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一到中元節,沒一隻鴨子能活著走出廣西……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9月1日,中元節前夕,廣西萬鴨上市。這一天,南方人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鴨子,使得一大波鴨子「在劫難逃」。最終,變為餐桌上的檸檬鴨、啤酒鴨、白切鴨、烤鴨……

  廣西「鴨行」生意火爆

  9月1日0時許,廣西最大的農貿交易市場柳州海吉星家禽交易區,「鴨力」劇增。

  燈火通明下,鴨糞味道瀰漫在空氣中,數萬隻鴨子鋪滿檔口。白鴨、麻鴨、土鴨、西洋鴨、青頭鴨等各式各樣的鴨子聚集一起,「嘎嘎」地叫聲包圍耳畔,好似在進行「鴨生」最後的交流。

  成千上萬隻鴨子即便叫喚得再大聲,也難逃即將步入餐桌的命運。

  市場裡滿是忙碌的身影,賣家們一邊快速地抓鴨、裝鴨、稱斤,一邊招待買家。

1日凌晨,商販忙著打包鴨子。林馨 攝

  一年之中最旺的時候

  每年的「中元節」前夕,壯觀的「鴨市」都會在柳州上演。

市場裡滿是忙碌的身影,賣家們快速地抓鴨、裝鴨、稱斤。王以照 攝

  廣西民間有在「中元節」宰鴨祭祖、吃鴨子等習俗,這是一年之中鴨子最熱銷的時候。

即將走上餐桌的鴨子鋪滿了市場。林馨 攝

  今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鴨子銷量較往年相比有所減少。「每天賣的鴨子,只夠維持門面開支,基本不掙錢。」黎桂花表示。

  為了迎接「中元節」,商販黎桂花準備好奶茶、食物通宵備戰。「每年這個時候最忙,平時一天賣幾百個鴨子,今天進貨4000隻回來銷售。」黎桂花說,「中元節」這天鴨子銷量暴增,鴨價每斤上漲1元錢左右,不愁賣。

商販將鴨子裝車。王以照 攝

  指望在「中元節」這天回本的,還有商販藍小澤。從事「鴨行」生意7年的藍小澤當天忙得顧不上吃晚飯,其表示:「疫情期間鴨子生意不樂觀,指望這天可以多掙點錢。」

  據柳州海吉星家禽部經理覃露介紹,截止8月31日22時,市場內鴨子銷量約8萬羽,是平日銷量近3倍。疫情期間,為保證市場安全,隔一天便進行一次全面消殺。「鴨子進場前,市場進行一次大消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覃露表示。

  怕鴨子在「中元節」銷售一空,黎桂花提前為自己家留了五隻鴨子。「我們家人本來也愛吃鴨子,打算過節做一桌全鴨宴吃。」黎桂花說。

商販將鴨子裝車。林馨 攝

  「中元節」為啥要吃鴨?

  白切鴨、醋血鴨、子姜炒鴨、檸檬鴨……在中國,節日永遠和美食緊密聯繫在一起。這些食物形成的符號,代表著不同的節日。

  那麼「中元節」為什麼要吃鴨子?這個問題,每年都被人問起,但至今沒有標準答案。

商販將鴨子稱斤打包。林馨 攝

  傳說在很久以前,人們從春天三四月開始養鴨子,到四五個月後也就是「中元節」這段時間鴨子長成。因為以前生活比較貧苦,只有到節日才捨得殺鴨子吃。

  也有人說,中元節是陰間鬼門打開的日子,鬼們會到陽間和親人相聚。鴨子是馱逝者過奈河橋到陽間與親人相聚的,在農曆七月十四這天要大量宰鴨。

  還有一種傳說法是,「鴨」就是「壓」,吃鴨子就能壓住這天來遊走覓食的鬼魂。

  如何炒鴨肉好吃又簡單?這裡有一份菜譜給你!

滷鴨,陳偉供圖

  紫蘇鴨

  食材:鴨肉、姜蔥、紫蘇、、大蒜、柱侯醬,白醋,白酒,糖,油

  做法:

  1、把鴨子切片,飛水後用姜、蒜、白酒醃製一下,劈掉臊味。

  2、燒熱油鑊,爆香姜和蒜頭後放入紫蘇炒香。再放入鴨肉炒香。

  3、調味後,參加適當水將鴨塊燜熟20分鐘,最終勾芡便可上桌食用。

烤鴨 陳偉供圖

  醉香啤酒鴨

  食材:鴨子、蔥、姜、蒜、青紅二荊條辣椒、白糖、幹辣椒、乾花椒、八角、桂皮、香葉、豆瓣醬、啤酒、生抽、藤椒油

  做法:

