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漢生平簡介 是粵劇界一位承前啟後的大師

2021-02-19 中國粵劇網

點擊上方「中國粵劇網」藍色字可加關注


 

        陳小漢,1936年 8月1日出生,廣東臺山人。

他出身於三代粵劇世家,父親陳醒漢有「鑽石文武生」、「一代戲雄」的美譽,母親楊影霞也是星洲粵劇紅伶。陳小漢11歲入行,他聰明穎慧,少年便嶄露頭角,與不少粵劇大師同臺演出。
        1947年至1956年,他在新加坡、香港兩地演戲,拜粵劇一代宗師薛覺先為師,深得薛派藝術真諦。同時又獲粵劇藝術家任劍輝、音樂名家尹自重、名班主李少芸等人器重,分別在大鳳凰、寶豐粵劇團當主要演員,並參與多部粵劇電影的拍攝。
        1957年,陳小漢被祖國粵劇繁榮的景象所吸引,嚮往國營劇團的優越體制,毅然回國發展。先後在廣州粵劇工作團、廣州粵劇團一團、廣東粵劇院試驗隊、廣東粵劇院三團演出隊、廣州粵劇團二團、東風劇團和雄風劇團擔任主要演員,主演了《郭子儀祝壽》、《奇花公主》、《泗水關》、《斬經堂》、《落霞孤鶩》、《孫成罵殿》等一批藝術質量較高的劇目。他孜孜不倦追求藝術,跟京劇名宿路凌雲學藝,跟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靚少佳、羅品超學戲,積累了極其豐富的傳統粵劇知識。他扮相俊朗,演唱細膩,韻味濃鬱,演技嫻熟洗鍊,颱風瀟灑,文武兼善,尤其精於「扇子功」和「水袖功」。
 


       1979年,粵劇重新恢復古裝戲,由他主演的薛派名劇《範蠡獻西施》,唱腔典雅精美,表演細膩傳神,把範蠡的風流儒雅、俊逸睿智,以及對西施的款款深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劇中《別館盟心》和《夢會太湖》兩大段唱腔演唱得韻味醇濃、華彩疊現,該劇在行內外被視為經典劇目,隨學者眾。
       數十年來,陳小漢潛心鑽研粵劇唱腔,把唱曲視如生命,不分冬夏、不分晝夜,甚至在病床上也沉緬於一字一腔的研究,達到痴迷程度。他在博採眾家所長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聲音特點,摸索出簡潔明朗、跌宕有致、聲情並茂的演唱技巧,創立了自成一家的粵劇唱腔藝術流派——B腔,大大豐富了粵劇粵曲的聲腔藝術。陳小漢開創粵劇粵曲界男演員舉行個人演唱會的先河,從1992年開始,先後在穗、港、澳、中山等地舉辦了《陳小漢唱腔欣賞會》、《B腔韻動五洲情——陳小漢藝術欣賞會》、《B腔名曲獻知音——陳小漢唱腔欣賞會》、《一音一律總關情——B腔粵韻展繽紛》共四次個人演唱會。演繹了悲壯慷慨的《易水送荊軻》、情真意切的《幽會小周后》、抒情流暢的《夢會太湖》、悽婉滄桑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等原唱曲目,塑造了風流倜儻的潘必正,瀟灑不羈的李太白、堅毅沉鬱的曹雪芹、佻達庸俗的秋胡、剛強深情的吳漢等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典型藝術形象,展現出B腔「以情帶腔,以腔傳情,腔隨情轉,因情造腔,靈活變化,韻味濃鬱,細膩傳神」的藝術風格和獨特魅力。陳小漢出版的音像製品有數十種之多,如《西樓恨》、《吳漢殺妻》、《光緒皇暖珍妃》、《琴挑》、《同是天涯淪落人》、《幽會小周后》、《夢會太湖》、《別館盟心》、《夢會驪宮》、《夜撰紅樓夢》、《寶玉怨婚》、《斷腸碑》、《高山流水萬古情》等B腔名曲,膾炙人口,在海內外廣泛傳唱。
        陳小漢在粵劇導演領域也頗有建樹,20世紀80年代先後與文少非、小木蘭、郭慧、吳寶志等人合作執導了《蘭苑恩仇》、《梁天來》、《刁蠻公主》、《女兒香》、《宋皇告狀》、《一把存忠劍》、《範蠡獻西施》等劇目,均深受觀眾歡迎。
 


 

