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鉤沉之二:做人做事的學問

2022-01-21 如果不是就

收錄於話題 #往事鉤沉 2個

1.曾經,在遊樂場,有一家子人圍著剛學走路的小孩玩。很明顯,爸爸媽媽孩子處於核心圈子,一個看似奶奶的人了,只能在邊上看,看樣子爸爸媽媽不太願意這個奶奶碰小孩,不過,這並不影響大家很開心。不料小孩眉頭一皺,哼唧幾聲,然後就拉下了一坨屎,小孩在遊樂場拉一坨屎也沒什麼大不了,又沒有損壞公物,把它打掃一下也就結了,年輕的爸爸媽媽已經拿出了紙,不料那個奶奶輩的人一把上前,直接把屎抓在手裡,說她來扔。

大家無語,小孩子的屎也是臭的,明明可以用面紙把它帶走,為什麼空手抓屎?你用盡了全身的武功,抓走的也就是一坨屎,而這坨屎別人在談笑之間就可以處理掉。 

就算你有一身武功,跟一坨屎較什麼勁?難道這一抓,她就能融入到那個圈子當中去了?

2.許多年以前要參加一個社會實踐,正好一個同學的爸爸辦了一個牛奶廠,然後我們就一起去做社會調研並宣傳這個品牌的牛奶。我們一連幾天從早到晚跑超市,弄文案,後來將文案報到了一個經理那邊,人家經理看了看說,你們要這麼辛苦幹嘛?這種事情有專門的人做,給你們蓋個章不就行了嗎?我看不下去了,我說人家老爸就在這個廠,難道不想這個廠紅紅火火的嗎?而且我們還沒有工作,做事努力一點,有錯嗎?

那個經理笑笑,你們還不夠專業,光跑跑超市,你只能知道大概的價格是多少,其它的數據你是得不出來的,而這種事情,我們許多專業的人士已經做過多少年了。廣告這種事情不是做的越大越好,做廣告要錢,工廠擴張也要錢。說到底,經理是不想批給我們一筆資金。

那我們社會調查的價值在什麼地方?

能明白光有理論不行,光有實踐也不行,這就是一個重大的收穫。

幾個中文系的學生去做牛奶的市場調研,不是碰到高人指點,你就是跑遍天下的超市,又和這個工廠的效益有什麼關聯?

別人一身武功,你連一身蠻力都未必有,瞎折騰什麼呢?

3.在許多年以前,一位老同學打來電話,問我能不能找到一種藥,這種藥市場上非常緊缺,並且說如果實在找不到就算了,因為是可以用某些藥替代的,藥效也差不多。

這位同學和我關係非常好,也難得請我辦一件事,於是我調兵遣將,打了無數個電話,託了無數個人……結果都被告知,這種藥,現在市場上真沒有。

我很無奈地跟同學說,真沒有。同學很驚訝,說他就是問一下,因為他的親戚對一種藥很熟悉,但並不是一定排斥其它藥。

大家都沒有武功,也不需要與高人搏鬥,有什麼必要要摩拳擦掌?

