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吉他這項樂器在國內起步比較晚,相關的教學課程、教材也並不是很嚴謹和統一,很多吉他愛好者都有這樣的疑問——a小調裡的A音到底應該唱la還是do?Am和C到底誰是一級和弦?
昨晚又看到了爭論這個問題視頻,那麼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下文並非視頻內容的文字版,建議看過視頻再看文字)
首先我們要清楚幾個名詞:音名、唱名、級數、音程。
其中音名、唱名的關係還涉及到固定調唱法和首調唱法,以前做的幾期基礎樂理的視頻也專門說到過這些問題,這裡就不再討論了,不了解的同學可以看下面的視頻。
看過上面的視頻,你應該可以清楚的了解到音名是獨立存在的,跟調性、調式都無關,而唱名則是一個代號。
在固定調唱法裡答案是唯一的,「do」就是C,「la」就是A,跟調式和調性都無關。而首調唱法裡,把哪個音唱成「do」,要看當下具體的調式、調性環境。
以C自然大調首調唱法為例,大家都知道的do、re、mi、fa...等等這些唱名中,do就是C這個音的唱名。如果在D自然大調裡,D這個音的唱名就是do,G大調裡G就是do。
再來說小調,我們知道C自然大調和a自然小調是關係大小調,它們的組成音列相同,但主音不同。請注意這裡的「主音不同」,因為這4個字非常重要。
音列相同的就一定是一個調嗎?當然不是,如果我們把它看成一個隊列的話,這個隊列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至關重要。而這個開始和結束的音就是我們說的主音。
我們要清楚的理解調式的概念,它指的是排列方式、規律。比如C自然大調的do re mi fa.排列起來就是全全半全全全半。在上行下行的過程中,我們以C開始,以C結束,得到一種聽感,換到D自然大調、G自然大調等等其他的大調從它們各自的do開始,我們得到的聽感都是一致的。
接下來我們做個實驗,大家都練習過C大調第一個把位的Mi指型,我們上行從E這個音開始,下行回來也是回到E,彈一遍下來,你的耳朵能感受到像上面所說的自然大調的聽感嗎?當然不能,因為此時你的耳朵認為E才是那個最穩定的音,它是主音。
回頭來看a小調,把C大調的CDEFGAB從A這個音開始排列,形成的ABCDEFG這樣的排列,這個排列的全半音關係是全半全全半全全,請問這個排列方式與C大調一樣嗎?很明顯不一樣。
由於起始音和結束音都是A,耳朵認為A才是最穩定的音,所以此時的主音就是原來C大調的「la」。
接下來就是「la」和「do」的博弈了,習慣的唱法是a小調裡也依然把A唱成la,這樣唱名不變。如果唱成do,那麼C就要唱降mi,F要唱降la,G要唱降si,是不是有點不方便?所以如果按照簡譜或者唱名的邏輯,是不改變唱法的(當然其實改也沒問題,但這不是唱名的邏輯,而是音程),而只是把la當成主音。
下面上場的是級數,我們把調式裡的音從主音開始依次排列起來,第1個音就是1級音,也就是主音,第2個音就是2級.請記住音級是從主音開始的。
嚴格來說級數應該這麼寫,I、II、III、IV、V、VI、VII,分別代表一級到七級,平時為了方便大家就都寫成了1234567,但這也許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因為在簡譜裡1和6就分別代表do和la,很多人就把它跟級數理解成了一樣的東西,而實際上根本不是一回事。簡譜裡的123,也就是do、re、mi,這些唱名只是一個代號,便於記憶,換句話說就是音名不好記,唱名方便,而級數相當於排列的序號,跟唱名無關。
再回到a小調,既然它的主音是A,從A開始排列的,那麼ABCDEFG就是一到七級。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級數要從主音開始?因為音階裡每個音都有「身份」,是有功能的,相對應的各級數上的和弦也是有功能的。
由於大小調的級數和對應的音程不同,相當於兩種規則,同時記憶對於很多人來說很容易繞進去出不來,所以在實際演奏中大多數樂手選擇統一用大調的模式來記憶和弦,在a小調中把Am看成C大調的六級和弦,這個是方法、手段,沒有問題。
但是音樂不只是演奏,要學會理解和分析就必然涉及到和弦和音級的功能、作用,用大調級數來分析小調自然是理解不了的。
因此在演奏a小調時,把A這個音唱成la,C唱成do,是對的,沒有問題。彈奏時為了避免思維混亂而出錯,Am和弦當成6級,C和弦當成1級來記住譜子也是可以的。但「a小調的1級和弦是C」這句話是不合適的,1級是主音,是主和弦,而並不一定是那個唱do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