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屆首屆搞笑諾貝爾獎,我認真看完,微微一笑!

2020-12-24 差評

看北歐評選的諾貝爾獎也就圖一樂,真想了解科學圈的前沿,還得瞅搞笑諾貝爾獎( 手動狗頭 )。

說到這兒,相信各位差友已經猜到了,沒錯, " 第 30 屆首屆搞笑諾貝爾獎" ( 30th First Annual Ig Nobel Prize Ceremony )它來了。

不要在意那些細節,反正永遠都是第一屆,不接受反駁。

因為新冠肺炎的影響,今年的頒獎典禮也從哈佛大學轉到了線上。但是不少經典的 " 企業文化 " 並沒有被拋棄。

像是經典的扔紙飛機開場環節,網友們用視頻在線擲紙飛機代替,還是內味兒十足。

獲獎者的獎品也是熟悉的 " 老三樣 " :獲獎證書、 10 萬億辛巴威幣獎金、獎盃。

為了彌補今年獲獎者無法到在現場舉起獎盃的遺憾,他們還貼心地準備了 PDF 文件,獲獎者可以把文件列印出來,自己粘獎盃。( 你沒看錯,紙糊的獎盃 )

但讓小辣椒有些遺憾的是,在獲獎感言超時時,大喊: " Please Stop , I bored ! " ( 停停停!太無聊了 ) 的環節似乎不在了。

而且說起來大夥們可能不信,今年的獲獎者裡有著不少我們熟悉的身影,例如來自美利堅的懂王,川普先生。

今天,小辣椒帶大家好好復盤一波昨晚的搞笑諾貝爾獎,讓大家好好接受一番科學 ( 沙雕 ) 的薰陶。

聲學獎:吸了氦氣的鱷魚會變聲嗎?

嘗試過的差友們肯定會知道,在人吸入了氦氣球中的氦氣之後,聲音會變得尖尖的。那麼問題來了,吸了氦氣的大嘴鱷魚會變聲嗎?

來自奧地利、瑞典、日本、美國的科學家就做了一個實驗,讓鱷魚吸入了部分的氦氣,結果他們得出了結論,吸了氦氣的鱷魚會變聲!

雖然看起來很無聊,其實這個實驗還是有一定的意義的,因為鱷魚和恐龍有一樣的祖先,研究好鱷魚的發聲系統,對研究恐龍可能會有很大的幫助。

你們看,拿到獎品的他們笑得多開心啊!

材料學獎:粑粑做成的刀,不好用。

很顯然這是一個很有味道的研究。這個課題來源自一個傳說,據說古時候的因紐特人用自己凍硬了的粑粑做了一把刀,然後用這刀殺了一隻狗。

為了驗證這個傳說,科學家們模擬起了因紐特人的飲食,連著一個多星期只吃魚類等高蛋白食品,然後收集起了自己的粑粑,把它們放在零下 50 多度的環境下冷凍,也做出了一把粑粑刀。

結果證明,這把刀並不好用,硬度也大概只和粉筆相當,連一般的獸皮都切不開。

話說這是在搶 「 流言終結者 」 的飯碗嗎?

唉,謠言害人啊。。。

醫學教育獎:以川普為首的政客們

懂王川普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沒有人比我們的懂王更懂搞笑諾貝爾獎。

在新冠疫情之下,不少的政府對疫情並沒有採取有效的防禦,甚至像什麼群體免疫、消毒液預防新冠之類的奇葩措施都被提了出來。

這讓大夥們不禁感嘆,以川普為代表的各國政客們讓大家明白,和醫學相比,政客其實更能影響老百姓的生老病死。

這也正是他們今年的獲獎理由。

而且有消息稱川普還被提名了今年諾貝爾和平獎( 正經的那個 )。如果同時獲得諾貝爾獎和搞笑諾貝爾獎的話,那無疑是今年最佳了。

小辣椒只想說:川寶放心飛,有鍋自己背!

物理學獎:蚯蚓也會蹦迪

和前面幾個獎項相比,物理學獎就要硬核了不少。

按一定的頻率震動水,水面上就會形成駐波 ( 頻率相同、傳輸方向相反的兩種波 ) ,這是物理界的共識。

那麼不少的生物也都是由水組成的,震動生物,是不是也能產生駐波呢?

