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開「新局」,和30年後的自己有個約會

2020-12-26 澎湃新聞

導讀

◆三十載浪奔浪湧,一塊佔全國面積1/8000的土地,在時代的大潮中,迸發出巨大的能量,創造了全國1/80的國內生產總值、1/15的貨物進出口總額。總書記為此點讚,「浦東開發開放30年取得的顯著成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提供了最鮮活的現實明證,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生動的實踐寫照!」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 金偉良/攝

如果時光可以快進,我們今天能站在2050年,本世紀中葉某個時間點上,泡一杯熱茶,漫溯曾經走過的路,應該能看得更為清晰,2020年於浦東、於上海、於中國而言,究竟何其特殊?

從1990年到2050年,整整一個甲子,而立浦東恰巧身處這段旅程的中段。中流擊水,最終是浪遏飛舟,還是長風破浪,關鍵要看現在的人們如何去做,如何去開創新的歷史。

站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以及「十三五」末的節點上,筆者送給浦東的關鍵詞是——「新局」。

育先機,開新局,歷史又一次選擇了浦東。剛剛過去的30年足夠精彩,浦東被人們譽為「中國最強90後」;未來的30年相信浦東依然會讓人心潮澎湃,會被時代銘記,會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程中的一抹亮色。

(一)

2020年,浦東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11月12日上午,黃浦江畔,上海世博中心,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對這片改革創新的熱土,總書記始終高度關注:黨的十八大以來每年都對浦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並多次來到浦東考察調研,黨中央把一系列國家戰略任務放在浦東,推動浦東開發開放不斷展現新氣象。

而立之年,總書記再次親臨浦東。

三十載浪奔浪湧,一塊佔全國面積1/8000的土地,在時代的大潮中,迸發出巨大的能量,創造了全國1/80的國內生產總值、1/15的貨物進出口總額。總書記為此點讚,「浦東開發開放30年取得的顯著成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提供了最鮮活的現實明證,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生動的實踐寫照!」

令人振奮的是,總書記還為未來浦東發展指明了方向。

——全力做強創新引擎,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

——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增創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開創人民城市建設新局面。

五點要求具體而明晰,總書記希望浦東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勇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範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

對一座城市的一個區而言,如此高的規格,如此高的期許,恐怕在全中國找不到第二個了。

(二)

這份榮耀,屬於人民,屬於每一個浦東開發開放的建設者們。

曾幾何時,一句「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道盡了黃浦江兩岸的繁華與落寞:向西遠眺,「十裡洋場」,「東方巴黎」;往東回望,阡陌縱橫,危棚簡屋。

早在1918年,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就曾感慨:「如果浦東發展到浦西的水平,那中國就不得了了!」在《建國方略》中,孫中山先生還描述了在浦東建設一個「東方大港」的設想。然而,這一設想當時並未成真。

直到1990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重大決策,向世界宣示我國將繼續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30年後,浦東已經從「爛泥地」變成了「領頭羊」,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滄桑巨變,如何能讓人不驕傲,不自豪?

然而,歷史大潮不會止步停息,前一章節的高潮往往是後一章的序曲,今日的慶功酒也是勇士們的出徵酒。

人生猶如爬坡,不管何人,總是能達到一定的高度,領略從未見過的風景。但有些人,在爬上一座高峰後,還要去衝擊第二座,乃至第三座、第四座高峰,見識山外之山的魅力。必須承認,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但這恰是浦東要去面對的挑戰。

面向未來,浦東要謀劃怎樣的新局?共識已經凝聚起來:從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正是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30年。新徵程上,浦東的發展要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加以謀劃,放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謀劃,「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是未來浦東開發開放要高高舉起的一面旗幟。

(三)

「浦東的活不好幹啊,既要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還要努力創新突破,幹一些別人沒幹過,沒幹成的事,壓力很大。」年末,浦東新區區委務虛會一結束,一位新區幹部裹上圍巾就衝進了茫茫夜色中,他還要再去對接一下市裡的有關部門,研究明年的改革事項。

所謂新局,就是用新的視野,新的理念,新的舉措,去開創新的局面,新的氣象和新的業績。這需要在繼承過往優勢的基礎上,又不依賴傳統路徑,要守成更要創新。

比如,做強創新引擎,浦東過去也一直強調。但未來浦東是否能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能否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領域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能否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產品、形成一批中國標準,開展全球科技協同創新?

