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人對鴨子的喜愛,堪稱淋漓盡致
清晨用一碗濃稠的鴨肉粥喚醒味蕾、午餐來一份冬粉鴨
晚上,再打包一隻香噴噴的薑母鴨回家加餐
就連下酒的夜宵,都有拌鴨內臟、燻鴨、鹹水鴨...
從早到晚,廈門人似乎都在做一件事—吃鴨!
難怪,有句話說
「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離開廈門人的餐桌」
——莎士比亞.好料.愛吃鴨腿.菌
不僅愛吃,廈門人更可以說是吃鴨的專家。煎炒煮滷拌,整個鴨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各種吃法連吃一個禮拜都不帶重樣的。
今兒個,好料菌就來帶你盤點那些最受廈門人歡迎的吃鴨大法。
-1-
薑母鴨
第一個提名必須給薑母鴨。作為我個人喜好排行榜NO.1,這種閩南獨有的吃鴨方式,可以說是鴨子色香味俱全的最佳打開方式。
你一定也見過這樣的畫面:吱吱作響的砂鍋一字排開,鴨子被大卸八塊後加上麻油、薑片燜炒。掀開蓋子的瞬間,氤氳而出的香氣十米開外就能饞出口水。
趁熱夾一塊入嘴,這味道簡直讓人上癮!高溫的燜煮讓鴨肉變得皮酥肉爛,醬料的加持又為它裹上了誘人的焦糖色外衣。麻油香、酒香、鴨肉香,入口滿是焦香滑糯,就連原本辛辣的薑片都變得格外好吃。
-2-
鴨肉麵線
說到吃鴨,廈門人最懂,除了焦香滑糯的薑母鴨,一定也少不了一碗溫潤滋補的鴨肉麵線。冬日來一碗,從胃裡到渾身都「呲溜」地暖烘烘起來。
久燉的鴨肉酥香糜爛,湯頭金黃清澈。面線中和了鴨肉湯的中藥味,爽滑又順口,一口熱湯,一口面線,是對味蕾最穩妥的慰藉。
-3-
冬粉鴨
冬粉鴨同樣也是十分日常的吃法,最常見的是加鴨肉,也可以加內臟、下水。透明的粉絲浸潤在清甜的湯頭裡,吸收了鴨肉的鮮美,Q彈又爽口。
最喜歡裡頭加上些冬菜和薑絲,醇香的鴨肉、鮮甜的鴨湯、鹹的剛好,吃起來很有飽足感。
-4-
鴨肉粥
要說主食裡最常見的,還是一碗暖乎的鴨肉粥,從清早到深夜,一天的任何時候你都可以來上一碗。
廈門的鴨肉粥,帶著淡淡的褐色,粥水粘稠晶瑩。輕輕一撈,熬煮得開了花兒的粥米晶亮飽滿,濃稠可口。
那清香撲鼻的粥底,入口軟糯滑口,搭配上肉嫩味鮮的滷鴨腿。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味加調料或其他配菜,滿滿一大碗,口感層次豐富又滿足。
-5-
燻鴨
別個對方吃烤鴨,廈門人就不一樣了,吃燻鴨。肥美的鴨子用炭火燻至色澤金紅,鴨肉細嫩多汁,嘗起來還有淡淡的煙燻味,獨特的焦香甜味很討人喜歡。
但是經過我個人的實踐總結,最佳吃法是配白稀飯。因為單吃鴨肉你會覺得它有點過於重口,甚至誤會它太鹹,可一旦搭配白粥,鴨肉的鮮嫩和薰香,簡直絕配!
-6-
鹽水鴨
吃過燻鴨怎麼能少得了鴨中白富美,鹽水鴨。廈門鹽水鴨,那可是有口皆碑的美味。
哪個滷味攤要是少了它,那一定是個假的滷味店。
鹽水鴨總散發著濃濃的古早味,口味道偏重,但整體又絕無燒焦的氣味,配上各家的秘制醬料,鹹香多汁。
-7-
四物湯
廈門人對鴨肉鍾情,也離不開面線的溫潤。將四物加以鴨肉入料一起燉煮,四物的香氣飄起,不苦而香。
深黑色的四物湯熬得濃稠,香氣撲進鼻腔。點上鴨肉或是鴨內臟,熱湯泡上面線就是一碗吃完能暖到腳底的深夜佳品。有時還會灑上幾滴固本藥酒,香味醇厚,令人回味。
-8-
拌內臟
當然還有好料菌最喜愛的拌內臟,肯定有鴨胗,鹽水的鴨胗看著清淡,其實有著恰到好處的鹹香。
半釐米的厚度入口帶著嚼勁,從鴨胗表面的薄膜咬到軟韌的內裡,就著醬汁裡細碎的蒜末,誰嚼誰都覺得香口。
-9-
酸筍鴨腱
不止鴨肉好吃,鴨鴨全身上下都是好料。雖然很多人不一定吃得慣這味道,但開胃的酸筍鴨腱湯是好料菌的最愛。酸筍酸鮮可口,新鮮的鴨腱燙得脆脆的,最適合愛咀嚼的胖友。
要是覺得喝湯不夠香,還可以選擇熱炒,一盤香氣四溢的酸筍炒鴨腱是廈門餐廳裡是常見的菜。鴨腱脆韌、酸筍微辣,特別下飯。
怎麼樣,看了這麼多鴨肉的吃法,今夜一起去蹲個鴨肉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