相關焦點

  • 捨身許國難"相遇",《神兵鉤沉》話功勳
    我們這個臨時連隊,依靠黨組織的堅強領導和黨員幹部的模範作用,在極端艱苦和封閉的環境裡,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奮勇爭先,勇敢戰鬥,圓滿完成了1978年3月進行的核試驗防化保障任務,湧現出許多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我本人也經受了嚴峻考驗,較好地完成了任務。為了記錄歷史、激勵後人,我根據參加核試驗親身經歷和見聞,撰寫《戰鬥在蘑菇雲下》一文,刊登在《新華月報》2018年5月號上,頗受好評。
  • 鉤沉|周恩來與民主黨派人士的交往往事
    在周總理逝世45周年之際,團結君就帶大家一起重溫周總理與民主黨派人士交往中的幾則感人故事,以此表達我們的緬懷和敬仰之情。尊重宋慶齡,稱其為「國之瑰寶」今幸解放迅速,先生從此永脫險境,誠人民之大喜,私心亦為之大慰。現全國勝利在即,新中國建設有待於先生指教者正多,敢借穎超專程迎迓之便,僅陳渴望先生北上之情。敬希今日命駕,實為至幸。」新中國成立後,宋慶齡作為新中國的重要領導人開始了大量的國務活動,周恩來經常就國際、國內的重大問題與她協商。
  • 南懷瑾老師講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 有放心, 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一般人對於「仁」的解釋為「博愛之謂仁」,這是韓愈的話,他的這一觀念,是來自墨子的「兼愛」思想。孟子這種話,是在那裡痛哭流涕而說的,如果金聖歎批註《孟子》這本書,相信他一定在這裡大批:「此之為孟子之痛哭流涕者也!」孟子這一段的結論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什麼叫做學問?我在《論語別裁》中首先提出來,大家不要搞錯了,以為知識就是學問,事實上學問並不是知識,知識最多只能算是學問中的一部分。
  • 魯迅:《古小說鉤沉》序
    ,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採,此亦芻蕘狂夫之議」〔2〕。大共瑣語支言,史官末學,神鬼精物,數術波流;真人福地,神仙之中駟,幽驗冥徵,釋氏之下乘。人間小書,致遠恐泥〔8〕,而洪筆晚起,此其權輿。況乃錄自裡巷,為國人所白心;出於造作,則思士之結想。心行曼衍,自生此品,其在文林,有如舜華,足以麗爾文明,點綴幽獨,蓋不第為廣視聽之具而止。然論者尚墨守故言。惜此舊籍,彌益零落,又慮後此閒暇者尟,爰更比輯,並校定昔人集本,合得如幹種,名曰《古小說鉤沉》。
  • 「意會」的學問,可惜有些人卻迷在當局
    可是,世間有許多不平事,人家事自知而隨禮之,自家事人家知而不禮之,更有恩將仇報之甚也。尚有,在醫院工作的同志,經常會遇到一些前來看病的熟人,如果每逢遇到熟人,都要追問其究。知道人家什麼病,住在什麼病房,你是去看人家不看。如若你不是一位醫務工作者,你是否得拿禮物看人家?你若不去,有失禮節;你若前去,需予禮之,行禮之事,何以了之。
  • 鉤沉|中國第一個女子書畫團體——中國女子書畫會
    鉤沉|中國第一個女子書畫團體——中國女子書畫會 2020-12-2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王陽明:如何以有限生命,做無限學問。
    嚴復曾評價王陽明「夫陽明之學,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為其功夫之節目。獨陽明之學,簡徑捷易,高明往往喜之」。此話將王陽明和他的心學提高到一個巔峰的高度,言外之意是說高明的人才會喜歡王陽明「去繁就簡」的做學問方式。到底王陽明的心學有多偉大,且與大家慢慢說來。
  • 《失街亭》的商業啟示錄 疏敏鉤沉
    《疏敏鉤沉》第一財經廣播推出的創新欄目,本欄目根據歷史故事、典故或古典文學經典人物片段等來剖析現今經濟生活和現代企業管理中湧現的新現象往期《疏敏鉤沉》精選作品:自我培養可參照孔子的「君子不器」 | 疏敏鉤沉
  • 鉤沉|「孤島」時期的上海劇藝社
    鉤沉|「孤島」時期的上海劇藝社 2020-12-14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學問、學問,究竟怎麼學?怎麼問?
