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4日,晚上6點,
今夜的紐約時代廣場格外地星光璀璨,
成龍、姚明、柯林頓...
你能想得出名字的大咖,
都能在這輕易找到。
大佬們不是沒事兒幹出來聚個會,
他們是在參加《時代》雜誌
「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表彰晚宴。
長長的紅毯上,
女士們穿著長裙禮服,男士們西裝革履,
這麼重大的場合,任你再大牌也不敢怠慢。
在這條明星大隊裡,
你不難發現一個違和的身影:
這是個頭髮斑白的阿姨,
穿著一條粉紅色破舊套裝,
腳踏白色舊球鞋,身子有些佝僂,
走起路來還有些不穩。
別以為她是騙過保安混進來的瘋狂粉絲,
她可是正經被邀請過來的嘉賓。
這位阿姨叫陳樹菊,59歲了,
是臺灣省臺東市的一名菜販,
靠著賣菜,
她多年來累計向慈善機構捐助了將近千萬臺幣。
一周前,她剛剛入選「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排名第八。
臺東,地處臺灣海岸山脈東部後山,
是原住民的聚居地,亞洲天后張惠妹的家,
也是陳樹菊生活了一輩子的故鄉。
陳樹菊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
一家八口都靠父親賣菜為生。
那時家裡就窮得揭不開鍋,
小小的她還常常要到別人家借錢,
借到後來鄰居都怕了,
前門看到她,就從後門溜走。
13歲那年,陳樹菊的母親在臨盆之際突然難產,
家裡出不起5000塊的住院保證金,
只能眼睜睜看著她去世。
年輕的陳樹菊不得不輟學跟著爸爸去買菜,
扛起了養家的重擔。
到了雙十年華,是時候要談婚論嫁了,
本來媒人都找好了一門親事,
陳樹菊卻因為長輩的一句話打消了主意:
「你嫁出去,家裡的菜攤怎麼辦?」
是啊,菜攤怎麼辦,弟弟妹妹們怎麼辦?
陳樹菊咬咬牙,推掉了婚事,
繼續沒日沒夜地打理菜攤,
就這麼孤身一人,直到現在。
陳樹菊21歲那年,最小的弟弟得了次感冒,
居然嚴重到住院一個月都沒法痊癒,
當時全校老師發起募捐,給她父親帶小弟去臺大看病。
雖然小弟最終依然不治,但拿到捐款的那一刻,
陳樹菊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溫暖。
她暗暗立下心願,
等將來自己有錢了,也一定要盡力幫助別人。
直到現在,陳樹菊還未嘗過戀愛的滋味
弟弟妹妹們漸漸長大,也都成家立室了,
陳樹菊終於能著手準備自己的計劃。
計劃很簡單,就是掙錢,省錢,捐錢。
為了第一時間買到優惠價格的好菜,
陳樹菊每天睡不到3小時,
2、3點就要起床,
草草梳洗,穿上大一碼的圍裙,
開著弟弟的貨車,穿過長長黑夜,
到達市場時,天邊才露出一絲曙光。
凌晨5點,陳樹菊回到中央市場的「員金蔬菜」攤位,
開始一天的生意,挑菜抓菜稱斤稱兩,
就這麼一直忙到晚上8點。
「50塊3把,今天的菜不錯,要不要看看?」
「來。這兩把辣椒給你。」
賣菜掙的錢不多,大部分也就是5塊10塊的,
可無數顆小石子壘起來,就是一座山。
為了存錢,陳樹菊從來都是能省就省,
每天吃的是醬油拌飯,
有時候一周整整7天,
就靠一瓶豆腐乳加白飯過活。
生意忙起來的時候,她就隨意買一個便當,
中午先吃掉半邊,
剩下半邊冷掉的飯菜,就是她的晚餐。
平均下來,她每天的生活費還不夠100元新臺幣,
也就是20塊人民幣。
身為佛教徒,陳樹菊對物質其實沒什麼追求,
每天就帶著幾十塊出門,
幾乎沒給自己買過什麼東西,
唯一買過一件非常喜歡的進口衣服,買完就後悔了。
「我穿著那條衣服到菜市場時,
一個客人說她也有這條衣服,
而且我的一定是冒牌貨。
當時我覺得很難過,也明白不論我穿什麼衣服,
都改變不了自己是一個菜販的事實。」
但誰說,一個平凡的菜販,
就不能做出偉大的事呢?