為了得到答案,科學家馬克西莫夫和波託茨基把蚯蚓固定在了板子上,讓蚯蚓震動了起來 ( 蹦起了迪 ),發現了蚯蚓的身體確實也會產生駐波。他們也因為這個發現,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

據說這個能用於檢測並控制重要的機體生物物理過程,比如神經衝動等,而且還可能為解決一些基本的生物問題奠定基礎。

看完之後小辣椒有個大膽的想法,你們說人會不會產生駐波呢?

管理學獎:中國的殺手

前方套娃警告!今年的管理學獎頒給了五位來自中國 「 殺手 」 :奚廣安、莫天祥、楊康生、楊廣生和凌顯四。他們的故事大夥們可能都看過。

花錢請殺手,殺手卻把業務一層層外包了出去,酬金從 200 萬元先後減少到 100 萬元、 27 萬元、 20 萬元、 10 萬元。

最後一層外包直接找到暗殺對象,然後坦白,讓他配合偽造現場,把 10 萬元酬金騙到手。。。

不過遺憾的是,這幾位殺手並沒機會捧起搞笑諾貝爾獎的獎盃,因為涉案的六個人都在吃牢飯,接受著法律的制裁。

心理學獎:自不自戀,看看眉毛就知道!

心理學獎則教起了大夥怎麼看面相。加拿大和美國的科學家發現,觀察一個人的眉毛,就可以估計這個人是否是個自戀狂。

他們的結論也很簡單,那就是留奇奇怪怪眉毛的人,一般有自戀性格。。。

獲獎者還親力親為,為頒獎典禮特意弄了個拉風的眉形,似乎在暗示( 明示 )大家,自己是個自戀的小火汁。

那麼問題來了,那些紋眉,做了半永久的怎麼看性格呢?

和平獎: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

是的,各位差友沒有聽錯,印度和巴基斯坦這一對世界公認的死對頭,居然一起拿到了搞笑諾貝爾和平獎。

獲獎理由是,他們的外交官常常在半夜偷偷按下對方的門鈴,趁對方沒開門拔腿就溜。據說他們用這種方法來騷擾對方的外交官,以此洩憤。。。

不得不說,這法子和真槍實彈比起來,確實要和平許多。但不知道為何,有種小朋友惡作劇的趕腳,這個搞笑和平獎實至名歸!

經濟學獎:貧富差距越大的國家,人們越愛親嘴

親嘴這一操作對不少的單身差友來說已經是屬於知識的盲區了,但經濟學家卻對此做起了量化研究,這或許就是傳說中的科學殺單身狗吧。

得獎的經濟學家們統計了不同國家的貧富差距,還有伴侶之間的接吻次數,最後得出了結論,貧富差距越大的地區,人們接吻的頻率越高。

據說背後的邏輯是貧富差距越大,競爭就越激烈,為了穩定關係,伴侶之間會多親嘴。

這或許就是越是險惡的社會,越需要愛吧。

醫學獎:聽不得別人吧唧嘴是病,得治

不知道有沒有差友和小辣椒一樣,聽不得別人吃東西吧唧嘴的聲音。但是來自荷蘭的科學家卻告訴大家,這是一種病,叫做恐音症( Misophonia )。

研究還發現,得了恐音症的人,會對包括敲鍵盤、呼吸聲、翻書聲等等人為的聲音都感到痛苦。但如果是其他小動物鬧出的動靜,就啥事沒有。

現在小辣椒才知道,原來自己已經病入膏肓了。

與此同時,他們還推出了一種認知行為療法,據說能夠治療這種病,那就把發出聲音的對象想像成動物。

搞笑雖然是外殼,但科學的思維才是它的核心。

20 年前,一個叫安德烈 · 海姆的物理學家,因為通過磁懸浮技術讓青蛙飄了起來,獲得了當年的搞笑物理學獎。

結果在 2010 年,人家就因為發現石墨烯,獲得了真正的諾獎。

搞笑諾貝爾獎的宗旨其實是獎勵那些搞笑,但是又能引人思考的研究 ( research that makes people laugh and then think )。

