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孩子沒了……過年請不要再這樣傷害我的孩子!

2021-02-20 康乃馨母乳會


作為一名教育從業者,特別是一位6歲孩子的媽媽,我理解這位寶媽的心情,並且可以肯定地說:「不是你太緊張,是這樣逗孩子的人太『壞』。」
有的人可能會說,不過是「開個玩笑而已,何必上綱上線?」什麼叫開玩笑?開玩笑指某人以幽默輕鬆的方式逗笑別人的行為,是雙方都覺得開心的,而不是把你的快樂建立在孩子的恐懼上,看孩子受驚嚇時的表情。這不是開玩笑,是惡趣味,是陋習。不幸的是,春節是這種「傷害孩子」行為的高發期,今天我們就專門聊聊那些春節期間的不文明逗孩子現象,以便在熱鬧的假日中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孩子。菸酒是過年常見的東西,有時候三五親戚好友聚在一起,支上桌子打牌、吃飯,席間大多是煙霧繚繞,酒氣四溢。比讓孩子吸二手菸更可怕的是,有的長輩會直接用菸酒逗孩子,覺得看孩子模仿這些社會化的動作很搞笑。
比如對著孩子臉吐煙圈,看孩子被燻得睜不開眼睛,更有甚者直接把煙給孩子吸一口,看孩子被嗆得咳嗽淚流。煙霧中含有數以千計的化學物質,其中很多可能會引起癌症肺炎呼吸系統感染等疾病,而且還會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同時,有的孩子在成人無意的逗樂中,容易染上吸菸的習慣。國外有一位2歲的小男孩因為抽菸上過新聞,年僅2歲,話都說不清的他竟成了「菸鬼」,每天都要抽菸,不給就發脾氣。原因就是父親之前開玩笑給了他一支煙。還有的長輩,會在飯桌上用筷子蘸酒讓孩子舔或者慫恿孩子喝酒。
小孩肝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對酒精的代謝解毒能力低,即使是低度數的酒也可能在體內淤積,引起中毒、昏迷。甚至還有因為逗孩子喝酒,導致孩子腦損傷死亡的事件。2016年,廣西2歲多的思思在二伯的哄逗下喝了一兩多米酒,結果因酒精中毒導致腦損傷和癲癇,智力、運動、語言發育遲滯,痴呆。2015年,四川攀枝花市的2歲男孩被父親的3名朋友逗著喝下二兩白酒,結果因急性酒精中毒搶救無效身亡。

 

孩子天生是小吃貨,大人往往也樂意給孩子食物,什麼好吃的都想給孩子來一口,但這份疼愛中,也暗藏了很多危險。

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5萬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死亡,其中因氣管異物堵塞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兒童有近3000名。

2014年2月,大連2歲孩子被親戚餵食開心果,嗆入氣管,不治身亡;

2015年9月,漳州2歲男孩被龍眼卡住喉嚨,窒息身亡;

2016年8月,紐約皇后區20個月大男童被葡萄核卡住,窒息身亡。

除了常見的乾果堅果類顆粒食物,還有一些明膠類固體食物也要格外當心,比如果凍、軟糖、奶茶裡的珍珠等。

2002年2月,山西太原一名1歲10個月的女童吸食果凍時不幸噎死;

2002年2月,北京一名8歲男孩吃果凍被噎死;

2005年3月,一位19個月的女嬰因食用小型杯裝果凍不幸窒息身亡。

這裡也說一下關於孩子被異物卡住之後的處理辦法:

一旦發現孩子有窒息可能,先大聲呼救尋求幫助,然後開始急救,同時立馬撥打120急救電話。

在家庭急救過程,我們可以首先判斷孩子是否需要實施急救:

以下情況不必馬上進行急救幹預——

A、 孩子可以呼吸、哭泣或說話;

B、 孩子可以正常咳嗽。

以下情況立馬開展急救幹預——

A、 孩子完全不呼吸(胸部沒有起伏運動);

