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醫院中以前比較常見的「屁股針」已經基本沒有了,現在生病到了醫院往往是開一些藥,打點滴的情況都比較少。許多80、90一代的人往往對醫院比較深的印象就是醫生或者護士拿著針管對著我們小時候的屁股就是一針,雖然說有點疼,不過往往治療的效果也比較明顯。
往往發熱是的時候打一針就可以退燒,那麼效果這麼好得的針現在為什麼會這麼少見呢?具體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其實我們常說的「屁股針」,常用的藥物往往就是青黴素,以前這種藥物在醫院裡面使用的還是比較多的,基本上大人帶著發燒的小孩到了醫院最先要求的意見事情就是打這種藥物,不過這種藥物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打,在打之前往往需要對人們進行皮試,假如發現皮試通過不了的人,往往就不能進行使用這種藥物進行治療。所有這些人往往小時候打的「屁股針」就比較少了。
其實經常看一些抗戰片的人可能就會知道這種藥物,它往往用於治療戰場上面的細菌感染等疾病,所有在那個年代這種藥物往往是比黃金還要貴的一種東西。那麼效果這麼好的藥物為什麼現在醫院逐漸用得越來越少了呢?
其實這是因為它還是有一定的缺點,比如說這種藥物往往會導致一些人出現過敏,假如說皮試不仔細的話,忽略過敏情況,可能就會導致威脅我們的生命安全,粗心的護士沒有進行皮試就打這種藥物導致患者死亡的案例也不是沒有。所以現在醫院對這種藥物的使用就比較謹慎。
其次這種藥物還有一點比較明顯的缺點,那就是用得多了會導致體內的病菌出現耐藥性,尤其越到後期,這種藥物過敏的情況就更加明顯,許多病菌感染的後期,再打這種藥物往往那個效果已經很不明顯,這往往就是因為藥物已經拿有耐藥性的病毒沒有辦法了。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這種藥物限制了使用的方式,一般來說,這種藥物會導致過敏,所以會通過注射來使用,而且這種藥物大多在我們的印象裡面和針筒有關係,很容易會導致人們心裡有牴觸,許多小孩子往往一見到針筒就會哭。這些缺點往往也就導致青黴素的必然淘汰,只不過當時沒有合適的藥物來替換,所以一直使用了那麼久。
等到新的抗生素——頭孢出現之後,青黴素就基本上被淘汰了。雖然是同屬於抗生素的一種,不過頭孢比起青黴素來說有點多多,舉例來說,它一般不是必須要通過打針吃藥這些方式來治療,一些藥物的形式也可以生效,服用比較方便,只要告知服用量以及時間,患者就可以自行服用。
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比較容易接受。而它發生過敏的情況也比較少,即使是過敏了,危害也不會想青黴素那樣大。這些原因也就導致我們熟悉的「屁股針」變成了小藥丸。
那麼問題來說了,比起青黴素的「屁股針」,你更願意接受現在的頭孢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