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又是......

2021-02-23 酸奶德語

2020年9月17日,美國當地時間晚6點,第三十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如期而至。不過這次的頒獎典禮不像以往一樣,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舉行,而是因疫情影響,換成了線上會議模式。

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其名稱來自Ignoble(不名譽的)和Nobel Prize(諾貝爾獎)的結合。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評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其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它又是一種社會批評,諷刺地揭露出荒謬的現象

—— 摘自百度百科

這屆搞笑諾貝爾獎中,一個根據因紐特人的「傳說」,用糞便做刀的研究小組,榮獲「材料科學獎」,儘管他們做出來的「糞」刀什麼都切不了。

一些國家的政客亦在此次盛典中「大顯身手」。比如獲得「和平獎」的兩位是分別來自巴基斯坦印度的外交官,他們不謀而合地在凌晨三點敲響了各自家的門鈴,並切斷了對方的水電供應,然後就跑掉了。(這種方式看起來的確比戰爭要和平多了呢。)

醫學教育獎」的獲得者咖位更大了,他們是巴西,英國,印度,墨西哥,白俄羅斯,美國,土耳其,俄羅斯,土庫曼斯坦等國的總統,「在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疫情中,他們利用Covid-19病毒告訴全世界,相較於科學家和醫生,政治家對人們的生老病死影響更加明顯。」(摘自澎湃新聞)

其實,一向正經嚴肅的德國人也曾出現在搞笑諾貝爾獎獲獎名單上。那麼,現在就來一起看看,這些「搞笑」的德國研究(以及荒唐事)吧!

物理學獎」頒給德國人雷克,他發現的「指數衰變定律」,可以用來預測啤酒泡沫可以存在多久。(可以,這非常德國!)

流體力學獎」授予觀察企鵝排洩物的德國科學家維克託·梅耶和匈牙利科學家約瑟夫,他們一同發表了《企鵝排便所產生的壓力——鳥類排糞計算式》。

德國學者獲得「生物學獎」。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研究者發現,狗便溺時能感知磁場,科學家們在兩年的時間裡,研究了37個品種的70條狗在戶外自由便溺時的位置,結果發現,在地球磁場處於「穩定」的狀態下,狗在便溺時會將身體與地球南北軸線對齊。但在太陽耀斑等地球磁場「不穩定」時,狗便溺的位置就變得隨意了。

德國大眾汽車(VW, Volkswagen)勇奪「化學獎」,此獎表彰其在美國汽車尾氣測試時,用安裝的非法軟體自動減少特定廢氣排放的方式,「解決」了汽車過度排放的問題。(可惜的是,大眾汽車並沒有派人去頒獎典禮上接受這個獎項。)

人類學獎」被授予來自丹麥、荷蘭和德國的研究人員 Tomas Persson,Gabriela-Alina Sauciuc 和 Elainie Madsen ,他們通過對動物園的猩猩進行觀察後發現:在人類模仿它們、嘲笑它們的同時,這些猩猩們其實也在模仿我們。更為可怕的是,這些猩猩模仿人類的次數和人類模仿他們的次數一樣多,而且它們模仿得和人類一樣好。(摘自知乎)

心理學獎」被授予德國科學家Fritz Strack。時間退回到1988年,一個研究組發現,嘴裡叼一支筆會讓你微笑,也因此會更加快樂,這是一種面部反饋機制產生的結果。這在當時是一項相當有名的研究,也因此並沒有人去質疑它的結論,直到開展這項研究的科學家Strack自己在2016年重新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實驗,但卻發現無法復現當年自己得出的結論,換句話說:很遺憾,嘴裡叼一支筆,並不會顯著地增加你的快樂程度。(摘自搜狐)

相信德國還有許多引人哈哈大笑的研究,但無奈他國競爭者過於「優秀」,所以沒能在搞笑諾貝爾獎獲獎名單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下面再來一睹榜上留名的其他國家的人和事的「風採」。

   2020年

在今年的榜單上,有五個中國人獲獎了。他們是來自廣西的五位「職業殺手」。這5位老哥做了一件套娃謀殺未遂的行為藝術

老哥A收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了一部分酬金,把任務外包給老哥B;

老哥B收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了一部分酬金,把任務外包給老哥C;

老哥C收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了一部分酬金,把任務外包給老哥D;

老哥D收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了一部分酬金,把任務外包給老哥E。

最後沒人被殺,但酬金從200萬縮水到了10萬。(摘自新浪科技)

這五位老哥以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金錢管理大師」。他們沒法趕到現場領獎,因為還在牢裡蹲著呢。

   2000年 

授予英國皇家海軍,表彰他們發明了以「砰!砰!」的喊聲代替真槍實彈進行集訓的方法。(無槍勝有槍,高!)