B、 孩子臉色發青,無法咳嗽或說話;

C、 孩子失去意識,不再有回應。

 

急救按1歲內嬰兒1歲以上孩子分為兩種方式。

 1歲內嬰兒可以採用「5次拍打法」

將嬰兒抱起,一隻手託住下顎,手臂貼在嬰兒前胸,臉朝下趴在家長膝上,在背部拍打5次,然後再將嬰兒翻轉,面對家長,頭低於胸,一手手指併攏,在患兒胸部下半段,輕柔而有力地按壓5次。如此交替進行,直到異物排出。

 1歲以上孩子可以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一手握拳放在孩子肚臍之上,胸骨和胸腔的下緣位置,並用另一隻手罩住;反覆、用力地往上提勁兒按壓,直到異物被清出。如果孩子變得無意識,就要進行心肺復甦。


 如果在急救過程中孩子變得無意識,立馬進行心肺復甦


花生、核桃、牛奶、海鮮等是最常見的過敏原,特別是3歲前的孩子,很多食物並沒有嘗試過,親戚好友隨意餵食容易引發未知過敏。

面對軟萌的孩子,很多人會忍不住親親抱抱,但這種愛的親吻很可能給孩子帶來傷害。


1、有口唇皰疹的成人嘴對嘴親吻孩子,會導致孩子感染病毒。

英國的Sienna是個金髮碧眼的小姑娘,然而她在2歲生日時,因為被長了皰疹的親戚親吻了一下,引發了嚴重的感染。

她的嘴裡開始出現潰瘍,進而蔓延到面頰部,隨後整張臉都變得面目全非,就像被硫酸潑了一樣。

醫生用了大量抗生素,8個月後才控制住Sienna的病情,但是仍然無法消除復發的可能。


2、嘴對嘴親吻容易將幽門螺旋桿菌傳染給孩子

根據世界胃腸組織(WGO)保守估計,全球至少有50%的人被感染幽門螺桿菌。中國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人數最多的國家,據統計感染率可達 59%,將近有 7 億人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健康的成人被感染後因其抵抗力較好,對正常生活影響不大,但是對於對於抵抗力弱的孩子,容易引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甚至胃病吐血等


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時期

新型冠狀病毒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一旦發現身邊人有症狀,一定要及時上報,做好隔離工作。

雖然目前病毒在可防可控範圍內,但春節期間出行、聚會多,一定要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注意防護,勤洗手,少去人群聚集場所,更不能隨便親吻孩子。

 

有年輕的長輩可能喜歡模仿當下比較火的親子遊戲,什麼「空中飛人」、「摩天輪」等,但這樣的高難度遊戲其實安全隱患很大。
之前武漢就有新聞,爸爸和2歲的女兒玩空中翻跟頭的遊戲,突然失手,導致孩子頭部著地,脊髓嚴重受損。還有一些空中投擲食物的遊戲,往孩子嘴裡隔空拋餵小零食,一旦食物掉入氣管,就會引發孩子窒息。甚至,對於一些小寶寶,我們也要注意不要過多逗笑。因為小寶寶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笑得太久容易缺氧,引起暫時性腦缺血損害腦功能

 

《生命時報》曾經發布過一則名為「你最討厭的逗小孩方式」的統計,其中「你媽不要你了」這句話以19.36%的高票位居第一。

而很多長輩卻非常喜歡用這句話去逗孩子,看孩子害怕得大哭,他們卻在一旁哈哈大笑。殊不知,「媽媽不要你」這幾個字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不只會造成孩子內心恐懼、失去安全感,還可能傳遞錯誤信息,做出危險行為。

曾看過一個故事:7歲的女兒趁媽媽不注意把2個月的弟弟扔下了樓,事後詢問原因,才知道是鄰居逗她說:「媽媽有了小弟弟,就不要你了」,於是就想扔了弟弟。

孩子的世界很單純,大人眼裡的玩笑話他們往往會當真,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種恐嚇式的語言就很容易傷害孩子。


當然,有的家長可能還想問,就算知道了這些逗孩子的方式不可取,但是遇到親朋好友逗孩子,家長怎麼做更合適呢?


