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谷建芬,就不由自主的想到曾經懵懂的年少時光,尤其是經她創作的一首首經典系的音樂作品不僅獲得了良好的大眾口碑更成為無數人成長曆程中的重要見證者。更難得可貴的是,她不僅推動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進程也培育了一大批後進優秀的音樂人才,著實稱得上是承前啟後的大眾音樂家。
從陪伴母親成長的《校園的早晨》作品算起,自己接觸谷建芬老師創作的歌曲已有二十餘年,在這當中《歌聲與微笑》、《媽媽的吻》、《燭光裡的媽媽》伴隨自己度過了歡樂的童年時光。在創作這些歌曲的背後是谷建芬從小就對音樂擁有天然的親近感,正是源於這樣的親近感,谷建芬才確立了日後要走上音樂創作者的道路,音樂也成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產物。
出生自日本的谷建芬,1941年回國之後陸續進入旅大文工團擔任鋼琴伴奏,東北音專(現瀋陽音樂學院)主修作曲,畢業之後分配到中央歌舞團(現中國歌舞團),主要從事舞蹈音樂創作並由此開始了她的音樂創作,迄今為止,由她創作的作品已近千首,其中不少作品在上世紀80年代受到許多聽眾的熱烈追捧,從而成為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
在谷建芬創作的這些作品,我們感受到的是充滿無限青春活力的繽紛色彩,就如同蘇紅在《我多想唱》歌詞裡所表達的那樣「生活需要七色陽光 年輕人就愛放聲歌唱。」它很生動的描述了音樂所給予大眾的深厚的精神情感,我們也在這當中領略了谷建芬在創作表達上的思想意境。這樣的思想意境在《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這支作品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它既有對於美好未來的期待也是對青年一帶責任擔當的重要見證人,即便時間過去了近四十多年,這支歌曲的影響力依然不減。
有人說:「谷建芬的創作對於中國大眾音樂起到了一個承前啟後的開拓作用,那麼她為中國流行樂壇培養出的一批批優秀歌手無疑是為中國流行音樂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認為此番敘述尤為的貼切,因為早在80年代,谷建芬就在舉足維艱的環境中創辦了「谷建芬聲樂培訓中心」,並依託對流行音樂創作領域的不斷創新,逐漸成為大陸流行歌壇頗具影響力的教育機構,同時還誕生了諸如蘇紅、毛阿敏、萬山紅、那英、段品章、解曉東、孫楠等一批優秀的音樂人才。
如果說《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那就是我》、《綠葉對根的情意》、《思念》、《燭光裡的媽媽》、《今天是你的生日》、《歌聲與微笑》、《二十年後再相會》這些歌曲塑造了谷建芬音樂世界的精神財富,那麼1994年,她為電視劇《三國演義》所譜寫的音樂作品應該是一次大膽的嘗試,細心的聽眾就會發現,以往谷建芬所創作的歌曲,雖然作品題材涉及較為多元,但整體作品都呈現出抒情溫馨的音樂情調,但在《三國演義》這部名著的音樂創作上,卻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音樂風格。
比如看到《滾滾長江東逝水》當中的歌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她的內心心一下子被觸動了,便有了一種創作衝動,那些天她始終被一種激情所鼓舞,對於『三國』裡的人物也有了更深的認識。特別是在寫到『貂蟬已隨清風去』時,她的眼淚禁不住地往下流。不禁感慨的說道:「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孩子,為了政治耗盡青春年華,到最後卻化作一縷清風而去,我也是女人,我也是個母親,如果我的女兒這樣,我會如何呢?」
關於對《三國演義》創作上的想法,谷建芬給出的答案是在音樂中傾訴了我一生許多的感嘆。整部音樂一開始,仿佛人生走進了一種意境,悲涼了些、深沉了些、滄桑了些,但卻是幾十年來她對人生的另一層次的真實感悟。
谷建芬對於中國流行音樂發展所作的貢獻是難以用一篇文字來做完整敘述的,她不僅用筆墨不輟的精神貢獻自己作為音樂人的職責,更在實踐當中致力於推動對智慧財產權的有力保護,這很大促進了國內音樂產業高效發展的健康勢頭。
谷建芬部分創作作品
《木蘭花慢.彭城懷古》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海灘的石子》
《春之歌》
《媽媽的吻》
《歌聲與微笑》
《採蘑菇的小姑娘》
《今天是你的生日》
《滾滾長江東逝水》
《蘭花與蝴蝶》
《我多想唱》
《十月是你的生日》
《世界需要熱心腸》
《思念》
《綠葉對根的情意》
《勸君莫煩惱》
《青青世界》
《校園的早晨》
中國流行音樂發展
重要幕後推手
本文部分資料參考自網絡
圖片來源 | 蝦米音樂 | 百度百科 | 中國唱片
文案資料 | 小磊樂話 文字 | 統籌: 小磊
版式設計 | 小磊工作室 編輯 | 出品:小磊樂話
長按二維碼關注
ID:xiaoleidialect
微博/臉書/推特/YOUTUBE
@懷舊金曲撈
唱片 | 樂評 | 隨筆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