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漢族男孩像丁真那樣戴耳環父母如何應對,其實漢族也曾是載歌載舞的民族

2021-02-08 今日頭爆料

丁真很帥嗎?有點帥,但離型男還差得很遠。丁真很有故事性嗎?有那麼一點點,但離《三國演義》的一頁紙都還差十萬八千裡。

但不管怎樣,丁真是真的出名了,就連我這個從沒有過多關注他的人,也知道他是如何暴紅的了,沒辦法,連央視都隔三差五地報導有關他的消息,你真沒辦法迴避他。

丁真的走紅,是這個時代的特徵。

有人說他的走紅是其無邪笑容:一雙未經過奧數考驗的眼睛,就像是羌塘草原的藍天那麼澄澈。

不過丁真的走紅也沒什麼不好的,起碼他那個甜野男孩的稱謂能讓人回歸原鄉。

丁真紅了,連帶著他的故鄉也紅了,甚至於他所戴的同款耳環也成了熱門貨。這還真不是玩笑,筆者就是一個開網店的小網店業主,在寫這篇文章之時,順手查了下X寶網上的數據,各家店的銷量還真不錯,且宣傳詞正是「丁真同款」,大有秀場「X冰冰同款」的味道。

估計買這些耳環的人少不了和丁真差不多年齡的青少年。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大多能人接受少數民族的男孩戴耳環,理解成人家的民族習慣,但若是漢族家庭能接受自家的男孩戴耳環嗎?

筆者鬥膽猜一下,估計百分之九十的家庭會把自己的孩子破口大罵一場。

為什麼我們看到一些少數民族男孩戴耳環會把他當成非常正常的事情,而認為漢族男孩戴耳環就離經叛道了呢?

說到底,漢族相對大多數少數民族都要保守拘謹一些。我們習慣了看到藏、蒙、維等少數民族同胞載歌載舞,在穿著打扮上也自然隨性一些。我們無數次在鏡頭中看到他們又唱又跳,感嘆咱們漢族缺少藝術細胞,其實是忘記了漢族也曾是一個載歌載舞的民族。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詩詞的國度。詩是詩歌,詞是歌詞,說到底古典中國是一個歌的國度,既然古典中國是一個「歌」的國度,那麼自然不會缺少舞,因為還有一個漢語詞彙叫「歌舞」,你無法想像只有歌,而無舞。

最原初的漢族,也和今天的一些少數民族一樣,一言不合便載歌載舞,那時的我們同樣奔放,同樣敢於表達,同樣彰顯自我。悲傷也好,喜悅也罷,說唱就唱,說跳就跳。

一首《關雎》,字數沒多少,「窈窕淑女」四個字卻迴環往復,最初的華夏族,沒那麼多遮遮掩掩,代表先秦文學的《詩經》,無數名篇也都是這種對生活直抒胸臆的表達。

楚漢相爭,項莊舞劍時,相信我,他舞的劍肯定不是單純的武術表演,而肯定是有不少舞蹈成分的。那時候的普通百姓,歌舞肯定是日常生活,不然垓下之圍,漢軍怎麼可能用四面響起的楚歌就讓項羽的兄弟們意志受到嚴重的打擊。

劉邦最終建立了大漢王朝,這個勇武信義的四百年兩漢時代,最終賦予了我們這個民族驕傲的族名「漢」!漢是漢子,漢是星漢(銀河),我們曾經有多麼開闊的胸襟。

劉邦作為漢民族和漢文化的開拓者,讓我們來看一下南朝梁·蕭統將其《大風歌》選入《文選·卷二十八》雜歌類的原文:

「高祖還,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擊築自歌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開國皇帝尚且擊築而歌,四百年兩漢的百姓又怎麼可能在生活中委曲求全。

每當考古發掘一座漢墓,壁畫中的人們總是唱歌跳舞,女人跳、男人跳、小孩跳、老人跳,兩漢時代,是一個快樂奔放勇敢的時代。

他們的精神延續到了東漢末的三國時期,縱使那個時候三國相互攻擊,把好好一個華夏打得像個篩子一般,也沒見有外人能侵略華夏一寸土地。可以想見彼時的華夏人武力值有多高,但千萬別以為他們只會打仗。

諸葛亮「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高聲昂曲。」上演一出空城計的好戲,嚇退司馬懿麾下十餘萬大軍。「江左風流美丈夫」周瑜,「曲有誤,周郎顧」的這位音樂大師徵戰之餘和妻子小喬攜手調曲跳舞。當秋風蕭瑟,洪波湧起之時,曹操觀著滄海,便「歌」以詠志,抒發豪情。