1、面對會讓孩子不安和難堪的話題,主動幫孩子解圍。

比如,上次在樓下遇到一個老奶奶,我跟大亨剛剛道別,正準備走,她就來一句:「你媽走了,不要你了。」我連忙親了下大亨,告訴他:「媽媽出門買東西,你看完兩集動畫片我就回來了,愛你哦~」

2、鼓勵孩子說「不」。


孩子比面子重要,當有人傷害我們的孩子時,沒有什麼不好意思制止的。

要給足孩子信任和底氣,告訴他,只要別人的行為讓他不舒服了,他就要直接說出來,爸爸媽媽會支持他,不要害怕。


3、迅速帶孩子離開現場。

逢年過節有時候不好當面說什麼,遇到一些「油鹽不進」的熊親戚,最好是把孩子帶離現場,在自己看護下避免被他人取笑逗樂。

春節本是開心團圓的時候,讓我們保護好孩子,安安全全過個好年~~

逗孩子開心,最重要的是給孩子高品質的親子陪伴,免費贈送大家一個親子遊戲禮包,利用家裡隨手可得的開放性玩具,春節期間帶孩子玩起來吧!


歡迎在文章後留言

說說你最討厭的逗孩子行為

—  END —

康乃馨母乳會是註冊於深圳的公益組織,深圳婦促會會員單位,由國際認證泌乳顧問、醫生、母乳指導師和媒體人共同發起,不僅為媽媽們提供科學靠譜的母乳餵養、科學育兒資訊,更為遇到母乳餵養和育兒困難的媽媽們提供實操指引和上門服務,為媽媽們的母乳餵養保駕護航。

