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網際網路公司要什麼人?——從小米臺灣第一人說起

2021-02-16 中外管理雜誌

中外管理雜誌, 微信公眾號:zwgl1991

====================================

文/我要得瑟(網名)

為什麼網際網路需要年輕人?因為這是世界上增長最快也最動蕩的行業。除了沒有真刀真槍,如今的網際網路跟古代的戰國時代沒有什麼區別,豪強並起,今朝還是王者,明日就一命嗚呼。戰勝對手的決定性因素,除了黃金,就是戰士。

這段時間對關於小米等網際網路公司文化的討論甚多,我這裡講一個剛認識的年輕人的故事吧。

Ivan Wang 是國內某網際網路公司在臺灣的 Marketing 經理,目前被公司短期派到矽谷出差,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他。

這個23歲的大男孩,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他之前還有一個身份是小米在臺灣的第一個員工。Ivan 還在讀大二的時候,基本不在學校,大部分時候在校外教高中生英語。此外他還喜歡研究各種電子產品。那年他在網上看到了小米發布會的視頻,認定小米未來會變成大公司。於是 Ivan 給小米發了一封郵件。「小米要國際化,第一站肯定是臺灣。雖然我不是工程師,但我覺得你們需要一個懂科技也懂語言的人。」小米一開始沒有回應,Ivan 就在網上人肉到小米人力主管的郵箱,直接給他發了封郵件,第二天便收到了回信。

Ivan 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負責將小米的中文手機界面,翻譯成符合臺灣人閱讀習慣的繁體中文語句。十萬字的內容,他花了三天時間翻完。半年後,他正式成為小米在臺灣的首位員工,他領到的薪水是一般大學畢業生薪水的2倍以上。在那段時間,他負責小米在臺灣的品牌營銷,並協助公關和產品測試,把小米在臺灣的 Facebook 粉絲從 0 做到 20 萬。

Ivan 就這樣把小米在臺灣的業務從無到有做起來了。

所以幾個月前 Ivan 離職的消息震動了小米高層。小米總裁林斌在電話裡花了兩個小時試圖挽留他,雷軍還親自給他發郵件表示惋惜。

Ivan 對於小米不可或缺嗎?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 Ivan 是網際網路公司喜歡的那種年輕人:聰明、視野開闊,學習能力強,放在一塊地方就能野蠻生長。

坦率的說,對於全世界的年輕人,這是一個悲慘的時代。經濟的停滯和產業的劇變帶來的是迷茫和焦慮。跟我同齡的一些美國朋友,一畢業就背負著沉重的學貸,許多至今仍在做著廚師、收銀員等薪水卑微的工作;在歐洲,這片世界上最文明的土地,失業的年輕人像孤魂野鬼般在大街上遊蕩。在臺灣,Ivan 告訴我剛畢業的大學生工資少得可憐,以至於像小米和獵豹這樣的公司在臺灣開稍微高點的工資就應聘者如潮;我在北京的兩年,親眼看到生活已經把大把20多歲的年輕人,折磨成了中年人。

如果說世界上還有什麼地方屬於年輕人,只有網際網路了。這個行業在過去十幾年內經歷著過山車般的劇變,不變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前赴後繼投入其中。

為什麼網際網路需要年輕人?因為這是世界上增長最快也最動蕩的行業。除了沒有真刀真槍,如今的網際網路跟古代的戰國時代沒有什麼區別,豪強並起,今朝還是王者,明日就一命嗚呼。戰勝對手的決定性因素,除了黃金,就是戰士。

為了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生存,網際網路公司需要的是晝夜奔襲千裡攻城拔寨的戰士,而不是亦步亦趨行動緩慢的老弱病殘。什麼樣的人是戰士?就是年輕健康的身體加上一股熱血和蠻勁,義務反顧追求完美,像打雞血一樣加班,像瘋子一樣自我折磨……不管是扎克伯格提出的「Move fast, break things」,還是李彥宏倡導的狼性,都是這個道理。

瘋狂的冒險帶來的是財富。在矽谷,那些不停湧現的科技新貴,不斷拉動的房價上漲讓當地人苦不堪言;在北京,據說如今售樓小姐眼中的目標客戶,除了煤老闆,就是那些手握上市網際網路公司期權的年輕工程師們。

而另一面,是過早的衰敗。毫不誇張的講,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的年輕人是用生命在工作,燃燒自己點亮公司。許多人可能還不到三十歲就像磨損嚴重的機器,甚至落下一身慢性病,到了一定年限就幹不動了。

