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陝西搖滾」的氣勢豪情

2021-01-09 贏商網

  編者按:行天下,知大道。在文商旅·新時代,詩和遠方的組合將帶來全新的行業發展格局,而文旅商深度融合之路也將在組合要素和格局上大力推進幸福產業發展。那麼,究竟文化旅遊深度融合能如何為人民美好生活賦能加持?

  文以載商,旅見不凡。作為中國商業地產第一門戶,贏商網在第四屆文化旅遊商業地產節來臨之際,特推出【文商旅 大時代】大型系列策劃,篩選國內外知名文旅IP項目,從賦能、融合、變革的角度,共同探討與分享文商旅·新時代下的商業巧思和文化內涵。

  陝西,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無論是黃土高原、關中盆地、秦巴山地等自然景觀,還是兵馬俑、黃帝陵、華清池等歷史遺蹟,都為推動陝西文化旅遊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文化+」的概念下,陝西地域文化融合旅遊產業發展,推出了一批獨具陝西特色標識的民樂作品,在傳承本地文化發展的同時,也將陝西特色民樂通過創作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帶向全國甚至全世界。

  在這些陝西民樂細分類目中,秦腔作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因其表演的樸實、粗獷、豪放和富有誇張性,給大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2006年,秦腔藝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秦腔 中國梆子腔系統的活化石

  秦腔藝術起於西周,源於西府(核心地區是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西岐)與鳳翔(雍城)),成熟於秦,由陝西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而成。秦腔又稱亂彈,被外國人譽為「陝西的搖滾」。它和所到之處的民間俗樂及地域方言結合之後,逐步形成了遍布全國的梆子腔系統。可以說,秦腔是梆子腔的鼻祖,是中國梆子腔系統的活化石。

  

  l 表演特色:有人讚美秦腔是「繁音激楚,熱耳酸心,使人血氣為之動蕩」,正是出於秦腔表演的特色。其表演技藝質樸、樸實、粗獷、細膩、深刻、優美,以情動人,富有誇張性,生活氣息濃厚,程式嚴謹,技巧豐富。在秦人眼中,秦腔是大戲,板胡響處,鑼鼓起時,高亢的唱腔響遏行雲,那種氣勢豪情,與軟語呢喃的劇種絕對是兩重天。

  

  l 經典題材:秦腔所演的劇目數以萬計,傳統劇目大多出自民間文人之手,題材廣泛,內容紛繁。因時代久遠,佚散頗多,據原陝西省劇目工作室(現省藝術研究所)1958年挖掘整理的統計僅存約3000多本。這些劇目主要以反映歷史事件的悲劇、正劇居多,表現民間生活、婚姻愛情的劇目有佔有一定比例。歷史劇多是取才於「列國」、「三國」、「楊家將」、「說嶽」等說部中的英雄傳奇或悲劇故事,其他題材還有神話、民間故事和各種公案戲。

  

  文化+ 陝西秦腔的旅遊帶動意義

  秦腔是歷史,是館藏中的藝術,是華夏文化的傳承載體。在長安這片熱土的一代一代傳承中,秦腔體現了秦人、秦韻和秦魂。在近年來文化旅遊商業融合發展的趨勢下,許多人通過秦腔認識了陝西,並通過一步步深入了解陝西秦腔文化而帶動了陝西文旅發展熱潮。

  

  l 陝西秦腔博物館:陝西秦腔博物館位於西安交通大學校園內,是中國首個秦腔博物館。館內陳列的500多件展品,分概述、演出劇目等13個板塊進行介紹。館藏文物包括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手抄本《回府刺字》,印刷刻板工具,原民眾劇團的劇裝、道具,著名老藝人的劇照,民國時期的戲裝、服飾、四路秦腔臉譜等。博物館中央搭建的小型舞臺,還可供演員進行秦腔技藝的展示演出。

  陝西秦腔博物館豐富的展品收藏和身臨其境的藝術體驗,使秦腔藝術被更多人認識和了解,也吸引了一眾秦腔愛好者紛紛到此參觀遊覽。

  

  l 西安易俗社:西安易俗社位於案板街,原名「陝西伶學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被公認為是世界藝壇三大古老劇社之一。易俗社是我國第一個集戲曲教育和演出為一體的新型藝術團體,其秉承戲曲藝術傳統,融合陝西深厚文化底蘊,創作出一批膾炙人口、經久不衰的精品力作,在中國戲曲藝術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易俗社秦腔表演劇情的跌宕起伏,演員技藝的精湛嫻熟,造型場景的用心設計,都使其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影響力,而這也成為西安文化旅遊發展的亮點之一,在傳承陝西秦腔藝術文化的同時,也讓更多人感受到了秦腔的魅力。