        陳小漢經驗豐富,造詣精深,是粵劇界一位承前啟後的大師。「文革」結束後,他一方面擔綱演出,另方面以極大熱情為年青演員及來自海外的粵劇演員示範、輔導粵劇傳統唱腔、身段和水袖,深得後學的尊崇。幾十年來,他熱心扶掖後背,桃李滿門,為培養人才、傳承粵劇不辭勞苦,貢獻良多。
 


        陳小漢一向重情重義,熱心公益,尊重前輩,體貼同輩,關愛後輩,他常常利用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呼籲上級領導、社會各界、海內外賢達為全省粵劇界扶貧助困,解決許多實際困難,贏得人們由衷的感謝。 
        陳小漢是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一級演員、粵劇「B腔」創始人,於2016年5月16日16時30分因病逝世,享年80歲。陳小漢的一生是為粵劇奮鬥的一生,為粵劇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離世是粵劇界的重大損失。
        音容宛在,儀範永存,願陳小漢在天堂無病無痛,早登極樂。    

相關焦點

  • 陳小漢
    採訪陳小漢解構《夢會太湖》介紹採訪陳小漢解構《寒山琴韻悼知音》介紹簡介編輯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唱腔研究家陳小漢先生
  • 莫扎特的生平簡介與鋼琴作品
    莫扎特的生平簡介莫扎特於1756年生於薩爾茲堡,1791年卒於維也納,莫扎特的生命雖然短暫,卻為後人留下了數量驚人的作品,他創作的體裁遍及交響樂、歌劇、重奏曲等,幾乎無所不包。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與海頓同時代的古典樂派的第二位大師。
  • 著名作曲家樂聖貝多芬的生平簡介,近代鋼琴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大師
    貝多芬的生平簡介貝多芬,生於1770年,卒於1827年,是德國著名作曲家,也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集大成者,他曾創作了大量體裁的鋼琴作品,其中也包括了32首奏鳴曲,這是他所有鋼琴音樂創作體裁中最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
  • 貝多芬生平簡介
    貝多芬生平簡介專業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生於1770年12月17日,逝世於1827年3月26
  • 《高山流水萬古情》(陳小漢、凌東明演唱)
    粵劇表演藝術家陳小漢、著名樂師駱津等也很樂意將這個謙恭有禮、上進心強的年輕人收納為門下弟子。他自己又勤奮好學,用心鑽研,因而獲得領導層給予更多的機會。凌東明深知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後甜。凌東明努力尋求挑戰自己的機會。各種戲路,都願意大膽嘗試。他演現代戲如《燕分飛》,也演古裝戲如《逼侄赴試》。
  • 內家拳大師張松溪生平辯誤——張如安
    內家拳大師張松溪生平辯誤張如安明代嘉靖年間,張松溪以內家拳享名寧波府
  • 貝多芬的生平簡介,近代鋼琴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大師,看完漲知識!
    西方世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集古典主義音樂之大成,開浪漫主義音樂之先河,是一個承前啟後的偉大音樂家。 貝多芬出生於德意志波恩市一個音樂世家。他的祖父是當地宮廷合唱團和管弦樂團的團長,父親則是合唱團的歌手。祖父去世以後,父親酗酒成性,以致家境日益貧困。
  • 東漢禰衡生平簡介 解析禰衡被誰殺死的
    那麼這個禰衡的生平是怎麼樣的,禰衡最後又是怎麼死的呢?禰衡生平簡介禰衡是是東漢末年的人物,個性高傲,常常恃才傲物地輕視別人。漢獻帝時期,禰衡跑到荊州避難,之後又從許都遊學到潁川,得不到人賞識,也無處可去,當時就像禰衡建議說去投靠陳群,司馬朗等人,禰衡竟然說,我怎麼可以去和殺豬賣肉的人結交。禰衡的一生有一個好友,這個人就是孔融,除了孔融,禰衡也就只剩得罪的人了。
  • 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生平簡介!
    杜甫生平簡介杜甫,字子美,是中國唐朝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聖」,與李白合稱「大李杜」。杜甫出生北方大士族,家境優越,因此生活比較富足,自幼很頑皮,但也非常好學,七歲的時候就能作詩。公元731年,杜甫十九歲,出遊郇瑕,次年又漫遊吳越。數年後回到故鄉參加「鄉貢」,後又到了洛陽,參加了進士考試,但最終都沒有考上。
