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愛美麗》黑色喜劇的背後,導演用法式浪漫精彩演繹愛情之美

2020-08-26 旗袍情感錄

影片《天使愛美麗》是由讓-皮埃爾·熱內執導,奧黛麗·塔圖、馬修·卡索維茨、賈梅爾·杜布茲、多米尼克·皮諾等主演的極具法國風格的黑色幽默愛情片。影片於2001年在法國上映,且表現不俗,狂攔世界各項電影大獎。豆瓣上74.8萬人更是給出了8.7分的高度認可。《天使愛美麗》已經成為了法國電影中不得不提的經典。

《天使愛美麗》講述了法國女孩艾米麗,從出生到找到自己愛情之間,精彩絕倫的故事。艾米麗生活在一個缺愛的家庭,艾米麗6歲的時候,有神經焦躁症的母親,被一名從教堂頂部跳樓自殺的遊客砸中,不幸意外去世。原本對她就冷若冰霜的父親,因為妻子的意外身亡的沉重打擊,患上了自閉症。艾米麗從來沒有和其他孩子遊戲的經歷,所以她孤獨的長到了成年

成年後,艾米麗搬離了原來的家,並且找到了工作,是在一家咖啡館裡當侍應生,並且自己一個人租了房子。周末的時候,就坐著火車回家看望父親。就這樣艾米麗一直平靜的生活。直到1997年黛安娜王妃的意外去世,刺激了她。她想改變這一切。

第一件事就是把她在牆裡意外發現的一個錫盒,還給它的真正的主人,無論這個人多大在哪裡,因為錫盒裡珍藏著一個小男孩的美好童年。通過艾米麗的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了錫盒的主人,並且悄悄地還給了錫盒主人布雷圖多。

從此艾米麗決定開始幫助別人,並且以此為樂趣。她幫獨臂夥計呂西安懲治了雜貨店尖酸刻薄的老闆克立農、給「玻璃人」雷蒙·杜法耶爾錄像帶看外面的世界、她撮合約瑟夫和香菸專櫃元喬吉特,讓父親終於決定去世界旅遊、偽造假信件幫助華萊士太太走出陰影、幫助盲人老人過馬路並為他解說所看所問。最重要的是艾米麗走出了對愛情的恐懼,最終收穫了愛情。

導演讓-皮埃爾·熱內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法國人,身上瀰漫著濃鬱的法式氣息,他把這種氣息植入到了自己的電影作品裡。並通過多年實踐,形成了極具個人風格的表達方式。他擅長用天馬行空的想像結合美輪美奐的視覺效果來表達自己想要傳遞的價值觀和想法。

《天使愛美麗》之所以能成功,這和濃鬱的法式浪漫氣質是分不開的,《天使愛美麗》能受到全世界的喜愛和廣泛關注,證明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可是深喑其道的,影片處處都能體現出導演的精心安排,使得整部影片有著高度的法式識別度和美感。我就從法國詩意現實主義、法式音樂、法式古典主義3個角度解析這部法式經典影片,讓觀眾能更好的體會到法式的浪漫以及法國藝術的美妙高深

01法國詩意現實主義:在詩情畫意中講述普通人對善良的讚美和對愛情的嚮往

法國詩意現實主義,是抒情性與現實性的結合(抒情性指由現狀出發的自由心理訴求,現實性是根植於傳統的現實主義,代表了對於現狀的關懷與尊重,是作品的核心)。題材大多取材自現實生活或嫁接在現實生活上,發展過程中對景深鏡頭和長鏡頭的應用和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在繼承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時候,並不是生搬硬套式拿來主義,而是有選擇性的去其槽粕,取其精華,並以此為基礎,加上自己獨特見解,也正因為如此,《天使愛美麗》才得到了來自全世界的廣泛認可。

  • 影片以艾米麗等普通人為主要對象,影片中甚至沒有出現一位王公貴族或富豪

以往的影片多以王公貴族或者富豪為故事主角,從而展開故事的敘述。但導演卻以艾米麗這樣一個普通女孩為主角。從她的出生到找到愛情,並沒有設置命運逆轉的套路劇情,如大家眾所周知的灰姑娘的發展情節,灰姑娘遇上了王子。而是安排了一個羞澀且又古怪癖好的尼諾出現(並且沒有設置成完美男人的形象)。

