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血壓高了,可能就是頸椎小關節紊亂造成的

2020-12-24 劉閣大夫

前面的文章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頸椎小關節紊亂,頸椎小關節紊亂根據不同的位置變化就會造成不同的症狀,上一篇文章講到了頸椎小關節紊亂會造成頸椎和前臂的疼痛,今天我們講頸椎小關節紊亂造成的血壓高。

好多人在頸椎不舒服之後會出現頭暈頭疼的症狀,第一時間大夫會給你測量一個血壓,一測血壓高了,為什麼會出現血壓高呢我們就來具體的說一說。

高血壓的出現主要因頸椎小關節紊亂擠壓椎動脈引起腦幹及脊髓首端缺血造成。具體的病因和局部解剖如下。

1.位於椎間孔處神經根在頸肩活動時與椎間孔後壁等組織長期反覆發生摩擦,造成圍繞神經根周圍的蛛網膜增生纖維化,同時硬膜增厚,於周圍組織黏連,故在椎間孔處形成一收縮環束縛神經根而出現神經根受壓及缺血改變。和椎間盤的原理一樣都是壓迫。

2.椎動脈穿過六個橫突孔經枕骨大孔進入顱腔吻合成基底動脈起到供腦作用,若此動脈受壓將直接影響動脈環的正常功能,致血管系統交感神經調節功能紊亂,顱內壓增高。

3.第3--第7頸椎活動幅度較大故此部位小關節紊亂易導致橫突孔位置改變,椎動脈受壓。

上面三個原因用通俗易懂的話描述就是骨錯縫筋出槽壓迫了供應大腦的血管,造成了壓力的上升所以會出現高血壓的症狀。

頸椎小關節紊亂會出現什麼相關的症狀我們該如何的診斷呢

患者初期多以落枕症狀的出現,疼痛頸椎活動度差等,並症狀逐漸加重,頸部疼痛部位多數在第3---第5頸椎及枕部,活動受限,伴頭暈,頭痛,噁心目眩。勞累及活動後加重,並向上肢及頸肩部放射,連拇指食指麻木,部分患者頸部易出現針刺感疼痛,持續時間較短重者時感心慌胸悶同時血壓高低波動明顯。

多數患者按高血壓疾病治療,口服一般降壓藥物及腦血管類藥物,服用藥物後症狀會有好轉,但不能持續鞏固很快症狀還會出現,易加重頭痛頭暈感,從而使患者失去治療信心,好多的病號都是如此頭疼頭暈吃藥好些一不吃就症狀更重了,非常的痛苦。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沒有正常的確定病因。

嚴重時頭旋轉時或側彎易出現暫時視力障礙及噁心偏頭痛,甚至嘔吐或行走障礙所以這種情況是比較危險的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掉以輕心。

我們如何怎麼這種情況呢

平日素有頭暈目眩神疲乏力現象及頸肩疼痛麻木史,血壓波動隨勞累成正比。這個時候就要當心注意了,及時的看大夫確定血壓上升的情況。

病號來時詢問病情和症狀後,我們拇指可觸偏歪棘突,棘突旁壓痛明顯,按壓棘突下緣有放射感,頸椎肌肉及胸鎖乳突肌處可觸陽性體徵,撥之疼痛感。做臂叢牽拉及椎間孔壓縮試驗均陽性。

出現頸椎小關節紊亂造成的高血壓我們該如何的治療呢,治療的方式選用推拿正骨和針灸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

先說一下正骨推拿療法

1.患者坐位,醫者位於患者前側,自上星穴開始沿患者前額經絲竹空穴,三焦經行走方向至翳風穴用雙拇指推拿順法反覆操作10餘遍。以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

上星穴:該穴位於人體的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

絲竹空:絲竹空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眉梢凹陷處。

翳風穴:翳風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頸部,耳垂後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在耳後動、靜脈,頸外淺靜脈。

