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尼路2.5億賣了,劉德華、王菲都曾代言;又一家服裝企業倒下了...

2021-02-27 億邦動力

班尼路,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服飾品牌如今早已過了鼎盛的時期。作為班尼路的母公司,德永佳集團有限公司似乎也急於擺脫這一「包袱」。

日前該集團宣布以2.5億元的價格出售旗下附屬子公司上海班尼路服飾有限公司。平價快時尚品牌渠道下沉,網購分食中低端服飾主要市場份額,在前有狼後有虎的局面下,班尼路真的走到盡頭了嗎?


對很多「80後」、「90後」消費者而言,班尼路曾是青春時尚的代名詞。然而,近年來在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幾乎已看不到班尼路的身影。

據了解,如今的班尼路起源地香港僅存43家門店,上海留下54家門店,而北京則是56家,雖然在大本營廣州會多一些,但這一品牌在如今主流的購物中心、商場中已是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皆是街邊小面積的店鋪。截至2015年9月30日,班尼路門店總數減少36家至2849家,2012年公司門店數為4044家。

有意思的是,對於此事件,班尼路的上海公司還是其廣州總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均表示「不知具體情況。」而上海公司則表示:「目前公司運營正常,未接到通知要換東家的消息。」

儘管關店在持續,班尼路的銷售卻在增長。2015財年上半年,班尼路內地市場銷售增長3%至17.68億港元,總銷售增長0.5%。有業內人士表示,班尼路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較早,2003年前已走入發展黃金期,隨後的十餘年則步入漫長的低谷期。

「班尼路業績已經觸底,其規模大概回到十年前的水平,通過關店、收縮規模從而實現微增。而作為班尼路學生的美邦崛起時期要比它晚,兩個品牌的生命周期並不同步,美邦的高峰期在2012年之前,目前正處於低谷期,因而我們看到美邦的業績仍在下滑。但實際上,班尼路現在的規模和美邦根本不能比。」

沒有企業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班尼路經歷了從出生、成長、高峰到低谷的生命周期。資料顯示,班尼路品牌誕生於1981年,1996年被德永佳集團收購走向新階段。德永佳將班尼路重新包裝,創立了班尼路集團有限公司以及BALENO(班尼路)休閒服飾品牌,以此開創了國內休閒類服裝的先河。

班尼路把目標消費群體定位在18-40歲的人士,主打年輕路線,以男、女、中性的休閒服飾為主,旗下有班尼路、生活幾何(S&K)、互動地帶(I.P.ZONE)、衣本色(ebase)等六大品牌。在當時國內品牌競爭尚不充分、市場供不應求的背景下,班尼路佔得先機,受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追捧,幾乎開進了大城市的全部核心商圈。

而如今的班尼路已經遠離了大眾的視線。有媒體記者在班尼路天貓旗艦店看到,店鋪經營男裝、女裝、童裝及配件等多品類,在售商品僅200餘件,價格區間為29-499元,平均客單價不足200元,排在銷售榜第一的是一款售價36元的短袖,月銷量1657件,這樣的銷量不僅難以和困境中的美邦等品牌相比,甚至不及當下一些網紅開設的淘寶店鋪。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市場品牌飽和的今天,單純依靠低價策略已經行不通。一位服裝品牌負責人認為,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已經成為性價比的代名詞。即便在三四線城市,班尼路也難以和美邦、森馬以及一些淘品牌競爭。在中低端市場,班尼路的生存空間也正在遭受擠壓。


與班尼路同樣遭受困擾的還有Esprit、VERO MODA、ONLY、佐丹奴等曾經紅火的品牌。關店和業績下滑是這些休閒品牌近年來共同的關鍵詞。同為港資品牌的佐丹奴2015財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銷售同比下跌3.4%,中國內地的銷售同比下跌12%。

佐丹奴在全球門店總數從去年同期的2479家減少至2359家,中國內地從去年三季度的1003家減少至913家。另一港資品牌Esprit不得不通過出售香港辦公室籌得運營資金。

一些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時尚品牌也未能避免品牌影響力衰退的局面。以ONLY、VERO MODA、JACK&JONES和SELECTED稱霸中國服裝市場的綾致時裝集團曾在全國300多個城市開設了6000多家店,創下「無綾致,不商場」的奇蹟,但集團在2015財年業績未能達標,稅前利潤同比下降41%至1.34億歐元。

這類品牌大多較早起步,憑藉早期建立的優勢佔據較大市場份額,如今品牌老化現象嚴重,營銷手法單一,對宣傳及與消費者的溝通投入很少。在更新換代越來越快的網際網路時代,這些品牌的更新速度與節奏已脫軌快時尚主流梯隊。

近年崛起的本土品牌不斷加大曝光,更掩蓋掉了這些低調的老品牌。以拉夏貝爾為例,去年拉夏貝爾推出店鋪合伙人制,讓每位店員成為「店鋪合伙人」,根據店鋪業績分享企業利潤。

