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政司司長:穩定未來發展信心 需有效抗疫和維持公共財政穩健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央視

原標題:香港財政司司長:穩定未來發展信心 需有效抗疫也需維持公共財政穩健

12月13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題為《難耐的抗疫路》的文章。文章中談到,很快即將告別2020年,過去這11個多月,大家都經歷了很不一樣的日子,這場疫情打擊了全球經濟,也改變了人們生活日常、工作習慣、營商模式甚至社會運作模式。而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種,被視為最能有效管控和遏止疫情蔓延的辦法。

當前,香港特區政府正積極推進這方面的工作,在全球研發疫苗的四大技術種類中,已鎖定了其中兩家採用不同技術的疫苗供應方,第三家採用另一種技術的疫苗的洽購工作也接近落實。政府採購疫苗的目標是在最短時間內、購得最大量的疫苗供市民接種。

但是,即使增添了疫苗作為抗疫的重要工具,明年我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需要時刻保持警惕、繼續做好管控疫情工作,避免疫情再反彈對已疲弱不堪的經濟和民生加添壓力。

陳茂波在文章中寫到,展望2021年,將會繼續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除了本地和全球疫情發展仍存有很大變數外,還有中美關係發展,以至地緣政治等影響。為了能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我們在編制來年的財政預算案時更須為公共資源的運用釐訂留有彈性。涉及防疫抗疫工作的資源我們當然會全力配備,令防疫工作取得最大效果,這是穩住經濟民生的最關鍵要素,也是恢復與內地通關和國際來往的先決條件。

考慮到疫情往後的發展仍難免起伏,政府在為防疫抗疫的工作配備充足資源的同時,也必須保留財政實力,以應付已知和不時之需,特別是要在風雲變幻的外圍環境和疲弱的本地經濟情況下,保持香港的金融穩定。

政府無意追求財政儲備的不斷累積,我們會根據整體社會的需要和長遠發展的利益而運用資源。我們的公共理財原則始終是「應使則使」「短長期兼顧」,希望以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槓桿效益,推動社會和經濟的穩定發展。說到底,要穩住市民、企業及社會對未來的信心,需要有效抗疫,也需要維持公共財政的穩健。(總臺記者 金東 周偉琪)