整部影片中尼諾從始至終並沒有改變,普通平靜的一如既往。直到最後,他依然騎著他的舊摩託車載著艾米麗穿梭在大街小巷。艾米麗的父母、咖啡店老闆蘇珊娜、玻璃人雷蒙·杜法耶爾、咖啡店常客約瑟夫、鬱郁不得志的作家、雜貨店夥計呂西安、華萊士太太、華萊士老闆克立農、菸草專櫃員喬吉特等眾多出現在影片的人物,沒有一個不是普通人。

為了真實,導演幾乎每個人的出場都加了此人物喜歡和不喜歡什麼的詳細旁白。盡最大的努力把一個現實中存在的人(每個人都有好的一面、壞的一面),複製粘貼到屏幕中。除此之外,所有人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人生多多少少有些艱難或者不幸。以此來引起觀眾在觀影時的共鳴。但導演把法國詩意現實主義主義裡的悲慘的程度控制的足夠好,有意識的壓到了一個很低的水平位置,以此來配合喜劇的最大化。

  • 詩情畫意的藝術表現手法,在真實寫照的同時,增強了鏡頭的美感,提高了觀影的審美層次

詩情畫意在鏡頭和旁白、對白中,都有體現。但無論運用在哪個方面,都是為了增加影片的美感、提高審美的層次。

影片開始就出現的暖黃色落日和街道,且乾淨整潔,瞬間給人以視覺衝擊和心靈的慰藉。以此達到吸引顧客的第一眼和心智。小艾米麗在照天空雲朵的時候,呈現的是一隻可愛的大白兔形狀。顯化的表達不愛說話的艾米麗此時的歡樂心情。

艾米麗父親為妻子準備的衣冠冢,則安放在了自己家的花園裡,紅花綠葉錯落有致、貝殼和石頭接合成小小的墳墓,用精緻和別致的物質組合來側面體現丈夫對妻子的不舍和懷念。

長大的艾米麗在聖馬丁運河打水漂的鏡頭,斑駁跳動的光線,絢爛瀑布在綠綠蔥蔥的樹蔭的呼應下,一副夏日清爽美好的畫面呈現在觀眾面前,艾米麗在打水漂的時候,所有的焦慮和煩惱會雲消霧散。

甚至陽臺外側,也要擺上了幾盆植物,以此來為生活增加一些生氣。當艾米麗去克力農父母家裡去問線索的鏡頭中,可以看到兩位老人住在被綠樹紅花包圍的一幢石質二層小別墅裡。影片中的許多鏡頭在法國很常見,但又做了更精緻的影視效果的美化,從而使得詩情畫意的氛圍更濃密。

沒有你,良辰美景更與何人說。

一句詩情畫意的詩句,第一次出現在艾米麗坐車的旅途中。旅行途中具體場景和讀書行為兩者結合,從人的認知裡就是詩情畫意。導演正是覺察到了這一點,直接把這一幕搬到了熒幕上,加上演員的完美表達。詩情畫意經典鏡頭由此產生。這句話第二次出現,是在影片結尾處,失意的作家看到用紅油漆寫在牆上的這句話,暗示著作家的寫作之路變得順利。

精彩的旁白,也多次出現在影片中。剛開始時候:風像變戲法一樣鑽進桌布裡,讓兩個杯子在桌布上跳舞,卻無人留意。用擬人的手法準確的把當時的靜物動態情景描述出來。

在童年向成年過渡的時候,用的是旁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間就這樣過去。外面的世界顯得如此死寂,艾米麗活在幻想中,並等待成年後離開這個家。用語言的美感來表示時間的流逝,並且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當艾米麗看到布雷多圖意外收到自己童年珍藏的錫盒之後的反應,旁白是這樣寫的:「艾米麗聽了以後,內心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內心是如此的和諧,這一切、這一刻都是那麼完美,溫煦的陽光輕撫著她的肌膚,空氣沁人心脾,城市寂靜了往日的喧囂」。頓時把艾米麗助人為樂以後的內心變化和感受淋漓盡致的形象的描述出來。利於觀眾體驗人物內心的微妙情感活動。

由此可以看出,導演在詩情畫意的表現上,不滿足於只停留在視覺傳達上,而是要視聽立體式的傳達。

  • 景深鏡頭和長鏡頭在影片的運用,突出了主體,增加了鏡頭的質感和層次感,保證了故事的連續性

景深就是對好焦的範圍。它能通過把背景模糊化來突出拍攝對象,也可以拍出清晰的背景。

長鏡頭是指用比較長的時間(有的長達10分鐘),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連續地拍攝,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

