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鳥朝鳳】陳樹菊:平凡的賣菜阿嬤,不平凡的慷慨之心

2021-02-15 深圳銳思花雨

曾經,她的人生中,只有掙錢一件事,後來,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慷慨地捐出去,這位來自臺灣的普通賣菜阿嬤陳樹菊,在2010年3月,和姚明、成龍等48人,一起登上了《福布斯》雜誌「亞太慈善英雄人物」排行榜,《讀者文摘》稱她為亞洲英雄。同年5月,在李安導演的推薦下,她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百名人物」第8位,歐巴馬、柯林頓、賈伯斯、李彥宏都排在她之後。

在2010年4月29日當期時代雜誌上,李安這樣介紹她:在她微薄的收入中,這名女士卻有辦法捐出將近1,000萬臺幣(大約32萬美元)給學校蓋圖書館、給兒童基金會、給孤兒院。她並非有何特殊成就,她的不平凡之處,就在於她的平凡。

李安說,她做的事極為簡單,捐錢這事,她說本就很平常:「錢只對有需要的人才有意義。」55年來,無論烈日當空還是滂沱大雨,她從未關閉過自己的菜攤。哪怕去美國領獎,也牽掛著。

今年68歲的陳樹菊,人生非常坎坷,用她自傳中的話形容就是「生活像卡車一樣撞向我」。家裡很窮,有1個哥哥、3個弟弟、1個妹妹,全家就靠父親賣菜維持生計。母親因難產沒錢交5000元保證金而延誤救治,和腹中胎兒一起離世。

少女時唯一的一張照片

母親離去,帶走了她的童年,也帶走了她升學的希望,剛從臺東仁愛國小畢業,品學兼優的她,13歲便接過養家的重擔。每天不到4點起床,跟父親去批發蔬菜,再運到菜場叫賣。

19歲時,11歲的小弟得了怪病:身體瘦成皮包骨,肚子鼓脹如氣球。父親到處借錢,卑微地向親朋開口,卻被一次次戲耍。一位親戚為躲他,故意讓家人說,人在山上,等父親跑到山上,又說下山了。來來往往讓父親跑了10次,就是不肯見他。後來,還是一位老師幫忙籌夠錢,送小弟進醫院治療,卻因錯過最佳時間而離世。

這件事,深深地觸動了她,世態的炎涼,讓她發誓要拼命賺錢,因為「有錢才能保命」,要掙很多很多的錢,讓家人過好,還要幫助那些困境中的人,「我不想求助無門的情況,再次發生」。

在臺東中央市場一個攤位上,她就靠著「50臺幣三把菜」的小生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供哥哥讀完大學,將弟妹拉扯長大。後來,二弟因車禍死亡,再後來,三弟因流行性感冒病故。快20歲時,她放棄了男友的求婚,只因父親一句「嫁人了,家裡就少一個幫手」,把所有時間投入到賣菜中,至今未婚。

一度她恨這個勢利的社會、冷漠的人情,讓家人遭受這麼多痛苦。後來,她皈依佛門,借著信仰的力量放下怨恨,決心用自己的力量幫助那些陷入困境中的人們。

在她心裡,還一直懷著愧疚,覺得「去世的家人們都那麼可憐,自己卻那麼享受」,所以,後來即使用多年賣菜所得買了房,也依然過著清苦的生活,每天生活費不到100元,心裡的創傷讓她「無法對自己好」。二弟車禍身亡後,更讓她不斷自責,更加拼命賺錢。她的收攤時間從中午推到晚上,全年只休大年初一,近幾年才改成每月休一天,深夜時,常常只有她的攤位亮著燈。

為了能在批發市場凌晨開門時搶先買到最好的菜,她用的方法是不睡個好覺,天天睡地板,以致身體經常酸痛,就改睡長條板凳,而且練出了睡覺時用手牢牢抓住凳腳以防摔下來的本領。每天只吃一頓午飯,幾乎天天醬油拌飯配豆筋,怕上廁所浪費時間錯過生意,就不怎么喝水,造成兩次結石。這樣長時間高強度的勞動,導致身體出現了脊椎側彎、靜脈曲張、蜂窩性組織炎等很多症狀。