  1、鴨肉切塊冷水下鍋焯水,起鍋後衝洗乾淨瀝乾水分備用

  2、青紅椒切馬耳狀備用,鍋內熱油,放入少許白糖或冰糖

  3、開小火慢慢炒到糖融化起小泡泡變成焦糖色

  4、這時候放入焯過水的鴨肉迅速翻炒上色

  5、開中火下薑片、蒜片、幹辣椒段、乾花椒

  6、然後放八角、桂皮、香葉炒香,之後放豆瓣醬翻炒均勻

  7、這時候倒入一整瓶啤酒開大火蓋上鍋蓋燜煮

  8、煮至鍋內湯汁收濃放鹽,再加入青紅椒翻炒至斷生

  9、最後放生抽和淋少許藤椒油炒勻即可起鍋

白切鴨陳偉供圖

  薑母鴨

  食材:母麻鴨、姜、芝麻油、江米酒、老抽、白糖、枸杞子、食鹽

  做法:

  1、將鴨肉洗淨後切塊,老薑切成片。

  2、鍋中放入芝麻油,中火燒至6成熱時放入薑片,漸漸地煸香。

  3、待薑片煸至輕輕發黃時將鴨肉倒入。

  4、炒至鴨肉變色時倒入適當的老抽炒至上色,炒均勻後倒入廣東米酒,持續保持中火翻炒約15分鐘。

  5、炒至鴨肉水分炒幹,色彩變深的時分,參加糖,八角,桂皮,香葉,加適當的鹽調味。

  6、參加沒過鴨肉的開水,開大火燒至歡騰,轉小火漸漸燉1.5個小時。

  7、出鍋前10分鐘將洗淨的枸杞參加,開大火拌勻燒至湯汁濃香即可。

  圖/文:林馨 王以照

相關焦點

  • 單日銷量超8萬,中元節沒有一隻鴨子能逃出廣西,網友熱議:小鴨小鴨...
    虎撲9月2日訊 9月1日凌晨,廣西最大的農貿交易市場柳州海吉星家禽部「鴨力」劇增。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單日銷量超8萬 #中元節沒有一隻鴨子能逃出廣西#】9月1日凌晨,廣西最大的農貿交易市場柳州海吉星家禽部「鴨力」劇增。
  • 【節日】據說今天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走出廣西!原來是這樣的Ya
    今天,你買鴨子了嗎?(橫縣融媒體中心拍攝)今天是農曆七月十四在廣西很多地方這也算是一個大節每到農曆七月十四節日前後大家聊天的話題是這樣的 ▼離不開的話題是買鴨、劏鴨、做鴨、吃鴨(視頻來源網絡)那麼為什麼到每年的這一天都要吃鴨呢?
  • 中元節是農曆七月十五,但在廣西卻不是!
    在廣西,中元節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農曆七月十四過,又叫「鬼節」、「七月半」,又稱壯族「團聚節」、「七月節」。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中元節本是漢族的祭祖節日,後來與少數民族文化融合,包括壯族在內的一些少數民族也在這一天祭祖。
  • 中元節又叫鬼節?中元節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匯總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它也並不是陰氣森森的「鬼節」這麼一個文化氛圍。 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以及其他傳統文化的知識。
  • 今晚,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飛出柳州!
    >沒有一隻能活著飛出柳州!幫劏一隻鴨子15元幫劏一隻雞5元.鄉鎮的集市也是鴨滿為患轉上一圈,每個都能滿載而歸有挑著、有提著、有拎著.一起來看看~網絡有個說法,大家娛樂娛樂~相傳,已作古的祖先在陰間被一道「奈河」隔住,需殺鴨祭祀,過橋的多,會造成交通擁堵,就要從水面上過,家裡養的也就只有鴨子會遊,於是讓鴨子把祭品馱過河。 鴨子在壯話裡叫——"別.."
  • 在廈門,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離開餐桌!
    清晨用一碗濃稠的鴨肉粥喚醒味蕾、午餐來一份冬粉鴨晚上,再打包一隻香噴噴的薑母鴨回家加餐就連下酒的夜宵,都有拌鴨內臟、燻鴨、鹹水鴨...難怪,有句話說「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離開廈門人的餐桌」——莎士比亞.好料.愛吃鴨腿.菌
  • 中元節習慣吃鴨肉嗎?分享4個快速去除鴨毛的方法,記得收藏
    中元節到了,農村過節大多吃鴨子,有什麼方法去鴨毛又快又方便?明天就是中元節了,過節倒黴的就是那些家禽家畜了,它們就遭殃了,挨殺的份兒。這兩天在廣西這邊市場上面,看到很多殺鴨賣活鴨的,因為在這邊過節習慣吃鴨肉。
  • 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離開廈門!
    烹調起鴨子來,也是花樣百出那麼廈門人最愛的吃鴨方法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面線「廈門鴨肉麵線」,是將鴨肉和傳統面線放在一起,煮製而成。這種加入了近10種中藥材秘制而成的廈門地方特色小吃,在當地流傳已久,頗有名氣。
  • 垂涎三尺;南京一年吃1億隻鴨子,四川一年吃3億隻兔子,廣西:簡直弱爆了
    我國各地都有著完全不同的飲食喜好,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飲食差異,例如南京人基本都愛吃鴨,四川人基本都愛吃兔,網友們都是這樣說的:「沒有一隻鴨子能遊出南京
  • 「中元節」這天,你知道都有哪些習俗呢