又比如改革和開放是浦東的生命線,但改革系統能否集成協同高效?能否從事物發展的全過程、產業發展的全鏈條、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出發來謀劃設計改革,加強重大制度創新充分聯動和銜接配套,放大改革綜合效應?開放也不僅僅是是簡單的「打開國門」,而是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給、高質量產品供給、高效率資金供給,更好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

這些都是「新局」裡要思考的新問題,要構建的新優勢。這些事,可不是簡單的點上突破,而是帶有全局性的變革,整體性的示範,是要胸懷「兩個大局」去謀劃、去攻堅的。

正如一位浦東幹部所言,浦東要走的路都是「無人區」,浦東要幹的活都是「硬骨頭」,「別人做過的事,我們拿來做得大一點,多一點,好一點,固然也能出成績,但這不是浦東該做的。」這話說得霸氣,也很實在,在上海乃至在全國,浦東就應該是這樣「特殊的存在」。

不過,說易行難。新局就像《天龍八部》裡的玲瓏棋局,一著錯滿盤皆輸,一步活勢如破竹,浦東幹部有這份智慧和勇氣,去破局嗎?浦東區委主要領導,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歷史證明,浦東開發開放從來就不是一條預先鋪滿鮮花的道路,而是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探索未知。顯然,只把工作當職業甚至當『飯碗』,就難免成為『佛系』的幹部、『撞鐘式』的幹部、『保守』的幹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幹部。一遇困難就打退堂鼓、一遇壓力就熄火洩氣、一遇挫折就意志消沉,必定幹不成浦東開發開放的宏偉事業。」

這話如今聽來,依然振聾發聵。每一個浦東幹部都應該認真對照,自己是怎樣的狀態,是不是已經「小富即安」,是不是失去了開發開放初期的銳氣朝氣和勇氣,還敢不敢幹「前無古人」的工作、敢不敢談「難以想像」的項目、敢不敢破「不合時宜」的制度。

只有做到了這些,人們才會真正信服、佩服浦東。

(四)

在上海,很多人對浦東有著一種「曖昧的態度」:說起浦東的發展,他們都會豎起大拇指,由衷地點讚,但若問願不願搬到浦東去住,一部分人還是會猶豫,他們更喜歡住在浦西充滿煙火氣的街巷裡。

毋庸諱言,過去30年,浦東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但也留下了三個明顯的「相對滯後」:城市功能相對滯後於產業功能,社會功能相對滯後於經濟功能,生活功能相對滯後於生產功能。

過去五年,浦東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彌補這些「短板」:「十三五」期間,浦東社會民生投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始終保持在45%左右,社會事業「15分鐘服務圈」三年行動計劃建設全面完成;隨著「家門口」服務體系建設,「家門口」服務站覆蓋全部居村,街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所有事項全部下沉;上海圖書館東館、上海博物館東館、上海大歌劇院、浦東足球場、浦東美術館、浦東青少年活動中心、群藝館、浦東城市規劃和公共藝術中心等一大批文化和體育新地標項目正在抓緊建設。

這些轉變釋放了一種信號,那就是未來浦東的發展一定是更為全面,更為協調的。正如總書記所說,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要堅持廣大人民群眾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探索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徵、彰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超大城市發展之路。

過去的五年,可以說是,浦東歷史上承上啟下的五年: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浦東經濟站上了1萬億的大關,開啟了向兩萬億進軍的步伐;陸家嘴、外高橋、金橋、張江、世博、臨港等重點開發區,都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但未來如何推進高質量高水平發展,仍有很大的空間;改革取得了55個「全國第一」的佳績,但諸如「一業一證」等改革試點還在摸索推進中,未來成效如何,浦東又能否推出更多的「全國第一」,人們拭目以待;經濟與社會全面發展,一直是浦東開發者的夢想,但正如「大學之大,不在於大樓,而在於大師」,浦東之大也不在於硬體有多富麗堂皇,而在「軟實力」能否讓人心嚮往之。

