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5個國家正式籤署了RCEP,全球最大自貿區誕生。
在這個自貿區的地圖上,除了退出的印度,中心位置的臺灣也很特殊。
畢竟,臺灣地區的特殊也擺在那兒了。
基於這樣的情況,網友戲稱RCEP是「環臺鄰印經濟圈」。
對於這個「環臺鄰印經濟圈」,臺媒稱這是臺灣經貿的「新敵人」。
因為臺灣與RCEP成員國的經貿往來都非常密切。
RCEP生效後,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將大幅降低,甚至降至零關稅。
這勢必會導致臺灣產品在出口到RCEP成員國的過程中受到排擠。
最後的結果,可能是臺灣被排擠在相應的產業鏈之外。
這一點是被臺灣各方人士認可的。
RCEP籤訂後,臺灣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花表示,初步看來臺灣的石化業、上遊紡織原料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臺灣行政院前政務委員朱雲鵬及國發會前主委林祖嘉預測,RCEP籤署後,臺灣將長期被拒於各項區域整合之外,完全沒有出路.
臺灣國民黨也因此痛批民進黨,說他們忽略「雙軌區域經濟合作建制」的競合,導致臺灣變成亞太地區的「經濟邊緣人」。
面對國民黨的批評,民進黨不甘示弱,將錯失加入RCEP的機會的鍋甩給國民黨。
可是,民進黨再怎麼反擊也沒有用。
因為國民黨說的是不爭的事實:RCEP籤訂後,臺灣成為亞太地區的「經濟邊緣人」。
不過,民進黨不死心,也不承認即將面臨的艱難事實,強作鎮定。
因為,他們對美國,以及日本主導的CPTTP仍然抱有期待。
今天,臺灣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花稱:
若這條路走不通,我們就要走不同的路, 像是加強跟美國合作,並努力追尋加入CPTTP。
王美花還聲稱,「我們有八、九成客戶都是美國客戶」、「RCEP自由化程度比較低,對臺短期影響比較不大」……
據臺灣經濟部門資料顯示,RCEP15個成員國的GDP合計約25.6萬億美元,佔全球總貿易值29%,貿易量佔全球27%,對臺貿易值更是佔了臺灣總貿易值約58%。
如果說58%這個數字比例的影響都不大的話,那還不如直接說沒有影響呢。
所以,那些話,無論怎麼看,都是民進黨高層在自我安慰罷了。
民進黨再怎麼自我安慰,或者給臺商們心理按摩,也是無法消除他們的擔憂的。
相關行業的商人和從業者,擔心企業受到嚴重衝擊而無法生存,希望民進黨當局拿出具體對策。
而民進黨的對策,前面也說的,就是寄希望於美國和CPTTP.
可是,這兩者也不是民進黨當局想的那麼輕易的。
首先是和美國的合作,按照美國的尿性,必然需要臺灣付出巨大的代價。
然後是CPTTP,也不是臺灣想加入就能加入的。
這從臺灣與CPTTP接觸了那麼久,都還沒有成功加入,就可見一斑了。
就像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經說過的,臺灣想加入TPP,取決於中國和TPP成員國是否願意讓臺灣加入。
臺灣想要加入CPTTP,除了要得到CPTTP成員的同意,還要得到中國的同意。
因為,參與經貿談判不是只有經濟考量,還包括政治成分,其他國家一定會認為這樣做不能破壞與第三方的關係。
日本和其他CPTTP成員國,也得考慮和中國的關係,不會把中國拋一邊而拉上臺灣一起玩。
因此,臺灣想要加入CPTTP,還得問問你大爺同意不同意。
所以,臺灣加入CPTTP?沒有大爺的同意,就是:難!難!難!
這就是「敬酒不吃吃罰酒」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