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服用中藥看似平常的事情,實際上有大學問。石家莊市第五醫院藥劑科中藥師宗葉提醒,在煎煮、服用中藥時應遠離一些禁忌。
煎煮的火候、時間
根據藥物性能而定
「中藥煎煮需要嚴格按照要求操作。」宗葉指出,煎煮中藥最好選擇砂鍋,一定不要使用鋁鍋、鐵鍋等。因為在煎煮過程中,鐵、鋁等金屬會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致使中藥療效出現變化,甚至出現危害人體的某些物質。
煎煮中藥前需要將藥材浸泡30~60分鐘,用水量以高出藥面為宜。煎煮的火候和時間根據藥物性能而定。一般來講,解表藥、清熱藥宜武火煎煮,時間宜短,煮沸後煎3~5分鐘即可;補養藥需用文火慢煎,時間宜長,煮沸後再續煎30~60分鐘。某些藥物因其質地不同,煎法比較特殊,需根據處方註明煎煮。
病情不同,
飲食禁忌也有區別
湯劑一般每日1劑,煎2次分服,兩次間隔時間4~6小時左右。臨床用藥時可根據病情增減。
服藥期間一般應忌食生冷、油膩、腥羶、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宗葉還指出,根據病情的不同,飲食禁忌也有區別。
如熱性病,應忌食辛辣、油膩、煎炸性食物;寒性病,應忌食生冷食物、清涼飲料等;胸痺患者應忌食肥肉、動物內臟及煙、酒等;肝陽上亢頭暈目眩、煩躁易怒等應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熱助陽之品;脾胃虛弱者應忌食油炸黏膩、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瘡瘍、皮膚病患者應忌魚蝦蟹等腥羶發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燕都融媒體記者 檀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