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6月4日訊 「茶有益,茶有大益」。大益的一句廣告語讓其茶品牌家喻戶曉,在讓更多國人認識雲南普洱茶的同時,「大益」前衛的品牌營銷理念讓它不止於做高品質的茶產品,還在中國人喝茶的理念上做足了文章。
本著這樣的理念,大益在江蘇宜興成立了大益宜興益工坊陶瓷有限公司,以茶文化和紫砂文化的深度融合,致力於演繹更多精彩豐富的「茶生活」。中國網記者在採訪益工坊高雲飛總經理的時候,了解到了大益最終選擇在宜興成立益工坊的原因。
(圖:益工坊高雲飛總經理)
高雲飛說,大益茶主要的市場分布在中國南方地區,並輻射東南亞市場。從飲茶群體的地域性來看,大益茶主要的銷量是以珠三角為核心區域,涵蓋江浙滬地區及福建等地,這些地方的茶友承包了大益90%左右的普洱茶銷量。而大益選擇在江蘇宜興打造益工坊,不僅是因為宜興是紫砂壺的搖籃,茶文化氛圍自古厚重,還因為宜興處於長三角的中心地區,交通便利又能輻射珠三角。
(宜興航拍圖)
選址在宜興,可以說既順應了紫砂茶器沏泡普洱能夠完美呈現茶之口感的特性,又順應了大益經營「茶生活「的理念。
目前,益工坊是大益集團旗下集設計、研發、生產、營銷為一體的專業茶器機構。公司成立以來,結合大益茶文化,以紫砂壺為主導,開發具有實用性的紫砂產品。
提到公司打造的紫砂產品,高雲飛解釋道:「益工坊目前多以模具壺為主,這在紫砂市場中多少有一些反對的聲音。但我個人認為模具壺是未來紫砂市場發展的大趨勢,因為合理地使用模具代替手工,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必然過程,模具壺也可以做的很好。」
被海內外譽為"壺藝泰鬥"的顧景舟,一生中也藉助模具創作過很多紫砂壺藝術珍品。在顧景舟眼裡,模具本身就是被當做紫砂壺創作的新工藝來研發的,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創新。高雲飛說,如果一味堅持純手工,就時代特性來看,現在很少有人能做到終其一生打磨手藝。所以,模具壺的打造從當代的角度來看,依然是一種順應時代發展的手藝,並且它對技藝的要求也很高。也正是因為模具壺的出現,紫砂壺工藝才能得以延續。
但對於純手工製作的具有收藏性和藝術性的紫砂壺珍品,高雲飛同樣抱有崇敬和景仰之心。他認為,那同樣也是過去的時代賦予紫砂壺匠人們偉大藝術生命的根本。那些紫砂壺的驚世之作,確實讓人嘆為觀止,是中國工藝美術的一座豐碑。
(圖:朱泥大師許士群純手工製作紫砂壺,這樣高超的技藝如今越來越少見了)
關於未來益工坊的發展方向,高雲飛這樣憧憬:「未來,益工坊主要有兩個發展方向,第一,要做實用器的生產者和銷售者;第二,要做紫砂壺的交流平臺,那就是要不斷的以二手珍品紫砂壺的交流方式延續純手工紫砂壺曾經的輝煌。
高雲飛認為,未來益工坊的紫砂壺交流平臺,一方面是做好大師級收藏壺的交易,一方面是做好實用器紫砂壺的交易。如果這個平臺能夠遵循市場規律,結合茶文化,做精做專,大益或許能夠為世人更好地呈現「紫砂壺+茶」的生活理念。
(常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