相關焦點

  • 陳茂波:管控好疫情才是恢復香港經濟民生的長久之計
    新華社香港12月13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3日在網誌中表示,特區政府資源有限,為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行業提供支援只是杯水車薪,管控好疫情才是讓百業恢復正常運營、讓市民恢復日常生活的長久之計。
  • 香港財政司司長展望:2021年香港有望恢復正增長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認為:假若環球經濟明年繼續改善,香港經濟有望在2021年恢復正增長,但復甦的速度和力度,受多個外在及內在因素影響。
  • 香港特區政府2019至2020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
    人民網香港2月27日電 (辜雨晴)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上午11時在特區立法會宣讀2019至2020財政年度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合共預備動用約1500億港元新資源。
  • 2021年財政支出還要狂飆?王澤彩:赤字率最好降至3%左右,回歸公共...
    在專訪中,王澤彩認為,2021年財政赤字率最好控制在3%左右,要探討財政赤字從應急性、剛性支出需求中有序退出,回歸到解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來。今年財政「寬信用」特徵突出時代財經:在你看來,今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穩健的貨幣政策對於穩定經濟的效果如何?應該如何評價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以及一系列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傳遞效率?
  • 香港2019至2020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 經濟增速為3%
    【解說】當地時間2月27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香港立法會宣讀2019至2020財政年度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陳茂波介紹,2018年香港經濟增長率為3%,是去年預算案預測範圍下限,但仍然高於過去10年平均2.8%的增長趨勢。
  • 【興證宏觀】公共財政支出轉正 地方債明顯回落——11月財政數據點評
    ,前11個月公共財政支出僅達到全年預算計劃的84%,低於去年同期的88%。11月公共財政收入當月同比錄得-2.73%,6月以來首次出現當月公共財政收入同比為負,主要是由於去年同期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
  • 麻辣財經:積極財政政策,四個「對衝」效果如何?
    市場預期持續向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成果來之不易。這其中,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以更大力度宏觀政策對衝疫情影響,真正發揮了穩定經濟的關鍵作用。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措施,概括起來主要是發出一個「信號」,做好四個「對衝」。積極的財政政策,肯定要向市場發出積極信號。
  • 3000億港元:香港如何應對創紀錄財赤?
    近幾十年來香港財政收支能大體上維持上述平衡,存在一系列的背景:中國經濟的騰飛及持續發展是香港經濟持續繁榮穩定的基礎,而量入為出謹慎的「理財哲學」則是香港多年以來的基本做法。此外,香港亦因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無需承擔國防、外交等經常性開支龐大的政府花銷。
  • 啟富投顧:上半年貨幣及財政政策要點
    政策導向上,隨著經濟回歸潛在增速,宏觀槓桿率也將逐步回歸合理水平,將改革和調控、短期和長期、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結合起來,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 觀點解讀:根據世界銀行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實際GDP可能萎縮5.2%,其中高收入經濟體萎縮6.8%,發展中經濟體萎縮 2.4%。展望未來,央行繼續認為「世界經濟陷入衰退」。
  • .| 激勵與平衡——中國財政體制變遷70年(發展與公共財政工作坊)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90場 | 激勵與平衡——中國財政體制變遷70年(發展與公共財政工作坊) 2020-12-21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財政緊張,收支缺口怎麼辦?2020「國家帳本」這樣定!
    劉昆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預計財政收入將有所下降,建議將財政赤字率計劃提高到3.6%以上,比去年提高0.8個百分點,增加了1萬億元的財政資金;中央財政還將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並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方面調入近萬億元資金。此外,還將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1.6萬億元。
  • 2021中國財政貨幣政策有哪些新提法?
    來源:中國新聞網(經濟觀察)2021中國財政貨幣政策有哪些新提法?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電 (劉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8日在北京閉幕。會議指出,明年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但在具體內容上,和往年出現了一些不同之處。資料圖:人民幣。中新社記者 俞靖 攝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內容表明,中國宏觀經濟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更加側重「穩」和「準」,對財政政策的表述上,強調「更可持續」;貨幣政策的表述上,則強調了「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二者協同配合下,可以預見,明年中國經濟工作將呈現更多看點。
  • 重慶市財政局:強化公共財政屬性 確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
    報告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上述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於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
  • 香港迪士尼樂園2019財政年度收入穩定
    人民網香港3月16日電(記者 陳然)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16日公布2019財政年度業績時表示,截至2019年9月28日年結日,樂園全年收入與2018財政年度相若,維持約60億港元;樂園賓客人均消費同比上升4%,連續10年創得新高。
  • 雲南財政瞄準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 著力提升鄉鎮財政公共服務能力
    全省鄉鎮財政預算管理方式改革實施以來,鄉鎮財政有力保障了廣大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隨著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三農」投入力度持續加大,鄉鎮財政承擔了更大的管理責任,面臨著更高的服務保障要求。近日,雲南省財政廳制定印發《關於提升鄉鎮財政公共服務能力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全面加強新形勢下鄉鎮財政管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公共財政體系建設。
  • 民生直通車·聚焦財政直達資金|財政資金「特快專列」直達百姓身邊——河北使用中央財政直達資金惠企利民一線見聞
    「特快專列」直達百姓身邊——河北使用中央財政直達資金惠企利民一線見聞新華社記者王昆、王悅陽今年以來,中央財政資金直達機制設立後,河北省將資金快速下達市縣,支持基層政府落實養老、教育、醫療等民生政策,有效對衝市場主體、產業鏈和供應鏈等方面的風險,加快社會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把中央財政資金「特快專列」開到百姓身邊。
  • 餘永定:對下半年財政和貨幣政策的一些思考
    用總供給和總需求模型來描述就是,中國的潛在產出水平是yf,但實際產出水平是由總需求曲線D0和總供給曲線S0交點所決定的y0;有效需求不足量為yf-y0。因而,這派學者的政策主張是,應該通過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使總需求曲線D0上移到D1。而S0和D1交點對應於的實際產出水平等於潛在產出水平。第二階段,抗疫紓困階段。隨著武漢封城,中國經濟進入抗疫紓困階段。
  • 探路現代城市公共財政 重點做好「一個優化、四個強化」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深圳未來發展指明方向。作為現代城市公共財政的探路者、先行者,深圳財政局將在先行示範區建設中扮演什麼角色?過去5年,財政盤活存量資金超過7000億元,想方設法為城市建設和發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綜合統籌全社會資源,以適度負債,滿足利於城市長遠發展的項目的資金需求。先行先試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機制,是我們爭取到的綜合改革試點首批授權事項。我們將充分發揮深圳緊鄰香港、財政管理較規範、債務風險低、發債空間較大的優勢,積極推進赴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
  • 政府工作報告罕見未提GDP目標,財政發力2萬億確保「六穩...
    「十四五」規劃抗疫: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堅決防止疫情反彈。實施好支持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財政: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減稅降費: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就業:清理取消對就業的不合理限制,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創新:深化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消費: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