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齋》來滬,柳樂優彌在大銀幕上和上海觀眾說「謝謝」

2021-01-10 上觀

當主持人緩緩念出開幕影片《北齋》主演柳樂優彌等人的名字時,臺下的觀眾有一瞬的神情激動,接著她說出了後半句——「雖然沒有辦法來到現場」,在天山電影院裡引起了一片笑聲。不過,12月11日晚開幕的第四屆「日本新片展」中,這些日本影人還是特地錄製了視頻,在大銀幕上向上海影迷遙寄問候。

本屆「日本新片展」將展映《沉默東京》《宇宙中最明亮的屋頂》《小說之神》《我是大哥大電影版》《周圍有嬰兒的哭聲嗎?》《由宇子的天平》《北齋》《希望》8部日本新片,前4部是國際首映,《周圍有嬰兒的哭聲嗎?》是中國首映。

在上影節精心策展下,這些新片題材多樣、類型多元,口碑佳作與首映齊聚,既群像式呈現了日本電影創作的最新風貌,也為中國影迷帶來了一場日本文化的光影盛宴。

回首四十多年前,首個日本影展在國內舉辦,展映的有《追捕》《望鄉》等電影,高倉健、慄原小卷等日本知名演員的表演深深打動了中國觀眾的心,很多人通過看這些影片產生對日本文化的興趣和關注。2020年是中日文化體育交流促進年,「日本新片展」的舉辦旨在推動兩國文化交流進一步發展。

「日本新片展」活動由上海國際電影節憑藉多年積累的國際資源,於2017年創辦,深受廣大影迷喜愛。「日本新片展」在中日電影行業間搭建起一座溝通、相聚的橋梁,還通過交流放映的形式,使兩國觀眾分享彼此最新的電影成果。

作為2020年上海影展的年末重磅活動,本屆「日本新片展」由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協會共同主辦。從12月11日起至12月20日,「日本新片展」將在上海大光明電影院和天山電影院-虹橋藝術中心旗艦店累計放映18場。在長三角電影發行放映聯盟的助推下,「日本新片展」杭州站將於12月18日至27日舉行。

