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這個標籤左右著很多人選擇事物的標準,一旦餐飲店若被貼上「網紅」標籤,十有八九都會火一陣子。今天舌尖妹就先小探兩家當下新晉的網紅館。
火爆魔都的江南點心蘇小柳第16家分店,也是杭州首店,坐落西湖邊後引來了不少杭州吃客。自從6月6日開業以來,就餐時間店門口排隊的長龍把本就不寬的走道堵得水洩不通。
舌尖妹本想開店快兩個月了,熱度應該會低一些,排隊的人可能也會少,可到店門口一看是我想多了,都快一點了,取號提醒:中桌還要等待41桌!
飢腸轆轆的情況下耗時1小時10分鐘終於被叫號機安排上了!等待這麼久,一定要吃吃看究竟多好吃,是否與我投入的時間成本相匹配。
入座後服務員倒兩杯茶就算任務完成了,自己手機點菜下單。(附上部分菜單一份)
可能是因為手工現包現做,點完菜後繼續等……前後近2個小時,如果換家小吃店早就已經舔舔嘴巴,吃完走人了
肉質偏柴,而且雞肉比較油膩,每一片肉都裹著層油膩膩的皮,骨頭又大,能入口吃的肉僅有大拇指寬吧。搭配的蘸料也沒有辦法補救雞塊的味道,味同嚼蠟。
據說一年賣掉500萬隻?還拿過金獎?
但光看賣相也和杭州的很多小籠包店沒太大區別。口味呢,整體偏甜,可能北方人會吃不習慣。不過肉餡口感還算新鮮,滿意。
汁水算足,皮薄有些勁道。但是並沒有驚豔的感覺,中規中矩而已。
皮太厚。雖然說內餡足,但薺菜有些老,而且味道過重完全蓋住了菌菇的鮮味。
一份3根,個頭正常大小。外皮炸的酥脆,內餡清淡鮮鹹,整體口感還算OK吧。
菜品說香辣,但並沒有吃出香辣的味道。鍋貼咬下去會爆汁,底部雖然煎得入口有脆感,但皮也太厚了點吧?
整體味道平平無常,加上皮有些厚,吃起來口感並不佳。
總之,花1個多小時排隊,吃完蠻空虛的!在杭州吃吃價廉物美的知味觀、新豐小吃難道不香嗎?味道並不驚豔,等座時間又長,性價比不高啊。噱頭大於實質。舌尖妹算是踩雷了……
本以為是舌尖妹運氣不好吃到了品質不佳的食物,可一看網評,emmmmm.有的客人等候時間更長:排隊+等菜要2個小時,菜品麼,比如說大根蒜香骨,金饅包普遍覺得太油膩,蔥油涼拌麵吃得一頭霧水……
「市井火鍋」是如今火鍋界較流行且熱度較高的一個詞。大概是因為人們每天穿梭在高樓大廈間,那種舊時鄰裡嘮嗑,抖腿納涼的煙火場景與當代人漸行漸遠,所以給火鍋加上「市井」兩個形容詞,店鋪裝修成懷舊網紅風,便成了足以吸引眼球的網紅店。
杭州打著「市井火鍋」的店確實不少,喜市火鍋招待所就是其中之一,不久前剛在西湖D11開了分店,目前已經在下城區火鍋熱門榜裡排名第9,高峰用餐時間段排隊至少1小時。這樣火爆的店鋪是否值得打卡呢?——「不想!再去!第二次!」舌尖妹的同事吐槽回應。
店面沒有很大,雖然分有兩層但就有10張桌子。以80年代復古裝修為基調,老電視機、收音機、縫紉機一些上世紀的老物件擺放在各個角落,從陳設到氛圍,讓你一進店就能感受到濃鬱復古風,隨手一拍發個朋友圈都是「懷舊大片」。可畢竟是去滿足口腹之慾,好吃才是真本事。
麻辣牛油鍋並沒有體現出四川火鍋的麻辣鮮香,番茄鍋味道也不濃鬱,骨湯裡確實有一塊大肉骨但湯底並不鮮。整個鍋底只能說「能吃」,但與「好吃」沒有半毛關係。
招牌魚籽蝦滑——可能是吃了個「顏值」?
老上海「雪花膏」的鐵盒裝食材,再放在復古感十足的飾品盒裡端上桌。這種裝盤形式新穎確實新穎,可蝦滑不敢恭維,魚籽沒什麼汁,蝦滑口感也很一般,只適合拍照。
搖搖小酥肉——辣椒麵放在「火柴盒」裡,讓撒料看起來也有了儀式感。
酥肉一點也不酥,肉有些老,甚至還是冷的,只能放鍋裡涮一下再吃,硬生生把一道即食小食吃成了涮鍋熟食。
喜市豆奶——吊瓶樣式的軟包設計,印著「脫單水」奪人眼球的名字。
菜品整體都不新鮮,服務也跟不上。靠裝修和噱頭吸引顧客,作為一家餐飲店,有些捨本逐末了。
當然眾口難調,本篇僅代表個人觀點,舌尖妹拔草的網紅店 ,或許會是別人種草的,也歡迎去打卡過這些網紅店的朋友,一起來聊聊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