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城門】消失了2500年,被遺忘的蛇門!

2021-02-13 頭條蘇州

蘇州最有溫度的自媒體

主編蘇小叨:貪玩毒舌,愛叨叨!江湖人稱叨姐是也,深愛蘇州這座城市,抱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想法,致力為每一個在蘇州打拼的人,提供最新鮮的資訊和最牛逼的福利活動!

合作/ 交朋友,請召喚蘇小叨:suxiaodao0505

《吳越春秋》記載:欲東並大越,越在東南,故立蛇門以制敵國。

在伍子胥所建的蘇州八城門中,有一個叫做蛇門,不過和閶門的繁華,平門的熱鬧相比,這裡卻是被蘇州人遺忘的角落。

▲ 今日蛇門城門和城牆

蛇門是蘇州最初建起來的8個城門中,唯一一個沒有遺址的地方。

蛇門最初究竟是如何被毀的?是不是桂花公園裡的那段新恢復的城牆就是古代蛇門的位置?或者還有其他什麼地方呢?蛇門城樓上那塊碑,到底去哪裡了?

▲ 桂花公園的舊城門也被人稱為蛇門

蛇門迷蹤,倒顯得撲朔迷離起來。

蘇州人對蛇,一直有種敬而遠之的感覺。敬是因為有對蛇的崇拜,認為蛇,是家裡的守護神。

▲ 農曆癸巳年「金蛇舞春風」展覽

記得小時候搬家,都是住了百年以上的老房子,床板一掀開,一條大蛇盤亙在床底,這是「家蛇」,是萬萬不能去驚擾的,更別提打了,這種蛇,一般都是無毒的,以吃老宅子裡的老鼠為生,和家人倒是和平相處的。

▲ 蛇盤兔剪紙,有越過越富之意

在婁門外,有一座蛇王廟,民間四月十二,為蛇王生日,這一天蘇州人要為蛇王舉行廟會,一是去燒香,二是請一張字符回來,貼在門上,可除蛇患。

▲ 東園北大門進門處的石亭,供奉著蛇王,民間用來紀念600多年前的方孝孺

不過,蛇門,和真實的蛇,其實沒有多大關係。按照天幹地支,城南巳位,在生肖中屬蛇,這個門,也被稱為蛇門,這是春秋古城八門中,唯一一個用動物來命名的城門。

▲ 蛇門城樓

據說當時的城門上,還真懸掛著一條木蛇。一定得是木頭的,因為在五行中,巳屬木。

▲ 遠處的蛇門與護城河


伍子胥建城,從來不是無緣無故。

當年的吳王闔閭是意氣風發的,吳在辰位,屬龍,自然想要壓制住越國,於是,有了蛇門,蛇門上放一條木蛇,頭向內,表示越國臣服於吳國。

▲ 吳王闔閭向越國復仇


歷史的進程,總是讓人唏噓,最終吳國被越國所滅。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等的,就是破城的這一刻。

▲ 蘇州城牆博物館內記錄著蛇門的故事

很難想像,當他率兵從蛇門進入這座城市的時候,抬頭看見這條木蛇橫亙在城門上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了,「伐宗廟,掘社稷」,「城郭丘墟,殿生荊棘」後,這座充滿強烈政治色彩的城門,安能讓它屹立如舊麼?

▲ 蛇門城牆


反正,蛇門成了所有城門中,最短命的一個,在宋人的《平江圖》裡,就已失去了蹤影。

▲ 平江圖碑

其實,蛇門不是沒有重開過。比如蘇州郡守中,最有政績之一的範仲淹,就重開過蛇門;南宋時,也有多人建議重開蛇門。

▲ 蘇州火車站的範仲淹雕像

盧熊《蘇州府志》記載:「紹興間,胡舜申謂『東南長生之水由此門(指蛇門)入,不可堵塞。』乾道初,秘閣沈度,淳熙二年,修撰韓彥古,皆欲開闢之,不果。」

▲《蘇州府志五十一卷》廬熊撰,據明洪武12年抄本影印

大概是因為蛇門這個位置,對於蘇州城來說,實在過於荒涼,這裡一直是蘇州城外的亂墳崗,三國的孫策墓,就在這裡一帶。

▲ 倒閉已久的蘇州染絲場,據傳是孫策墓

民國時代蘇州發展實業,在這裡造了蘇綸廠,但職工上班卻是個問題,兩條腿是走不到的,必須要在胥門坐上40分鐘的船,才能到達。直到80年代初,這一帶,住的都是船上打魚的漁民。