影片中幾乎無時無刻的不出現近距離鏡頭或者特寫鏡頭,如此就能模糊背景,摒棄一切影響主題的事物、人。突出了主題,體現了鏡頭的質感和立體式層次感

而長鏡頭的運用,使故事有了完整性。如小艾米麗的金魚「抹香鯨」跳出來的一場戲、發現錫盒的時候、聽華萊士太太講述她丈夫的事情,艾米麗看電視的鏡頭、艾米麗和玻璃人討論相冊、尼諾第一次到咖啡館等均用了長鏡頭的方式來表現。這樣的好處是,觀眾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有了更完整的情節概念,讓觀眾更能全面的理解故事的產生、發展以及故事之間的聯繫。減少了觀影者跳戲或者理解不了某個情節的尷尬。

導演並沒有以悲傷命運為結局(法國著名小說《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均以悲慘為結局),而是給了一個浪漫而溫馨的結局。艾米麗和尼諾有情人終成眷屬,而其他人也大多都有個不錯的結局。這樣的一個結果在人性或者認知層面屬於隱性的詩情畫意。導演在詩意現實主義的藝術表現形式,不僅僅高度讚揚了人性善良,對勇於改變自己、突破自己的優良人格也給了莫大的讚許。歌頌了愛情的美好並送上了真摯的祝福

02 法式音樂:法式手風琴讓整部影片瀰漫著浪漫的氣息,增強了民族特色和視聽效果

影視作品的聲音主要是人生、音響、音樂。音樂的作用足見很重要。音樂最能善於表達人物內心世界和表現節奏的。也因此成為了導演在講述故事、表現人物情緒、表現影片節奏等方面的有力手段。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導演在這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請的是專業的配樂大師恩泰亞遜親自操刀。影片中也用了音樂大師揚·提爾森專輯裡的不少曲子。

《天使愛美麗》裡的音樂不同之處,在於她那富有法式手風琴的特色旋律。手風琴精美的演奏讓人聽了之後,欲罷不能、回味無窮。配樂裡是以手風琴為主角,作為靈魂樂器,並伴奏有鋼琴、吉他、鐘琴、小提琴等樂器。使得影片似乎有了一種不可言說的魔力,散發著濃鬱的法國風情式的浪漫。

音樂是心靈的迸發。它不象化學那樣能進行實驗分析。對偉大的音樂來說只有一種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 弗德雷裡克·柏遼茲

影片開頭,介紹艾米麗父母的時候,一組以手風琴為主的配樂,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感情基調,並且營造了一種悲傷的氣氛,渲染了艾米麗童年不快樂的童年。但當艾米麗把錫盒還給了真正主人以後,此時只有旁白的畫面,為了表現此時艾米麗心裡的和諧和助人後的快樂,手風琴是歡快地明亮的。

當艾米麗扶著盲人過馬路並送他到地鐵口的鏡頭中,手風琴的節奏變得更歡快,更使得氣氛輕鬆愉快而富有韻味。當她撿到相冊時候,手風琴的表演烘託了好奇、疑問的氣氛

當尼諾從高處跑下來找艾米麗的時候,手風琴再次響起,配合著尼諾的腳步聲,瞬間讓觀眾感受到當時尼諾心中著急、好奇的心情。當艾米麗偷拿華萊士女士信件的時候,為了表示緊張氣氛和艾米麗不安的心情,手風琴再次響起。

尼諾第一次走進咖啡館時,手風琴聲把艾米麗內心看而不敢看的羞澀心情和尼諾迫不及待想知道是誰的著急心情,形象的傳出來,也同時給了觀眾一絲精神甜蜜。當尼諾知道了相冊的秘密時,配合著尼諾微笑的鏡頭,艾米麗鼓足勇氣走向尼諾,手風琴的獨奏悠揚旋律響起。耳邊似乎就能聽到兩個人的內心,一個開心如花、一個忐忑緊張。

手風情旋律最快、最重的部分則是放到了影片結束,當兩個人騎在摩託車上,穿梭在大街小巷時候。節拍最緊湊、最密集、最厚重、最歡快。直接把兩人的內心幸福感推到了觀眾面前。烘託了歡樂、溫馨的氣氛。

手風琴的音樂,以節奏之名。使得整部影片有了法國特有的浪漫色彩和氣質。讓觀眾享受的沉浸其中,慢慢品味、欣賞。能夠感受到由手風琴描繪出的一幅幅優美的畫面。對敢愛、敢於追求真愛的勇氣高度的讚揚。彰顯了美好愛情的難能可貴。給《天使愛美麗》打上了深深地民族特色的印記,無論在世界任何地方,悅動的琴聲節奏,一聽就能辨析出法國式的浪漫,帶領觀眾進入曼妙的世界,能感受到在法國和煦陽光下的溫暖。