與自虐行為相反的是,她對捐錢很大方,還被父親質疑過。她把一角、兩角、一元、二元一點一點攢起來的錢再捐出來的,對自己的病痛,她說:比起賺錢,我不會很在乎;對錢,她說:我就是個賣菜的,吃飽穿暖就行,一個人存那麼多錢也用不著。將錢給需要的人用,才是該做的。那種高興我不會形容,我只知道很舒服,很快樂,幫了人,那一天就很好睡。

這樸實讓人無法不動容,上了《時代》榜單後,她因「自己走了無人照看菜攤」而拒絕領獎,後來在勸說下,終於決定前往紐約領獎,此前,她只離開過兩次臺東縣。

2010年5月4日晚,紐約的「林肯中心爵士廳」,當身高只有1.39米她,穿著特地在臺東買的蓮藕色外套,配上廉價牛仔褲和白色球鞋,一瘸一拐地走上紅毯時,無數人被她打動。她和名流走在一起,有巨星Lady Gaga,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而她,面對人們的讚揚,謙虛地說:「我不是什麼英雄,我就是一個賣菜的。」

那些天,她依舊睡在酒店地板上,還讓人帶她去附近的菜市場轉了一圈。

去年2月,她的菜攤罕見地關了,一下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原來她病倒了,做了盲腸手術,撿回一條命。這個堅強的小個子阿嬤,在病床上把菜攤委託給弟弟,弟弟又將它交給自己的兒子經營。

如今廣為人知的她,想著要再累積另一個1000萬臺幣,成立「陳樹菊基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很多人為她的夢想捐款,她的菜攤生意更旺了,幾乎沒人殺價,有人乾脆不要找零,可她不願意,倔強地說:「慢慢存錢做好事,才是本來的我。」

馬英九在她的菜攤一氣買了兩萬新臺幣的青菜,成了她最大的客戶,還稱讚她是臺灣的愛心大使,展現了臺灣人的善良,展現了臺灣的軟實力。

李安為她寫的文章裡有一段非常令人感動:陳樹菊最令人津津樂道之處,是在她的單純與慷慨。單純,使她的慷慨令人驚豔;慷慨,使她的單純發人深省。感動全世界,並不是她的本意,她只是幾十年如一日,做著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她也不覺得自己的日子很苦,因為幫助別人後,對方真心的笑容,就讓她感到心滿意足。