2.患者坐位,醫者立於患者側位,按督脈行走方向以單拇指推法自患者上星穴開始經前頂百會穴達風府穴,啞門穴。反覆操作數遍。

風府穴:風府穴,後背正中一條線,往上,在開始長頭髮的地方,也就是頭髮的邊緣,用大拇指中間的關節在這個邊緣向上比劃一橫指就是1寸(大拇指中間關節就是1寸)。

啞門穴:在項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0.5寸,第1頸椎下。

3.雙拇指按膀胱經行走方向自天柱穴開始至風府自上而下順拿數遍。

天柱穴:天柱穴是一個穴位,位於後髮際正中旁開1.3寸處,也就是頸脖子處有一塊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側凹處,後髮際正中旁開約2釐米左右即是此穴。

4.施一指禪手法在患者側經部按斜方肌行走方向自上而下左右撥離了,以撥出陽性體徵為止,從而緩急止痛。

一指禪手法:用拇指指端、羅紋面或偏峰著力於一定位或經絡穴位上,沉肩垂肘,以腕關節懸屈,運用腕間的擺動帶動拇指關節的屈伸活動,以使之產生的功力輕重交替、持續不斷地作用於經絡穴位上,稱為一指禪推法。

5.施垂直牽引術或整脊療法以矯正紊亂小關節。手法一定要輕柔安全。

治療時必須注意手法的輕重,反對粗暴及用力過猛,治療期間提倡隔天一次。

針灸療法治療配合推拿正骨的效果是非常好。

選用的穴位有頸椎頸椎夾脊穴,風池穴,完骨穴。

治療的宗旨是治療效果必須達到正常活動工作沒有症狀為止。

對於得了這種疾病的朋友也不要太擔心慢慢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不要有太多的思想壓力,心態非常重要,不要著急。

大家有什麼要諮詢的可以在評論中留言也可以私信,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點讚轉發哦。