03法國古典主義:用嚴謹、繁而不亂的物體,烘託氣氛、表達人物內心情感世界,增強了視覺上的識別度和衝擊力。

古典主義建築造型嚴謹,普遍應用古典柱式,強調中軸對稱,提倡富於統一性和穩定感的橫三段和縱三段的構圖手段,內部裝飾豐富多彩。


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在場景安排、拍攝取景等方面,明顯受了法國古典主義的影響,在影片中無論是大到教堂、火車站,還是小到生活中的用品,處處都是那麼的嚴謹而和諧。體現了導演的審美層次,在表達內心情感、視覺效果、烘託氣氛等方面有著驚人的作用。

開頭跳舞的是兩個空的高腳杯,如果放一個則略顯單調。兩個正好形成對稱造型。艾米麗的床頭上掛著兩幅畫(一副畫著狗,一副畫著大鵝),床的兩邊也掛著兩幅畫、床的兩邊都有檯燈,這一切都是以對稱出現。尼諾貼在地鐵站的海報也是一行兩張。

在人物性格塑造上,則賦予了人物嚴謹做事的生活態度,如艾米麗的父母兩個人都有整理的習慣,爸爸整理工具箱、媽媽是整理自己的挎包。尼諾則有收集別人撕碎照片並且拼好,最後再集成相冊。體現在導演自身則就是拍攝鏡頭上,在拍攝父親遊泳時候、艾米麗和母親兩人放生小金魚的時候,長大後的艾米麗在運河打水漂的時候……都把人物放到了中軸線上,並沒有採用黃金比例的構圖方式。

華萊士太太家中的擺設、東西很多單都井井有條,給人以整潔力量感。雜貨店的水果和蔬菜都是擺放的整整齊齊,從而看出類目分明、極其容易辨認。玻璃人老人家中雖然東西都被軟布包裹,但藏不住的是物品與物品之間的和諧和互相不影響。無論是艾米麗父母家、華萊士家、雜貨店列克農家、玻璃人家,就連艾米麗租住的房子,裝飾雖然不能用豪華形容,但是豐富且多彩

04寫在最後

導演讓-皮埃爾·熱內用自己最熟悉的表現手法,將《天使愛美麗》奉獻給了這個世界。用繁而不亂的嚴謹構圖中體現生活的美好,用暖色調的色彩述說人們對生活的熱愛,用普通百姓生活的瑣事傳遞溫暖和關愛。雜貨店老闆對夥計溫柔了、玻璃人終於畫出了想要的感覺、華萊士對死去的丈夫也釋然了、艾米麗和尼諾愉悅地騎著摩託車穿梭在街巷中。只要想努力改變,這個世界終究會變成你想要的樣子,如果改變不了,至少要勇敢地去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導演也把美學形態裡的法國詩意現實主義、法式音樂、法式古典主義思想傳播到了全世界。但艾米麗突破自我的恐懼、勇敢追求自己的愛情、懲惡揚善的精神傳播的更遠,更深入人心。