三國的人們,語言和性格的表達都是直接的。所以諸葛亮才會在陣前罵死王朗,在江東舌戰群儒。

從曹魏手中奪權的晉,創造了一個歷史名詞:魏晉風度。

雖然社會大動亂,但那些名士們養成了率直任誕、清俊通脫的行為風格。自信風流瀟灑、不滯於物、不拘於禮。

「竹林七賢」們常聚於林中喝酒縱歌,清靜無為,灑脫倜儻,活脫脫一群像丁真一樣的率真大男孩、老男孩。

星移鬥轉,沒多時大唐閃耀登場,陪著他的是唐詩的盛世。那位曾經偉大過的唐玄宗對唐朝音樂發展也有重大影響,他自己譜曲、演奏多種樂器:琵琶、二胡、笛子、羯鼓,無一不通、無一不曉。別責怪他寵幸楊貴妃,因為楊玉環不僅是一個美女,也是那個時代的音樂家和舞蹈家。甚至當你追究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也會發現大胖子三百三十斤重的安祿山能在唐玄宗面前像旋風一樣把胡旋舞跳得飛天遁地也是原因之一。

皇帝如此,在唐詩飄蕩於大唐各個社區的大環境之下,誰要覺得李白、白居易、杜牧這些人K歌水平比我們差,那顯然不尊重歷史。這個時代的漢族人,對生活的表達依然是直抒胸臆的,沒那多花花腸子。也正因如此,杜甫暴露大唐陰暗面的三吏三別我們今天才看得到。

五代十國作為唐詩和宋詞之間的過渡期,這時人們的性格同樣像今天的草原民族一樣外顯和張揚。後周太祖郭威的外號就叫郭雀兒,皇帝的頸上就紋著一隻飛雀。

郭威去世後沒幾年,中國古代經濟文化最繁榮的大宋王朝建立了,刺青文身成了普通百姓的一種時尚。於是我們看到魯智深的一身花繡,史進的外號更是叫「九紋龍」。那時的男人還分外愛打扮,在頭上插個花什麼的成了常態,還是說水滸,職業是劊子手的蔡慶平時居然也戴一枝花,所以搏了過「一枝花」的綽號。和大宋朝的漢族子弟相比,丁真這小夥子戴個耳環簡直就不值得一說了。

作為一個把古典中華文化演繹到頂峰的時代,宋詞是其最好的代表,不管是豪放派還是婉約派,雖然表達方式有所不同,但宋人都在用歌聲詠唱著自己的生活。

直到崖山一戰後,蒙元最終統一中國,也最終給唐詩宋詞畫上了句號,由於採用不平等的民族政策,甚至漢族人必須幾戶人家才能共用一把鐵製菜刀。很難想像,這種統治下的百姓還能像《詩經》那個時代的人們一樣無拘無束地歌唱生活。

當蒙元垮臺後,代元的明及後來的清卻變得一樣保守。那個曾經載歌載舞的漢族就這樣變樣了,「簫鼓追隨春社近」,每遇悲喜事,曾經不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的漢族到底去了什麼地方?

唐詩宋詞消失的那一天,也便成了載歌載舞漢族的終點。

如今的漢族感嘆少數民族能歌善舞,卻忘記了自己也曾是一個載歌載舞的民族,如今的漢族感嘆丁真是一個甜野男孩,卻忘記了曾經的漢族男孩子的眼神也是那麼澄澈。那麼原生態,那麼沒有汙染。

突然想,要是我家男孩子對我說:「爸爸,我想也像丁真那樣戴個耳環!」

作為父親的我將如何回答,我想我的第一反應是守住大門說:「好,但我倆從此斷絕父子關係!」

是的,宋朝離我們已經741年了,趕快背英語單詞去,雖然對我們的孩子來說,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他所學的英語和所做的奧數題在他今後的人生中毫無用處!

如今各地都在宣傳今後中考要增加體育的分數,但若只是增加體育的分數,而不從其他學科中減負,我們的孩子將會更累。

我們只能在夢境中期待自己孩子的眼神像羌塘草原的藍天那麼澄澈,而在現實中目睹他們的近視程度從300到400到500到600.

