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川義元被稱為北海道最強武家,他究竟做了什麼,被後世如此醜化

2021-02-23 日本戰國歷史

提起今川義元,多數人回都會立馬想到他那負面且滑稽的形象,但能被稱作東海道最強武家的他,真是如後世所形容的,如此滑稽不堪?

一個人身上能有這麼兩極分化的形容,事情想必不單純。今天就來看看,這位擁有東海道一弓取美名的今川義元,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人吧。

一、繼承家督

義元生於永正三年,年幼時便出家,法號梅嶽承芳,並在接受太原雪齋的教育下成長茁壯。就在天文五年他十六、七歲時,今川家爆發了稱作花倉之亂的繼承人之爭。

這場內亂爆發的原因,是因義元的兄長今川氏輝,在進軍三河時突然離世,且他膝下無子能夠繼承家督,使得家督之位的繼承權流落到了,由正室壽桂尼所生的梅嶽承芳和側室所生的玄廣惠探兩人身上。

最終這場紛爭在母親壽桂尼和老師太原雪齋的幫助下,梅嶽承芳獲得了這場內亂的勝利,還俗改名為今川氏元來繼承家督。後因拜領將軍足利義晴的偏諱,而成了後人所熟悉的今川義元。

二、戰略聯盟

義元繼任後,一改先前父親和兄長訂下的外交方針,致力於改善和武田家之間的關係。兩家原本互相徵伐多年,但就在花倉之亂發生時,當時的武田家家督武田信虎,聽聞梅嶽承芳得到不少今川家家中重臣的支持,便對其表達支持。更在花倉之亂結束後,抓捕支持玄廣惠探的福島一族,甚至是把違反命令私自藏匿福島殘黨的家臣前島一族給剷除掉。

一連串的舉措,使得原本對立的兩家,關係正逐漸邁向好轉。義元為了使兩家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更利用了今川家和朝廷的好交情,為武田家的繼承人武田晴信說媒(日後的武田信玄) ,晴信迎娶了公卿三條公賴之女,而義元自己則迎娶了晴信的姐姐定惠院為正室,兩家正式締結成了婚姻同盟。

但迎來新朋友武田家的時候,昔日的老朋友北條家就吃醋了,他們認為今川家此舉不可信任,使得兩家關係逐漸的惡化,最後更捨棄了兩家之間的盟約,之後更因富士山以東的領土糾紛展開了多次交戰。

在與北條家作戰期間,義元嶄露出優異的手腕和戰略眼光,他聯合了關東各家像是武田、扇谷上杉、山內上杉等,輪番對北條發起進攻,給北條家施以龐大的壓力。最終無力面對如此眾多敵人的北條家,經由武田晴信的斡旋下,割讓了河東等地達成和解。

看起來今川義元相當優秀啊,怎麼後世將他醜化成這副模樣?

三、莫名醜化

筆者認為這其中有兩個最大原因,使他從一位優秀的大名被徹底醜化成一位小丑。

第一點是桶狹間之戰的失敗,導致織田家東邊的敵人消失,使信長能夠專心對付美濃的齋藤家,進而爭奪天下。

第二則是義元死後,德川家康藉由和信長的結盟,得以自立走向角逐天下人的行列,最後經過五六十年的忍耐,終於成了天下人。

也就是說,今川義元很不小心的成了,這兩位天下人的踏腳石,犧牲自己成就了他們的霸業。

正因這踏腳石形象,使得自江戶時代開始,不少人開始將他評價為華而不實的武將。試圖將他塑造成一位肥胖且整日沉迷於和歌、鞠毬、公家文化,更因肥胖無法上馬作戰只能乘坐轎子打仗的貴族。