所以網際網路註定是年輕人的天下。

有人要說,讓人一天工作12個小時,晚上不能陪女朋友,周末不能出去放鬆。這是正常人的生活嗎,當然不是;這樣合理嗎,當然不合理;這樣人道嗎,當然不人道。但套用現下流行的一句話。「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這就是網際網路行業的遊戲規則,兩軍交戰搶佔要地,日行八百裡的一方肯定比日行五百裡的一方先行到達,速度和體力決定勝負。

所以請不要咒罵小米吃人的加班文化,也不要嘲笑那些諾基亞被裁的員工。一切都是關於選擇,「你想過普通的生活,就會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過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會遇上最強的傷害。」如果你受不了,想過普通人的生活,可以嘗試跳到其他行業,這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即使在矽谷,也每天都有人忍受不了,退出網際網路行業遠走他鄉。

下面這段話,我知道肯定會挨罵,但我還是要說

如果你身處網際網路行業,某一天你的老闆把一項很有挑戰性的工作擺在裡面前,你不應該抱怨,甚至應該感恩。要知道你的大部分身處其它行業的同齡人,在你這個年紀,只能跟在老闆(通常年紀比他們大很多)的後面,做一些打醬油和跑龍套的事情。這些超出你能力和精力的任務可能讓你產生挫折感,甚至崩潰,但卻是最好的練級手段。菜鳥可以在這樣練級中迅速成長為大牛。這些年我採訪過的年輕的創始人和CEO們,莫不是如此。

以上就是我在網際網路行業的一些觀察,希望對那些迷茫的年輕人們有所幫助。如果你們並不在網際網路行業,其實你們還是可以利用網際網路做很多事情,下面就是我認為的可以利用網際網路習得的三種能力。

1. 快速學習能力

坦白講,我覺得如今的教育體系已經跟不上時代。年輕人在學校裡面學到的東西對於很多公司來說一文不值,在美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放棄讀大學。Ivan 的學校在臺灣很一般,學的專業也跟網際網路沒關係,但他在業餘時間的學習能力成就了他。如今在網際網路上,你可以學到你想學到的任何東西,不管是焊接電路板還是最新的swift語言。相信在未來最搶手的人才是那種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迅速習得技能解決問題的人。

2. 自我營銷能力

網際網路還有一個神奇的功能,就是能把個體的影響力最大化。「英雄不問出處」,網際網路真正做到了。不管是微博上那些草根大V,還是淘寶上賣各種產品的小鎮女孩,總而言之,只要你有一技之長,網際網路就有給你展示的舞臺。這樣做不但能讓你潛在的僱主和合作夥伴找到你,而且當一份你喜歡的工作機會降臨到你面前,那些就是你最好的簡歷。現在大紅大紫的王自如就是最好的例子。

3. 國際視野

網際網路正在迅速讓世界變成一個村落,未來行業整合將跨國界在世界範圍內快速進行,我們不妨像 Ivan 一樣將視野投向海外。習得一門外語,到某個國家短暫交流和學習,都是值得的投資。

最後一個問題,如果你剛剛畢業,有兩份工作——一家高大上的外企和一家屌絲的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應該選擇誰?

我會說後者。不久前谷歌創始人說未來大量傳統工作會被機器取代導致許多人失業,而一個網際網路高管也告訴我,他們現在招人寧願沒有經驗的新人也不要大型外企的員工,因為他們知識結構單一,還往往自以為是不願意學習新東西。所以那些剛畢業的年輕人,與其去高大上的外企做一顆螺絲釘,不如到屌絲網際網路公司滾爬幾年努力成為公司的棟梁。因為螺絲釘隨時可以被取代,而棟梁放在哪裡都是棟梁。