最初蛇門究竟在哪裡?這大概是讓很多文史專家們糾結的問題。

▲ 蛇門水城門

竹輝橋下的桂花公園裡,有一段古城牆,1998年公園建成的時候,也把城牆修葺一新,很多人都說,這裡便是古蛇門了。不過,查查資料,倒是有些迷糊了。

▲ 蘇州城牆一角在古城東南覓渡橋對岸,相傳乃蛇門遺址

按照按古代十二時辰方向排列,巳(蛇)在五點鐘方向。《吳郡志》所錄胡舜申《開胥蛇門議》中記載道:蛇門在城之巳方,故以蛇名,蛇門直南正對吳江運河,吳時欲以絕越,遂不開東南門,即蛇門也。

▲ 桂花公園內的築城像

從這裡看來,蛇門在蘇州的東南方,即現在的桂花公園裡似乎是合理的。

而從宋代繪製的《平江圖》裡來看,在近似的位置,我們發現了一個叫做「赤門灣」的地方。

▲ 從垛口處看覓渡橋

有人說,這裡並不是古蛇門的遺址,而是一個只存在了很短時間的赤門遺址。《吳門表隱》中提到赤門時稱:「赤門,自燕家橋直南,唐時塞。門外接覓渡橋。今盤、葑間有赤門灣。」

▲ 透過橋孔可以看見邊上新建的覓渡橋

赤門也是一個「短命」的城門,文史資料中只見零星只言的記載,年代較早的《吳地記》說:「匠門南三裡有葑門、赤門。有赤闌將軍墳,在蛇門東。陸無水道,故名赤門。」

▲ 赤闌相王廟

赤闌將軍墳,就是相王墳,這位赤闌將軍,名黑莫郝,時任南面討擊將軍,當時是伍子胥手下的一員大將。

▲ 相王路,原稱相王弄

還有一種說法,蛇門,其實就在今天第一絲廠對面的河邊。

我們在《蘇州老街志》裡看到一張《吳縣城廂圖》,在這張畫於1940年的地圖上,居然標有蛇門的位置,看上去應該就在今天的人民橋北堍東面約500米處。

▲ 吳縣城廂圖

在這張地圖上看,蛇門並沒有獨立的城樓,只有一個小門,正對著南面的日租界青暘地,北面還有一條蛇門路,其中南段大致在今天的養蠶裡一村一帶,西段大致在今天的竹輝路一帶。