  

  圖片來源:http://1t.click/WhJ

  l 華陰老腔:「華陰老腔要一聲喊,喊得那巨靈劈華山,喊得那老龍出秦川,喊得那黃河拐了彎。」隨著2016年華陰老腔登上春晚舞臺被全國觀眾所知曉,如今華陰老腔儼然已成為陝西傳統戲曲文化的代表性符號之一。華陰老腔以皮影為依託,有著獨特的聲腔體系,它融表演、音樂、詩歌、技藝、美術於一體,一反中國藝術溫柔敦厚的面目,呈現出奔放而強悍的藝術風格

  在快速的旅遊業發展中,華陰老腔這一原本存于田間地頭的陝西關中民俗已成為陝西「原生態」的符號而被快速商業化。現代性裹挾下的華陰老腔展演顯示出了極強的地方性,又通過地方性得以在現代性中生存,在充滿現代性色彩的展演之中地方性表述無處不在。

  (圖片及資料來源:大外高級翻譯學院、丹曾絲路詩語、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精選秦腔群、馬蜂窩及網絡)

  文旅商融合發展

  陝西是名副其實的旅遊大省,「文化+旅遊」的雙引擎正在成為陝西經濟的新支撐。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深入挖掘地域音樂元素,打造一批具有陝西特色、中國氣派、世界表達的民樂作品,推動陝西戲劇、陝西民歌、陝西民樂國際化發展。

  2019年10月31日,第四屆中國文化旅遊商業地產節將在西安曲江隆重舉行!

  

  集聚十三朝古都,匯集各行業權威人士,以「賦能·融合·變革」為主題,對文旅商深度融合發展之路做深度交流與有效探討,為中國文化旅遊商業地產創新發展提供最新、最專業的指導思想,促進各行業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同解讀文化旅遊商業地產融合發展新路徑。

  一場中國文旅商業地產人的專屬盛會即將耀世綻放!

