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微觀峰峰 微觀峰峰
又到周五
大話峰峰又準時和您見面
上期大話峰峰
提到了高歡投奔了爾朱榮
那麼高歡是如何謀劃自己的未來?
又是如何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
他和響堂石窟之間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接著上期節目
今天繼續為您帶來
梟雄高歡的傳奇故事
敕勒川的絕唱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一個英雄的造就不僅是輝煌的戰果,在輝煌的背後一定有悽悽的悲歌。
高歡是北齊王朝的締造者和響堂石窟的營造主。《神武記》中記載了高歡在草原的土城上眺望蒼涼大漠時的情景,和他因為窮得沒有馬而無法爭取到最卑微的軍官職務的生活畫面,就是這樣一個窮困潦倒的卑微士兵,卻在以後的人生中成為一代梟雄。
東魏孝靜帝武定四年,一個夕陽殘如血的秋日,高歡最後一次率領大軍,攻擊西魏在黃河邊的重要據點玉壁城。在玉壁城下,東魏大軍遭到了西魏守軍的頑強抵抗。戰士的血浸透了玉壁城的城牆,像秋日的殘陽,而玉壁城巋然不動。戰事拖了將近兩個月,七萬人埋進了同一個巨大的土坑。軍營上空籠罩著絕望、悲傷和精疲力竭的氣氛。
英雄高歡面臨他的末路了。在與西魏死敵宇文泰的長年戰爭中,他經歷過沙苑之戰的慘敗,也曾品嘗了河陰之戰的大勝,他甚至在鼓山下的滏口要道上輕易奪取過三百匹駿馬。而現在,英雄蒼涼。高歡這一年五十一歲。天意也越來越明白了:一顆流星墜落在高歡的軍營中,所有的馱驢都一齊長鳴,悲涼的驢鳴使黃河兩岸都震動起來。大軍撤退,高歡終於病倒了。
十一月的寒風中,高歡回到晉陽。西魏散布謠言,說高歡身中弩箭,以動搖東魏人心。高歡勉力支撐,出來與重要的軍政權貴會面。這是他最後一次出席類似的宴會了。他讓追隨多年的老將軍斛律金唱歌。斛律金,這個敕勒老兵,用蒼勁而深沉的歌喉唱出了敕勒族的歌謠: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渾樸蒼莽,跌宕多姿的敕勒歌,唱出了所有人的思鄉之情。英雄高歡一邊隨著斛律金蒼涼的歌聲低聲和唱,一邊留下了痛楚的淚水。史書記載下感人一幕:「時西魏言神武中弩,神武聞之,乃勉坐見諸貴,使斛律金敕勒歌,神武自和之,哀感流涕。」
走到生命終端的高歡,被這首歌帶回到他的生長之地,帶回到他生命中最樸素、最卑微的起點。從少年時起,他就渴望離開敕勒川。而今,一切都已實現。可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的目光,投向了塞外,投向了他情感和夢想的源泉。
兩個月後,高歡病逝,時年五十二歲。他的慷慨奇崛的生命傳奇,以《敕勒歌》的悠遠長調,清清淡淡地終結了。千年的歲月過去了,很少有人知道《敕勒歌》與高歡的歷史情結。史書評介高歡「深密高岸,終日儼然,人不能測,機權之際,變化若神」。有誰能知道在終日儼然的英雄內心,卻深深蘊藏著眷戀思鄉的懷舊情節。
英雄高歡終究沒有能夠回到他眷戀的敕勒川。半年之後,高歡「虛葬於漳水之西,潛鑿鼓山石窟天宮之旁為穴,納其柩而塞之……」
北齊王朝在悠久浩瀚
中國歷史上僅存了27年
我們的響堂石窟
是北齊這個短命王朝留存於世
最主要也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歷史的車輪在不停的轉動
我們再次登上響堂石窟
都會被響堂山燦爛的石窟文化藝術
所震撼和吸引
但照松希望大家也能想起
在這片土地上曾有一位英雄人物創造了
屬於他的一段傳奇故事
■編輯:高 楊
■文字:趙立春
■音頻:張照松
■校對:張江波
■編審:索銀強
往期精彩回顧
原標題:《千古絕唱《敕勒歌》竟然與北齊皇帝高歡有關》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