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朋友圈簡直要被《三十而已》這部神劇刷屏了,簡直火到不行。不過呢,跟其他劇迷的朋友圈可能不大一樣,我圈裡全部都是吐槽它的。什麼名牌包啦、名牌腕錶啦、名牌衣服什麼的,這些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只能當個吃瓜群眾。
不過嘛,這部劇為了體現角色的逼格高,實在是煞費苦心。這不,82 年的拉菲又雙叒叕出現了!這個片段我們一辦公室的人看完後,連連吐槽,簡直沒眼看。自己吐槽完不過癮,一定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據說,為了保證質量和品牌形象,拉菲的年產量會被控制在 18-24 萬瓶(750ml)之間。雖說,這產量也不算少的。但它每每出現在影視作品中時,都會被人吐槽:「82 年拉菲到底產了多少,怎麼還沒喝完呢!」
好吧,對於 82 年這種超級大年,留下來作為收藏也的確無可厚非。不過,用八幾年的拉菲作為品鑑酒?!有點誇張了吧!這到底是哪家舉辦的活動,麻煩在後臺留下您的聯繫方式,我們迫切地想認識您!
這還不算完,接下來的內容,請嘴裡有東西的盆友們先咽下去再看↓↓↓
降雨量???編劇親故你是說認真的嗎?要有人真能品出降雨量,你怕不是龍王和土地生的孩子吧!還在這人間晃蕩神馬,早就被當做神明供奉在寺廟裡了吧?還有可能被各國的氣象部門請去呀,喝口酒就知道當年的降雨量,可以省下一部門的人吶!再不濟,也會被各種國際葡萄酒大賽拉去當評委吧,怎麼會參加這麼個品鑑會呢~
這還沒完吶,這場品鑑會各個都是神人,簡直令我們這些還在苦讀 WSET 3 級 4 級的孩子們自嘆不如啊!看看這些神人是怎麼盲品的吧↓↓↓
納尼???我隱形眼鏡都戴上了你就給我看這個??3 個詞就能判斷出這是 85 年的拉菲?那些年 4 級大神滿滿的品酒筆記,終究是錯付了呀~好嘛,你硬說這個人是猜錯了的,那我們就看看猜對了的漫妮是怎麼說的↓↓↓
哈?「淡淡的薄荷味」和「傳奇年份」有關係嗎???救救孩子們吧,我翻遍了手頭上所有的資料,都沒看出這兩者有半毛錢聯繫呀!
可能是葡萄酒的世界嚴重超出了編劇的想像力,以為果香之外多了點薄荷香就是多麼多麼了不起的事兒了?但凡編劇隨便瞄幾眼網上酒友的品酒詞,也寫不出來這糟心玩意兒。有那道具錢,買幾瓶六個核桃補補不行麼?
就這麼個連 1 分鐘都不到的片段,已經讓我懷疑人生了,甚至令我好奇,1982 年的拉菲到底什麼味兒?喝,我肯定是沒喝過的。不過,我找到了 18 年《醇鑑》(Decanter)雜誌波爾多駐地記者簡•安森(Jane Anson)的品鑑詞。
1982 年拉菲古堡幹紅
1982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評分:98 分
這款酒的香氣一開始並不明顯,耐心等待一段時間後,會先散發出濃鬱怡人的雪茄盒香氣。果味則從一開始緊緻的黑醋慄味變成柔和的野生草莓味,混合著雪松和甘草的香氣。餘味則帶有赤霞珠經典的薄荷醇風味。這款酒的風格不是很凝練或是強健,只是每一口都能讓你發現新的東西,這是拉菲古堡葡萄酒的特性。
從安森的品鑑詞來看,82 年的拉菲在當時已經達到了適飲期,且陳年香氣比水果香氣更為明顯,已經不太適合繼續陳年太長時間了。反觀電視劇中的品酒詞,絲毫米有提到任何陳年香氣嘛!作為一款 38 年的老酒,酒液怎麼可能還呈現寶石紅色?!
如果說,這部劇就只有這麼一個片段編的不夠細緻也就算了。萬萬沒想到,這還不是唯一的槽點。
紅框處應有呼吸調節器
之前潛水圈就剛剛吐槽過王漫妮與梁正賢的浪漫潛水之旅。錯誤示範簡直不要太多,什麼海底一片漆黑(你帶一個新手休閒潛,怎麼可能會潛到辣麼深的地方呢!)、氧氣量(氣瓶呀氣瓶!那是壓縮空氣!一直吸純氧不會中毒嗎?)、裝備穿到身上了竟然都還沒按調節器(下水你準備拿什麼呼吸?)……
哎,這裡的槽點實在數不勝數,還什麼生死之交,在我看來,這位梁同學是準備暗殺王漫妮還更合理一些!會潛水的盆友們肯定看出了端倪,不知所云又好奇的寶寶們可以去搜索看看,保準你驚掉下巴,再也不敢隨便跟人去潛水了~
其實吧,我還挺心疼王漫妮的,怎麼攤上了個後媽編劇。你看看人家顧佳的排場,清一色的愛馬仕排成一排,多氣派。反觀王漫妮的戲份裡,潛水、品酒,劇組連個專業的葡萄酒專家和潛水教練都懶得請!這待遇實在差太多了吧……
真的拜託《三十而已》的編劇們,請答應我,別再用腳寫劇本了,下次再遇到葡萄酒類的問題,先來問問我,好嗎?
認真追劇的盆友們還有發現其他槽點嗎?歡迎一起在評論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