相關焦點

  • 《將進酒》李白的豪情與落寞
    李白這兩句開篇氣勢如虹,但是,如果用現代音樂理念去套,就容易把李白氣活,所以,許多優秀的譜曲人都無一例外中招,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不管你改得多麼糟糕多麼爛,李白真的沒有醒過來。開局即高潮,這是李白的本意,也或者是宋人編排時候的第二次創作。所以,對我來講,那也是開始即高潮,現在許多歌曲都用這個方法,例如《冷酷到底》等等。
  • 島嶼心情火了之後,盤點這些年在陝西「玩」搖滾的樂隊
    《樂隊的夏天2》今夏依舊火爆,來自陝西的島嶼心情組合和法茲樂隊一夜之間映入觀眾視野。從去年《樂夏1》的黑撒樂隊到今年的島嶼心情和法茲樂隊,看到本土的樂隊能被更多人知道和認可是個值得驕傲的事。作為一座搖滾重鎮,西安這座城市,似乎從來都不缺乏音樂。今天就盤一盤這些年在陝西「玩」搖滾的這些樂隊。
  • 島嶼心情火了之後,盤點這些年在陝西「玩」搖滾的樂隊
    《樂隊的夏天2》今夏依舊火爆,來自陝西的島嶼心情組合和法茲樂隊一夜之間映入觀眾視野。從去年《樂夏1》的黑撒樂隊到今年的島嶼心情和法茲樂隊,看到本土的樂隊能被更多人知道和認可是個值得驕傲的事。作為一座搖滾重鎮,西安這座城市,似乎從來都不缺乏音樂。今天就盤一盤這些年在陝西「玩」搖滾的這些樂隊。
  • 秦腔新作《公主情殤》亮相陝西第六屆藝術節
    秦腔《公主情殤》劇照。記者 尚洪濤 攝新編秦腔歷史劇《大唐紀事》 讓戲迷過足戲癮點擊瀏覽更多娛樂新聞 / 點擊欣賞更多明星精美寫真  10月11日晚,來自周至縣劇團的《公主情殤》在易俗大劇院驚豔亮相,全場爆滿。
  • 千年秦腔話百年(一)
    一方小小的舞臺,豪情滿懷,演繹著人間的世態百相,傾訴著歷史的紛繁與滄桑…… 由於他「善於傳情,動人傾聽」,秦腔戲臺下,觀眾爆棚,就連江南眾多伶人,也趨之若鶩。魏長生的江南之行,刷新了秦腔藝術的新紀元,也拉開了秦腔劇種風靡大江南北的華麗序幕。人常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從唐宋到明清,在陝西境內,因地域文化的些許差異,秦腔的發展逐漸分流成四路。
  • 陝西最有內涵的古鎮,因小說《秦腔》而聞名,是作家賈平凹的故鄉
    三秦大地所孕育出來的厚重歷史文化,在幾十年前的中國散發了多重光芒萬丈的色彩,使原本偏居西北的陝西成為中國當地文學史上一個突出的文化性地標。多本以那個地區為背景的長篇小說都是我國當代最偉大的文學作品。如果你認真讀過這些著作,你就會對近代直到當代的黃土高原有了最為深刻的認識。
  • 陝西老腔故裡:八百裡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陝怒吼秦腔
    秦腔成名久矣。「將令一聲震山川,人披衣甲馬上鞍,大小兒郎齊吶喊,催動人馬到陣前」老腔啊,一嗓子吼出千古的精彩,唐風秦韻撲面而來。老腔,這八百裡秦川民間傳統的搖滾啊,慷慨的唱腔與旋律優美、宛轉悠揚的音樂演奏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蒼勁悲壯、寬音大嗓、直起直落的唱腔,雖然有點歇斯底裡的意味,但依腔貼調,悅耳中聽。蕩滌胸襟的震撼,把三秦大地的敦厚和豪邁統統釋放出來。老腔,震耳欲聾高亢激昂,吼得熱淚飛濺於天地,慷慨血氣為之而震蕩,一聲聲驚天地泣鬼神的瘋狂,將心肺裡的那份塞堵,赤裸裸地酣暢淋漓地一傾而出。
  • 深切緬懷│著名秦腔板胡演奏家孫志學先生逝世
    孫志學,生於1947年,陝西長安人。一級演奏員、著名板胡演奏家。先後就職於西安三意社、西安市五一劇團,曾為蘇育民、肖玉玲、李愛琴等藝術家專職伴奏。特別是他的嗩吶演奏,得吳茂林精心指導,在演出中把秦人的粗獷豪放、把秦腔的高亢委婉表現得淋漓盡致,吹出了黃土高原的雄風,吹出了三秦大地的韻味,更吹出了秦腔藝術的精魂。
  • 在陝西,有一種正義凜然叫做「黑撒」
    《裝臺》力邀陝西戲曲名家參演相信不少戲迷也在劇中發現了很多「熟人」他們為影片貢獻了很多優美的秦腔唱段比如劇中扮演鐵扣(孫浩飾)妻子的「丹麥人」就是咱陝西任小蕾是著名的秦腔、眉戶、碗碗腔的旦角。在秦腔舞臺上,任小蕾先後在《竇娥冤》《雀臺歌女》《三月桃花》《活捉三郞》《西湖遺恨》《遲開的玫瑰》《西部風景》等劇中成功塑造了眾多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並憑藉在秦腔歷史劇《雀臺歌女》中的成功塑造摘獲梅花獎。
  • 八百裡秦川塵土飛揚,《戲碼頭》上齊吼秦腔!
    三秦城闕,大小螢屏上播的是秦腔;關中溝壑,村村高音喇叭唱的是秦腔;地頭田間,西北人暢快淋漓吼的是秦腔;夜幕四合,「自樂班」鬧的是秦腔;城鎮劇院、高臺演出的,除了秦腔,還是秦腔......「八百裡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兒女齊吼秦腔」。秦人飯食少鹽寡醋沒辣子可以湊合,但生活中沒有秦腔卻沒法過。
