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將詐降,大將軍徐達發誓一定拿下此城,結果居然打了三個月

2021-01-18 騰訊網

洪武二年的夏天,大將軍徐達率軍攻打慶陽之前,朱元璋提醒他注意張思道、張良臣兄弟二人,說他們比較狡詐,提醒徐達注意,如果他們投降,務必要小心,提防有詐。

張思道是元末的關中四將軍之一,頗有實力,尤其是他的弟弟張良臣,驍勇善戰,人稱其為「小平章」。而且張良臣的手下還有七個養子,個個異常勇武,當時有一句話這樣說他們父子:「不怕金牌張,惟怕七條槍。」

張氏兄弟所在的慶陽,就是今天甘肅東部的慶陽縣,在西安的西北。慶陽城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又因為地近邊塞,民風一向強悍。所以徐達決定先揮師向西,打下臨洮之後再回頭來打慶陽。

張思道聽說臨洮失守,就把慶陽留給了弟弟,自己逃向寧夏,在那裡被王保保囚禁起來。張良臣得到這個消息,就向徐達提出自己要投降,並且報知城中兵馬的數量。

此時是洪武二年的五月,徐達就派大將薛顯帶著五千騎兵和六千步兵前往慶陽受降。張良臣出城,跪倒在路旁迎接薛顯,態度十分誠懇。但當天夜裡,張良臣突然率兵殺入明軍的大營。明軍毫無防備,頓時潰散,指揮被俘,薛顯受傷逃回。

