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作為消費群體關注的頂級品牌,在芸芸眾生的商業社會,總是會受到萬眾矚目。
2020年7月13日巴黎下午2時30分(北京時間晚8時30分)。DIOR迪奧二零二一夏季男裝系列隆重發布,並通過藝術總結金·瓊斯(KIM JONES)與加納藝術家阿莫阿科·博亞佛(A-MOAKO BOAFO)攜手打造,以蓬勃創意展現藝術的無限魅力,並在微博完成直播。
其實,在巴黎時間7月6日下午2點30分(北京時間晚8點30分),DIOR 就創造性地運用電影敘事的形式,展示「迪奧二零二零秋冬高訂」作品。作為全球知名的奢侈品品牌,一周兩次的「雲」大秀,充分展示了他們布局數位化、線上化的態度和決心。
今年的疫情,來勢洶洶,海外疫情更是久久無法平復,在這樣的情況下,硬奢品牌的雲上營銷,似乎也將更常態化。此次DIOR創新性的「雲秀場」不僅打破線下秀場的界限,更為品牌形象帶來了新的延展空間,從電影敘事方式到蓬勃創意展,甚至是更多品牌渲染形式,DIOR正在成為數字時裝時代的流量玩家。
消費陣地的轉移無疑會帶來消費者心態和消費行為的變化,相比於線下而言,線上的消費群體可以說更加的年輕化,而且無論是根據天貓奢品大數據還是騰訊大數據的相關報告都能發現,30歲以下已經成為奢侈品消費的主力軍,佔比過半。
因此,奢侈品的潮流化、年輕化勢在必行。
2018年,DIOR在東京時裝周上,就邀請了阿部千登勢(Chitose Abe)、高橋盾(Jun Takahashi)、藤原浩(Hiroshi Fujiwara)等日本時尚名人,玩起了嘻哈範,年底時還與時裝品牌鼻祖 Stüssy,推出了一系列聯乘單品。去年,AirDior的發布,讓時尚圈大為震驚,更是佐證了 Dior 擁抱街頭的決心。
在這樣的趨勢下,DIOR也更關注千禧一代消費群體,在設計理念及發展戰略的支持下,DIOR自然更加關注年輕人聚焦的在線渠道,成為率先開啟微博直播活動的奢侈品品牌,這種與時俱進的前瞻性布局可以說充分的彰顯了DIOR特有的奢侈品身價。
而DIOR兩次大秀皆落戶微博,一方面基於微博社交活躍度帶來的「熱鬧」,而另一方面也有更深的「門道」在裡面。
值得注意的是奢侈品品牌誕生僅僅有錢遠遠不夠,最重要的元素是時間。用高的價值或者說價格形成某種壁壘,通過這種壁壘帶來某種假想的特權。
由於奢侈品產品目標人群相對較窄,因此通常採用圈層公關活動為主的營銷策略直擊精準人群,在通過名流本身的影響力向下實現大眾覆蓋。因此,「快消失」的大眾廣告營銷並非奢侈品的主流營銷方式,而各類高端活動、時尚活動的公關曝光則是主要動作。但在數位化的今天,奢侈品品牌無疑要放下對傳統營銷模型的過分執著,探索自身的獨特數位化營銷方式。
以DIOR的這次微博直播活動來看,累計觀看人數超過1263萬,話題閱讀量超3億,可以說是熱鬧非凡。很顯然,這與微博的營銷策略有很大關係。
在微博首頁無論你搜索#迪奧二零二一夏季男裝#的話題,還是搜索Dior、迪奧等關鍵詞都會直接精準的將用戶引導到直播界面。
直播當天,話題#迪奧二零二一夏季男裝#上榜熱搜也為直播間帶來了大量關注和討論。
加上@微博HiFashion、@微博時尚等微博自有帳號的曝光,可以說為DIOR實現了最精準、最曝光、最及時、最火爆的營銷推廣,相比其他新媒體平臺,微博更側重媒體屬性與開放,對熱點內容的擴散與傳播具有「星星之火」立馬形成「燎原之勢」,其傳播速度和廣度都是驚人的,尤其是其背後聚焦的明星效應。
據微博此前的統計,微博是全網粉絲追星的首要陣地,明星粉絲佔微博月活半壁江山以上,特別是80% 左右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用戶表示,當喜歡的明星代言品牌,他們會增加購買奢侈品的意願。此次#迪奧二零二一夏季男裝#直播秀可以說很多流量明星在微博中發揮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迪奧中國區品牌大使@TFBOYS-王俊凱、@陳飛宇Arthur、@黃軒的微博,以及迪奧香氛世家大使@韓東君ElvisHan、迪奧中國曠野男士香水系列形象大使@Johnny黃景瑜和青年歌手@Jeffrey董又霖等在自己的微博帳號紛紛發表了直播預熱內容,引爆微博關注度,同時通過自有聲量利用正確的方式把品牌精神傳遞到目標受眾當中。
作為國內獨一無二的社交媒體,微博早已經建立起強大的網絡平臺效應,用戶的活躍度和參與度遠非其他社交媒體平臺可比,這也就註定了DIOR男裝秀的熱鬧開場。
在兩次熱鬧的DIOR大秀塵埃落定後,我們來「盤盤」其中的「門道」。
任何一種合作模式只有雙贏才有未來,此次DIOR與微博的合作可以說就是一個很好的奢侈品營銷案例,DIOR能給微博帶來內容,微博能給DIOR帶去流量,特別是像DIOR這樣知名的奢侈品品牌,與微博合作,必然會再次產生積極的化學效果。
憑藉社交媒體的用戶和傳播優勢,微博與DIOR的結合給眾多粉絲群體帶來了一場全新的內容消費盛宴,DIOR的強勢IP與各類微博KOL的影響力,兩者相得益彰的結合在一起,幫助DIOR在提高奢侈品影響力的同時,也持續提升其在社交媒體中的網絡影響力。
坦率來說,疫情之後誕生的新消費形態,無論奢侈品牌最終選擇何種營銷的方式,都不難看出在市場和自身品牌形象當中尋找平衡才是最為重要的生存之道,而國人對奢侈品的熱情,讓中國人和中國區成為世界奢侈品產業主要增長引擎。
微博作國內品牌營銷的發酵陣地,不僅可以通過有效的傳播賦予粉絲一定的品牌信仰,更主要的是基於本土化元素,為後期奢侈品企業的發展尋找更好的契合點,助力企業更好的進行社會化營銷。
大量的粉絲群體、強大的話題性、日漸擴大的產業鏈,使微博在包括KOL、明星、IP、熱點等在內的全領域營銷得到了更高的關注度以及更好的傳播層次。相信隨著未來數位化競爭態勢的變化,微博作為最大的社交輿論場,經過多方位的發酵滲透,將會為越來越多的企業孵化出深入探索世界的「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