總之,面對新局,很多事情浦東還只是起了頭、開了篇,如何深入推進,真正遍地開花,結成碩果,還需要不斷努力探索,久久為功。

30周年慶祝大會後,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浦東展覽館,參觀「在國家戰略的引領下——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主題展」。離開展館時,一些正在這裡參觀的幹部群眾高興地向總書記問好,希望總書記「經常來看看」。「最近我每年都到上海來,看到這裡的巨大變化,很高興。」習近平總書記說,「年輕一代也應該多了解這段歷史,認識到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改革開放是奮鬥出來的!」

誠如所言。浦東的過去是奮鬥出來的,浦東的未來也只有靠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

本文來源:上觀新聞

本文作者:王志彥

關於浦東的這30個冷知識,你全知道算我輸!

從1990到2020

我們身邊的浦東

從尋常的阡陌農田

變為特產「第一」的熱土

第一個金融貿易區

第一個出口加工區

第一個保稅區

第一個自貿試驗區

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

......

30年裡,浦東至少創下了

55個全國第一

回望來時路

讓人感慨萬千

這是浦東開發開放之初

陸家嘴的模樣

當時,面對發展的規劃藍圖

有些人不以為然,甚至出言調侃

「規劃規劃,不就是紙上畫畫,牆上掛掛」?

最終,時間證明了一切

你知道浦東開發開放之後

第一張地圖是怎麼誕生的嗎?

衛星定位?精準遙感?

至少也得有專業人士專業設備出馬吧

這些,當年都沒有......

沈入群,公交公司的老職工

和三位夥伴下決心

親手畫出一張地圖

讓更多人了解浦東

四人都當過兵

在沒有專業工具的情況下

用「走正步」的方法開始了測量

一步75釐米,兩步1米5......

他們用腳步丈量這片蓄勢待發的土地

白天

他們分頭走遍陸家嘴金融貿易區

28平方公裡的100多條馬路

標出路邊的300個單位

夜晚

他們匯總各類信息

手工繪製地圖

到周末,再相約碰頭匯總數據

1993年7月,浦東新區第一張地圖

《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簡圖》正式問世

2007年,當時已77歲的沈入群還在參與

浦東新區地圖的編制工作

十幾年時間,老人家從花甲到古稀

浦東則從蹣跚學步的「嬰兒」

成長為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健將」

如今已耄耋之年的沈老

常常會翻看他和夥伴的作品

他說一版又一版地圖

也追不上浦東的發展腳步

這樣動人卻鮮為人知的故事

在浦東開發開放歷史上

還有很多很多

張江明明沒有江

為啥叫做「張江」

「一根煙囪」

為何會被寫入金橋的招商廣告?

去臨港滴水湖打卡

卻被湖畔7條河的名字繞暈了?

這個「冷知識」讓你一秒速記!

識別圖中二維碼

從不一樣的角度看浦東

也了解這些冷知識背後

更加生動的浦東發展圖景

快來參與遊戲

收穫這片勇當標杆敢為闖將的熱土

給你帶來的驚喜吧!