不要忘記思考,即使是那些令人發笑的課題的背後,也有嚴謹著的科學論證,這才是這個獎項的意義所在吧。

相關焦點

  • 搞笑諾貝爾獎」:搞笑但也有料
    但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講,諾貝爾獎可能有些遙遠了,畢竟他們都是專業領域的精英,所涉獵的知識我們幾乎接觸不到。然而,另外一個「諾貝爾獎」就貼近生活得多,那就是「搞笑諾貝爾獎」 (Ig Nobel Prize)。 誕生於1991年,「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都會為10項「奇怪或沒有意義」的科學研究頒獎,今年也不例外。在9月13號晚,第28屆「搞笑諾貝爾獎」揭曉。
  • 諾貝爾獎已經揭曉了,搞笑諾貝爾獎
    不過看似荒誕但同樣認真的「搞笑諾貝爾獎」,搶先在9月13日已經揭曉。這些獎項可不是那個,在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諾貝爾獎,而是由美國《不可思議研究年鑑》所欽點的「搞笑諾貝爾獎」。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在今年9月13日再度登場。至今已有28年歷史的「搞笑諾貝爾獎」,英文「Ig Nobel Prize」的原意,其實與中譯的「搞笑」,有些許不同。這個獎項名稱的英文字源,是拆並 Ignoble(不名譽的)與 Nobel Prize(諾貝爾獎)兩字,所組成的雙關俏皮語。
  • 日版《微微一笑很傾城》開播,我確定是來搞笑的!
    《微微一笑很傾城》這部劇大家都知道,當時一經播出可以說是引起不小的轟動,這部劇不僅是改編自同名小說,又是鄭爽和楊洋領銜主演,這部劇即使現在再看也是一部經典的愛情劇,人物選角讓人滿意,劇情符合原著,就連遊戲中的人物也盡最大可能還原了書中場景,《微微一笑很傾城》豆瓣評分高達7.0分,點評人數將近17
  • 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都旨在追求知識和拓寬品味的邊界。隨著今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我們又會看到更多令人捧腹的成果。
  •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28-30集大結局劇情介紹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28集劇情介紹  孟逸然終於認清了趙娜娜的真面目,也知道了自己一直誤會著微微,見到微微主動向她道歉,還坦言羨慕微微有真誠相待的朋友
  • 認真的來搞笑!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
    9月14日6點(北京時間),第28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搞笑諾貝爾獎始於1991年,旨在表彰有趣的科研成果。
  • 搞笑諾貝爾獎
    然而在諾貝爾獎宣布的前一兩周,還有另一個和諾貝爾相關的獎項也會如期舉行,這個獎項就是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搞笑諾貝爾獎究竟有多搞笑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案例中窺探一二。比如,2020年的材料學獎是用冷凍糞便製作了一把刀;2019年的工程學獎因為發明了嬰兒換尿布機;2015年的化學獎是研究如何用化學方法將熟雞蛋變生……不僅僅獎項的研究內容雷人,獲獎者也只有一分鐘的獲獎感言,只要超過時間,臺下的一個8歲小女孩就會大聲喊:閉嘴,我好煩!搞笑諾貝爾獎的獎盃也是由廉價材料純手工製作完成,不到一個月就會散架。
  • 你也可以得諾貝爾獎——有趣的「搞笑諾貝爾獎」
    【墨叔叔】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還是這麼無釐頭。可惜啊,就是少了小墨。【小墨】我才不去呢,一點都不符合我的身份!【墨爺爺】哈哈,沒錯,咱們志向是要遠大一點。【小墨】我做的是正經的研究,表面上是有點搞笑,可我呼喚的是大家對動物的關愛,歌頌的是善良,傳達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微微一笑很傾城》片頭曲首發,「傾城夫婦」「椅咚」告白!
    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公布片頭曲《一笑傾城》MV啦!!!
  • 日本翻拍《微微一笑很傾城》,演員海報首次公開,網友:認真的?
    近日,據日本報導,顧漫人氣小說《微微一笑很傾城》將拍成日劇!故事梗概裡將「貝微微」定位平凡的女大學生,「肖奈」定位王子,並由中村裡帆、瀨戶利樹主演,日語名字叫《辛德瑞拉online中》。
  • 【頒獎】嘲諷界的業界良心:搞笑諾貝爾獎