是的,這位小小個子的阿嬤,做著平凡的賣菜工作,卻用幾十年如一日的無私善舉,感動了無數人,讓人們看到最明媚耀眼的「臺灣之光」。

部分素材取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最平凡的慈善家:賣菜53年,捐款1000多萬
    為此,她在賣菜期間,把辛苦賺來的血汗錢,大多捐給了慈善機構救濟有困難的孤兒、老人,還出錢讓學校建圖書館、建孤兒院.捐款金額竟然還高達1000多萬臺幣(約228萬人民幣),50多年間單靠老老實實的賣菜,都能向社會作出了這麼大的貢獻。只能說,這個賣菜的阿嬤不簡單啊。
  • 這位賣菜阿嬤憑啥位列「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
    多年來,她和我們身邊的賣菜大媽一樣,每天家裡菜場兩點一線,進貨賣貨,用辛勤的汗水換取微薄的收入。2010年,這個普通的賣菜阿嬤卻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與當時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等人同列。同年入選《福布斯》雜誌「48位亞洲慈善英雄」。賣菜阿嬤如何影響世界?
  • 臺灣陳樹菊入選中華慈孝人物:兩岸慈孝之心亙古不變
    中新網杭州8月17日電 (項菁)「慈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不論是臺灣還是大陸,慈孝之心亙古不變。」17日,在浙江杭州舉行的第五屆中華慈孝文化節開幕式暨慈孝人物頒獎盛典上,入選2019中華慈孝人物的臺灣陳樹菊受訪時說。  跨越淺淺的海峽,今年70歲的陳樹菊第一次「登陸」。「很早就期盼能看到大陸風光,但我不想花錢在旅遊上。錢,要給有需要的人。」
  • 她賣菜53年,捐了1000多萬,連李安都為她傾倒
    只有小學學歷的她,13歲便開始賣菜,47年來,卻用賣菜攢下的收入,累計捐出臺幣1000多萬。陳樹菊的前半生,嘗盡了人間的貧窮和冷暖。小學輟學後扛下一家七口人的重擔,她拼了命發了瘋地賺錢,自己捨不得花,卻大筆大筆地捐掉!這樣「匪夷所思」的慷慨,聽起來好像「聖人」一般不真實。
  • 臺灣賣菜老嬤陳樹菊:「小菜攤撬動大世界」
    《時代》周刊認為,陳樹菊最令人感嘆的成就不在於她的卓越非凡,而恰恰是「簡單平凡的慷慨行為」,「陳樹菊在她捐贈的項目中,帶給大家最棒的禮物,是她所展現的模範」。臺灣《聯合報》稱,陳樹菊事跡的動人之處,不是在於她的「有餘」,而在她的「不足」。
  • 比美國總統還牛的中國賣菜女,靠賣菜捐了1000萬,連崔永元都忍不住點讚!
    圖片|陳樹菊年輕時當時最小的那個弟弟高燒不退,陳樹菊家裡花光了所有錢,不停借錢,受盡冷眼。幸好,陳樹菊的母校發動捐款,籌到錢後,就讓弟弟轉院到臺大,但是已經錯失最佳治療時機,不久,弟弟就去世了。她按自己的能力領養了幾個孩子,不久,又給這家福利院捐助了100萬臺幣。當時的院長說:「她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就是一元、五角;一角、兩角,一點一點慢慢累積,再捐出來。」陳樹菊只是淡淡地回應,「那種高興,我不會形容,我只知道很舒服,很快樂,幫了人,那一天就很好睡。」
  • 傾註壹生,只為不辜負壹念執著
    誰能想到,這位TOP級大導演會是讓一位賣菜阿嬤成為全球名人的幕後推手,許是他們都是傾注一生,只為不辜負一念執著的人這位臺灣默默無聞的賣菜阿嬤,叫陳樹菊,身高只有1.39米,小學畢業就輟學的她扛下一家七口人的重擔,從13歲開始賣菜,她是臺東中央市場年紀最小的攤販,卻也是最賺錢的,靠的是頭腦活絡、手腳比誰都勤快
  • 【生命的成長】陳樹菊:一個臺灣菜販的慈善
    樸素的人生與金錢哲學觀  時過中午,菜場人潮開始消退,六七成的攤販已經收攤,早上忙得不亦樂乎的陳樹菊此時也疲倦了,趴在攤位上打起盹來。  她當然知道媒體不厭其煩地來訪,是因為她捐錢的事情,被兩家外國雜誌選為「慈善英雄」和「百大影響人物」,但那是什麼東西,她並不知道。自始至終,她從不認為自己是什麼「英雄」、「人物」,她只是個平凡人,一個微不足道的菜販。
  • 馬英九:慈善英雄陳樹菊是臺灣愛心大使
    臺海網5月2日訊「幫助人的那種快樂,沒辦法形容」,臺東賣菜阿嬤陳樹菊今天和馬英九分享助人心情
  • 隱秘而偉大:賣菜53年,捐贈1000萬臺幣,這位大媽感動的不只是臺灣...
    大媽卻說:「我不是什麼英雄,我就是一個賣菜的。」年輕時候的陳樹菊不會用秤?——學;認不出所有的蔬菜?——學;不知道怎麼做生意?——還是學。直到有一天,記者報導了這個每天只吃醬油拌飯,卻熱衷捐款的菜販阿嬤,一時間,震驚了整個臺灣,連BBC都專門跑來採訪,稱她是:「世界上最不像,
  • 她賣菜53年,捐了1000多萬,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連歐巴馬都排在她後面