本文來源:上海新聞廣播、浦東新區及各相關單位、《百姓故事》節目供圖

本文作者:顧雋㛃、周依寧

原標題:《浦東:開「新局」,和30年後的自己有個約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浦東,浦東!30年巨變,潮起東方
    時代大潮浩浩蕩蕩,奔騰不息,一路向前,無數見證者、推動者、實踐者的奮鬥徵程凝聚起磅礴的人民力量,匯聚成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大江大河。30年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平地而起,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標誌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 新視界|「千裡眼」丈量浦東30年變遷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30年前的4月18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在上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宣布:中央決定同意上海市加快浦東地區開發。30年來,一個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的新城區奇蹟般地崛起,浦東由此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取得顯著成就的重要標誌。今天,就讓我們通過一張張地圖來追溯這30年浦東發展的脈絡。
  • 光明日報評論員:30年,為什麼是浦東?
    在11月12日於上海舉行的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浦東開發開放30年取得的成就,寄望浦東「勇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範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
  • 我和浦東30年|俞國棟:情系世博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浦東融媒體中心4月份刊發《榮威杯「我和浦東30年」徵文大賽啟事》後,得到了廣大讀者和網友們的熱烈響應與踴躍投稿。通過一篇篇文字,我們再次感受到浦東這片熱土上發生的滄桑巨變,觸摸到個體在時代洪流中迸發出的激情和力量!即日起,小布將陸續刊登部分優秀作品。今天我們推出的是《情系世博》,一起來看。
  • 30年·浦東故事丨踢正步,步測出第一張浦東地圖
    【導言】今年,我們迎來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而立之年的浦東早已「脫胎換骨」——從蛙聲一片的浦東稻田,到高聳雲天的「大廈森林」,再到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跑出的「上海速度」,令人驚豔的巨變,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 浦東30年·她力量丨站在外高橋,踏上改革開放新徵程
    2013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吹響了新一輪改革創新的號角,也是乘風破浪的挑戰。本著大膽創、大膽試、自主改的精神,在市規土局支持下,劉素娟與同事們一起,承擔了全國首創綜合用地的大膽嘗試。
  •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浦東,浦東!30年巨變,潮起東方!
    1987年12月10日清晨,霧鎖浦江,黃浦江上所有航行的船隻停航。復航時,浮橋前端的鐵絲網門一開,人流像潮水一樣衝向輪渡。 全國首個金融貿易區在浦東陸家嘴獲批設立。   2005年,浦東新區成為全國首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地區。   2008年,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在浦東開工。   2010年,第41屆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行,園區規劃的近四分之三被設在浦東。   2013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   2016年,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園迎客。
  • 我和浦東30年 | 康聖怡:車的變遷
    浦東融媒體中心4月份刊發《榮威杯「我和浦東30年」徵文大賽啟事》後,得到了廣大讀者和網友們的熱烈響應與踴躍投稿。通過一篇篇文字,我們再次感受到浦東這片熱土上發生的滄桑巨變,觸摸到個體在時代洪流中迸發出的激情和力量!今天我們推出的是《車的變遷》,一起來看。
  •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浦東,浦東!30年巨變,潮起東方
    30年前,「老開發」從上海市政府各部門抽調出來,第一批投身到浦東開發的各項工作中。1990年5月3日,一座不起眼的二層小樓前豎起了兩塊牌子:上海市人民政府浦東開發辦公室和浦東開發規劃研究設計院。全國首個金融貿易區在浦東陸家嘴獲批設立。
  • 我和浦東30年|康聖怡:車的變遷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浦東融媒體中心4月份刊發《榮威杯「我和浦東30年」徵文大賽啟事》後,得到了廣大讀者和網友們的熱烈響應與踴躍投稿。通過一篇篇文字,我們再次感受到浦東這片熱土上發生的滄桑巨變,觸摸到個體在時代洪流中迸發出的激情和力量!
