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拉丁學名叫:Armeniaca mume Sieb。又有別稱叫:暗香、百花魁、寄春君、寒梅、酸梅、黃仔、綠萼梅等。它原產自中國南方,是薔薇科杏屬植物,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於國人而言,梅花迎雪吐豔,凌寒飄香;寓意著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它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又是高潔孤傲、友情、寄託相思的象徵。
梅花,在中國十大名花排名中位居榜首,被人們譽為『花中之魁』。它與蘭竹菊一起被稱為『四君子』,又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為歷代文人雅士所喜愛。有關梅花的詩詞畫作更是數不勝數。
梅花於冬春開花,是「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的報春花使。人們賞梅,賞它的色、香、形、韻、時;更賞梅花本身所蘊含的品格及精神力量。王安石以一首:「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讚頌了梅花的風度和品格。北宋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更是寫出了梅花的梅骨梅韻。南北朝陸凱思念友人,折梅寄友,有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天所有,聊寄一枝春。」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梅則更為積極向上「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
在人們的心目中,梅花是人類情感的寄寓者,它鼓勵著人們堅韌不拔,不畏艱險地迎接一個個人生挑戰。因此有著鐵骨冰心,高風亮節形象的梅花,被人們賦予的花語是:堅強、高雅和忠貞。
龍朔羲和帶你領略世間至美,聆聽花的語言,默讀石的心聲。
☟更多精彩資訊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