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製作電影的態度拍《哀樂女子天團》,網大也最怕「認真」二字

2021-02-07 主編溫靜


傳媒內參導讀:有「唱喪」這一賣點十足的另類題材形成眼球效應,再用少女天團追求音樂夢想的主題垂直少年人用戶群,輔之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這種搖滾老炮加盟帶來的回憶殺,《哀樂女子天團》看似湊足了「出奇制勝」的戲碼,卻並不僅止於此。


來源:傳媒內參影視研究組

文/安哲

 

在很多網大製作人還在為如何講好一個故事煞費苦心的時候,《哀樂女子天團》已經把作品水準提升到思考人生的境界了。


在這個水平線上,我們能夠想到的,是《入殮師》、《殯葬師》、《命運化妝師》一類的世界級佳片,是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以及是枝裕和這樣的電影大師。

 

儘管《哀樂女子天團》與這些殿堂級作品相比還有所差距,但僅就製作一部電影的態度而言,該片不僅用實力抹平了電影與網大間的那道鴻溝,更為處於迷茫中的網大行業樹立起一個全新的創作標杆。而這一點,才是最有意義的。



想創作出好的網大作品

態度是首要問題

 

一部好的網大作品應該是什麼樣子的?答案可能有很多個。

 

但創作團隊的態度問題,無疑是其中最關鍵的決定性因素。尤其針對國產網大的現狀而言,更是如此。

 

《哀樂女子天團》講述了是五個風格迥異的年輕女孩,突然成為殯葬公司造星計劃的對象,從女屌絲到少女偶像團體的裂變,其造星過程令人眼花繚亂,通片看下來更是笑中有淚,既有趣又養眼。

 

「前半段我都在笑,後面哭到不行。沒想到一部網大會拍得這麼好。」類似的感慨成為很多網友的一致觀後感。就連知名編劇馬德林也表示,電影情感非常細膩,人物飽滿,很久沒看到以這樣的角度切入且題材新穎的國產網絡青春片。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就了《哀樂女子天團》的「另類」之處——它與我們以往看到的那些網大作品最大的不同,就體現在創作初衷和態度上。雖然影片講述的也是所謂的「少女心事」,但無論是戲裡戲外,都很難找到那種司空見慣的「網大痕跡」。

 

事實上,能用一年的時間磨劇本,能根據角色需要耗時數月進行演員海選,能在籌備階段就為幾位主演聘請專業的樂器老師進行培訓……這些細節上的苛求,對眾多網大製作者而言確實有些過於繁瑣。

 

至於影片通過五位少女的遭遇展現出的年輕一代對「夢想」的追求,尤其是通過幾場精心選取的葬禮戲表現出的對「生死」問題的思考和追問,就更是超出了一部常規性的網大作品應該涵蓋的範疇。

 

能夠在看點十足的情節之外,為作品賦予更深層次的思索,往往是一部高質量的電影才可能敢去觸及的一道紅線。

 

說到這一點,導演桑木天表示:「我們就是希望賦予電影治癒的能量,通過清新細膩的風格以及能夠引起共鳴的故事,帶給觀眾獨特的觀感,給正在追夢的同齡人帶來力量與慰藉,讓大家意識到夢想還可以有更深層次的社會含義和生活含義,尤其是經歷過生與死的考量後,夢想完全可以升華到一個更高的層面,這才是這部作品真正的主線。」



好網大和好電影

區別或許只在於形式

 

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哀樂女子天團》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一種類似日式小清新畫風的作品風格,除了畫面明亮且色調清雅外,遼闊的海邊城市帶來的即視感,無形中放大了整個屏幕的視覺效果。

 

「或許是因為受了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影響吧,尤其喜歡《海街日記》這樣的日本治癒系電影。」身為90後的另一位導演劉博文對自己的「師承」毫不避諱,甚至願意以此作為自己的作品標籤。「那是更高級的東西,國產電影中不多見。」

 

對於這種「更高級的東西」,作為出品方之一的北京慈文影視製作有限公司新媒體部總監朱曉豔有著自己的理解,即「不狗血、不濫情、不刻意渲染和煽情」。「我們選擇了一種更為克制的處理方式,留白給觀眾。」

 

在朱曉豔看來,既然網大發行渠道與傳統電影不一樣,就要有它自己的特點才行。如果說網絡的主要受眾是年輕人,那麼網大就一定要表達這些年輕人的想法,能讓他們覺得這就是我看世界的角度,是我的思維方式,這樣通過作品產生情感的共鳴就等於是在替他們發聲,把他們內心想表達的東西表達出來,這是我理解的網大應該具備的網感。」