來源:搜狐社區•財經大雜燴

====================================

為了能夠更好的交流,我們特別建立了中外管理雜誌微社區。歡迎來此灌水,拍磚,認識新朋友。

一、關注中外管理官方微信,微信號:zwgl1991

二、在菜單欄裡點擊俱樂部

三、點擊互動社區

相關焦點

  • ...小米錢包,這一系列的網際網路金融組合拳讓人眼花繚亂,小米啥意思?
    小米千萬投資P2P網貸,推出小米錢包,這一系列的網際網路金融組合拳讓人眼花繚亂,小米啥意思?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小米這家站在風口的神奇公司,不但在智能機市場上表現搶眼,如今在網際網路金融方面也是動作頻頻。
  • 【特寫】是什麼在阻礙臺灣的網際網路創業?
    即使臺灣享有最快的4G網絡、最好的硬體,卻用著最基礎的網際網路服務,甚至沒有一個好用的網絡支付工具,也很難勾起臺灣人創業去做一個網際網路公司的想法。「一個客觀的事實是,臺灣人使用的排名前二十的手機App,沒有一個是臺灣人自己做的。」臺灣新媒體創始人楊方儒評價,臺灣缺席了軟體向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轉型的時代。
  • 小米新設三大網際網路部門,是要搞什麼大動作了嗎?
    近日小米集團公布了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新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雖然我沒有使用過小米系列的手機,但是我還是比較關注小米集團的相關發展的。今日,小米集團公布了公司最新的組織架構升級及幹部任命,宣稱新成立三個網際網路一級部門,分別為軟體與體驗部、網際網路業務部、業務中臺部,部門總經理分別是金凡、馬驥、仇睿恆,均直接向CEO雷軍匯報。可能很多人都比較疑惑,小米集團為什麼突然新增了這三個部門呢?是有什麼特別的規劃嗎?
  • 「檔案精品」李佳琦:網際網路營銷師第一人
    二、直播帶貨第一人如果,李佳琦就這樣「BA」一直做下去,那一定是一個優秀的營業員,也是為人民服務的八大員之一但是,社會是發展的。近年來,網際網路和電商、網購如雨後春筍,直逼各大商場和實體店的轉型升級。尤其是淘寶2016年3月直播試運營開始,網上直播帶貨迅速發展成一種新的售貨形式。4月21日papi醬的廣告拍賣活動,有50萬人通過淘寶直播圍觀。
  • 臺灣為何在網際網路時代遠遠落後於大陸?
    來源:龔進輝(gongjinhui2)日前,一個名為《你看到我們跟大陸的對比,你不會害怕嗎?》
  • 為何臺灣在網際網路時代遠遠落後於大陸?
    儘管臺灣名嘴描述大陸移動網際網路驚人成就略顯誇張,但不可否認,曾錯過PC時代的臺灣,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已被大陸猛甩N條街,而且不可逆轉,使習慣貶低大陸落後的臺灣人錯愕不已。兩個細節足以說明一切。細節一:臺灣享有最好的硬體和4G網絡,卻用著最基礎的網際網路服務,甚至沒有一個好用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最受臺灣年輕人追捧的前20大App,竟然沒有一個本土應用,難怪有人感慨「臺灣人在手機上被殖民了」。
  • 小米臺灣這支TVC周星馳拍的吧?!
    家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講是一種歸屬卸下現代繁忙生活與工作的種種重壓在家裡我們總能以最輕鬆、最真實的姿態去呈現最真的自我溫馨的家庭氛圍必不可少的除了可愛的家人智能家居對於我們的居家幸福感也具有極大的提升說起智能家居
  • 網際網路公司入局影視業 快手小米都開始做電影了
    「如果非要對生活有態度,加油,奧利給!」近日,一則名為「看見」的視頻在網上瘋轉。火爆一時的「奧利給」大叔,在快手宣傳片聲情並茂地發揮出了曾身為「婚禮司儀」的天賦。一句「有人說帶著偏見看世界,才有看待世界的方式;可看待世界,不需要預設任何方式」感動了無數人。
  • 小米退場、58豪賭、嗶哩嗶哩深陷泥潭,網際網路公司跨界影視生死難料
    孫彬的「圍裙營銷」在網際網路圈廣為流傳,當然,最後我們沒有看到上門服務的家政阿姨紅圍裙上《精靈王座》的大字logo,影片票房也相繼落敗,但58同城影業卻成了大批網際網路公司卷進這場電影洪流中的一個縮影。過去幾年間,中國電影市場迎來大爆發,眾多網際網路公司紛紛成立影業。
  • 小米在海外市場大步前進,但想做好網際網路服務並不容易
    說起Mi Pay,事實上這項服務在中國市場已經推出很久,同時MI Pay是小米的一種基於NFC技術實現的行動支付服務,手機廠商中諸如蘋果、三星也有類似的服務。但,這種行動支付並未在中國市場取得主流性關注。換言之,相比微信、支付寶的二維碼支付,手機廠商們推出的NFC行動支付服務的用戶量並不多。
  • 雷軍攜小米高管香港面基:不要糾結我們是什麼公司