相關焦點

  • 《天使愛美麗》:隱藏在法式浪漫背後的孤獨,無聊且動人
    《天使愛美麗》講述了擁有著各種古靈精怪想法的艾米莉,通過自己的種種行為,最終將自己從孤獨裡解放出來,勇敢擁抱了愛情,也幫助周圍的人與自己內心和解的故事。當然,作為法國「八大電影」之一,《天使愛美麗》呈現出來的並非這麼簡單,它獨特的法式浪漫讓人心醉,可我更加愛它隱藏在法式浪漫的孤獨。
  • 電影|《天使愛美麗》—法式浪漫主義的「黑色幽默」
    《天使愛美麗》是法國導演讓·皮埃爾·熱內的代表作之一,影片極具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誇張、大膽的配色,絢麗的風格使人眼前一亮。影片講述了一個唯美而動人的故事。女孩艾米莉被父親誤診為患有心臟病,從此不用上學,後來母親因意外去世,她的學業戛然而止。父親沉湎於母親的離世而忽略對艾米莉的照顧,一個人玩耍娛樂的生活讓她形成了孤僻怪異的性格。
  • 天使愛美麗
    小芝麻們,歡迎收看本期知否說電影法國天才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執導的影片《天使愛美麗》,以充滿幽默、敘述性強兼富有典型法式浪漫色彩的戲劇風格重現了法國電影的詩意現實主義,並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對生活細節的捕捉能力為我們帶來了富有意味、含義深刻的審美時刻。
  • 《天使愛美麗》:獨特的浪漫自由
    《天使愛美麗》,用獨特的浪漫自由、美好的光影感受、重疊的情節拼接以及獨具一格的法式幽默向我們展現了一場不切實際的童話幻想,回歸骨感的現實世界,不斷向觀眾釋放出孤獨者要不斷自我救贖的信號。不得不說,這部披著喜劇外衣、充滿奇特幻想力的的小眾文藝片,真的很「讓.皮埃爾.儒內」(法國電影怪傑),導演運用那些帶有濃厚怪誕童話色彩的人和事,以及超越正常自然人思維方式和想像能力的情節,向我們講述了一場符合現實主義的童話故事。
  • 《天使愛美麗》的影畫視覺與配樂
    讓-皮埃爾·熱內的電影從不涉及社會現實或嚴肅命題,無論早期的黑色喜劇和之後的浪漫喜劇,都有著通俗易懂的故事,甚至因其童話色彩而顯得過於淺顯,但同時他電影中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異彩紛呈的視聽組合都帶有獨一無二的作者氣質   。
  • 《天使愛美麗》最終也得到了如願以償的愛情
    《天使愛美麗》,其實我更願意把它稱作為《天使艾米麗》,不得不說中文翻譯很棒棒了,一點歧義也成了一種可愛。 很早以前就聽說過這部影片,一直想看,但是也許很多人對於經典影片都會有一種奇妙感覺,嗯,總是不忍心立刻看完它。
  • 電影 |《天使愛美麗》:一部詩意綿綿的法國電影
    《天使愛美麗一名仿若天使的少女,將博愛悲憫渲染出唯美如蓮的基色,《天使愛美麗》並未將自已站於道德至高予人說教,而是以魔幻般喜劇色彩的懸疑營造了一場無瑕的溫馨童話。法式愛情的巧融更賦予了電影以獨出機杼的浪漫
  • 法國著名浪漫電影《天使愛美麗》:沒有你,良辰美景可與誰人說?
    電影《天使愛美麗》是由法國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執導,奧黛麗·塔圖、馬修·卡索維茨、賈梅爾·杜布茲等人主演的浪漫愛情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在咖啡館做服務員的普通女孩艾米麗無意間在她家的洗手間發現了一個老舊的鐵盒子,於是她決定尋找鐵盒的主人將該物品還回去,從此艾米麗便走上了她助人為樂的天使生涯。
  • 《天使愛美麗》電影色彩參考來自巴西畫家的油畫作品
    經典浪漫喜劇《天使愛美麗》,由法國導演Jean-Pierre Jeunet(尚皮耶居)所執導,敘述一名熱心助人的平凡女子,和周遭身邊人們生活點滴的故事。電影的視覺風格強烈、色彩大膽鮮明,令人印象深刻。導演尚皮耶居繼《黑店狂想曲》、《異形4》等多部黑暗題材電影後,試圖改變以往走向,嘗試以《天使愛美麗》呈現積極愉快的視覺感受,創造超現實的幻想世界。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電影中宛如畫作般精緻的畫面設計,靈感其實源自於巴西藝術家Juarez Machado的作品。
  • 從《天使愛美麗》看「熱內式」風格的三大特徵及其現實縮影
