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情節簡單,但不好拍。
2005年,名著翻拍專業戶喬·賴特執導《傲慢與偏見》,就沒有拍好。我知道這樣說,勢必會讓很多人不滿。
在豆瓣上,58萬人打出8.6分,好於96%愛情片,五星佔比45.5%,有26萬人打了五星。
其中有一則高贊短評就提到,無論怎麼改,原著粉都不會滿意的。
有原著黨不滿05版《傲慢與偏見》,最大的原因是它改得糟糕。
影片的敘述主線就是達西和伊莉莎白的愛情線,喬·賴特竟將兩人處理成一見鍾情,這是不能原諒的錯誤。
達西初遇伊莉莎白,婉拒伊莉莎白邀舞的請求。在此之後,影片用大量達西的視角來展現舞會上的伊莉莎白。
敢情達西不是傲慢,而是悶騷。
被達西拒絕後,伊莉莎白就尋找其他舞伴,繼續享受跳舞的快樂。
這種情節能讓觀眾了解伊莉莎白不卑不亢的一面,不會因為被達西冷落就灰心喪氣。達西眼中只有伊莉莎白的設定,卻不恰當。
達西深情注視伊莉莎白時,也看到了伊莉莎白的父母,他就不可能情不自禁走向伊莉莎白。
在傲慢的達西看來,伊莉莎白的原生家庭就是她的原罪。這就註定達西很難在看到聒噪沒修養的班納特太太后,還能對伊莉莎白含情脈脈。
他的正常的反應應該是,壓抑對伊莉莎白的注意。
05版用一見鍾情的設定摧毀了達西的傲慢設定。換而言之,缺少傲慢,只剩戀愛腦的達西,《傲慢與偏見》的故事本就不成立了。
或許有人說,05版提到達西拒絕伊莉莎白說對方「沒有漂亮到打動我的心」。
然而,這不能作為達西沒有對伊莉莎白一見鍾情的證據。
要認識一個人,不要看他說了什麼,而要看他做了什麼。05版用大量達西的視角看伊莉莎白,就足以證明他對伊莉莎白一見鍾情。
我不同意影視化對原著亦步亦趨,但不能為了改編,讓原著故事不可信。
儘管我也承認05版的畫面很美,但因為畫面美就讚美一部電影,就好比誇一朵花有白菜的斤兩。
畢竟合理的故事比畫面更重要。
在《傲慢與偏見》原著裡,賓利和簡就是一見鍾情。班納特先生曾以預言家的身份評價兩人的婚姻,這兩人脾氣太好,很容易遭人欺負,婚後恐怕入不敷出。
儘管賓利年收入有五千英鎊。
事實上,賓利和簡結婚後,莉迪亞和威科姆夫妻倆確實沒羞沒臊在他們家蹭吃蹭喝。這種設定也是奧斯丁的對婚姻的看法:只有一見鍾情,缺少理性思維結合的愛情,並非完美婚姻。
從某種意義上講,達西和伊莉莎白的愛情是反一見鍾情的。兩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理想結合(看到這裡,聰明的讀者應該明白,現實是理想的反面)。
同樣是改編《傲慢與偏見》,95版就拍得好。達西拒絕與伊莉莎白跳舞,更像是兩個階層的水火不容。
貝納特太太帶著伊莉莎白,親自向達西推薦自己的女兒。在此之前,95版還讓貝納特太太說「達西先生年入至少一萬英鎊」。
這種熱情推薦和原著開頭是合拍的。
有錢的單身漢總要娶位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of a wife.
in want of偏向於客觀上需要或者在別人看來「需要」,而不是有錢人的主動需要(want)。讓有錢人娶妻子成為貝納特太太的主動需要,而不是達西的。
在世俗意義上講,婚姻是一種投資行為。
班納特太太對有錢人家的舞會歡喜不已,因為她們的階層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大量有錢人。利用婚姻實現階層跨越,是班納特太太她們的夢寐以求。
班納特一家顏值最高的簡,正是因為參加舞會,才嫁給年入5000英鎊的賓利。
而簡的父親年入只有2000英鎊(在當地算得上望族),她的婚嫁資產只有1000英鎊。這種婚嫁對簡來說,可謂穩賺不賠。
班納特太太帶著投資心理讓女兒尋求配偶。達西這種多金優質男當然明白班納特太太打的算盤。
在95版中,達西直接拒絕班納特太太的請求,將這種被動需要拍出來了。05版沒有讓班納特太太提出邀舞請求,而讓達西婉拒伊莉莎白,削弱了達西對中下層家庭嫌隙的色彩(伊莉莎白家的窮困是比較級,畢竟達西家太有錢了)。
面對達西的婉拒後,05版的伊莉莎白繼續跳舞。而95版則是伊莉莎白開始和閨蜜一臉笑意聊天,然後開始跳舞。
跳舞成為伊莉莎白對達西的反擊,你看不起老娘,老娘不在乎,照樣可以享受跳舞的快樂。
賓利看到因傲慢被冷落敵視的達西,希望他屈就跳舞。達西拒絕,因為他始終瞧不起和這種階層的女子一起跳舞。
說到底,達西的傲慢源自於他對所處階層的優越感。
同樣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故事,《傲慢與偏見》能夠為人津津樂道。因為奧斯丁始終強調愛情是自我和他人關係的磨合,是戀人之間不同觀念與行為方式的碰撞,也是在交往中不斷修正認知和改變自我的過程。
而這幾乎是每個人在戀愛時都要面臨的問題。
達西和伊莉莎白的愛情故事,也在告訴世人,世間從來沒有完美配偶,只有不斷學習磨合成功的夫妻。達西帥氣多金,但傲慢,伊莉莎白聰慧美麗,卻有偏見。他們能夠在一起,是他們有足夠聰明,能及時修正自己的認知。
可惜的是,影視圈總喜歡炮製大量霸道總裁愛情,總習慣塑造一個完美無缺的人設,用戀愛腦解決任何問題,無視不同階層帶來的矛盾和衝突。
如果一段戀愛故事,沒有讓人物的觀念和行為模式碰撞磨合,只會寵溺和撒糖。即便霸道總裁再溫柔再帥氣,買下再多魚塘,也會讓人感覺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