   2010年 

頒給英國基爾大學的理察·史蒂芬斯(Richard Stephens)、約翰·阿特金斯(John Atkins)和安德魯·金斯頓(Andrew Kingston),因其證實了罵人能夠緩解疼痛這一廣泛持有的看法

   2013年 

授予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格裡戈裡耶維奇·盧卡申科和警察,總統規定在公共場合鼓掌是非法行為,而警察又以鼓掌的罪名逮捕了一名獨臂男子。(或許能讓這位「大師」表演一下「單手鼓掌」的絕活嗎?)

   2007年 

英國格洛斯特的Brian Witcombe和美國田納西州的Dan Meyer,因研究吞劍的副作用而得獎。(研究結果證明,人是可以吞劍的,但是一輩子可能只能吞一次(手動滑稽)。)

   2018年 

表彰Marc Mitchell 與 David Wartinger,他們的研究顯示,坐雲霄飛車可以加速腎結石排出。(有沒有人研究狂笑能否加速腎結石排出呢?)

   2001年

頒給美國科羅拉多州的Buck Weimer,以表彰他發明了用活性炭濾芯過濾屁的氣密內褲

   2015年

由智利大學的Bruno Grossi獲得,他和他的同事發現,當把一個重重的棍子插入雞屁股的時候,雞走起來的樣子像極了恐龍

   2014年

頒給Eigil Reimers與Sindre Eftestøl,他們研究馴鹿會對假扮成北極熊的人類作何種反應。(「假扮北極熊逗馴鹿「可以被收錄進人類迷惑行為大賞了。)

原來科研的功能不止是探索世界奧秘,還能拯救不開心呢~


信息來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0%9E%E7%AC%91%E8%AB%BE%E8%B2%9D%E7%88%BE%E7%8D%8E%E5%BE%97%E7%8D%8E%E8%80%85%E5%88%97%E8%A1%A8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78251.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531728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243055