  • 唐朝宰相趙宗儒人物生平簡介 趙宗儒死因揭秘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朝宰相趙宗儒人物生平簡介 趙宗儒死因揭秘 趙宗儒出身南陽趙氏。唐代宗大曆(766年779年)年間,趙宗儒登進士第。最初獲授弘文館校書郎。一年後,又在書判科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補任陸渾縣主簿。數月後,入朝任右拾遺,充任翰林學士。
  • J·S·巴赫的生平簡介平簡介
    一、J·S·巴赫的生平簡介今天正步音樂為大家帶來歐洲音樂史上,德國音樂家J·S·巴赫出生在家族中曾經出現過52位音樂家的家族中,是德國非常有名的音樂世家,在德國巴赫這個姓氏幾乎可以成為音樂家的代名詞,巴赫被尊為「音樂之父」。
  • 羅家寶生平、作品回顧
    【個人簡介】       羅家寶粵劇表演藝術家。生於1930年,順德人,家父羅家樹是著名的掌板師傅,叔父羅家權勢著名的粵劇演員,香港粵劇演藝名人羅家英是他的堂兄弟。羅家寶自幼生於戲劇世家,從小受到了粵劇的薰陶,對前輩藝人薛覺先、白玉堂、桂名揚等名家的表演和演唱特色很有心得,顧集取各家之長,並結合個人的聲音條件,創造了獨樹一幟好聽好唱的「蝦腔」。
  • 申不害的生平簡介 申不害是怎麼死的
    申不害的生平簡介申不害最初是鄭國人,後來鄭國被韓國滅掉之後,申不害就順勢成為了韓國的一個小官員,在韓國勤勤懇懇的工作著,後來當時強大的魏國進攻韓國,大軍壓境,面對這樣嚴峻的局勢,韓國的大臣們都沒了主意,在這時候,聰明的申不害站了出來,向韓昭侯建議說:「應該向魏國示弱稱臣,只要您向魏王示弱,魏王肯定會高興,而且還可以藉此引起其他國家的唇亡齒寒之心
  • 先知穆罕默德生平簡介
    先知穆罕默德生平簡介 穆罕默德聖人(願主福安之)的父親名為阿布杜拉
  • 承前啟後的大眾音樂家
    更難得可貴的是,她不僅推動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進程也培育了一大批後進優秀的音樂人才,著實稱得上是承前啟後的大眾音樂家。有人說:「谷建芬的創作對於中國大眾音樂起到了一個承前啟後的開拓作用,那麼她為中國流行樂壇培養出的一批批優秀歌手無疑是為中國流行音樂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成長的煩惱》飾演老爸Jason的艾倫錫克去世(生平簡介)
    艾倫錫克個人簡介生平資料介紹  艾倫·錫克1947年生於加拿大,走進「煩惱」之前做過演員也做過電視節目主持人,但演藝之路卻有些「失敗」,他曾經與美國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約翰尼·卡森較量並以慘敗告終。但1985年《成長的煩惱》劇組並未因此而否定他,相反在150個競爭者中看中了他。
  • 紀念粵劇藝術大師馬師曾、紅線女專題晚會上演
    12月26日晚,「永恆的藝術——紀念粵劇藝術大師馬師曾、紅線女專題晚會」在廣州中山紀念堂上演。馬師曾、紅線女弟子們與當今粵劇界一眾名家、新秀,攜手演繹了馬、紅經典粵劇粵曲,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粵劇盛宴。,廣東粵劇界同仁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下,由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廣東粵劇促進會、紅線女藝術中心主辦,廣州粵劇院承辦,廣東粵劇院協辦,舉辦了這場 「永恆的藝術」專題紀念晚會。
  • 智者大師生平簡述
    智者大師,久證法身。十地等妙,均莫能測。乘宿願力,示生斯世。降靈之夕,神光燭天。眉分八採,目耀重瞳。由蘊非常之德,故現非常之相。是為梁武帝大同四年戊午歲也。甫離襁褓,臥必合掌,坐必向西。遇像必禮,逢僧必敬。蓋欲為世模範,必謹之於其初也。  弱冠出家,遍研經論。越三年,是為陳文帝天嘉元年庚辰,聞慧思大師在光州大蘇山,特往禮謁。
  • 簡介禪宗四祖道信大師的一生——定居傳法的開啟者
    《紅塵說禪》系列第47篇今天咱們繼續聊禪宗,這次登場的是我們中國禪宗的四祖道信大師。好了,我們依照慣例來介紹道信法師生平中比較重要的幾個點,分別是拜師三祖,四拒太宗,散葉牛頭,定居傳法。到了第四次的時候據說太宗就生氣了——堂堂九五之尊的一國之君想要見個和尚都這麼難,說出去也太跌份兒了,他就讓使者過去說,你要麼人來,要麼頭來;結果道信大師真的就伸脖子讓使者砍,使者當然不能真的下手了,只好回去復命,最後道信大師終究還是沒去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