▲ 竹輝路上的桂花公園內景

不過這真的是蛇門舊址嗎?誰也不能打包票。

▲ 如今桂花公園中的「蛇門」

畢竟,離開蛇門堙滅的時間近千年,在南宋的《平江圖》和其他地圖都沒有標,這樣突然冒出來的蛇門,除非有更多的佐證,才能證實,這裡就是古蛇門的遺址了。

1952年建人民路開南門時,曾在城牆下挖得一方界石,上書「蛇門」兩字,很多人都親眼目睹。而此前,據說日本人也同樣發現過一塊寫「蛇門」的石碑。

▲ 民國《吳縣誌》標註的古蛇門方位

上世紀40年代初,日寇佔領蘇州,在城南青暘地圈了一塊地,作為租界,但是,因為沒有橋梁,交通不便,想在租界上的孫策墳(南門路蘇州第一絲廠附近)對河處搭橋通行。

▲ 青暘地大致位置

在拆除城南的城牆時,曾挖到過一塊刻有「蛇門」字樣的石碑。

在日本的文化裡,蛇是不祥之兆,日本人打消了拆城牆的念頭;並且把已經拆掉的城牆重新修好,只在那裡開了一個小城門,還把蛇門城額放置在城門門楣上。

▲ 夜色下的蛇門

這兩塊石碑,成了敲定蛇門最終方位的最好佐證。

不過是70年前的事情,比起蛇門2500年的歷史,自然近多了,但,石碑卻消失了。

據說,在南門附近出現的蛇門石碑,被周圍居民搬回了家,從此不知所蹤。

▲ 城牆平臺

而日本人發現的那塊石碑,倒是一直放在了城門上,直到「大躍進」,全國人民大煉鋼鐵,砌高爐需要大量磚頭,人們把目光盯上了這千百年來無人問津的古城牆。

隨便搬,免費。


▲ 城牆西側殘坡

一下子不知從哪裡湧來許多船隻,天天到那些殘存的古城牆下拆運城磚:那塊日本鬼子所發現的蛇門城額,極可能連同城磚一起被搬走,多半是被砌了高爐,也可能被哪家農戶砌進了房屋甚至豬圈。