 

儘管已經成功拿到了被稱為「龍標」的公開放映許可證,可《哀樂女子天團》的本意還是以網絡作為主要播放載體,所以還是更多體現出趣味性的一面,尤其是在故事、畫面、音樂這三方面的絕妙配合,更是讓整個觀影過程充滿了愉悅感。只是因為作品脫離了以往的網大套路,進而呈現出十足的院線風格,才會給觀眾帶來眼前一亮的新鮮感受。

 

最後,朱曉豔總結:「任何作品表達都是一個價值觀的輸出,尋求一個情感共鳴,只要找到了這個,其他形式都為它服務。」



出奇制勝不是目的

革新內容創作才是關鍵

 

2017年是國產網大進入品質2.0時代的關鍵一年,選擇在這個時候聯合愛奇藝共同製作《哀樂女子天團》這樣一部精品網大,慈文影視的「出奇制勝」似乎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有「唱喪」這一賣點十足的另類題材形成眼球效應,再用少女天團追求音樂夢想的主題垂直少年人用戶群,輔之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這種搖滾老炮加盟帶來的回憶殺,《哀樂女子天團》看似湊足了「出奇制勝」的戲碼,卻並不僅止於此。

 

當影片用更加紮實的劇情傳達「夢想」、「生死」等意味深長的宏大主題,無疑是對摒棄「黃暴Low」元素後亟待提升內容製作水準的行業需求的一種應和。這是網大對革新內容創作的大勢所趨,是每個網大製作者遲早都要面對的共同課題。只不過,慈文影視率先邁出了這一步而已。

 

成立數十年來,慈文影視先後打造了《神鵰俠侶》、《花千骨》、《老九門》等口碑與收視雙佳的熱門劇,正在湖南衛視熱播的《楚喬傳》更是自播出以來就頻頻刷新收視紀錄。

 

之所以選擇聯手愛奇藝製作這部「小而美」的《哀樂女子天團》,一方面是因為作品本身就有很好的內容和高度,另一方面更是出於培養從導演到主演等一眾新人的考慮。對於這些有理想、有才華的年輕人,慈文影視始終都在有意識地為其提供施展的舞臺和空間。