與班尼路、佐丹奴這些品牌關店潮不一樣的則是Zara、H&M、優衣庫等等國際快時尚品牌還在中國市場跑馬圈地。如今,快時尚又加快速度布局二、三線城市,繼續強化其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和競爭力。業內預測,未來,快時尚在中國擴充產品線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主席、總裁兼執行長柳井正曾表示,大中華區將以每年100家新店的速度擴張,以達到短期1000家店和中期3000家店的目標。截至2015年5月底,優衣庫在大中華區的門店數達到442家。

這些快時尚品牌成為當下年輕人的寵兒,它們發展速度很快,款式新穎。這與班尼路、佐丹奴這些老牌服裝很久不上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除了快時尚品牌,網際網路催生了淘品牌的興起,消費者的服裝購買渠道與品牌篩選變得豐富又多元化,這也擠壓了班尼路這類傳統休閒品牌的生存空間。班尼路曾經的「特許經營」模式、聯名設計、集合店概念等也已逐漸淹沒在品牌相互的效仿中。

相關焦點

  • 服裝巨頭班尼路做錯了什麼?
    班尼路,這個劉德華、王菲、黃曉明曾經代言過的時尚潮流品牌,現在卻江河日下,甚至被打上低端的烙印。2011年——2015年,班尼路平均每月關店12家。根據班尼路官網顯示,目前全國門店只有1000多家,而巔峰時期,班尼路在大陸的門店曾一度達到4044家(截至2012年3月)。
  • 6年關店3000家,班尼路做錯了什麼?
    班尼路,這個劉德華、王菲、黃曉明曾經代言過的時尚潮流品牌,現在卻江河日下,甚至被打上低端的烙印。2011年——2015年,班尼路平均每月關店12家。根據班尼路官網顯示,目前全國門店只有1000多家,而巔峰時期,班尼路在大陸的門店曾一度達到4044家(截至2012年3月)。
  • 品牌丨再見,班尼路!
    2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要把鍋全都推給劉德華和黃渤,那對他倆也不公平。班尼路,誕生於1981年,本身為義大利品牌,80年代開始在香港經營,紅極一時。後來進入內地,由於種種原因,經營不是很理想。1996年的時候,香港德永佳集團有限公司就出手把它收購了,並創立「廣州友誼班尼路服飾有限公司」,然後將它重新包裝,班尼路才因此獲得新生。
  • 班尼路,佐丹奴……童年的「時髦高街」現在還好嗎?
    在1996年的內地一線城市,一件T恤賣200塊還是十分「奢侈」的,但班尼路仍然能在當時成為所有年輕人趨之若鶩的時尚品牌,這其中也和它的明星策略有關。在班尼路最火的幾年裡,品牌將大筆錢砸在代言上,前前後後請到過劉德華、張曼玉以及最火時期的黃曉明等等做招牌,對消費者來說當然一呼百應。
  • 80後回憶殺:當年很潮的服裝品牌都去哪了?致我們回不去的青春!
    1997年,蒙馬財經的小編曾攢了好長時間的錢才在天元商廈買了一條紅底黑條紋的金利來領帶,送給了男朋友做生日禮物。一條領帶當年賣198元,是當時人們三分之二的月薪,是奢侈級的生日禮物。截至2019年的前6個月內,其營業額和淨利潤均下跌約5%。02再比如班尼路,曾經佔據呼和浩特的各大商場,其中最大的旗艦店在民族商場過街天橋下,門口貼著大大的劉德華的海報。
  • 班尼路去哪兒了:門店大幅縮減品牌影響力衰退
    拋開往昔佳績,班尼路如今面臨的現實是門店大幅縮減、品牌影響力衰退,即便銷售還有增長,但母公司德永佳近期仍決定以2.5億元出售上海班尼路服飾有限公司。平價快時尚品牌渠道下沉,網購分食中低端服飾主要市場份額,在前有狼後有虎的局面下,班尼路真的走到盡頭了嗎?
  • 當年令年輕人瘋狂的高街潮牌—班尼路、美特斯邦威現在咋樣了?
    2018年,這些曾經被廣大的青年人譽為時尚與潮流象徵的服裝品牌們在被國外快消品牌以及輕奢、潮牌的擠壓下,正在逐漸變的消沉。郭敬明曾在《你的一生如此漫長》中如此描述班尼路留給他的記憶:「我念初二了。我有了第一雙LINING的運動鞋。我開始覺得佐丹奴和班尼路是名牌的衣服。那個時候還沒有美特斯邦威也沒有森馬。
  • 曾火過班尼路,強過佐丹奴!這個周董穿了11年的牌子,如今30一件都嫌貴!
    丨社長說丨那些年我們追過的美特斯邦威,
  • 班尼路成老漢衫?80後、90後、00後的穿衣鄙視鏈
    資料圖:《一起去看流星雨》劇照儘管此刻受盡群嘲,但是在這之前,班尼路曾是某些80後入手的第一件「奢侈品」;而逛美特斯邦威,也是一種潮流的象徵!圖片來源:官網截圖80後的「老漢衫」:班尼路、佐丹奴、真維斯 對於班尼路的記憶,80後程式設計師劉毅表示:「那是我人生的第一件奢侈品」。劉毅剛上大學那會兒,圈子裡的男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買一件班尼路!