疫情沒有阻斷中日電影交流,大銀幕上,柳樂優彌一遍又一遍地用中文說著 「謝謝」,引發了上海觀眾的掌聲。

相關焦點

  • 第四屆日本新片展在上海開幕 8部新片促進中日交流
    受訪機構供圖新華社上海12月13日電(記者夏康靜 許曉青)第四屆日本新片展11日晚在上海天山電影院揭幕,8部日本新片將陸續在天山電影院和大光明電影院放映,共18場。日本最新人物傳記片《北齋》作為開幕電影在上海首映。
  • 日本新片展開幕片《北齋》:講述浮世繪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12月11日晚,作為2020年上海影展的年末重磅活動,由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協會共同主辦的第四屆「日本新片展」在天山電影院-虹橋藝術中心旗艦店拉開帷幕,《北齋》作為開幕影片率先與影迷見面。
  • 【北齋漫畫】摘選 一
    1778年,不滿20歲的北齋拜在勝川春章門下正式習畫,翌年以「春朗」的畫號開始發表作品。起初多以「役者繪」為主題,後來學習了狩野派、土佐派、琳派等各名家的畫風,並借鑑了中國畫、西洋畫的技法。作為浮世繪的集大成者,北齋在浮世繪版畫、讀本插圖、繪畫範本、肉筆畫等多個領域開闢了自己獨特的畫風。曾用的名號有「宗理」「北齋」「戴鬥」「為一」「卍」「畫狂老人」等。
  • 日文館 漫畫界的始祖——北齋漫畫
    《北齋漫畫》畫本包含他各種主題的畫作,在當時也是學畫的範本教材,不僅在日本大受好評,無意間也風靡歐洲,影響波及印象派畫家莫奈、梵谷、高更。據說日本1930年代向歐洲輸出陶器、磁器時,商人在貨箱中塞入《北齋漫畫》與浮世繪的紙團緩衝撞擊,也無意間將畫作流傳到歐洲。   青幻社文庫版《北齋漫畫》共分成15篇,三冊總頁數970頁,收錄約四千幅圖畫,是收藏北齋畫作相當實惠的選擇!
  • 葛飾的北齋,越洋的巨浪
    ▲ 今天大東京的地標天空樹一帶,曾是北齋人生的舞臺       具體說,是武藏國葛飾郡本所割下水,即今天東京都墨田區龜沢。從那兒再往東一點,就是葛飾區。        經過對插繪的苦學臨摹和字雕的磨練,十九歲上,鐵藏入大繪師勝川春章門下。春章時年五十有三,是江戶公認的役者(歌舞伎名角)繪大家,弟子如雲。鐵藏被師匠賜號為勝川春朗,朗取自春章自己的別號旭朗井。藝號中二字均源自師號,北齋之備受青睞可想而知。自此十五年間,北齋創作了數量可觀的浮世繪版畫和黃表紙插繪本。
  • 北齋曾記否,往事終成煙?
    1920年代,廣東高師學堂(即中山大學前身)建校後,在貢院附近陸續興建起來中齋、南軒、北軒、西堂等院落,與貢院一起成了中大校舍。抗戰期間,貢院大部分建築毀於戰火。1946年,中大又在原地建起了北齋作為教授們的住房,並與南軒等合成大的四合院。北齋曾經是一個星光熠熠的地方。
  • 《北齋漫畫》——日本漫畫的起源
    作為浮世繪歷史上咖位最重的畫師,北齋一生中有兩個裡程碑式的系列作品:一個是包含「巨浪」的風景畫系列作品《富嶽三十六景》,另一個就是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的,充滿著奇思妙想並且幽默風趣的《北齋漫畫》。▲卷二-人們的日常生活
  • 乘風破浪的北齋之女
    之所以會取「應為」(おうい)為名號,有一說法是因為北齋常直接喚她「餵、餵」(オーイ、オーイ),其中「應為」與「餵」在日語裡的讀音相似,又呼應了北齋曾經的畫號「為一」。與父親影響西方畫家相反,阿榮受西方繪畫影響比較大,擅用明暗對比等方式來表現繪畫的立體感,被譽為「江戶倫勃朗」和「光之浮世繪」。
  • 北齋漫畫:日本現代漫畫創作的鼻祖
    北齋曾在護國寺庭院—百二十疊敷的紙上畫了一個大達摩,在一粒米上畫兩隻小麻雀,因此而轟動江戶。1817年,北齋在西掛所(西本願寺名古屋別院)的院內廣場上,將一千八百八十張紙拼合,在人山人海中,來了一場「Live Painting(現場作畫)」。據說,他只用了數分鐘,就完成了巨幅達摩像。
  • 北影節備忘錄:葛飾的北齋,越洋的巨浪
    經過對插繪的苦學臨摹和字雕的磨練,十九歲上,鐵藏入大繪師勝川春章門下。春章時年五十有三,是江戶公認的役者(歌舞伎名角)繪大家,弟子如雲。鐵藏被師匠賜號為勝川春朗,朗取自春章自己的別號旭朗井。藝號中二字均源自師號,北齋之備受青睞可想而知。自此十五年間,北齋創作了數量可觀的浮世繪版畫和黃表紙插繪本。