▲ 花枝掩映下的城門

從此,蛇門周圍,連城牆也一併消失了。

雖說當年的蛇門早已不見蹤影,今天的蛇門重建於1998年。但那雄偉的城樓、綿長的城牆,仿佛仍在述說著伍子胥建蛇門的故事。


城門裡的蘇州,

這一站,

我在蛇門。

相關焦點

  • 蘇州8座城門,7座免費,1座連遺址也找不到了
    蘇州旅遊最具代表性的的特色就是園林和水鄉,不過看多了園林和水鄉也會覺得審美疲勞,好在蘇州的景點非常多,因為蘇州本身歷史悠久,已經有了2500多年的建城史,蘇州的城門就是見證。姑蘇城四面環水,春秋時期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上位後,為圖謀霸業,將原址位於無錫梅裡一旮旯裡的吳都向東遷移,命伍子胥建造大城,經過多方位的選址規劃,最後伍子胥選擇在姑蘇山(今靈巖山)東北30裡的地方「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經過多年苦心經營,終建好闔閭大城,就是今天的蘇州古城區。
  • 盤門,蘇州最古老的城門,也是中國現存唯一的水陸並聯城門
    1986年,在蘇州建城2500周年之際,國家郵電部特意發行了一張面值4分錢的郵資明信片,這是中國郵政史上第一次為紀念一座城的建立發行的明信片,而上面選用的圖片,既不是虎丘塔,也不是拙政園,而是盤門。一直以來,蘇州人眼中的「冷水盤門」,為何會成為蘇州城市的logo呢?
  • 徒步蘇州古城看城門,據說:蘇州有八個城門,你看過幾個?
    蘇州古城有八門,這次主要就寫城門,關於護城上的橋,我們下次再寫。這次徒步的起點是胥門,因為蘇州環古城健身步道是一個閉環,所以終點也是在胥門。胥門是蘇州八門之一,城門也是歷史保留下來的,護城河邊有一個碼頭,遊客可以在這裡乘坐遊船,體驗蘇州的姑蘇水上遊。
  • 蘇州古城八座城門唯一的水陸城門,始建於春秋時期
    位於蘇州古城西南,有一個盤門景區,也是蘇州一處知名的旅遊景區。古時的蘇州共有八座城門,唐代《吳地記》記載:「西閶、胥二門,南盤、蛇二門,東婁、匠二門,北齊、平二門」。盤門始建於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現存的城垣是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所建。
  • 中國唯一的水陸城門,也是蘇州僅存的古城門,如今成4A旅遊景區
    如果說到蘇州最具特色的古蹟,那麼中國唯一一個水陸並聯的古城門盤門景區就算是其中的一個。翻開蘇州的歷史,我們可以了解到曾經這裡有著眾多的古城門,但是後來隨著開發和建設的因素,蘇州拆除了不少古城牆和城門,如今僅留下了盤、胥門、金門以及一小部分的古城牆。在這些城門和城牆遺蹟中,又以盤門景區保存最為完好。
  • 藏在老蘇州的小眾景點:保存著國內唯一水陸城門,是西遊記取景地
    說起蘇州的盤門,最出名的便是其中的盤門三景,其實這裡也是很多旅遊團的線路,但是相比較我們這種喜歡自由行來說,被了解的還是比較少,所以這裡自由行的人還是比較少的,特別是遇上非節假日的時候,這裡拍照片什麼的都很輕鬆。說到盤門三景,分別說的是瑞光塔,水陸城門和吳門橋。門票很早之前是20塊,至於現在應該有所上浮吧?
  • 盤門:曾經依靠水陸城門成為鎖鑰,如今成為蘇州新名片,為何?
    在蘇州古城門中有一個城門叫做盤門,最早是春秋時期伍子胥所建的八門之一,歷史文化價值非常高,有「北看長城之雄,南看盤門之秀」的說法,現在連帶瑞光塔等景觀一起闢為盤門景區。很多人遊覽盤門,都是衝著盤門三景來的,即盤門水陸城門、瑞光塔和吳門橋,今天就來一起看一下盤門的水陸城門。
  • 姑蘇慢生活|環蘇州古城河徒步,收穫四季喜樂
    進入南段相門城牆,就可以看到著名的蘇州城牆博物館,一座藏在城牆腹中的博物館,可以了解2500年的建城史和姑蘇城的發展史。出蘇州城牆博物館,沿河往南,順時針方向前行,過相門橋,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右手邊的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創立於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的東吳大學舊址就在其中,「法古今完人,養天地正氣」的老東吳校門,以對東吳大學有傑出貢獻的人名命名的東吳五堂
  • 自帶BGM的《老九門》撞上蘇州的「九大門」,原來竟是如此的相似?!
    蘇州的城門各有分工,譬如閶門,是最繁華的商業中心,閶門內商業零售與娛樂消費最發達,畫舫、遊船、花船鱗次櫛比。對應:姑蘇古城八門之一 蛇門蛇門迷影神秘莫測在伍子胥所建的蘇州八城門中,有一個叫做蛇門,和閶門的繁華,婁門的熱鬧相比,這裡卻是被蘇州人遺忘的角落,以至於蛇門遺址究竟在什麼地方,也成為了一個謎案。
  • 蘇州墨香:六城門裡看姑蘇,為什麼每個人心中都嚮往這個地方?
    蘇州,真是一個好地方。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州」,這裡就是天堂。正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景色美不勝收以外,最主要還是這個地方確實擁有著十分濃厚的墨香氣息,畢竟六城門裡看姑蘇,蘇州下轄的姑蘇區也是一個濃墨重彩的書香文化之地,這個地方是由原來的3個老城區合併而成,即:平江、滄浪、金閶。那麼,為什麼每個人心中都嚮往這個地方?
  • 自駕2小時,帶你了解蘇州古城+園區