關注康乃馨母乳會微信公眾號,即可要求工作人員拉你進母乳餵養公益交流群,獲取康乃馨母乳會工作人員的在線幫助。

相關焦點

  • 快過年了,請不要餵我的孩子吃這些!
    >,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精彩廣場舞視頻教程。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快過年了有孩子的家庭請注意有些成人過年解饞的零食對孩子的健康可能造成威脅每年都有很多孩子誤食和親戚餵食造成悲劇父母應時刻警惕提醒身邊人,不要給孩子餵這些!
  • 電白人速擴散 請不要這樣逗孩子!過年了請各位親手下留情~
    還有一個兩歲的孩子,被爸爸的朋友勸酒,共喝下二兩白酒,最後不治身亡……一位旅居德國的漫畫家媽媽李點點,根據親身經歷畫了十幅漫畫。希望告訴大家,下面的十條請一定不要做!這樣下去,寶寶怎麼能健康成長呢?馬上過春節,請各位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手下留情,別這樣逗我的孩子!(當面說不好意思,把這篇文章給他們看,讓大家都能體諒為人父母的心。)(來源於重慶晚報、綜合現代快報、健康時報、@點點家的土小豆等,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 春節期間,我拒絕親朋好友這樣逗孩子!請不要做「熊大人」
    醫生說:這是皰疹感染,孩子肌膚敏感,不要隨便去親。況且,過年大家嘴巴不停吃東西,比平日細菌怕是更多。不要小看這樣的感染。「我」,經我同意;③對投餵者表示感謝,直接說明「孩子太小,怕卡到喉嚨。」如盛情難卻,可以說:「孩子今天吃的實在太多了,我們帶回家吃!」4/你媽媽不要你了,跟我回家吧孩子對於真實與玩笑的辨別能力是非常弱的,甚至會將大人說的每一個字都當真,所以,一定要認真對待,聽得多了,會導致孩子沒有安全感。
  • 過年請別這樣逗孩子!別怪當媽的我翻臉
    過年期間少不了各種走親訪友「逗孩子」仿佛是中國約定俗成的飯後「娛樂」就連我們小時候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 強迫孩子過年表演才藝,容易傷孩子自尊心,父母別再沾沾自喜了
    每到過年的時候,家長們就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去走親訪友,而小孩子也往往是人群中最受歡迎的人。但是長輩們表達對孩子們喜歡的方式通常就是讓孩子們表演才藝,「來,過年了,讓你家孩子給親戚們表演一個才藝」他們總是用這樣的話「逼」孩子展示自己。但是這樣展示自己的方式孩子們真的需要嗎?
  • 【漫畫攻略】不是我矯情:請你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
    在1000萬個公眾號中發現我,算你有眼光~今天的漫畫靈感來源文章《春節回家,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來自北大碩士學霸暖暖媽公眾平臺
  • 不管張栢芝怎麼樣,請不要使用語言暴力,傷害她的孩子
    張栢芝做為一個沒有強力背景的女孩子,在娛樂圈的這個大染缸裡想要出頭,能怎麼辦?對於20歲來歲的她來說,可以出淤泥而不染,那就沒飯吃了。張栢芝自己想把那些照片,放到太陽底下,給大家看嗎?輿論的傷害有多大?吃瓜群眾圍觀看熱鬧,肆無忌憚的冷嘲熱諷,才是插在她身上的刀,而不是那些照片,也不是謝霆鋒的一紙休書。
  • 帶寶寶過年走親戚,別再要求孩子表演節目,樂了大人,傷了孩子
    此外孩子們過年都喜歡玩煙花爆竹,這個一定要有大人的陪伴才可以玩,不然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燒傷、炸傷每年過年出現的頻次都很高。孩子們打鬧玩耍的時候,也不要太過激烈,因為小孩子大多不知分寸,很可能會傷害到別人。因為春節大人都比較忙碌,大多無暇顧及孩子,所以孩子發生意外事件的機率非常高。
  •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請不要再傷害那些無辜的孩子了
    她們的爸爸常常這樣說:要是沒有這兩個孩子就好了。可見夫婦二人對於親生女兒不但沒有太多的感情,反而將她們視為累贅。甚至她們的爸爸根本不知道寄宿家庭的主人姓甚名誰,更不要說這個家庭的實際狀況了。而40幾歲的格特魯德實際上是一個單親媽媽,她的7個孩子都是和不同的男人所生。最小的一個孩子的父親,是她年僅22歲的鄰居安迪。酗酒,家暴,只會伸手跟她要錢。
  • 幼兒園已開學,父母請不要再這樣溺愛孩子!