    臺灣一位普通的66歲阿嬤竟然排在歐巴馬之前。她是誰?為什麼?賣菜53年,捐了1000萬臺幣她叫陳樹菊,在現實生活中,只是個臺東菜肆中守著一攤市口的普通菜販。但她又不普通。她的方法是讓自己睡不舒服,不睡床,只睡地板。陳樹菊說,地底冒出的寒氣,讓自己不至於睡得太沉。長期睡在地上,身體常常酸痛,於是改為睡長條板凳。為了省錢,一天只吃一餐,幾乎是清一色的白飯配鹹菜豆腐乳。為了不錯過任何生意,她上廁所一天不到一次。於是少喝水,最後造成兩次結石。長時間高強度的勞動,還帶來許多副作用——脊椎側彎、靜脈曲張、蜂窩性組織炎等。
  • 一個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中國賣菜女,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連崔永元都忍不住點讚!
    陳樹菊,臺灣一位普普通通的賣菜老太太,你可能不知道她誰,2010年,這個名字赫然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她排在第八位,排在她後面的是我們熟知的歐巴馬、柯林頓、賈伯斯、李彥宏…她只是一個平凡人,曾被命運之神所虧待,但她依舊用善良給這個世界帶來溫暖。
  • 她只是一位中國普通賣菜女,卻為何比美國總統都牛!
    她出生在臺灣臺東,父母靠賣菜維生,從出生起她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別的小朋友鞋子多到數不清,她卻只有一雙!為了不把唯一的寶貝穿壞,她都是赤腳上學,赤腳回家。2011年,有出版社為她專門出了本書,叫:《陳樹菊——不凡的慷慨》,她拿到60多萬臺幣的版稅,可錢剛到手裡還沒捂熱,她就又拿出40萬存款,一共100萬全部捐給了紅十字會。做完好事,她開心極了笑著說:「真的,我連睡覺都會笑出來。」
  • 陳樹菊:醬油拌飯捐千萬
    【省吃儉用48年】 「亞洲《福布斯》年度亞太地區傑出善心人士」、「美國《時代》雜誌年度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臺東之光」……如果不是近幾天陳樹菊頻頻登上臺灣媒體頭條新聞的位置,恐怕很少人會認識這位菜市場的賣菜大嬸。陳樹菊日復一日,賣著「50元(新臺幣,下同)三把青菜」,48年中,她省吃儉用,捐獻了1000多萬元(約214萬元人民幣)幫助他人。
  • 菜販陳樹菊的千萬善行
    在她的菜攤牆壁的高處,與以往不同的是,那裡新增了幾張大紅色的喜報——「臺灣之光」、「市場之光」,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場,「這樣的大榮譽」顯得突兀而不尋常。   臺東,一個被太平洋擁抱、被海岸山脈託起的臺灣東部後山,這裡是原住民歌手、亞洲天后張惠妹的家,也是菜販陳樹菊,生活了60年的故鄉。
  • 【公益人物】---《時代》雜誌百大英雄人物,陳樹菊!
    她就是陳樹菊,父母不是什麼政要富賈,她也沒有通過賣菜發家,而僅僅是起早貪黑、萬千小菜販中的一員。臺東偏遠地區的阿尼色弗之家,長期收養肢體障礙兒童,但卻一度經營不下去。陳樹菊要捐款時,校長說給我5000塊緩緩就夠了,結果她給了100萬。校長說:你給我100萬,我怎麼辦。
  • 積德不積財的賣菜阿姨
    她說:『錢,給需要的人才有用。』因為這樣的樂善好施,上個月的亞洲《富比士》還將她選為亞洲慈善英雄,在四十八位獲選人中,她因為沒沒無聞而顯得特殊。陳樹菊從小家境貧困,她每天清晨四點起來賣菜,到晚上九點才收攤;這一賣就賣了半個世紀,辛苦養活六個弟弟妹妹,自己也沒結婚。因為助人之後,自覺找到了『說不出來的快樂』,就這樣樂善好施了半輩子。
  • 這位臺灣阿嫲靠賣菜入選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20年捐出1000萬,李安馬英九都是她的迷弟
    那時家裡就窮得揭不開鍋,小小的她還常常要到別人家借錢,借到後來鄰居都怕了,前門看到她,就從後門溜走。13歲那年,陳樹菊的母親在臨盆之際突然難產,家裡出不起5000塊的住院保證金,只能眼睜睜看著她去世。年輕的陳樹菊不得不輟學跟著爸爸去買菜,扛起了養家的重擔。
  • 平凡之人的不平凡愛情
    出現在平凡人身上的愛情,註定是那麼的不凡,各位且聽我一一道來。不平凡的愛情,需要共同的理想七十年代初的農村,讀書僅僅是為了識字,並沒有知識改變命運一說。所以,我的父母都是初中畢業後,遠離了學堂,就開始了務農。
  • 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賣菜小販!
    BBC稱她為世界上最不像慈善家的慈善家,最樸實的慈善家,她就是臺灣一個默默無聞的賣菜小販——陳樹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