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7日,美國當地時間晚6點,第三十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如期而至。不過這次的頒獎典禮不像以往一樣,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舉行,而是因疫情影響,換成了線上會議模式。
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其名稱來自Ignoble(不名譽的)和Nobel Prize(諾貝爾獎)的結合。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評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其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它又是一種社會批評,諷刺地揭露出荒謬的現象。
—— 摘自百度百科
這屆搞笑諾貝爾獎中,一個根據因紐特人的「傳說」,用糞便做刀的研究小組,榮獲「材料科學獎」,儘管他們做出來的「糞」刀什麼都切不了。
一些國家的政客亦在此次盛典中「大顯身手」。比如獲得「和平獎」的兩位是分別來自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外交官,他們不謀而合地在凌晨三點敲響了各自家的門鈴,並切斷了對方的水電供應,然後就跑掉了。(這種方式看起來的確比戰爭要和平多了呢。)
「醫學教育獎」的獲得者咖位更大了,他們是巴西,英國,印度,墨西哥,白俄羅斯,美國,土耳其,俄羅斯,土庫曼斯坦等國的總統,「在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疫情中,他們利用Covid-19病毒告訴全世界,相較於科學家和醫生,政治家對人們的生老病死影響更加明顯。」(摘自澎湃新聞)
其實,一向正經嚴肅的德國人也曾出現在搞笑諾貝爾獎獲獎名單上。那麼,現在就來一起看看,這些「搞笑」的德國研究(以及荒唐事)吧!
「物理學獎」頒給德國人雷克,他發現的「指數衰變定律」,可以用來預測啤酒泡沫可以存在多久。(可以,這非常德國!)
「流體力學獎」授予觀察企鵝排洩物的德國科學家維克託·梅耶和匈牙利科學家約瑟夫,他們一同發表了《企鵝排便所產生的壓力——鳥類排糞計算式》。
德國學者獲得「生物學獎」。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研究者發現,狗便溺時能感知磁場,科學家們在兩年的時間裡,研究了37個品種的70條狗在戶外自由便溺時的位置,結果發現,在地球磁場處於「穩定」的狀態下,狗在便溺時會將身體與地球南北軸線對齊。但在太陽耀斑等地球磁場「不穩定」時,狗便溺的位置就變得隨意了。
德國大眾汽車(VW, Volkswagen)勇奪「化學獎」,此獎表彰其在美國汽車尾氣測試時,用安裝的非法軟體自動減少特定廢氣排放的方式,「解決」了汽車過度排放的問題。(可惜的是,大眾汽車並沒有派人去頒獎典禮上接受這個獎項。)
「人類學獎」被授予來自丹麥、荷蘭和德國的研究人員 Tomas Persson,Gabriela-Alina Sauciuc 和 Elainie Madsen ,他們通過對動物園的猩猩進行觀察後發現:在人類模仿它們、嘲笑它們的同時,這些猩猩們其實也在模仿我們。更為可怕的是,這些猩猩模仿人類的次數和人類模仿他們的次數一樣多,而且它們模仿得和人類一樣好。(摘自知乎)
「心理學獎」被授予德國科學家Fritz Strack。時間退回到1988年,一個研究組發現,嘴裡叼一支筆會讓你微笑,也因此會更加快樂,這是一種面部反饋機制產生的結果。這在當時是一項相當有名的研究,也因此並沒有人去質疑它的結論,直到開展這項研究的科學家Strack自己在2016年重新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實驗,但卻發現無法復現當年自己得出的結論,換句話說:很遺憾,嘴裡叼一支筆,並不會顯著地增加你的快樂程度。(摘自搜狐)
相信德國還有許多引人哈哈大笑的研究,但無奈他國競爭者過於「優秀」,所以沒能在搞笑諾貝爾獎獲獎名單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下面再來一睹榜上留名的其他國家的人和事的「風採」。
2020年
在今年的榜單上,有五個中國人獲獎了。他們是來自廣西的五位「職業殺手」。這5位老哥做了一件套娃謀殺未遂的行為藝術。
老哥A收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了一部分酬金,把任務外包給老哥B;
老哥B收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了一部分酬金,把任務外包給老哥C;
老哥C收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了一部分酬金,把任務外包給老哥D;
老哥D收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了一部分酬金,把任務外包給老哥E。
最後沒人被殺,但酬金從200萬縮水到了10萬。(摘自新浪科技)
這五位老哥以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金錢管理大師」。他們沒法趕到現場領獎,因為還在牢裡蹲著呢。
2000年
授予英國皇家海軍,表彰他們發明了以「砰!砰!」的喊聲代替真槍實彈進行集訓的方法。(無槍勝有槍,高!)
2010年
頒給英國基爾大學的理察·史蒂芬斯(Richard Stephens)、約翰·阿特金斯(John Atkins)和安德魯·金斯頓(Andrew Kingston),因其證實了罵人能夠緩解疼痛這一廣泛持有的看法。
2013年
授予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格裡戈裡耶維奇·盧卡申科和警察,總統規定在公共場合鼓掌是非法行為,而警察又以鼓掌的罪名逮捕了一名獨臂男子。(或許能讓這位「大師」表演一下「單手鼓掌」的絕活嗎?)
2007年
英國格洛斯特的Brian Witcombe和美國田納西州的Dan Meyer,因研究吞劍的副作用而得獎。(研究結果證明,人是可以吞劍的,但是一輩子可能只能吞一次(手動滑稽)。)
2018年
表彰Marc Mitchell 與 David Wartinger,他們的研究顯示,坐雲霄飛車可以加速腎結石排出。(有沒有人研究狂笑能否加速腎結石排出呢?)
2001年
頒給美國科羅拉多州的Buck Weimer,以表彰他發明了用活性炭濾芯過濾屁的氣密內褲。
2015年
由智利大學的Bruno Grossi獲得,他和他的同事發現,當把一個重重的棍子插入雞屁股的時候,雞走起來的樣子像極了恐龍。
2014年
頒給Eigil Reimers與Sindre Eftestøl,他們研究馴鹿會對假扮成北極熊的人類作何種反應。(「假扮北極熊逗馴鹿「可以被收錄進人類迷惑行為大賞了。)
原來科研的功能不止是探索世界奧秘,還能拯救不開心呢~
信息來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0%9E%E7%AC%91%E8%AB%BE%E8%B2%9D%E7%88%BE%E7%8D%8E%E5%BE%97%E7%8D%8E%E8%80%85%E5%88%97%E8%A1%A8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78251.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531728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243055
https://tech.sina.com.cn/2020-09-18/doc-iivhvpwy74648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