    農曆七月十五,道教稱「中元節」,佛教稱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中國歲時節令有所謂"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你知道「中元節」都有哪些習俗呢?其信仰意義為:希望先供養釋迦佛以減輕先人的業報;再祈求藥師佛使祖先不再受病痛折磨,最後希望阿彌陀佛接引先人到西方淨土。有的在廟宇轄境的各家人士點亮燈火,號曰「普渡公燈」。為普渡公(大士爺)與眾家好兄弟指引方向,享用香火。
  • 今日中元節 中元節的來歷是什麼?安徽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俗稱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同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各地習俗祭祖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
  • 鴨子和鬼有什麼仇?為什麼七月半一定要吃鴨?老平樂人都不懂!
    傳說去世的祖先會在中元節這一天回家探親,要過奈何橋,但沒有船過不了。於是,活著的人要送些鴨子下去,好讓鴨子遊泳載他們回來,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一到鬼節就吃鴨子。而在祭祀儀式完畢後,剩下的鴨子,人們就「散福」了,所以留傳下來中元節吃鴨子習俗。
  • 為什麼廣西過中元節要提前一天,還把鬼節叫「七月十四」呢
    若問何處尋美食,不妨杯酒呡嘴唇~~今天中元節!想好吃啥喝啥了沒?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中元節。這個稱謂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而在中元時則普渡孤魂野鬼。所以,這天又俗稱「鬼節」,在佛教裡稱為盂蘭盆節。「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時期。
  • 七月半為什麼要吃鴨子,全南人你知道嗎?
    家家戶戶只殺鴨,不殺雞,用鴨子祭拜祖先。由於古代人們生活比較貧苦,只有到節日才捨得殺鴨子吃。於是一到鬼節家家戶戶到了「鬼節」就殺鴨子,吃鴨子,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傳說已故的祖先在陰間被一道「奈河」隔住,需殺鴨祭祀,讓鴨子把祭品馱過河。因此,他們把殺好熟好的鴨除了在廳堂共祭外,還要把鴨擺在門口祭拜,然後焚燒黑、紫、藍、黃、白等五色紙剪成的衣服和紙錢,讓鴨帶去給祖先作一年穿用。此俗沿襲至今。
  • 七月十五中元節:點一盞燈,願天上人間共安好
    七月十五中元節:點一盞燈,願天上人間共安好 傳統古風
  • 中元節|念先祖,顯孝道,護平安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陰陽相隔,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彼處,此處,永無相見之時只能點燃一盞長明燈但願它能照亮離開的人來時的路節日由來飲食文化01吃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麼呢?
  • 樂山鴨子為什麼鴨皮是甜的?
    網絡上一直流行著一句話: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走出南京!事實上,鴨子不僅在南京走不出去,在四川樂山也夠嗆。樂山鴨子並不是普通鴨子,而是甜皮鴨。為什麼鴨子是甜皮?因為樂山人特別嗜甜。比如開車而來,一下車就喊:「買兩隻甜皮鴨,一隻抽真空!」這可能是成都人。樂山人買鴨子會說:「宰半隻滷鴨(爺)兒。」還要補充:「要腦殼不要頸子。」(啃起來香)「是不是鴨公?」(肉吃起來緊實)「上次那個皮有點溼。」(這次要皮幹的)六七十年代,樂山還只吃滷鴨子,最多只在滷水裡加一味甘草,讓鴨子帶點回甜。
  • 遊記:走進廣西羅妹蓮花洞
    在車站就可以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了,幾乎每個人必拿的行李,就是一隻鴨子,有的拿好幾隻據說這邊過節誰家殺的鴨子多,誰家就富裕,中元節前後,天天都殺鴨子吃,也不知能吃了不?哦,他們孩子多,人口多應該能吃了。
  • 沒有一隻羊能活著走出新疆(多肉預警)!
    在新疆有這樣的一段順口溜【新疆的羊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黃丸】當然沒有說的那麼誇張但新疆的羊確實做菜或者烤肉都極其好吃尤其是在新疆吃貨眼中簡直沒有一隻羊能活著走出新疆因為他們都被吃掉了呀!
  • 一隻大雁和兩隻小鴨子的公路電影
    去看了,挺好玩的,故事可以簡單概述為,一隻叫大鵬的大雁帶著兩隻叫淘淘、憇憇的小鴨子走上回家路的故事。裡面有成長的覺醒,親情的包裹,愛情的甜蜜,無私無畏,整體上是一部由動畫構成的公路電影。動畫領域裡的公路電影,以前只看過《賽車總動員》、《蘭戈》等類似的美式題材,現代味道強烈,成人色彩太濃,少了一些童趣,沒想到能在影院看講和國際接軌的《媽媽咪鴨》,確實喜出望外,大鵬,淘淘,憇憇,智明,春椒……角色名字很有喜感和代入感,公路片是魚叔一直在關注的類型,也算是歪打正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