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暢讀小編看到一條新聞:
「老字號麻花桂發祥欲 4775 萬入股昆汀科技」
這嚇得暢讀小編虎軀一震,感覺這輩子都吃不起小麻花了!
為啥呢?
因為這家叫昆汀科技的電子商務運營公司,雖然知名度不高,但它服務過的很多品牌都成了網紅。
什麼Duang Duang的霸王防脫啊,還有火遍全球的衛龍。
正是得益於昆汀科技的營銷和包裝,衛龍從五毛錢的垃圾食品,變成美國電商上12美元的零食界 LV。
微博的大V段子手說:2015 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總值達到了 300 億元人民幣,都比不過河南一個省辣條的總產值。
而衛龍的網紅之路,卻開始於一場洗白。
2014年,衛龍天貓店即將上線,但垃圾食品,仍然是辣條的代名詞。
為了向大眾自證清白,順便造個勢,營銷團隊找了攝影師,為衛龍車間拍照。
但連他們自己都沒想到,乾淨和全自動化的車間,竟然帶來了數百萬的閱讀量,迅速在微博走紅。
衛龍認識到網絡傳播的重要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確立品牌形象,也走上了情懷路線。
2015 年 10 月,衛龍模仿電影《逃學威龍》拍攝了一段惡搞視頻。
視頻中,穿著校服的學生們,在放學後偷偷進行「地下交易」。
唇槍舌戰後,對方拿出的「貨」居然就是衛龍辣條。
視頻看似無釐頭,卻樹立了衛龍「童年情懷」的產品格調,以及「快樂、活潑」的品牌形象。
火了的衛龍,似乎更愛惡搞。
去年6月,衛龍天貓店被黑的消息傳遍了各大媒體。
彼時點進衛龍的旗艦店,滿屏都是表情包,既賺了點擊量,又吸引了眼球。事後,吃瓜群眾們才知道,那是衛龍的一場營銷事件。
實則是與網紅IP暴走漫畫達成了合作,將要推出印有暴漫表情的新包裝。
這可以說是衛龍跨界營銷的開始,之後,似乎沒有衛龍蹭不到的熱點。
蘋果發布會後,模仿蘋果,設計冷淡風辣條:
與微博大V合作,將各種段子印在包裝上。「來包辣條冷靜下」成為網絡流行語:
就連八竿子打不著的汽車,衛龍也沒錯過。今年雙十一,衛龍與海馬汽車合作,網友問的可不是買汽車贈辣條,而是買辣條贈不贈汽車?果然辣條才是真大佬。
今年雙十一,衛龍更是憑著電視購物的 LOW 畫風,和 1.8 米的搞怪辣條,賺足了消費者的眼球。
其實,在搭上網際網路的快車之前,衛龍是源自一次「意外」的主食調味品。
1997 年,如今的辣條帝國湖南平江,還是大量生產醬幹的地區。那一年,大豆漲價,很多醬幹廠家面臨虧損。
而當時市面上最便宜的原材料,就是麵粉。
為了降低成本,老師傅們用做米線的機器,和做醬幹的手藝,陰差陽錯地研究出了麵筋零食,也就是我們今天土豪辣條的雛形。
辣麵筋在平江興起,幾乎家家戶戶都放棄了醬幹,轉做麵筋生意;而當時高中畢業的劉衛平,帶著辣條配方闖蕩河南,建立了今天的衛龍。
如果不是線上營銷的助推,恐怕和當時一起創業的很多辣條廠一樣,衛龍早就銷聲匿跡了,也不會有從前的「上課必備」,和如今的「零食網紅」。
不過,網絡雖然是一股迷之力量,暢讀小編還是建議大家少吃辣條,畢竟辣條的成分,可不止衛龍廣告上標註的那麼簡單,還有無數的暗黑添加劑。
還是等待根正苗紅的「十八街麻花」變成網紅之後,再慢慢享用吧!
你認為麻花能複製辣條的傳奇,成為歪果仁最愛的小吃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們是「科技一點」:
暢讀科不南用有趣好玩的方式,
獨家解讀科技圈的——
最新趨勢、產品分析、老大秘聞...
一言不合還送高科技小禮品玩耍~
(送過無人機,移動電源等等)
點擊訂閱,讓生活科技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