相關焦點

  • 日本影視劇「醜化」今川義元真的只是「成敗論英雄」嗎?
    戰國時代堪稱日本歷史上最混亂也最精彩的時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英雄與梟雄,人稱「東海道一弓取」的今川義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和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織田信長等人相比,今川義元在影視劇中的形象卻大都非常不堪。
  • 日本戰國武將列傳:「東海道第一武士」今川義元
    一直以來都與壽桂尼有著良好外交的北條家必然是站在壽桂尼的一方,也就是玄廣惠探的一方,而太原雪齋則利用自己與武田家的家寺惠林寺同屬佛教臨濟宗的緣故,同武田信虎搭上線,獲得了今川家的舊敵武田家的支持。這也是為什麼在戰後今川家與北條、武田兩家的外交關係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 《仁王2》boss今川義元怎麼打?今川義元打法詳解
    仁王2boss今川義元怎麼打?遊戲中需要應對的boss戰有不少,不同boss有不同的應對技巧,小編這裡給大家帶來了仁王2今川義元打法詳解,需要的玩家一起來看下具體的打法吧。遊戲中需要應對的boss戰有不少,不同boss有不同的應對技巧,小編這裡給大家帶來了仁王2今川義元打法詳解,需要的玩家一起來看下具體的打法吧。
  • 日本戰國簡史 滾蛋吧,東海道第一弓取,今川義元
    可是,信長作為命運中註定了的王者,生活就不會讓他消停。馬上,隔壁的今川義元就來找事了。今川義元,人稱東海道第一弓取。這是一個相當牛逼的人物,在當時,今川家領地有遠江、駿府兩國,而且三河國的松平家早已臣服於今川家的統治。國力強大,加上今川義元和天皇公室的關係超好,聲名在外,實力遠超伊豆相模的北條家和甲斐信濃的武田家。
  • 太原雪齋為什麼能受到今川義元的器重?
    天文四年,今川、武田兩軍交戰,身為軍師的太原雪齋通過邀請上杉朝興攻打小田原城,使今川和武田兩軍陷入僵持狀態,併到秋收雙方守軍結束戰役。天文五年,在今川氏輝和彥五郎相繼死後,栴嶽承芳立即還俗,並改稱「今川五郎」,以示正統〈「五郎」是今川家世代嗣子的通稱。在這個情況下,有著象徵栴嶽承芳才是正統的重要性。〉
  • 梟雄今川義元在很多影視劇和遊戲中為什麼總是「被黑」?
    對熟悉日本戰國歷史的朋友來說,今川義元肯定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今川義元被稱為「東海道一弓取」,一度是日本最強大的戰國大名。但在有名的「桶狹間合戰」中,今川義元死於織田信長的突襲。在如今的很多日本戰國題材的影視劇和遊戲中,今川義元都是「被黑」的,形象遠不及他的兩位親家。很多人都認為今川義元都被「黑」的原因就是所謂「以成敗論英雄」,但本鬼認為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 別把大河劇當真,今川義元給織田信長百裡送人頭,是真的要「上洛」嗎?
    其次今川義元上洛風險極大,他手中的軍力並不能完成了上洛大計。今川義元要上洛就必須依次擊敗織田家族、齋藤家族、駐守佐和山的磯野員昌以及控制京畿的「地頭蛇」三好氏。要同時擊敗這些對手,兩萬五千人的大軍就很不夠用。
  • 日本戰國時代的他本可以問鼎天下,卻成為別人的墊腳石
    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人物,而他的傳奇是由一場名為「桶狹間之戰」的戰鬥開始的,這場戰鬥中織田信長擊敗了上洛的今川義元大軍,並斬殺了他
  • 日本戰國人物:「超長待機」的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德川幕府的建立者,又被戲稱為「老烏龜」,因為他特別能「忍」,又特別能活,「熬死」了一個又一個梟雄。德川家康的人生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今川人質、追隨信長、追隨秀吉、建立幕府。清康嫡子松平廣忠藉助今川義元的勢力成為新一代家督,而條件則是讓廣忠的嫡子竹千代(德川家康)到今川家當人質。在將竹千代送往今川家的途中,織田信秀得知這一消息,便出兵將竹千代劫持到了織田家,也因此,竹千代得以認識吉法師(織田信長)。後來由於織田信長的異母兄織田信廣被今川家俘虜,雙方便進行交換,竹千代這才離開了織田家前往今川家。