這是徐達少有的一次失手,頓時勃然大怒,又想起朱元璋此前的提醒,痛悔自己未曾留意,發誓一定要拿下慶陽。

很快,各路明軍就把慶陽團團包圍。徐達也下令攻城,城上矢下如雨,而且地勢高峻,明軍受挫。張良臣真不含糊,並沒有縮在城中死守,反而率軍出城與明軍交戰。

不久,傅友德前來增援,張良臣繼續出城交戰,但城中開始有人逃出投降。另一方面,王保保派兵前來救援慶陽,徐達被迫分兵迎擊。

到了八月,慶陽糧盡援絕,城中守將的分歧越來越大,小元帥主張投降,被張良臣囚禁起來,小元帥的同黨在夜間劫出他來,出城投降。

張良臣仍然不肯投降,因為他很清楚,此前的詐降大大激怒了徐達,就算他現在投降,也不會有好下場。

慶陽城中早就斷了糧食,關於城中的慘狀,《太祖實錄》是這樣說的:「至煮人汁,丸泥咽之」。

《紀事錄》說得更具體:「城中水谷俱絕,互相殺食,飼馬以松柏屑,人用黃泥細者,以人油炸而食之。」簡直就是一副人間地獄的景象。

即便如此,張良臣還在堅持,明軍仍然攻不進去。明軍想到了最後一招,就是挖地道,而當地的土質也很適合這個戰術。

城中守軍毫無知覺。八月十五這一天,明軍發動總攻,守軍拼命反擊。幾天之後,城中的地面突然塌陷,明軍從地下殺出,守軍終於崩潰。

圍攻三個多月之後,明軍終於拿下了慶陽。按照《紀事錄》的說法,徐達下令,「羈其守將,屠其男子,縱掠婦人」。

《太祖實錄》中說,徐達率軍進入北門,張良臣和乾兒子們紛紛投井自盡。徐達下命把他們拖出來斬首。第二天,又處死二百餘人。

相關焦點

  • 徐達的夫人謝氏,稱讚「御花園真大」,為什麼就遭到了殺身之禍?
    謝氏經常進宮見馬皇后,看見皇宮氣派,便常發牢騷說:''我家真不如你家啊!''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馬皇后轉頭就告訴了朱元璋,還加以評價:''枕邊人的話,中山王能夠不動心嗎?''中山王就是徐達了。言下之意,這樣的婆娘在身邊發牢騷發多了,徐達難免不會有其他想法,成為隱患。
  • 幫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常遇春,卻一直是徐達的副手,與他的性格有關
    2、認識朱元璋讓他建功立業最後在遇到朱元璋以後,他覺得這個人是一個人才,希望能夠一起打天下,於是便主動地與朱元璋說話,希望對方能夠收留自己。朱元璋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也非常的需要人才,他看到常遇春以後,覺得這個人各方面的條件還是比較不錯的,如果能夠好好培養一下,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好士兵,當然常遇春在遇到朱元璋以後,他的能力也漸漸地展示了出來,攻打下了很多的地方。
  • 大明第一大將軍徐達的後人如今在哪裡呢?
    身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且是朱元璋最信賴的徐達的長子,他這一生註定是前途無量的,憑藉著徐達的蔭庇,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沒多少戰功的徐輝祖就官居中軍都督府大都督,統領在京留守中衛、神策衛、廣洋衛、應天衛、和陽衛、牧馬千戶所等五衛一所,成為明朝最高軍事長官之一。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即位。
  • 朱元璋將徐達灌醉,放在龍床上,徐達醒後的做法竟救了自己一命!
    得知徐達的情況之後,朱元璋的心裡也是十分不自在啊,想到與自己浴血奮戰多年的好兄弟居然還是住在茅草屋子,而別的功臣天天大魚大肉過著奢靡的生活。正到他想要賜一座宅邸給徐達的時候,他心中萌生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試著把吳王府賜予徐達,正好可以測試一下徐達的忠心。
  • 徐達患病,朱元璋賞賜蒸鵝給他吃,他看了淚流滿面,立即交代後事
    朱元璋也沒有忘記自己兒時的好兄弟,在1353年就將徐達帶回了軍中, 跟著自己一起打天下。徐達早年為了自保,習得了一身好武藝,在戰場之上有如風捲殘雲,殺得敵人聞風喪膽、丟盔棄甲。而後徐達被朱元璋封為徵虜大將軍,大將常遇春作為他的副將,一同起兵北伐,最終在1368年攻克元大都,讓朱元璋得以建立明朝,坐穩江山。由此,徐達也就成為了明朝開國第一功臣。自保之殤
  • 從郭子儀到嶽飛:怎樣成為一個圓滿的英雄將軍
    三忘只是想,要是我是霍去病,我一定想在自己打下的土地上先策馬狂奔他三個來回,再好好治理一下這片土地。但霍大將軍顯然和三忘想的不一樣,漠北大戰結束後,霍將軍似乎一下子將工作的重心投入了內廷紛爭,打跑了匈奴,西域的事兒,他沒有功夫管。如果說守業更比創業難,那繼承霍大將軍的事業的,班超算一個。也許你覺得這個名字不太耳熟,成語「投筆從戎」說的就是他。提起班超,那在西域也是狠角一名。
  • 詐降成真的漢將李陵,及其後代吉爾吉斯人