相關焦點

  • 【媒眼看慈文】《哀樂女子天團》:想和你談一場轟轟烈烈的友情,走心的那種,約麼?
    傳媒內參給予了《哀樂女子天團》極高的評價!文章說:「在很多網大製作人還在為如何講好一個故事煞費苦心的時候,《哀樂女子天團》已經把作品水準提升到思考人生的境界了。儘管《哀樂女子天團》與《入殮師》、《命運化妝師》這些殿堂級作品相比還有所差距,但僅就製作一部電影的態度而言,該片不僅用實力抹平了電影與網大間的那道鴻溝,更為處於迷茫中的網大行業樹立起一個全新的創作標杆。而這一點,才是最有意義的。」
  • 《哀樂女子天團》喜提CCTV-6,青春正好 放歌趁年華
    昨日,慈妹兒的小夥伴發來一張截圖,圖片內容是自家電視機正放著慈妹兒家的首部原創網大《哀樂女子天團》。關注慈妹兒家動向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在前不久舉辦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中的中外電影交流會上,北京慈文新媒體總監、《哀樂女子天團》製片人曉豔姐就在現場透露,國內有幾家院線公司願意購買《哀樂女子天團》的電影改編權,而它的海外版權與電影頻道版權已經賣出
  • 從此,你應該不會再罵網大了.一部《哀樂女子天團》不但徵服了觀眾也徵服了廣電
    精品化就是:符合政策法規的前提下製作精良。 當精品化之後,網大市場一度低迷:少了「軟色情」大部分拍攝網大的導演不會拍了。難道網大就這麼完了? 非也。 今年愛奇藝世界大會上來了一批救星,專業院線電影公司入局將為網絡電影行業增添新希望和無限可能。6月15日,有幸提前看了由愛奇藝、慈文傳媒聯合出品的網絡電影《哀樂女子天團》。
  • 《哀樂女子天團》:未知死,焉知生
    《哀樂女子天團》:未知死,焉知生《哀樂女子天團》是三個玩搖滾樂的姑娘一次青春期熱望,倔強帥氣的貝斯隊長宮,溫柔善良的鼓手leo,熱情純真的主唱山山,她們的故事開始於一個滑稽的音樂選秀。像這個普通世界裡發生的一樣,「韓流」是年輕人最喜愛的曲風,那些所謂「專業」的評委們根本不會在乎你是唱搖滾還是唱流行,他們看重的是奇觀化的欲望身體可被轉化的消費潛力。
  • 《哀樂女子天團》:只要夢想還在燃燒,青春就不會結束
    《哀樂女子天團》幾乎不具備中國近年所謂青春片類型裡慣常的特徵,卻分明又飽含著熱烈的青春氣息。它將青春提純,去除現實雜質,以一種純粹的姿態站在面前,和你談談夢想這個詞。它不扭捏作態,一如片中的主角落落大方。
  • 哀樂女子天團
    相信這二十多年裡所有的電影類型你多少都看過一點今天團哥給大家推薦一部比較小眾但是不一樣的青春追夢電影在近幾年的的電影市場中,青春題材的不少,"青春"似乎總與「追夢」、「愛情」、「大學」.聯繫在一起,它們之間的關係就好像孿生姐妹,與「愛情」和「大學」聯繫,編劇往往又會想出懷孕、墮胎等等一系列狗血的情節。
  • 《哀樂女子天團》:一部意外好看的「網絡大電影」
    《哀樂女子天團》其實是拿到龍標的,但是因為擠不進院線,所以選擇在網絡首發,也因此被劃為了「網絡大電影」的行列。
  • 【薦劇】《哀樂女子天團》:一部意外好看的「網絡大電影」
    《哀樂女子天團》其實是拿到龍標的,但是因為擠不進院線,所以選擇在網絡首發,也因此被劃為了「網絡大電影」的行列。首先要講,它不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電影,這支製作團隊的平均年齡只有25歲,全新人、零卡司,無IP,但是它的角度和題材都非常新穎,是近期網絡大電影中最有誠意的一部,埋沒了非常可惜。
  • 《哀樂天團》6.30「出道」 主創現場Freestyle
    共10張 1905電影網訊  6月28日,網絡電影《哀樂女子天團 雖然是一部講述幾位少女曲折逐夢故事的青春片,但從片名就可以看出,《哀樂女子天團》絕對不走尋常路:在其他同類作品將故事設置在日常的校園或辦公室當中時,本片劇情則從葬禮、靈堂上開始……將殯葬業與夢想融為一體?導演的腦洞確實沒誰了。 作為89年、90年生人的兩位年輕電影人,導演桑木天和劉博文對於創作的態度更加開放。
  • 哀樂也算音樂嗎?——墳頭嗨歌的《女子哀樂天團》
    哀樂其實也是音樂,只是承載的東西太沉重。音樂有很多流派:流行、金屬、古典、Funk……哀樂不能算作一種流派,只能算是特定場合下有著特殊用途的音樂總和。很多影視劇都對喪葬陋習進行過揭露和抨擊,而《哀樂女子天團》這部電影與陋習無關,講述的是青春和夢想。
  • 【網娛周報】《哀樂女子天團》6月30日愛奇藝首播,好的電影我們就該支持!