我是劉閣大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什麼頸椎胸椎腰椎疾病的可以詢問我。

相關焦點

  • 頭暈、頭疼、控制不住的血壓高,可能是您的頸椎變向在惹禍!
    頭暈、頭疼、血壓還控制不住?單純吃藥可不行!可能是頸椎錯位,正骨才能行! 頸椎不正為何會引發頭疼、頭暈、血壓不穩?
  • 或是胸椎小關節紊亂!
    (圖|集萃堂中醫館)最近,蘇先生因頸椎不適到集萃堂向黃勇醫生求診,當他無意間提起自己「時常胸痛,可能得了心臟病」的擔擾時,黃勇醫生檢查後卻道出了讓他大感意外的診斷:原來,他並非心臟有問題,而是胸椎後關節紊亂惹的禍
  • 腰椎的小關節紊亂造成坐骨神經痛你知道多少?如何治療解除痛苦
    有好多的病號向我反應說我的腰椎沒有突出啊拍的ct為什麼我的坐骨神經疼痛啊,非常的鬱悶治療效果也不是很好,我給他說造成坐骨神經疼痛的並不是只有腰突才能造成你的坐骨神經疼痛,造成坐骨神經疼痛的原因很多的,其中腰椎的小關節紊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得病機率很大的疾病,比如長期的坐立,突然的扭傷。都會造成你的坐骨神經疼痛,那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腰椎小關節紊亂造成的坐骨神經疼痛。
  • 腰「閃」了,可能是腰椎小關節紊亂惹的禍
    勤勞的腰椎小關節 腰椎小關節具有一定的活動度,保證我們可以做彎腰、後仰和旋轉等動作。由於左右各一的小關節與椎間盤形成三角關係,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做任何動作,小關節都在默默地承受著巨大的負荷。
  • 反覆扭傷腰 關節都紊亂
    經X光檢查發現,她的這些症狀都是腰椎小關節紊亂造成的。腰椎小關節紊亂,是指因外傷、退行性改變及先天發育等因素造成腰椎小關節的解剖位置改變,從而導致腰椎機能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候群。通俗來講,就是由於腰部扭傷所導致的關節錯位,因此,腰椎急性扭傷或者慢性勞損是其主要成因。臨床上腰椎小關節紊亂的患者並不少見,而王女士這種情況可能和半個月前她在健身房「擼鐵」有關。
  • 張口咔嚓響,很可能是顳下頜關節紊亂!
    紅網時刻6月15日訊(通訊員 閆菲)當你正在大快朵頤時,當你正在哈哈大笑時,或者當你正張開大嘴打哈欠時,你突然聽到自己的腮幫子發出咔嚓的聲音。注意了!發出聲音的部位是耳朵前方的關節,叫做顳下頜關節。而之所以會發出咔嚓聲,很可能是因為你患上了顳下頜關節紊亂。
  • 開口下頜就疼,小心顳頜關節紊亂,3招來判斷,4大手段避免惡化
    你聽過顳頜關節紊亂嗎?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全球約有1/3的人曾有顳頜關節疼痛,其中有1/4人出現彈響聲或肌肉疼痛,但真正尋求治療的民眾卻僅佔10%。顳頜關節紊亂常伴隨其他細微症狀,如頭痛、耳鳴或睡眠品質變差,很多人很容易看錯科別,導致病情加重,發生咀嚼功能異常、下頜歪斜、臉部變形等狀況。那麼什麼是顳頜關節紊亂?哪些人是好發族群?該怎麼治療才能避免惡化,影響生活?
  • 頸椎疼脖子僵,一個小動作就能緩解,關鍵還能降血壓!
    圖片來源網絡 治療頸椎病當頸椎出現問題怎麼辦?先來學一學這方法,還能降血壓。頸部按摩操日常生活中出現頸椎酸痛,肩頸疲勞的時候,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要累積疲勞,一路哥教你一個簡單好學的按摩方法,能有效緩解肩頸疲勞。
  • 也許和你的頸椎錯位息息相關!
    (以上數據來源於網絡) 引起耳鳴的原因有很多,可是你有沒有想過: 也許,耳鳴與頸椎病也有很大的關係呢? 耳鳴是一種聽覺紊亂現象,是聽覺系統受到各種刺激或本身病變產生的一種主觀的聲音感覺。
  • 「體態矯正」顳下頜關節紊亂怎麼辦,緩解顳下頜關節疼痛訓練方法
    什麼是顳下頜關節紊亂我們平時可能很少注意到顳下頜關節,但其實我們會經常用到它。這是連接下頜骨和顱骨的關節。每次我們說話、咀嚼或者吞咽的時候它都在運動。當我們的下頜關節和下頜肌肉出現問題時,就會出現顳下頜關節紊亂。通常是由於頜骨受傷、關節炎引起的炎症或過度使用而造成的。
  • 頸椎不好,要選擇什麼樣的枕頭合適?關鍵是要找到病因,解除掉!
    頸椎不好,脖子難受,枕頭也不能不睡,可能有的人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枕頭,不過這並不是枕頭的原因,要考慮到是頸椎本身出現問題,不可以得過且過,應該及時的就診去解除頸椎不好的困擾。枕頭什麼樣的好?記得甄子丹上過一期節目,裡面提到始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枕頭,換來換去怎麼都不舒服,其實,這不怪枕頭,這是頸椎病的表現之一,主要對應的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枕大神經受到刺激,一個是頸椎小關節紊亂。