  • 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8大梟雄,其中德川家康排第七,武田信玄第三
    TOP、7 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的父親是岡崎城主松平廣忠,桶狹間合戰後與織田信長結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織田軍擊敗強敵,並與武田家不斷蠶食今川家的領地。後又迫於形勢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戰後被豐臣秀吉移封關東,雖失去長年的根據地,但得到豐臣政權下外大名中最大的領地。擔任五的筆頭。
  • 日本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的10位大名
    其在三方原合戰中大敗德川織田聯軍,據說德川家康在此戰役中敗得極為狼狽,曾被驚嚇得大小便失禁。武田信玄因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而被稱為「甲斐之虎」。也有日本「戰國第一名將」、「戰國第一兵法家」之譽。臨終前,下令三年秘不發喪,其他大名亦都不敢圖謀武田氏。第二位、越後 上杉謙信。上杉謙信原為越後長尾氏之後,因繼承了關東管領「上杉」姓氏,才更為「上杉氏」。
  • 築山殿是德川家康的正妻
    說起來,這對夫妻的話和井伊一族有什麼關係呢?和主人公井伊直虎沒有任何接觸吧。也許有人會這麼想,其實並非如此。實際上佐名是井伊直平(直虎的曾祖父)的女兒,經歷了曲折後嫁給了今川一族的關口氏。可以說是只有戰國時代的公主才有的悲劇嗎?《女城主直虎》人物事典的第24回將聚焦於關口親永和佐名。首先從親永和關口家來看吧。是連坐女婿松平信康的反叛罪切腹的嗎?
  • 日本戰國老烏龜的人質生涯,德川家康是真的慫嗎?
    最後在今川義元(駿河國大名)的幫助下繼續統領三河國,這導致了他是親今川派。(作為左右被大國夾擊的彈丸之地,三河各地豪傑只能選擇自己更親近誰)本來松平廣忠當這個「傀儡皇帝」當得好好的,今川義元認為他的妻子的兄長與織田信秀結盟,擔心廣忠會受其影響。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抑或是保全祖上留下來的基業,他和妻子離婚了。
  • 被稱為日本的曹操,逼德川家康殺掉老婆和兒子,死後卻找不到屍體
    而日本戰國時期有一人,被稱為日本的曹操,此人就是織田信長。織田信長出生於尾張國那古野城,是尾張守護代旗下三奉行之一的織田信秀的嫡長子,在織田信長六歲就成為那古野城的城主。織田信長對鐵炮傳入日本時的種子島槍感興趣,且不拘泥於身份地位,和一般人民一樣與市裡的年輕人一起玩耍,這樣的故事廣為人知。
  • 家康的智慧(二)——輸在起跑線上的人
    後世評價,如果他能活到30歲,那差不多能平定天下了。    然而,歷史沒有假設,清康死的那年年僅24歲,死於家臣的背叛。    清康一死,松平家立馬失了主心骨,家道一落千丈,繼承人松平廣忠當時還是個毛頭小子,憑藉著東邊今川家的力量才得以回到祖居的岡崎城,從此松平家便淪為了今川家的附屬。    我們先來看看家康出生前周邊的局勢。
  • 三方原之戰,德川家康明知不敵武田信玄,為何還要挑戰武田軍?
    就算自己的領地被武田信玄侵犯,但武田信玄的目標根本不是德川家,只要德川家康堅守濱松城,就能安全無虞。儘管如此,德川家康為何還要出城迎戰呢?在開始這個問題前,不得不提織田家、德川家、武田家之前的關係。永祿十一年,三方原之戰爆發的五年前,在織田信長牽頭下,德川家康和武田信玄達成平分今川家的協議,雙方平分了今川家的遠江和駿河,今川家就此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