    什麼是學問之道?簡單地說,就是做人、做事、做學問的目標、準則及方法,古人稱為「道」。古人總是要思考或探索具體事情背後的「道」。筆者這裡講的「學問」,作為動詞是指學習和詢問(知識、技能等)。語出《易·乾卦·文言》:「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清顧炎武《日知錄·求其放心》:「夫仁與禮未有不學問而能明者也。」作為名詞是指知識、學識。《荀子·勸學》:「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就「學」與「問」的關係而言,清人劉開在《孟塗文集·問說》中說得好:君子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 鉤沉|宋慶齡與兒童劇團
    鉤沉|宋慶齡與兒童劇團 2020-12-31 2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背鍋少年的江湖路,超軟核武俠漫畫《四海鉤沉》
    來動漫之家哦!武俠文化是華人獨有的浪漫,刻在華人骨子裡的江湖夢無論什麼年代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它以文學、影視為載體塑造了一代又一代少年人的價值觀。 劇情方面,作者給出的簡介中提到,《四海鉤沉》舞臺設置在後周顯德六年(959年),陳橋兵變前,王朝隱藏了穿越的組織,控制了一個村莊,一名廚子攜著變成自己潛在人格的逝世故友逃走,踏上了遊俠之旅。
  • 做人做事,別太過分了
    做人做事,還是別太過分!就像最近,我碰到了一個老闆,其實他不是第一次當我老闆,但是命運有的時候就是那麼奇怪,你越是不想發生什麼的時候,越是會發生什麼!2017年年末的時候,有朋友介紹我和他認識,那時候我有點不想去,就推脫了,但是朋友說了至少三次!沒辦法去了,後來一聊二聊,答應年後去上班了!
  • 9012年了,孔二狗《東北往事之二十年》電影版終於來了
    豆瓣評分就高達9.3的歷史權謀劇《琅琊榜》,是公認的IP改編現象級爆款;現實題材領域,《餘罪》一開播便迅速成為網絡爆款,人氣、口碑雙豐收;《盜墓筆記》《鬼吹燈》等懸疑劇也收穫了巨大流量和聲量,長時間霸佔微博話題榜單……這不,最近孔二狗的《東北往事:黑道風雲20年》系列小說改編的電影也來了↓該系列小說時間跨度大、人物眾多、情節曲折,吸引了大批擁躉,當年可是在「
  • 鉤沉|追尋聶耳在上海的足跡
    鉤沉|追尋聶耳在上海的足跡 2019-11-27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往事鉤沉 ¦ 鄭勝天:趙無極與杭州
    上期我是在大提琴演奏賈奎林.杜普蕾演奏的《殤》之音樂聲中為大家誦讀的是德高望重的藝術家鄭勝天老師的一篇文章《關紫蘭和關良》。今天我會在藝術家萬錦龍彈奏的琵琶曲《憶江南》音樂聲中為大家繼續誦讀鄭勝天老師的文章《趙無極與杭州》。 我是在香港正要動身去杭州時得到趙先生過世的不幸消息。杭州是趙先生成長之地。他的老校長林風眠晚年在香港慨嘆:「憶江南,最憶是杭州」,趙先生定有同感。
  • 海峽之聲 | 徐若瑜《往事鉤沉:千年不謝紫丁香》
    桃子 想想 雲舒 王蘊 雨兒 主播:依然 聞子靜 中國紅 樊瑞潔 陳奕璇  傅瀟儀主播:古麗再爾  苗嶺翠竹  歲月靜好  瑪芮米娜塔 主播:李雅境  沈文傈 李雨昕  古麗熱娜  別格娜孜主播:羅雁翎(貴州省詩歌朗誦藝術團執行團長)主播:徐子涵(新加坡人,定居紐西蘭,註冊中醫師主播:陳奕妍·8歲(龍巖市松濤小學二年級
  • 做人做事,敗於十忌,成於十悟!
    ——清·金纓當下社會,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躁,缺乏平和之心、平靜之狀、平淡之態。現在很多時候,不缺心中添把火,但缺心中灑點水;不缺幹勁,但缺韌勁;不缺激情,但缺沉穩。淺水喧譁,深水沉靜,欲成大事,得學會沉穩。急躁、暴躁缺失的是理性、理智和沉穩,很多事情就因為沒有「控制住自己」「把握好自己」而釀成不可收拾的結果,或前功盡棄。
  • 孔二狗的《東北往事》來天津了!
    孔二狗的《東北往事》來天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