  • 張嘴關節有異響?警惕顳頜關節紊亂!
    如果你在平時張嘴、咀嚼、打哈欠時聽到「嘎嗒」的異響聲,甚至感到疼痛,就要警惕你的顳頜關節開始紊亂了。解放軍第八一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劉向輝指出,下巴掉下來是種病,叫顳下頜關節脫位,按性質可分為急性脫位、復發性脫位和陳舊性脫位;按部位可分單側脫位和雙側脫位。一般多是顳下頜關節紊亂引起的,例如咀嚼肌紊亂、關節結構紊亂等。
  • 顳頜關節功能紊亂是咋回事?
    近日,西安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安軍明主任醫師門診來了一位五十歲左右女性患者,張口困難,右側耳前顳頜關節處疼痛,嚴重影響進食及語言交流,甚是苦惱。安軍明主任醫師仔細詢問診患者病史、並行CT檢查,以排除器質性病變。該患者最後診斷為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症。
  • 腰骶痛,長短腿,常常被忽略的骶髂關節紊亂該如何應對?
    腰痛真的是我們總也繞不開的話題今天我們主要了解的是與腰痛有關的骶髂關節紊亂,又稱骶髂關節錯位/半脫位。其實在腰椎間盤突出導致腰腿痛被發現以前,骶髂關節紊亂一直被認為是腰腿痛的主要來源。什麼原因導致的骶髂關節紊亂呢?1、 急性損傷突然的旋轉力、牽拉力、側向傳導力等急性間接外力都有可能造成骶髂關節損傷。這種損傷在運動中比較常見,奔跑踩空、摔倒、跳躍,扭傷等都有可能引起。
  • 鍛鍊哪裡可減少腰椎小關節紊亂
    一直許給大家寫怎麼減少腰椎小關節紊亂(閃腰),實在是不好意思再拖到2018。借著休息給大家講一下。關於腰椎小關節紊亂,實際上是我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腰部不適表現,它從我們年小的時候就一直伴隨,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或者說它在很多時候早就已經錯位,但並不產生症狀。談到錯位不要覺得就很可怕,或者很痛,其實大部分的錯位往往表現為腰部酸累,尤其久坐久佔後最為明顯,活動起來反而並無不適。
  • 一種常被誤當「心臟病」的胸口痛,原因可能是這個……你中招了嗎?
    經醫生診斷,程先生的胸悶和背痛,都是其實是胸椎小關節紊亂症引起的。那麼,什麼是胸椎小關節紊亂症呢?它何為常被誤以為是心臟病呢?胸椎小關節紊亂症 胸椎小關節紊亂症,是指胸椎小關節外力作用下發生解剖位置的改變,表現為關節囊滑膜嵌頓而形成的不全脫位,且不能自行復位而導致的疼痛和功能受限等症狀的一種病症。傳統醫學又稱為胸椎錯縫、胸椎小關節錯縫、胸椎小關節脫位、胸椎小關節滑膜嵌頓、胸椎小關節機能紊亂等。
  • 轉脖子時很酷的咔咔聲,可能是致命信號
    病理性彈響是頸椎的小關節紊亂,比如經常伏案工作的人有時一活動,頸椎不穩、關節紊亂,在復位過程中就會產生摩擦甚至碰撞而出現彈響。還有一種病理性彈響,是一些慢性的頸肩部筋膜的炎症,也就是肌肉、韌帶筋膜出現的炎症。1.頸椎關節間有小氣泡人體關節間,有一種用來潤滑關節用的液體,也就是滑液,如果有氣體跑到滑液裡就會形成氣泡。
  • 富貴包從長出來到拖垮頸椎,只需4步?醫生教你3招調正頸椎
    但是,儀態之於眾人,好似沒有多麼重要,你看,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路人,多數人都是慣性的低著頭,上半身帶有彎度的、前傾著向前走,久而久之,這類人脖子漸漸的變短,背部也變得厚了起來。背變厚會影響身材的觀感,顯出醜態,如果不及時幹預,還會導致「富貴包」的後果。
  • 20歲的小夥60歲的頸椎!就是因為天天做這件事...
    讓醫生想不到的是,才20歲的他,頸椎如同60歲的老人一樣,如果再繼續發展下去,可能會導致癱瘓, 而長期低頭看手機正是引發疾病的主要原因。 3、 是引起血壓不穩、心腦血管病及慢性五官科疾病的重要原因。 4、引起頭痛、眩暈、耳鳴、視物模糊、記憶力差、反應遲鈍等。 5、 引起心慌、胸悶、氣短、呃逆、心率失常、房顫等。 6、 90%以上有更年期綜合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各種症狀。 7、可引起慢性胃痛、胃腸功能紊亂。
  • 「高枕」真的能「無憂」?你枕對枕頭了嗎?
    如果用來枕「頭」,反而會使頸椎懸空,頸部肌肉無法得到休息,導致肌肉緊張,出現酸痛感,甚至難以入睡。「高枕」就能「無憂」嗎?02 血壓升高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受刺激引起的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會引起血壓升高或降低,以血壓增高者較常見。但與單純的高血壓患者不同的是,這種頸椎病患者還常伴有頸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現象,並且往往口服降壓藥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