    真正的「硬漢派」懸疑劇就該這麼拍!優酷的《白夜追兇》也是姍姍來遲。該劇講述了一對雙胞胎兄弟在八個刑事案件中一步步揭開真相的故事。從曝光的片花看,該劇的製作水準完全不必擔憂,質感高級堪比電影。監製五百是韓系犯罪片的狂熱愛好者,《白夜追兇》的「冷」與「硬」令其在市場中氣質出挑。總而言之,在網劇監管規範化的情況下,每一部懸疑罪案劇都來之不易,希望《白夜追兇》也當得起這麼久的期待吧。《哀樂女子天團》6月30日愛奇藝首播,好的電影我們就該支持!
  • ...故事、製作缺一不可|倩女幽魂:人間情|哀樂女子天團|靈魂擺渡...
    潛移默化的變化中,更多呈現出網絡電影的發展風向標。2018年前後,湧現了一批不同類型,投資層次不齊,卻在不同維度引發行業內外熱議的影片。譬如:科幻片《海帶》《孤島終結》;劇情片《哀樂女子天團》;古裝、神話、愛情片《靈魂擺渡·黃泉》;怪獸片《大蛇》。熱議之後,網絡電影市場成了平穩運轉的吸收反應池。
  • 專訪導演劉博文 | 在做《哀樂女子天團》之前,我曾陷入一段長達小半年的迷茫期
    可能不為更多人所知的是,6月18日,上海電影節-網際網路影視峰會盛典結束,《哀樂女子天團》導演桑木天、劉博文斬獲了網絡電影年度新銳導演的獎項。 作品不多,因去年參與執導《哀樂女子天團》這部堪稱網大領域內的標杆之作,劉博文開始在業內嶄露頭角。愛奇藝曾於今年5月24日上線了一部名叫《出走人生電臺》的網絡電影,劉博文更是獨挑大梁的擔任影片導演。
  • 《哀樂女子天團》首映 殯葬少女逐夢題材吸睛
    6月28日,網絡電影《哀樂女子天團》在京舉行「以夢為馬,放歌趁年華」首映禮,導演桑木天、劉博文與主演楊小蘭、陳潔怡、尹菲、葉禹含、譚志玲出席並分享了拍攝心得
  • 能跟天團一起看片拍片!北聯大的同學們,慈妹兒代表觀眾羨慕你們!
    作為慈文的首部原創網大,無論是馬爺還是國際你慈妹兒都有安利,受到了多方關注。很多人都在留言給慈妹兒:《哀樂女子天團》到底講了個啥?這次,《哀樂女子天團》的主演、導演和同學們一起觀看影片。她們看的認真,他們評的真摯。
  • 網大在拍誰在看?
    我又問他們:「看過網大嗎?」回答:「不看」、「只看過一兩部」、「看過《哀樂女子天團》」。 並不讓人意外短視頻採訪節目《透明人》中最近的一期《網絡大電影:人在做!誰在看?》 自從電影變得成熟之後,人們就把它看做現有一切藝術的終點,寫小說的,把小說能改編成電影當做終點,拍電視劇的,把能夠拍電影當做終點,做音樂的,把能夠給電影寫歌寫音樂當做終點,當演員的,把能夠演電影獲得電影獎項當做終點,甚至旅遊景點,如果能得到電影的加持,也會身價倍增,拍網大的,也把網大當做過渡,他們的終點,還是電影。
  • 周總理:世人最怕「認真」二字,認真是你與人拉開距離的秘密武器
    認真,較真的人,絕不是普通人。我們大家都知道人的天性是好逸惡勞的,貪圖享受,拒絕勞作辛苦。所以,認真做事做人,是反人性的,大多數人都做不到。而認真這個特質,又是成功人必備的素質。沒有認真把事情做好,做到極致的態度,就不可能成功。
  • 網大的「魚與熊掌」如何取捨?
    網絡大電影的大門一經開啟,仿佛開啟了電影的洪水閘門。據骨朵統計,2015年,有619部網大得以放上「小銀幕」,而這個數字在2016年猛增至2279部,2017年,僅上半年就多達1166部。這比起每年大概六七百部(其中一半能在電影院上映)的院線電影來說,產量要多數倍。熱情和產量在同步增長,想要用一部網大開啟夢想之門的從業者越來越多。
  • 李延說電影——《哀樂中年》
    我相信家庭中各人對中年人的態度,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本帳,看完這部影片,會發現當時的編導對社會問題的觀察細緻入微,表達方式清新明快,本片是一個輕喜劇,探討的卻是一個比較憂傷的話題,從男主角最初家裡人對他的做法,影片充滿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到他之後的抗爭,也都顯得步履十分艱難,影片在深刻地表達一個社會問題的同時,又讓觀眾看得比較歡樂,這就是各種文藝作品最難做到的——雅俗共賞,從這點上來說,《哀樂中年》這樣一部優秀的電影
  • luo體,屍體和咆哮體,拍網絡大電影的人在想什麼?
    我又問他們:「看過網大嗎?」回答:「不看」、「只看過一兩部。」「看過《哀樂女子天團》。」 並不讓人意外。短視頻採訪節目《透明人》最新一集《網絡大電影:人在做!誰在看?》談到網絡大電影因為成本低而導致請不到好演員,服化道都很簡陋的時候,更是在和院線電影做比較,「網大製作成本確實低,不得不low」,秦教授並且用王家衛舉例,王家衛的某部電影,花了幾百萬搭了一個妓院的景,等到景搭好了,他來了,一看,覺得不好,拆了。他說的這部電影,應該是《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