的電影,也會從中感受到山河鬥轉,故人易逝的悲涼,畢竟「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這樣放諸四海皆準的人生憾事很容易引起共鳴。
  • 賈樟柯——一個時代的觀察者
    多少人歡呼雀躍,多少人引以為傲,多少人盲目崇拜,但電影的質量質量真的跟票房掛鈎嗎?近年《小偷家族》《寄生蟲》等日韓電影在海外頻頻得獎,而中國卻少有電影能進入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更不用說獲獎了。一時間想起當年賈樟柯電影《三峽好人》和張藝謀《滿城盡帶黃金甲》同期上映是,賈樟柯說的一句話「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 賈樟柯,何苦來哉
    賈樟柯沒有拒絕。一路坦蕩的創作生涯,讓賈樟柯身上體現出一種國內導演少有的矛盾感。搞藝術,就少不了圈子,有圈子就有資源,有資源才有作品。比如馮小剛姜文算京圈,張藝謀顧長衛算西北圈。但賈樟柯沒有和他組成圈子的人。
  • 賈樟柯導演與你聊聊他的電影江湖
    《江湖兒女》Ash is Purest White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主演: 趙濤 / 廖凡 / 徐崢 / 梁嘉豔 / 刁亦男 類型: 愛情 / 犯罪 製片: 中國大陸 / 法國 / 日本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山西方言 / 湖北方言
  • 告別平遙: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幾天後,《三峽好人》在威尼斯首映,電影放完,林旭東覺得有戲,「碰到好幾個歐洲影評人,大家都特別喜歡」。如果《三峽好人》沒能在威尼斯拿下金獅獎,韓傑不確定賈樟柯後來的事業和電影風格將轉向何方。《三峽好人》之前,首部上映的大銀幕電影《世界》票房和口碑都不理想。「試圖做一個華麗的包裝,但外界認為,概念大於內容,批評聲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