這些年裡,
陳樹菊一直在不停地捐錢,
給學校,給慈善機構,給個人,都有。
父親在世時,對陳樹菊捐錢是萬般反對,
」錢都捐光了,你拿什麼賣菜?「
這時一向百依百順的陳樹菊卻回嘴說,
「我一個人花不了幾個錢,需要錢用,再掙就有。」
1993年,父親去世。
陳樹菊吧父親留下的100萬元全都捐給了「佛光學院」,
「我得給爸爸積點陰德。」
1997年,
陳樹菊再次拿出自己省吃儉用攥下的100萬元,
作為母校學童的緊急救助獎學金,
她不想再有一個孩子像她弟弟那樣,
在突如其來的災難中死去。
聽到100萬這數字時,校長都驚呆了:
我還以為你只是打算捐個幾千塊呢!?
多年來掙的錢一次性就捐了出去,
陳樹菊也不覺得可惜,
「我捐錢後變得很快樂,
開心到上床睡覺時都忍不住微笑。「
2001年,陳樹菊帶著侄子上學,
看到仁愛國小老師李國榮正在為湊錢蓋圖書館心煩,
她想到自己投保的保費即將到期,
於是一拍胸脯:
「450萬我付了!」隔天就催著李國榮去銀行取錢。
李國榮勸她,「年紀大了,為什麼不留點老本養老?」
陳樹菊回答,
「不要想太多,人有今天沒有明天,
活一天算一天,第二天有命是撿到的」
不久後,破舊的仁愛小學校園裡,
就矗立起一棟三層高的亮灰色小樓,
命名為陳樹菊圖書館,
入口處就寫了陳樹菊的故事,
讓以後每位來看書的小朋友,
都能想起這位善心的阿姨。
除了學校,
臺東的阿尼瑟夫兒童之家也是她的長期捐助對象。
這個機構主要是幫助偏遠地區的肢體障礙兒童,
讓他們獲得教育和醫療保障。
十幾年來,
陳樹菊每年都會捐款3萬6000元來認養3位院童,
到現在,她已經認養了超過40位這樣的肢體障礙兒童。
看到兒童之家有困難,
她還特地去借了100萬捐了出去,
這100萬她足足用了四年才還清。
在《聖經》裡,
阿尼瑟夫是位默默行善,幫助他人的聖人,
在院長和院童們的眼中,
陳樹菊就是這位聖人再世。
2010年3月,陳樹菊的善行才為大家所留意,
她累計捐出的善款已經超過了1000萬,
登上了《福布斯》亞太慈善英雄榜。
和她同列與這張表單上的,
全是身價萬億的超級富豪。
4月,在知名導演李安的撰文推薦下,
《時代》雜誌將她列入「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排名第八。
多少年來一直默默無聞的陳樹菊一夜成名了,
她開始被鎂光燈所包圍,連BBC專程去採訪她,
菜攤上被掛上「亞洲之光」、「市場之光」這樣的橫幅,
不少熟客經過看到還驚奇地問,
「你是什麼時候捐了這麼多錢的?」
當時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也特地去探訪她,
在「總統」面前,陳樹菊只是談談地說了一句,
「錢,是給需要的人才有用。
捐錢沒什麼,捨得與不捨得而已。」
從繁華的大都市紐約歸來,
陳樹菊依然繼續著她的賣菜生活。
139釐米的身高,67釐米的菜攤,
每天16個小時工作,
站立,彎腰,起身,
重複無數遍。
陳樹菊腳上的大拇指已經嚴重外翻45度,
左小腿有蜂窩組織炎,
她只能用紗布包裹著傷口,
穿上厚厚的護腰帶,
在簡陋的菜攤前延續著這數十年如一日的重複。
現在,她又有了一個新計劃,
「我要捐1000萬新臺幣,成立一個基金會,
讓窮人有飯吃,有錢看病。」
拖著虛弱的身軀,穿著最便宜的衣服,
吃著多年不變的醬油拌飯,
她的步伐,仍未停息。
對她來說,這,就是真正的辛福。
除註明外,所有內容均為「人人公益」原創,
微信公號如需轉載,請回復後臺「轉載」
或添加小益微信號:159311977
無授權會被舉報哦!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