  • 班尼路才是初代「奢侈」品牌......00後們懂個屁啦
    拿當年的「亞洲一哥」班尼路舉例,從黃渤的那句戲謔的臺詞之後,班尼路似乎就真把自己做成了段子,從此一蹶不振,成了低端 low 貨的代名詞。以至於00後都不知道這個品牌曾經的代言人是周潤發和張曼玉,劉德華和王菲。當然更少不了「時尚教主」黃曉明。當時正紅的黃曉明和班尼路有一種天然的契合感,油膩的 pose 與濃鬱的腿毛是記憶裡的「真男人」標配。
  • 王菲的每一次代言,都是一次時尚的洗牌
    從出道到現在,二十多年來的代言屈指可數,但她每一次代言都能引起不小的轟動。她上一個代言的品牌——護膚界頂級奢華美容品牌HR赫蓮娜,也是其品牌的中國首位全球代言人。中期:市場獨寵的百變偶像王菲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代言還要數當年的百事可樂,她更是百事代言歷史上第一位亞洲女歌手。
  • 1994-2020,王菲歷年廣告大賞
    這麼多年以來,王菲都以其高端前衛特立獨行新時代女性的形象成為廣告商追捧的龐兒,其經紀人曾自豪地說她們做的主要工作是拒絕,王菲的廣告出了名的少,也出了名的貴。但它捨得花錢請最火的明星代言,高峰時期它在內地有過四千家門店,郭敬明把它封為早期每一個小鎮青年的夢想。分別請來了劉德華和王菲做代言人。
  • 南極人張玉祥:靠「賣吊牌」年賺13億,劉天王代言牌子成為經典
    他是怎樣靠「賣吊牌」一年賺取13億?「南極人」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企業,這家成立於1998年的企業,在經歷22年的成長後,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企業。在央視黃金廣告時間點植入15秒廣告,「南極人不怕冷」這句廣告詞也讓人記憶猶新後來,「南極人」繼續利用明星的影響力,又籤下許多知名的明星作代言,像劉德華、葛優、袁詠儀、黃海波等,明星代言增加了「南極人」的品牌影響力,同時也為
  • 這個服裝品牌,靠賣吊牌賺5個億!
    點擊題目上方▲服裝諜報關注中國最大的服裝人在線學習平臺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的主持人錢楓今年代言了南極人
  • 又一家民營巨頭倒下!全國排名第二,現欠下7000億,只好賣樓求生
    又一家民營巨頭倒下!全國排名第二,現欠下7000億,只好賣樓求生!今年我國遇到了疫情,影響我們每個公民的生活,在這次事件中,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最嚴重的莫過於是餐飲行業和房地產行業,還有就是航空運輸業,因為很多人都呆在家裡,本來很多人喜歡旅遊的,都會去乘坐飛機等交通工具,現在宅在家裡,也影響了這些公司的利潤。
  • 中國第一服裝品牌倒下?蒸發338億,交不起房租,老闆被限制消費
    從年初時的緊張氣氛,到隨後的逐漸步入正軌,很多人的心態發生了一定改變,與此同時,因年初的風波,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服裝行業同樣如此。饒是一些服裝領域的巨頭企業,因經營不善等原因也逐漸走向了沒落,而曾風靡一時的美特斯邦威也不曾例外。
  • 國產服裝巨頭「倒下」,關閉千家門店,半年虧7億,創始人夢碎了
    隨著電商的迅速發展,服裝電商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優化了服裝行業的產業鏈的同時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越來越多的人們習慣於在網上購物的體驗,逐漸拋棄了實體店購物的模式,這給傳統服裝行業帶來巨大的衝擊。即使是服裝行業的一些巨頭企業,也因未能完成轉型而「瀕臨死亡」。此外,產品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門店成本日益增加,產品利潤壓縮,庫存增加導致服裝店形勢嚴峻,門店頻繁關門。而有一家國產服裝品牌,一度關閉上千家店,在半年間仍然巨虧7個億,創始人已經辭職,總部大樓還曾被出租,由此,有些網友接連表示,又一國產品牌「倒下」,其實它便是曾風靡一時的拉夏貝爾。
  • 1年賣90億,周杰倫代言的電動車要IPO了
    周杰倫代言12年,這家電動小摩託,終於要駛向IPO周杰倫的一句「愛就馬上行動」的廣告語,讓愛瑪電動車從此家喻戶曉。愛瑪的創業故事始於二十多年前,創始人是來自河南商丘的張劍。1990年大學畢業後,張劍被分配到河南商丘的一家國營企業工作,不久就下海從事自行車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