    北京時間2014年9月19日早6:00,第24個「首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如期舉行。這個歷時已久的獎項,並不僅是一個大型喜劇匯演。「搞笑諾貝爾獎」的嘲諷從不限於象牙塔,從辛巴威央行到白俄羅斯總統的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國家領導人都是嘲諷對象「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又譯「幽默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
  • 【電影+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 (2016)
    類型: 劇情 / 愛情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首播: 2016-08-22(中國大陸)集數: 30單集片長: 45分鐘又名: 微微一笑很傾城電視劇版 / Love O2O / Weiwei\\\\\'s Beautiful Smile / A Smile is Beautiful微微一笑很傾城的劇情簡介 · · ·
  • 2019 諾貝爾獎揭曉前,「搞笑諾貝爾獎」先了解一下?
    當地時間 9 月 12 日,第 29 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lg  Nobel  Prize)在美國哈佛大學舉行,這個看似「不靠譜」的頒獎典禮在諾貝爾獎頒獎前舉行。相比於諾貝爾獎高大上的科研成果,搞笑諾貝爾獎獲獎的科學成就是「乍看讓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這個每年都是「首屆」的頒獎典禮旨在向人們證明:科學,也可以存在於一些看似荒謬的問題裡。
  • 聽說過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又是......
    2020年9月17日,美國當地時間晚6點,第三十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如期而至。
  • 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評價怎麼樣?
    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觀眾的評價非常高,它也是IP改編最成功的幾部作品之一,楊洋更是還原了大家心中的肖奈從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的成績也能看出這部劇在觀眾們心裡的口碑,這部劇優酷獨播,30集的電視劇播放量已經高達247.5億。
  • 看完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我終於知道為什麼袋熊便便是方的了
    美國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裡,第29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發了。搞笑諾貝爾獎主要是針對那些看起來無釐頭,但是卻能引人深思的研究,或者說就是為了激起人們的好奇心。今年搞笑諾獎的主題是「習慣」,今年的獎品是:價值10 萬億的辛巴威幣(大概1毛5分錢)一個看起來很,嗯....凌亂的獎盃由 手機+牙刷+咖啡杯+香菸+口香糖 粘在一起。
  • 這些亂七八糟的可是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
    屆搞笑諾貝爾獎得獎名單出爐,獲獎科研項目亂七八糟,讓我們來看看吧。觀眾向臺上丟紙飛機是搞笑諾貝爾獎的傳統之一,得獎人會獲頒因嚴重通膨、變得毫無價值的10萬億辛巴威獎金。他們有60秒時間致詞,如果超時,就會有8歲女童在旁邊一直碎念「請停止,我覺得好無聊」。
  • 微微一笑很傾城13集進軍30億
    《微微一笑很傾城》上線13集,網絡播放量就已經突破了20億向30億進軍,可以說是熱度與甜度同步爆表,狗糧與糖渣一齊奉上。那麼《微微一笑很傾城》為什麼可以從一眾小言瑪麗蘇中脫穎而出呢?隨著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的收視節節走高,超還原小說的劇情讓原著黨表示越來越受虐,每天兩集狗糧被塞得滿滿,齁甜齁甜~~~
  • 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片尾曲/插曲MV 楊洋微微一笑很傾城歌詞
    電視劇版《微微一笑很傾城》七夕官方撒糖,不僅發布「一個擁抱」版浪漫海報,劇中飾演大神肖奈的楊洋更是首次為劇發聲,演唱該劇片尾曲、插曲《微微一笑很傾城》。MV中,楊洋展現撩妹技能,時而眨眼微笑,時而撫弄耳機,最後不忘與鏡頭前的舔屏粉們來個深情對視,聲情並茂演繹「傾城夫婦」間的甜蜜愛戀。
  •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給了川普
    前幾天,一個名為「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在線上成功舉辦,在這場典禮上組委會把本年度「醫學教育獎」授予給了多位國家元首,包括美國總統川普、英國首相詹森、印度總理莫迪在內共九位國家領導人都成功進入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