    60年代初就拆除了,1978年建水閘時又拆了水城門。,開了八個城門,東北處的門取名叫疁[liú]門,到漢代王莽時期才改稱婁門。婁門是最有蘇州水城風格的一個城門,城樓翹角。城門分外、中、內三重,內城築有城樓,三重城門之間有空地和閘門裝置,十分堅固。水門三道也有閘門裝置。這個構造很獨特,是蘇州僅有的。可惜的是外城、中城及內城門上的城樓約在1948年被拆除,1958年,內城門和水門也先後被拆除。
  • 蘇州是哪個省的,景美還是吃貨的天堂
    隨著年代的發展,蘇州城門也多有變化,有的關閉,有的廢棄。《蘇州市志》對城門的記載是引用唐代《吳地記》說,記載八大城門:「西閶、胥二門,南盤、蛇二門,東婁、匠二門,北齊、平二門」。接下來皮卡中國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蘇州的那些古城門。1、齊門齊門,曾是蘇州的東北門,門名與齊國有關。據記載,闔閭伐齊,取齊景公女兒為人質,配闔閭兄之子太子終累為妻,終累亡,齊女思念家國,闔閭在此造城樓,使齊女登樓望齊,以慰齊女思鄉之情,故名「齊門」、「望齊門」。上世紀50年代初拆除城樓,1978年拆除水陸兩城門。
  • 蘇州旅遊必打卡地標,高301.8米,被稱為「世界第一門東方之門」
    蘇州古稱「姑蘇」,歷史非常悠久,是一座有著2500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以來,蘇州就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江南水鄉,享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如今的蘇州經濟更是發達。雖然不是江蘇省省會,但卻是江蘇省經濟實力最高的城市。現代化與古韻在這裡交融。
  • 路過無數次蘇州相門城牆的你,可曾發現這個地方?
    在蘇州,若說什麼最能讓人生出懷古之情,古城牆當為其一。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吳王闔閭之命,「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建造闔閭大城,並設八座水陸城門。這八座城門,於蘇州人而言,好似一個個熟悉的朋友,融進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 蘇州城外有八道門,每一道門都是回家之路,出門在外的說看到閶門就...
    其實,有許多新生代的蘇州後生也未必知道昔日的蘇州有八門之說,現不妨粘來共識:《蘇州市志》對城門的記載是引用唐代《吳地記》說,記載八大城門為:「西閶、胥二門,南盤、蛇二門,東婁、匠二門,北齊、平二門」。單憑這八大門說書人費勁七七四十九天也未必說完,今天小編就從與蘇州高鐵站一河之隔的北齊門說起。
  • 蘇州城之古為全國第一,尚是春秋物,來蘇州感受它承載過的榮辱
    蘇州城之古為全國第一,尚是春秋物,來蘇州感受它承載過的榮辱,顧頡剛說:「蘇州城的古老程度居全國第一,還是春秋產物,」 所以必須為蘇州城門安排特別的時間, 蘇州城門比不上皇城北京的華貴、六朝古都南京的雄偉,但經過2500餘年的漫長歲月,它們經歷過滄桑的變遷,受到過毀譽榮辱, 「颳風一座城堡也不動
  • 東方之門被評為「世界第一門」高301.8米,蘇州旅遊打卡勝地
    地級市,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有「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蘇州的標誌建築,「世界第一門」東方之門,高301.8米,是蘇州旅遊必打卡的網紅景點。蘇州市工業園區星港街199號,地處蘇州工業園區CBD軸線的東端,東臨星港街及金雞湖,西面為園區管委會大樓及世紀金融大廈,南面為小河,北側為城市綠帶和城市道路,始建於2008年,總基地面積為24319平方米,歷時8年時間全面亮燈,建成後的東方之門總高度達到了301.8米,雖然它並不是蘇州第一高樓,但其奇特的造型卻在眾多摩天大樓中脫穎而出,被大家戲稱「大褲衩」
  • 古代城門都是木質的,為何攻城時不用火燒門?還要撞門?
    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如果我們看過一些古代背景的電視劇,那麼就會發現,古人攻城打仗的時候,都會抬著柱子去撞門,或者用弩車、衝車等各種方式。我們都知道古代城門都是用木頭做的,那麼為什麼大家在打仗的時候不用火去燒城門呢? 木頭怕火這樣淺顯的道理古人肯定是知道的,之所以攻城不用火去燒也是有原因的。
  • 南京這座城門,被稱為門閂,是明代城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門
    在南京明城牆十三座內城城門中中有一座被老百姓戲稱為門閂的城門。這就是扼守南京北大門的神策門。神策門位於現在南京中央立交橋的東南角,新中國成立後,曾作為軍事禁區被封閉了70多年。它是明代南京城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門,也是南京現存所有城門中唯一保留民國之前的敵樓的城門。
  • 蘇州超上海深圳成第一大工業城市,厲害之處在哪裡?
    蘇州,是吳本身。2500年,這是提到蘇州,第二個需要記住的數字。江浙一帶,有六大古都之中的兩座——南京和杭州。其實,江浙更古的古都,該是蘇州和紹興。春秋末年,吳越爭霸。蘇州是吳國都城,紹興是越國都城。 蘇州已有2500年的建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