    我們都想做一個好家長,想養出一個獨立自主懂事的好孩子的。但往往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讓孩子越來越無理取鬧,成為別人眼中的「熊孩子」。父母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無條件的,但是愛得過度了,那也會「淹沒」孩子的。
  • 我寧願你不喜歡孩子,也不希望你這樣逗孩子
    明明知道這樣逗,對孩子有百害而無一利,但是卻因為拉不下臉兒,磨不開面兒,張不開嘴,邁不動腿,就算心裡早就有1000隻草泥馬呼嘯而過,依然是心裡滴血,賠著笑臉。大人之間開玩笑,講究一個度,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很多人因缺少教育常識和安全意識,逗孩子的玩笑卻常常不知分寸,傷害了孩子卻不自知。
  • 「她生了倆,我虧啊!」寶媽只有一個孩子,過年紅包怎麼給才划算
    每年過年時王女士都會帶著女兒去親戚家串門,除了跟親戚們互相祝福對方新年快樂,正好也能讓女兒去領紅包,王女士的女兒乖巧可愛,親戚們也都願意給她包個大紅包。雖然親戚家也有孩子,但是大家都是一個孩子的情況下,王女士覺得她給出去一個紅包女兒再收回一個,這樣是再合適不過的。
  • 請,不要再傷害我
    請,不要再傷害我 2020-04-22 2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都是為了你好」,不是用來傷害孩子的理由,不要讓愛變質
    然而有的時候這句話卻成了父母道德綁架最大的武器,不僅沒有幫助到孩子,反而傷害了他們,讓愛變了質。有這樣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浙江的一位女生趁家人不注意,跑到了天台上想要輕生。好在她的舉動沒有取得成功,警察叔叔迅速把她控制住,並且帶到了安全的地方。
  • 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爸媽快別這樣傷害孩子了!
    而睿寶寶還處在需要我們陪她讀繪本的階段,當我羨慕多多媽媽,想拿這事抱怨時,腦子裡就閃過這句話:不要拿孩子和別人作比較。睿寶寶很喜歡做的手工我們家長總是習慣於拿孩子作比較。家長的初衷自然是好的,是想借榜樣來激勵孩子,但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成年人成天被人在耳邊嘮叨:「你看看人家,你怎麼就……」總這樣被指責、被比較我,你會是什麼心理感受?是不是也容易逆反,或者乾脆放棄?家長總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無形中就會對孩子造成很大傷害。
  • 我是幼師,請你不要再來傷害我!!!(全國幼師的心聲)
    我想這些朋友肯定是被社會上極少數幼師虐童的新聞洗腦了,現在幼師最怕的就是孩子有什麼閃失父母來責問了,都把孩子當成寶供著,遇上孩子自己不小心摔倒磕破點皮,幼師想死的心都有了……所以,千萬不要給幼師扣上」打孩子「的帽子。「你們一個月應該4,5000吧!」拜託,幼師工資低一直都是事實,有些還拿著1000多的工資呢!
  • 玩「飛高高」將朋友孩子摔死,女子獲刑10個月:請不要這樣跟我的孩子玩
    有網友評論這樣的懲罰實在太輕了,一條人命才10個月有期徒刑。是啊,一條鮮活的生命,就因為逗娃不當,沒了。不管當事人受到怎樣的處罰,可愛的孩子終究是回不來了。武漢一父親模仿抖音視頻,跟孩子翻跟鬥。結果一失手2歲的女兒被摔成重傷,脊髓嚴重受損,上半身無法行動。一個孩子就這樣被當成玩具毀掉了。
  • 過年了,有一個孩子在村口等媽媽回家
    然而,有一個扎著兩隻羊角辮的小女孩,靜靜的站在樹林邊,一臉期待的望著村口那條延伸至遠方的路……媽媽臨走的時候說過,過年的時候她就會回來,所以,放寒假了,小女孩每天都會站在那裡等媽媽……已經等了好幾天了,可媽媽還沒回來。小女孩多麼希望媽媽的身影能出現在進村的這條路上啊!她太想媽媽了,她好久沒見到媽媽了。
  • 《請不要生氣》:叛逆男孩內心剖白,孩子的別樣世界,爸媽讀懂沒
    《請不要生氣》這本書是日本作家楠茂宣的著作,楠茂宣是日本兒童文藝家協會評論員、德島兒童文學會會長。他現在主要從事以兒童文學為中心的創作活動和講演活動。他有《如果我長大了》《奶奶的生日》《請不要生氣》等作品。
  • 疫情期間網課不斷,試試這樣做,別讓孩子眼睛受傷害!
    不過慶幸的是當初我們回老家過年的時候有給她帶把學習機,因為我家孩子這眼睛本來就不是很好,醫生也是強烈建議要給她禁止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這平日裡我們也幾乎是沒怎麼讓她玩,連電視都很少看,但無奈碰上這種特殊時期,沒辦法總不能因此就不讓孩子上網課了吧。不過好在有學習機,雖說比手機也好不到哪裡去,但至少它比手機的屏要大那麼一點點,對孩子視力的傷害也能稍微小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