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新一代消費群體的壯大,飲食結構向多元化發展,蝦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長。厄瓜多、越南、印度、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對蝦主產國紛紛發力中國市場。
然而,新冠疫情持續數月,物流與加工業停擺,多個南美白蝦養殖國供應鏈陷入混亂,國內疫情防控難度加大的同時,出口市場的需求量也經歷大幅度波動。總體來看,越南和泰國因國內疫情防控得當,蝦類產品的出口受影響程度相對較低。反映在價格上,越南和泰國蝦價上漲;而受影響較大的厄瓜多,蝦價已經降至全球最低,雖有微漲趨勢,但後市也很難維持;印度尼西亞、中國廣東省和印度安得拉邦有小幅度降價。
就市場接受度較高的規格(50-60隻/kg)來說,世界5大產區最新報價如上圖所示,全球「最貴」白蝦來自中國廣東省,報價$6.86/kg,約是「最便宜」厄蝦(報價$3/kg)的2.3倍!同時,處於中間價位的泰國、印度安得拉邦、越南蝦價均在$4.53-5.15/kg之間,也是厄蝦的1.5倍以上。
厄瓜多:全球最低後市行情不被看好
國際海產資訊UCN的最新數據顯示,厄瓜多的南美白對蝦農場價已經降至世界最低,蝦產量還在增加,目前價格雖上漲,但後市行情不被看好。
在第50周(12月7日至13日),規格為20-30隻/kg、80-100隻/kg、100-120隻/kg的價格與49周持平。其餘各規格蝦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最高漲幅7%。不過,蝦農認為此次上漲僅僅是價格長期低迷的短期調整,白蝦在中國市場並非剛需,春節的消費需求又因為新冠陽性事件而低於預期,此外,白蝦也不是聖誕節的「必需品」,三大市場年底的需求量都不容樂觀。因此,厄蝦低價可能持續到明年二、三月份。
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得益於中國市場的需求回暖,厄瓜多、印度的白蝦產量復甦快於預期。今年10月,厄瓜多白蝦產量同比增長21%,1-10月,產量達到56.3萬噸,同比增長幅度超過7%。
最近兩年,厄瓜多白蝦對華的出口量大增,2019年,中國成為厄瓜多白蝦的主要市場,市場份額一度達到62%,歐盟和美國分別佔17%和14%。通過努力分化市場份額,今年8月,中國與歐盟、美國的佔比均在30%上下。由於歐美疫情反覆,到了10月份,中國市場再次佔據了厄蝦出口總量的「半壁江山」。
印度安得拉邦:價格穩定
第50周(12月7日至13日),印度安得拉邦蝦價格浮動不大,尤其是在中國市場較受歡迎的大蝦價格趨於平穩。數據顯示,小規格蝦——如70/80/90的報價下跌,最多下降3.4%。但大規格蝦——如30/40/50/60的報價與上周持平,分別為$6.78、5.7、5.15、4.61/kg。
在供給端,印度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10月份,中國進口蝦產品中,印度蝦的數量僅次於厄瓜多,位列第二。印度種蝦進口飆升,第四季度產量應該會增加。
越南:全面上漲
歐盟與越南自由貿易協定EVFTA,給越南的蝦類產品出口帶來積極影響,經連續幾個月下降之後,越南蝦出口在10月份激增。同時,10月份,越南也成為中國蝦產品第三大供應國。
在美國市場上,由於印度、厄瓜多等美國主要蝦類進口市場仍受COVID-19疫情的嚴重影響,而疫情過後越南的生產活動更快速穩定,使越南蝦類在今年前六個月中比競爭對手的供應更具競爭優勢,現階段各規格的蝦價格全面上漲,轉換成美金後,50/80/100規格的價格分別為$5.28/kg、 $4.4105/kg、$4.15/kg。
泰國蝦價穩定增長;
中國、印尼蝦價全面下跌
雖然在今年3-4月期間,蝦價有過短暫驟降,但泰國政府刺激國內旅遊的舉措有效提振了白蝦的國內消費需求,目前白蝦價格處於上漲階段。
在中國,規格為60/80/120的報價分別是$6.87、5.82、4.27/kg,雖然降至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仍高於其他國家。而印尼在競爭對手因疫情蔓延實施封城舉措的時候,抓住全球市場的契機,擴大供應全球市場的份額。第49周(11月30日至12月6日),印尼白蝦的農場價全面下跌。
2020年已接近尾聲,總體來看,全球對蝦產量正處於穩步增長時期,世界對蝦產地和消費市場的新格局正在形成。經過多年消費市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對蝦消費國和蝦產品的淨進口國,目前來看,厄瓜多白蝦質高價低,不失為進口商的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