    李陵詐降引發的事端李陵沒有殺身成仁,但這並不表明是懦弱怕死,而是留住生命等待「翻盤」的機會,他實在心有不甘這樣被打敗而沒法建立功勳就死去!可是,聽到李陵兵敗被擒消息的漢武帝,此時卻是希望他會以身殉國的,甚至對為李陵辯解的太史令司馬遷也遷怒,施以宮刑。
  • 雲臺二十八將排行第四,建威大將軍耿弇,「有志者事竟成」
    漢明帝即位後,為了表彰這二十八位將軍為其父皇劉秀立下的赫赫功勳,劉莊命畫師為他們畫像,並懸掛於雲臺閣之中。建威大將軍耿弇就在這二十八將之中,列第四位。當時,有一位叫張步的地方軍閥,控制了齊魯地區,不肯接受劉秀的招安。劉秀便派出建威將軍耿弇率軍前去討伐。
  • 徐達是怎麼死的?真的是被朱元璋賜死的嗎?
    而由於特殊的歷史環境和異樣的政治氛圍,明太祖朱元璋更是被黑化的一塌糊塗,從意圖謀逆的胡惟庸案到怙惡不悛的藍玉黨案,因其牽連人數眾多、涉及範圍甚廣、政治影響惡劣等緣故,數百年來,一直壓得朱元璋抬不起頭來,甚至就連病歿善終的大將軍徐達,也被有心之人因緣附會,網羅演繹,而成為朱元璋誅戮功臣的又一大罪狀。那麼,相對於在坊間被演繹的惟妙惟肖的「太祖逼死徐達」的劇本。
  • 靖難之役,徐達的長子徐輝祖率兵反抗朱棣,他是怎麼死的?
    徐達厲害,他的兒子也不含糊,徐輝祖身材高大,英俊瀟灑,儀表不凡,是一個大帥哥,史書記載,徐輝祖身高八尺五寸,才氣逼人,初以勳衛署左軍都督府事。到了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徐輝祖襲爵魏國公,往山西、北平等地練兵,並回朝掌中軍都督府事。靖難之役時,朱棣的燕軍一路進攻,勢力迅猛。
  • 史上最慘烈的守城戰:打了44年,打死敵軍皇帝,36位將軍自殺殉國
    世界上最慘烈的守城戰:打了44年,打死敵軍皇帝,36位將軍自殺殉國南宋末年,蒙古的鐵騎踏遍了大部分的中華大地,南宋做為偏居一偶的小國也被打打的節節敗退。由於蒙古人滅掉了很多的國家,他們的鬥志非常的高昂,雖然宋軍沒有蒙古人的人高馬大,但也沒有落入下風,因為他們受過了靖康之恥,每個人都爆發出了勃勃的鬥志,很多熱血男兒都寧死不投降,一時間打得蒙古軍找不著北。其中,蒙古軍在四川的釣魚城遭受到了最頑強的抵抗,花了44年才攻下此城。守城的人名叫餘玠,此人非常具備軍事才能,而且眼光獨到,非常善用奇謀。
  • 白袍將軍陳慶之:千軍萬馬避白袍
    使得梁軍在北魏的趁勢進攻下潰敗:「諸將不能制止」,混亂中唯有陳慶之所部「斬關夜退,軍士獲全」,這一閃光的表現終於讓他在不惑之年開始嶄露頭角。當年他隨軍徵壽春指揮部隊攻城拔寨,被封東宮直閣,賜爵關中侯。527年陳慶之又統兵進攻渦陽,北魏孝明帝元詡派將軍元昭率軍馳援。
  • 徐達是怎麼死的,朱元璋真的殺了低調的開國第一功臣嗎?
    徐達之死廣為流傳的就是他的背上長了個毒瘡,這個時候朱元璋卻賞賜了一隻燒鵝給他,知道朱元璋意思的徐達,含著淚把燒鵝吃掉,沒多久就瘡發而死。 徐達有韓信之能,政治覺悟卻比韓信高出太多,一直守著為臣之道,從不居功自傲,在朱元璋面前一直恭恭敬敬的,從不多講和亂講話,私生活也很自律,不貪圖女色財寶,朱元璋也多次試探徐達,
  • 徐達與「奇男子」王保保三次交手,為何第三次會慘敗?
    徐達召集潼關以東的各路部隊於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趕到,在定西以北,兩軍硬碰硬地打了一場戰爭。由於徐達曾在太原之戰中劫過王保保的營。現在王保保為了一雪前恥,決定以牙還牙,用劫營這一招回敬明軍,他秘密調動千餘人,悄悄襲擊明軍的東南營壘。
  • 一生未曾戰勝過徐達,為何最後能扳回一局,且看王保保的奮鬥之路
    其實王保保在扳回一局以前,他對徐達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由輕視-認真對待-敬佩的過程,之所以最後能打贏徐達,一方面是由於徐達一時的輕敵冒進,另一方面是因為王保保找到了戰勝徐達的方法。那王保保對戰徐達是怎樣由多次失敗最後扳回一局,下面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
  • 自封宇宙大將軍,史上僅此一人
    武定五年(547年)八月,蕭淵明帶十萬大軍支援,十一月高澄的軍隊把梁軍打得雞飛狗跳,綁了蕭淵明,逼走了侯景,還收復了失地。沒有了土地的侯景身價大減。梁武帝非常生氣。我把你要來,一是要你的戰鬥力,二是要你的土地。結果你打仗打得這麼弱雞,還把地都給弄沒了,還要你侯景幹什麼呢?
  • 此城竟讓諸葛亮久攻不破?上天入地都打不過的雜號將軍
    ,諸葛亮上天入地都打不過他」【導讀】諸葛亮是三國中的神算子,穩坐中軍帳,決勝千裡之外,動不動就給前線將軍一個錦囊妙計,如此如此。他的威名也遠播曹魏,因此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還沒打就有三座城池望風歸降。可是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期間,率重兵包圍陳倉城時,卻被一個不知名的雜號將軍拒之門外,任憑諸葛亮如何用計,就是不能得手。這個守城將軍就是郝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