https://tech.sina.com.cn/2020-09-18/doc-iivhvpwy7464848.shtml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獎已經揭曉了,搞笑諾貝爾獎
    這些獎項可不是那個,在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諾貝爾獎,而是由美國《不可思議研究年鑑》所欽點的「搞笑諾貝爾獎」。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在今年9月13日再度登場。至今已有28年歷史的「搞笑諾貝爾獎」,英文「Ig Nobel Prize」的原意,其實與中譯的「搞笑」,有些許不同。這個獎項名稱的英文字源,是拆並 Ignoble(不名譽的)與 Nobel Prize(諾貝爾獎)兩字,所組成的雙關俏皮語。
  • 搞笑諾貝爾獎
    然而在諾貝爾獎宣布的前一兩周,還有另一個和諾貝爾相關的獎項也會如期舉行,這個獎項就是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搞笑諾貝爾獎究竟有多搞笑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案例中窺探一二。入選搞笑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的興趣。而且所有獲獎的研究都曾在著名學術雜誌上發表過。
  • 從搞笑諾貝爾獎到諾貝爾獎
    搞笑諾貝爾獎雖然也叫諾貝爾獎,但其實與真正的諾貝爾獎一點關係都沒有,它就是一個搞怪的鬧劇,這從它每年的得獎項目就能看出端倪,諸如「老年人的耳朵更大」「幾乎所有哺乳動物的尿尿時間一樣」「接吻可以減輕皮膚過敏反應」「用醃豬肉來治療小孩子流鼻血」「將炸藥製作成鑽石的方法」等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項目,沒一個是正經的研究。
  • 你也可以得諾貝爾獎——有趣的「搞笑諾貝爾獎」
    【墨叔叔】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還是這麼無釐頭。可惜啊,就是少了小墨。【小墨】我才不去呢,一點都不符合我的身份!【墨爺爺】哈哈,沒錯,咱們志向是要遠大一點。【小墨】我做的是正經的研究,表面上是有點搞笑,可我呼喚的是大家對動物的關愛,歌頌的是善良,傳達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都旨在追求知識和拓寬品味的邊界。隨著今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我們又會看到更多令人捧腹的成果。
  • 搞笑諾貝爾獎」:搞笑但也有料
    每到年底,學界都在等待諾貝爾獎開獎。
  •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給了川普
    前幾天,一個名為「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在線上成功舉辦,在這場典禮上組委會把本年度「醫學教育獎」授予給了多位國家元首,包括美國總統川普、英國首相詹森、印度總理莫迪在內共九位國家領導人都成功進入獲獎名單。
  • 【頒獎】嘲諷界的業界良心:搞笑諾貝爾獎
    「搞笑諾貝爾獎」的嘲諷從不限於象牙塔,從辛巴威央行到白俄羅斯總統的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國家領導人都是嘲諷對象「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又譯「幽默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
  • 2020搞笑諾貝爾獎出爐(上)
    由於疫情的緣故,2020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沒有像往屆那樣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而是開了一個盛大的視頻會議。 搞笑諾貝爾獎創立於1991年,是一項對於諾貝爾獎的善意的滑稽模仿秀,入選搞笑版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和技術的興趣。與其他學術獎不同,搞笑諾貝爾獎得主不會拿到任何獎金,更不可能使科學出現革命性進步;但是,所有獲獎的研究都曾在著名學術雜誌上發表。
  • 2019 諾貝爾獎揭曉前,「搞笑諾貝爾獎」先了解一下?
    當地時間 9 月 12 日,第 29 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lg  Nobel  Prize)在美國哈佛大學舉行,這個看似「不靠譜」的頒獎典禮在諾貝爾獎頒獎前舉行。相比於諾貝爾獎高大上的科研成果,搞笑諾貝爾獎獲獎的科學成就是「乍看讓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這個每年都是「首屆」的頒獎典禮旨在向人們證明:科學,也可以存在於一些看似荒謬的問題裡。
  •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獲獎者竟然是中國殺手!這個獎也太權威了吧!
    你聽說過「搞笑諾貝爾獎」嗎?諾貝爾獎全世界都知道,代表著人類智慧與文明的巔峰。但「搞笑諾貝爾獎」還真不是人人都了解!這個聽起來不太正經的獎項事實上是有年頭、有歷史的。1991年,「搞笑諾貝爾獎」由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主辦,至今已跨過30個年頭。每年九月,這個獎項都會頒發給那些「乍一聽很搞笑,細細琢磨起來發人深省」課題項目。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都有特定的主題,並有模有樣地設置了十種類型的獎項設置,頒發給10項成就。
  • 「搞笑諾貝爾獎」中國得主解析蝙蝠口交活動
    資料圖片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出現了兩個不同尋常的突破:一是荷蘭物理學家蓋姆成為首位「雙料諾獎得主」,既拿過正經諾貝爾,又得過搞笑諾貝爾;一是中國大陸的科研人員正式登陸該獎項。由廣東昆蟲研究所副研究員張禮標領導的一項關於犬蝠交配活動的研究獲得搞笑諾貝爾生物學獎。
  • 一本正經搞怪科學,你沒聽過的搞笑諾貝爾獎~
    當地時間9月13日,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揭曉。
  • 2014搞笑諾貝爾獎:中國人獲得神經科學獎
  • 2016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什麼叫「一本正經的搞笑」 請猛戳!
    >但你知不知道還有個搞笑諾貝爾獎?下面呢,好好嘮嘮「搞笑諾貝爾獎」是啥子意思!搞笑諾貝爾獎(the Ig Nobel Prizes)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其名稱來自Ignoble(不名譽的)和Nobel Prize(諾貝爾獎)的結合。獲獎者是由《不太可能的研究之實錄》的編輯們、科學家們(其中還包括幾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記者們和來自多個國家的各個領域的精英們組成的管理委員會選出的。
  • 這些亂七八糟的可是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
    觀眾向臺上丟紙飛機是搞笑諾貝爾獎的傳統之一,得獎人會獲頒因嚴重通膨、變得毫無價值的10萬億辛巴威獎金。他們有60秒時間致詞,如果超時,就會有8歲女童在旁邊一直碎念「請停止,我覺得好無聊」。 圖片說明:第29屆搞笑諾貝爾獎,得獎者上臺時,臺下觀眾依據傳統向臺上丟紙飛機。
  • 認真的來搞笑!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
    9月14日6點(北京時間),第28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搞笑諾貝爾獎始於1991年,旨在表彰有趣的科研成果。
  • 蜜蜂叮蟄最疼痛部位,獲「搞笑諾貝爾獎」
  • 2017搞笑諾貝爾獎揭曉啦!看看今年「奇葩」研究都有啥
    搞笑諾貝爾獎:科學可以更有趣搞笑諾貝爾獎是由英文IgNobel Prize翻譯而來,乍聽這一英文像「無節操」(ignoble)諧音。這個獎項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專門給一些另類的、細碎的科研成果頒獎,頒獎者和一些評委則是真正的諾獎得主。搞笑諾貝爾獎自1991年開辦至今,已有25年歷史。
  • 2017搞笑諾貝爾獎揭曉啦!看看今年「奇葩」研究都有啥~
    儘管搞笑諾貝爾獎充滿「無釐頭」,但卻是實實在在的科學。讓科學卸下冷峻外表,與輕鬆、幽默融合,使科學的溫暖吸引更多普通人的關注,激發人們對科學的興趣。這個獎項雖名為「搞笑」,但被稱為「諾貝爾」也是實至名歸的——部分「搞笑諾貝爾獎」得主是真正的諾貝爾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