  • 「恐怕還是北齋適合中國一般人眼光」 ——葛飾北齋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北齋去世後的半個世紀裡,1843年,《北齋漫畫》被巴黎國立圖書館印刷館收藏;1860年,大英博物館購藏了第一件北齋版畫;1866年左右,法國藝術家費利克斯·布拉克蒙德模仿《北齋漫畫》圖樣,為「盧梭」晚宴餐具設計裝飾紋樣;1867年,巴黎舉辦的世界工業藝術博覽會上,幕府派遣參展的60件展品中,北齋的《北齋漫畫》和《繪本武藏鐙》受極大好評;1900年,北齋主題的大型展覽首次在東京舉行,至此
  • 《眩:北齋之女》——光影間追求術業極致的求道者
    由於並非是以史料,而是由小說進行影視化改編,因而本片中對於人物關係的處理出現了部分和歷史存在偏差的內容;但本片畢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紀錄片,因此也無傷大雅。影片從大英博物館收藏的那副著名的《神奈川沖浪裏》開始,由其引出北齋和女兒阿榮(お栄)的故事。
  • 美食治癒日劇《只要有北齋和飯》
    根據日本漫畫家鈴木小波原作漫畫改編的同名真人日劇《只要有北齋和飯就好》,講述大學美術系新生山田文子性格非常非常內向,有社交障礙,在搬入東京下町北千住後
  • 《北齋》《我是大哥大》《由宇子的天平》,「日本新片展」九部新片...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2017年起,每年到了冬季,上海影迷都會期待「日本新片展」。這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為滿足廣大影迷的需求,憑藉多年積累的資源,把影展從節內向節外延伸的惠民舉措,也是上海藝術電影聯盟「周周有影展」的系列活動之一。2020年冬季,「日本新片展」如期而至,12月11日至27日,9部日本新片將在上海、杭州兩地的影院展映。
  • 【首發】浮世繪的巔峰:葛飾的北齋,越洋的巨浪
    要說在所有這些視覺藝術分野中,都留下開創性和範式性作品的巨匠,大概就只有葛飾北齋一人了。北齋的繪畫不僅給日本後世藝術帶來了深遠影響,對後來的歐洲畫壇也影響巨大。在平均壽命只有45歲的江戶時代,北齋活了88歲。北齋壽長,藝術生命也長,足足超過了七十年,留下了逾30000種作品。
  • 2020年最後一天,一群義大利孩子在上海唱響中文歌曲《聽我說謝謝你》
    12月31日晚,溫暖的義大利兒童歌曲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上汽榮威兒童文化中心)唱響,這臺由義大利安東尼亞諾小合唱團與中國技術團隊共同完成跨時空新年音樂會背後,蘊含許多人幾個月心血。從2016年來滬完成全國首秀,義大利安東尼亞諾小合唱團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引薦運營下,連續幾年來華演出,屢屢實現票房「秒殺」。
  • 上海嘉裡中心3名北京來滬人員發燒?謠言!
    6月17日傍晚,一則「(上海)嘉裡中心出現3個發燒的」傳言不全長而走,傳言稱此之後,連日來,北京疫情出現抬頭,疫情是否會蔓延至其他城市也備受關注。 3人系「Chloé北京店員」,是近日「來上海參加培訓」。△傳言截圖。
  • 眩~北齋之女
    前一陣剛剛看了2017年上映的NHK拍攝的紀錄片電影《眩~北齋之女~》,現在再說這部電影有點晚,但看完之後一股情緒縈繞在心中,不得不說。畫成之後北齋就臥病不起,之後再也無法動筆,三個月後就去世了。北齋臨死之前說的是,「若再給我十年,不,哪怕五年,我將成為真正的畫家!」哪怕葛飾北齋已被全世界承認,他自己都不覺得自己是一個真正的畫家,在追尋藝術之光的這條路上,是沒有窮盡的。
  • 來滬務工有擔憂?上海推「復工復產復市疫情防護綜合保險」
    會上,中國太保產險上海分公司與上海市建築施工行業協會、上海市家庭服務業行業協會、上海美發美容行業協會、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分別籤署「復工復產復市疫情防護綜合保險」協議,標誌著國內首款專門針對靈活就業行業復工復產復市人員的保險產品正式推出。
  • 上海龍華古寺大慈基金全額捐助外地來滬治病法師
    龍華古寺大慈基金全額捐助靈普法師醫療費用(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2014年9月9日,龍華古寺知客清慧法師、覺明法師奉方丈照誠大和尚指示,前往上海腫瘤醫院,為今日做手術的外地來滬法師捐贈全額醫療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