    作為法國新電影的代表人物,讓·皮埃爾·熱內另闢蹊徑,他的電影頗具特色,不同於"好萊塢式"或傳統法國電影風格,「熱內式」運用了鮮明的視覺和天才般的想像,呈現出一種極致的浪漫主義之美。其執導的《天使愛美麗》就是這麼一部反傳統的理想主義合集。它講述的是一個童年沒有父母關懷,也無朋友相伴的孤獨女孩愛美麗,在長大成人後因為一件小事而改變了一生,從此開始懲惡揚善的「天使生涯」。接下來我們就以《天使愛美麗》為例,剖析"熱內式"風格的三大特徵及其背後的現實意義。
  • 《天使愛美麗》:解開心靈的枷鎖,人人都可以是愛美麗
    ——尼採《天使愛美麗》是由讓·皮埃爾·熱內執導的愛情喜劇片,於2001年4月25日在法國上映,同年,在歐洲舉行的電影大獎頒獎典禮上,它一舉拿下四個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該片在2002年拿到了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還被提名11次,豆瓣評分8.7。
  • 法國影片《天使愛美麗》中的手風琴經典
    法國影片《天使愛美麗》,是由著名導演皮埃爾·儒內執導,大牌影星奧德麗和馬修聯袂出演的一部輕幽默喜劇。
  • 豆瓣8.7,女神節首選,重溫一遍浪漫到極致的《天使愛美麗》!
    急需「鎮定劑」來穩定情緒的我,重溫了一部能讓人感受到「人間值得」的電影——《天使愛美麗》。《天使愛美麗》是我為數不多珍藏的經典電影之一,但實際上最初對這部充滿法式風情的電影並不喜愛,因為它枯燥瑣碎,甚至有些無聊。那時我更喜歡戲劇衝突感強的電影,懸疑、偵探、超英......很顯然,「愛情喜劇」並不在我的涉獵範圍之內,就好比那會看《愛在黎明破曉前》,我也覺得甚是乏味。
  • 電影《天使愛美麗》,我的巴黎記憶
    找尋一部屬於自己的經典電影,就像回顧一段活到此刻自身最浪漫的經歷,而《天使愛美麗》(法文片名: Le Fabuleus Destin d』Amelie Poulain)正是我心中的經典。咖啡廳、地鐵、報攤、照片快拍機、電話亭、投幣式望遠鏡;《天使愛美麗》的人物刻畫,也是我觀察到的「法式情懷」—神經質、優雅、愛抱怨、高傲自憐、刻薄卻浪漫、理想化偏執;
  • 《天使愛美麗》:生不能盡如人意,人人都要有自己的癖好
    《天使愛美麗》:生不能盡如人意,人人都要有自己的癖好有人說冬天是一個滿地散發荷爾蒙的季節,所以當下正是品味愛情的絕佳時期。談到浪漫,不得不提到一個國家:法國。充滿法式浪漫的《天使愛美麗》是一部能給你帶來羅曼蒂克顛覆性認識的電影。
  • 《天使愛美麗》法國的愛美麗和日本的松子
    《天使愛美麗》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有些相似。兩位女主角的生命中都有某種程度的荒誕離奇,然而愛美麗比松子幸福得多。也許這樣的差異來自法國、日本兩國的文化差異、或是電影本身的調調,《松子》給人一種油然生的壓抑感,而《天使愛美麗》從電影色調、拍攝選景再到人物表現,充滿了溫柔的法式浪漫。
  • 《天使愛美麗》:每一幅畫都飽滿治癒
    《天使愛美麗》是法國導演「電影怪傑」讓-皮埃爾·熱內導演的浪漫喜劇。讓-皮埃爾·熱內的電影一直充滿著濃重的法式浪漫色彩,在他的電影裡,人物個個形象鮮明、色彩瑰麗而夢幻、情緒飄忽卻不頹廢,為觀眾創造了一個完整的美學空間。在《天使愛美麗》中最令人驚嘆的是導演對於色彩的運用。
  • 《天使愛美麗》近距離感受法式浪漫
    而我也隨著電影《天使愛美麗》追憶我的童年與成長。艾米麗和玩偶 影片由法國女孩艾米麗的八歲童年開始,八歲的艾米麗是個可愛的姑娘,她在手上畫畫,用小櫻桃而耳飾艾米麗心煩時打水漂 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法國的浪漫。
  • 《天使愛美麗》將要拍續集?導演還拒絕在巴黎拍攝?嫌醜!
    前幾天,看到導演居然想要拍續集!識大局的巴黎第一副市長Emmanuel Grégoire還是想挽留住導演的心:親愛的讓·皮埃爾·熱內,我向你保證,未來幾個月內巴黎施工的數量一定會減少。請務必一定要在巴黎拍攝《天使愛美麗》的續集啊!
  • 這幾個女子演繹,法式的浪漫優雅,承包我半個夏天的穿搭
    一條法式連衣裙火了去年的半個時尚圈。在小編的心將法式優雅詮釋得最到位的應該是劉燁的妻子安娜,這個小女子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將一對兒女帶得既接地氣又有高情商。我心裡不禁羨慕劉燁真是好福氣啊!讓我們來看看小編心目中將法式浪漫演繹得最完美的女人們吧!-蘇菲馬索一個不會老去的女人,從山泉村中走來,是我心目中最早的苔絲沒有之一。儘管歲月讓她老去,但我依然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