    這樣的話很多人就覺得這一個公司盈利能力不足,持續發展性不好。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雷軍解讀了小米的模式,用幾組數據回答了自己的問題。雷軍把小米的模式稱為「小米鐵人三項商業模式」,「三項」即硬體核心零售,電商和網際網路服務。1. 小米的利潤絕大部分來自於網際網路服務。
  • 天助與自助:小米成為最年輕世界500強的啟示
    IT行業公認的「勞模」雷軍對身邊的幾個知心朋友說:「人是不能推著石頭往山上走的,這樣會很累,而且會被山上隨時滾落的石頭給打下去。要做的是先爬到山頂。」這天是雷軍的40歲生日。兩年前,他為之奮鬥了16年的金山公司在香港上市,疲憊不堪的他在2007年底辭去CEO一職,成為一個財務自由的風險投資人。四十不惑。但當時的雷軍卻陷入過迷茫。
  • 臺灣不是網際網路沙漠 卻難逃「邊緣人」形象
    他告訴騰訊科技,他與網際網路無關。方向盤左側是一臺略顯古老的呼叫設備,提醒他有用戶叫車的需求。他說每個月要給車隊1500元新臺幣才能夠使用。他雖然知道Uber,但是認為叫車軟體沒有市場。不過,臺灣加速器AppWorks創始人兼合伙人林之晨告訴騰訊科技,臺灣網際網路行業仍然以「反叛軍」和「邊緣人」的形象出現在產業裡,「主流的行業還是電子行業。」
  • 小米公司名字是怎麼來的?怎麼不取稻米呢?
    小米公司名字是怎麼來的?怎麼不取稻米呢?如今,說起國內的手機品牌巨頭,很多人都會把票投給小米。老實說,小米的規模沒有華為大,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給國產手機注入了新的活力。就像蘋果手機擁有眾多粉絲,他們被稱為「果粉」一樣,小米的發燒友也有一個親切的名字,大眾稱其為「米粉」。2010年的3月3日,雷軍和其他創業者一樣,對未來充滿希望,他想要做成一個受到國人認可的手機品牌。於是就在這一天,小米公司正式出爐,和大眾見面。
  • 拼多多進軍「網際網路錢包」
    直至今年1月,拼多多才將第三方支付公司上海付費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收入囊中,曲線獲得支付牌照。付費通是全國首批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之一,業務範圍包括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僅限上海市)。
  • 新生命的誕生,支撐小米公司背後的科技文化!
    說到小米公司大家可能不陌生,可是你知道它的全名嗎?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0年3月3號 ,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硬體和電子產品研發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同時也是一家專注於高端智慧型手機、網際網路電視以及智能家居生態鏈建設的創新型科技企業。可曾想到2010年到2019年,小米從之前的小廠商變成現在直逼華為,蘋果的手機廠商!
  • 【小米】小米臺灣:小米確實虛假宣傳紅米銷售量,誠懇道歉
    7月31日消息,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公平委員會」日前對小米開出了60萬新臺幣的罰單,原因是小米公司去年12月在臺灣舉辦紅米手機網絡搶購活動時
  • 繼愛奇藝之後又對淘寶下手,臺灣拒網際網路發展機會於門外
    說起臺灣的網際網路行業,多數人都不會想到有什麼代表性的平臺或企業,而提到大陸,幾乎在網際網路中的各個領域都能找到非常知名的巨頭,錯過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發展的臺灣被大陸的網際網路發展水平遠遠甩在身後。在幾年前的一個視頻中,臺灣名嘴描述了大陸移動網際網路所取得的成就,讓習慣貶低大陸的臺灣人錯愕不已。臺灣的網際網路產業如此落後,其背後的原因是較為複雜的。
  • 奔走大陸的臺灣創業者:在更廣闊市場追尋新風口 | 深網
    閒下來之後,謝冠宏有一陣子感到輕鬆,他沒有想過回臺灣創業,而是留在了深圳,「他們都叫我大陸人,只有口音上還有些像。」小米當時正值用人之際,雷軍約談了謝冠宏。謝冠宏考慮到從合作方富士康進入小米,有「旋轉門」問題。實際上,他顯得有點多慮,在小米模式火爆的時候,通過「旋轉門」進入小米的人不在少數,比如高通的王翔。
  • 將成今年科技公司最大規模IPO的小米,與成都有哪些淵源?
    小米在港交所披露IPO申請文件,有可能成為今年最大規模的科技公司IPO,這成為今天科技界最熱門的消息。在朋友圈裡面,很多人都成為了小米和雷軍的「自來水」。曾與雷軍在金山長期共事的藍港與火星財經創始人王峰,在朋友圈裡發布了一張1990年時的青蔥照片,他說,「今天很多人問我,金山十年給了我什麼,雷軍對金山人最大的影響是什麼,我說就是三個字——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