  • 浦東30年的四張面孔
    但要知道,1990年以前,浦東100多萬15歲以上人口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8年;中小學裡佔地面積和建築面積同時達標的僅有7所;衛生機構有50多個,沒有一所三甲醫院——對上海人來說,浦東就是鄉下。事實上,「浦東」在90年代之前還只是黃浦江東岸的一個泛指概念,佔上海整體的比重僅為8%。1992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覆設立浦東新區,浦東才正式成為一個行政概念。
  • 30年風雨洗禮:在浦東,看見中國
    30年,浦東書寫中國改革開放傳奇,世界一次次在這裡感受中國強勁脈搏。更開放,更創新,更現代,更精細。浦東徵程再啟。如果浦東是一扇窗,一千個人,看見一千個上海,一千種中國。摩根大通證券(中國)董事長樸學謙看到的,是這裡金融業集群,又帶點「娘家」的溫暖。2020年3月,新冠疫情剛剛穩定,這家全球投行之首即在上海中心開業。
  • 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 六集4K紀錄片《而立浦東》在滬首發
    紀錄片採訪了200多位浦東開發開放的決策者、親歷者、見證者,通過他們的講述和故事,全景展現了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的輝煌歷程,彰顯了浦東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奮鬥形象。第一集《打出王牌》講述黨中央作出開發開放浦東重大戰略決策的歷史背景和重大意義;第二集《金融先行》講述陸家嘴從棚戶區成長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發展奇蹟;第三集《通江達海》講述浦東助力上海打造國際貿易、航運中心的成功實踐;第四集《創新高地》講述浦東以開放姿態,前瞻布局、制度破冰打造科創高地的不凡歷程;第五集《世界之城》講述浦東用「繡花功夫」探索中國特色超大城市管理的嶄新路徑;第六集《春潮再湧》講述新時代浦東用
  • 浦東30年⑤丨邁向深水港
    >位居世界第一30年來從依傍黃浦江到立足小洋山從港口裝卸到一主多元從奮力追趕到全球第一外高橋和洋山兩大港區為浦東開放開發貢獻著港口力量1985年,貨櫃船靠泊上海港。開發浦東的龍頭工程1991年,上海港碼頭工人裝卸貨櫃。1991年7月1日,外高橋港區打下第一根樁基,這是開發浦東的龍頭工程。從打下第一樁到竣工投產,這個擁有4個萬噸級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為240萬噸的新港區,用了僅僅28個月時間。建設速度之快,為中外建港史上所罕見,工程質量亦堪稱一流。
  • 長河入海:浦東30年的四張面孔
    當時有一句流行的話叫「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東」。但要知道,1990年以前,浦東100多萬15歲以上人口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8年;中小學裡佔地面積和建築面積同時達標的僅有7所;衛生機構有50多個,沒有一所三甲醫院——對上海人來說,浦東就是鄉下。事實上,「浦東」在90年代之前還只是黃浦江東岸的一個泛指概念,佔上海整體的比重僅為8%。
  • 浦東的治癌「高富帥」 創新了「中國方案」 丨浦東30年•財經30人
    現在,已經有52位同學進入我們生物醫學工程碩士班,其中有14位優秀學生留在質子重離子醫院工作,都是核心崗位,我們已經建立起物理師的五級考核體系和職稱晉升體系。通過5年的努力,可以很有底氣的說,我們自己年輕一代的物理師團隊已經形成。
  • 寶山、浦東、靜安這些小區的加裝電梯工作又有新動態
    寶山、浦東、靜安這些小區的加裝電梯工作又有新動態 2020-05-29 2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盒馬「過河」記:在線新經濟原創模式開啟丨浦東30年·財經30人
    2016年1月,盒馬鮮生超市、飯店雙業態的模式試水浦東,在浦東「放管服」改革的支持下,首次推出一個證照裡多種業態並行新型的營業執照,並作為改革樣本複製到全上海。如今,盒馬鮮生、盒馬X、盒馬mini、盒小馬等多種形式的新物種在全國20餘座城市遍地「繁殖」。2020年4月,盒馬產業基地在浦東航頭鎮動工,盒馬總部落戶浦東。盒馬鮮生成為浦東「在線新經濟」的代表企業之一。
  • 《新時代的浦東》特種郵票是怎麼誕生的?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系列...
    新民晚報訊(記者 宋寧華)《新時代的浦東》特種郵票是怎麼誕生的?今天下午,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史料捐贈徵集活動啟動儀式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主題展現場舉行。圖說:捐贈給浦東檔案館的《新時代的浦東》特種郵票設計手稿。
  • 「斜槓青年」才藝獻禮浦東新區開發開放30周年
    這不是段子,而是浦東青年講述小時候爸爸看到金茂大廈宣傳海報時候的第一反應。昨天下午,浦東新區「青年英才營」培養計劃(第14期)文化創意主題班結營暨「頭條青年」新媒體訓練營啟動儀式在張江戲劇谷舉行,一群「斜槓青年」通過各自才藝獻禮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圖說:浦東新區「青年英才營」培養計劃文化創意主題班結營等活動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