  • 東方搖滾樂原來起源於咱陝西!華陰老腔混搭譚維維炸裂屏幕!
    這次,歌手譚維維請出了「國寶級」藝術家——陝西華陰老腔一起混搭創作《給你一點顏色》,不僅令所有聽眾都傻了眼,劉歡、崔健兩位音樂大咖也直接目瞪口呆,現場深表敬意。  選秀出身的譚維維,近年來屢做音樂創新,就在這個周末,她在東方衛視的一檔節目中,與陝西華陰老腔合作,用一首《給你一點顏色》震翻全場。
  • 陝西秦腔大型傳統劇《再續紅梅緣》12月19日晚在京演出
    陝西秦腔大型傳統劇《再續紅梅緣》12月19日晚在京演出 時間:2020-12
  • 我與秦腔的不解之緣
    「八百裡關中秦聲飛揚,三千萬人民吼叫秦腔」,這是人們對陝西關中群眾喜愛秦腔的真實寫照。
  • 張之白——新生代的西北民族搖滾音樂《離家大哥》
    在同歡樂 共奮進——陝西廣播電視臺2020春節聯歡晚會中,出現了這樣一位原創歌手張之白和他的歌曲《離家大哥》,這首歌曲是由他本人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旋律創新的以搖滾與民樂相結合,用陝西方言演唱,該歌曲弘揚主旋律,唱出了在外遊子對故鄉家的思念,以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美好嚮往。
  • 唯秦腔與美食不可辜負
    一路追劇,被吸引的除故事本身揭示的人性本真與西安城的生活況味,更有那不時響起的秦腔與琳琅滿目的陝西美食。「三千萬老陝高唱秦腔,一碗油潑麵喜氣洋洋」!是呀,裝臺人日子再難,還有秦腔與美食慰藉。《裝臺》中的秦腔與陝西美食貫穿了劇情始終。秦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地方戲之一,起於西周、成熟於秦,被譽為「梆子」聲腔的鼻祖。
  • 首部秦腔3D電影《三滴血》斬獲大獎
    3D秦腔電影《三滴血》劇照。資料照片中國戲曲電影展是我國最專業、最具權威性的戲曲電影展,旨在搭建戲曲、電影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平臺,推動中華戲曲藝術的傳承和電影藝術的發展。第三屆中國戲曲電影展由中國電影家協會等單位主辦,共有包括京劇、粵劇、越劇、秦腔、豫劇等13個劇種的24部戲曲電影參展。20世紀60年代首部秦腔黑白電影《三滴血》問世,贏得無數觀眾稱讚。3D秦腔電影《三滴血》以戲曲表現為根本,電影展示為形式,找準高科技與傳統藝術的契合點,將音樂、文本、表演等有效結合,最終把這一舞臺經典完美展現在觀眾面前。
  • 淺談:搖滾重鎮西安,八百裡秦川出人才 鄭鈞許巍思長安
    在遼闊的關中平原上,孕育著一群「陝西愣娃」,他們民風淳樸、性格豪爽,而這種風格在西安搖滾音樂人身上,體現的更為明顯。黑撒樂隊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作為文化之都的西安,最不缺的就是文藝青年與搖滾歌手。每年都有無數的大學生遠赴西安,他們懷揣著夢想與追求,再加上良好的藝術氛圍,「搖滾重鎮」也似乎變得水到渠成。
  • 首部秦腔彩色電影《火焰駒》拍攝始末
    李十三畫像 高民生/作《火焰駒》清代陝西著名劇作家李十三「十大本」之一最初為碗碗腔皮影戲原作十四回情節生動,人物鮮明富有較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一經問世便引起轟動現在流行的秦腔版本是由孫仁玉的女婿謝邁千進行濃縮和修改加工的改編本1958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將其搬上銀幕使得秦腔《火焰駒》傳遍了大江南北也使古老的秦腔有了第一部彩色影片
  • 陝西八大怪(之七)秦腔吼起來
    因此說,秦腔是 上古音樂的回聲, 是西周音樂的傳人。    秦腔融進了秦人崇勇尚武的威猛。 秦 人是西周的長工,周平王賞賜給秦人岐山 以西的土地,秦人就鸚鵡學舌般地哼起了 秦腔。司馬遷說: 「音正而行正」 , 「雅頌之 音理而民正,嘄噭之聲興而士奮,鄭衛之 曲動而心淫。 」秦腔中的慢板、墊板迴蕩著 武王伐紂的口號聲,昂揚著秦皇橫掃六合 的吶喊聲。
  • 《裝臺》:哭笑不得的戲託和領掌打了誰的臉,秦腔已窮途末路?
    順子走著六親不認的步伐頂在最前頭,這氣勢像是和誰去掐架啊。印象中2000年以前,陝西省基本每個縣城都會有一家編制內的秦腔劇團(社),下面鄉村的草臺班子更是數不勝數。每逢趕大會必有知名秦腔劇團現場助陣,臺上名角高亢激昂,臺下觀眾熱烈叫好,那氣場絕不輸現在的搖滾音樂節。後來,到處走穴的現代歌舞團佔據了劇院,勁歌漫舞充斥在各種婚喪嫁娶活動中,秦腔戲曲的生存空間逐漸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