相關焦點

  • 漢族人的長相有很大差別,那麼漢族人的血統到底純不純正?
    在外國眼裡,你們長的在不像,他們看到的都一樣,古代大部分少數民族,都是一個血緣南方智人,只不過有少數印歐基因,從青藏高原,草原遊牧過來的,但是歷史融合過程中都遭到漢族文化南方智人的集體抵抗屠殺,這在基因也是被證明過的不容置疑,所以亞洲是最純的,現在歷史上包括現代推崇的血種至上論的國家,包括德國的被二戰以後英美大兵汙染至少一半,美國估計就是大雜燴,日本平均身高不到1.6,為什麼二戰後增高那麼多
  • 55個民族皆有民族服裝,為何漢族為什麼沒有民族服裝
    0156個民族從小時候我們的認知裡,就知道中國有整整56個民族,而其中漢族是唯一一個不是少數民族的民族,在56個民族的人口中漢族就佔了92%可是少數民族卻都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飾,為什麼唯獨漢族沒有呢,可能你們會說:「我們不是有漢服嗎?」我只想說:那你長這麼大有穿過漢服嗎?那麼,美麗的漢服為何會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呢?一起跟我來了解一下如今的漢族文化吧,探究為何漢服從我們生活中消失了。
  • 漢族是愛玉的民族
    縱觀中華民族燦爛的玉文化和文學作品,從《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到近現代文學、戲曲等,以玉似人、以玉喻事的題材數不勝數,燦若星河。漢族是個愛玉的民族,至少在古代是這樣,玉代表了中國人,尤其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內涵。從女媧的「靈瑞之石」開始,玉一直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理想人格。作為美石,玉的美不是單純的外在美,而是融合了人類的精神寄託。玉體現了物質美和精神美的高度統一。
  • 為什麼漢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這麼多漢人是怎麼來的?
    不過,若要論起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國的漢族仍然是穩穩的佔據著第一名的,至少短時間之內不會被外國超越。那麼,為什麼漢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這麼多漢人是怎麼來的?漢族人口不僅僅存在於中國大陸,在海外許多國家都有漢族的身影,據一些統計顯示,全世界的漢族人口至少在13億以上,佔了世界人口的19%以上。
  • 漢族竟然不是中國原始民族?中原的原始土著去哪裡了
    大部分國家的形成,都是經過多個民族融合之後,才形成真正的國家。而中國在建立之初的主要民族,正是漢族。 但是在中國浩瀚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漢族只是作為漢朝時期中原地區人的稱呼,他們並不是中國這片土地上的原始民族,那麼到底哪些民族才是中國真正的原始土著呢? 1.漢族的祖先從哪來?
  • 本以為是漢族的少數民族明星,你被誰「驚呆」了?
    我們一共有56個民族,但是絕大多數的少數民族都與漢語很相像,娛樂圈的這幾位明星一直被以為是漢族蔣欣是一名非常優秀的演員,她先後出演了非常經典的《甄嬛傳》和《歡樂頌》,她的演技備受好評別看蔣欣很像漢族,其實是出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的回族姑娘,其實娛樂圈回族明星還真不少
  • 越南人是漢族嗎?
    那麼越南人是漢族嗎?真正的答案為越南人並不是漢族。越南現在的主體民族是京族佔到總人口的86%以上,京族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屬於百越民族的一支,古代的時候又我們稱之為「交趾百族」之一。比如說當年寫作《滕王閣序》王勃的父親,就是在這個地方做縣令,王勃就是在探望他父親的途中一不小心落水致死。
  • 我是漢族,我的媳婦兒是維吾爾族
    比如在和妻子手牽手逛街時,周圍的一些路人會用非常奇怪的眼神看著我們並竊竊私語,也會在背後指著我們說:「快看,怎麼一個漢族男孩牽著一個維吾爾族女孩的手,他們是什麼關係啊?」可是考慮到我們雙方父母之前都對民漢結合的婚姻持否定態度,也不知道我們之間的交往,如果家人知道我們即將領結婚證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領結婚證的事就推遲了半年多時間。在這半年時間裡,我在網上搜索各類少數民族與漢族的通婚案例,發現新疆少數民族與漢族通婚極少,多數原因都是因為民族宗教的差異,雙方父母不同意,加之男女雙方的不堅持導致雙方分開,最終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 越南我國的跨境民族:漢族京族互相同化,壯族為兩國最大少數民族
    相對於擁有14億人,劃分為56個民族的我國,越南的民族劃分還是比較細化的。由於中越兩國山水相連,土地相接,擁有多個相同的民族,多個民族跨境而居。今天,我們來看一下越南的民族,以及中越兩國的相同民族。越南民族兩國的主體民族:京族和漢族,文化和相貌相近,在彼此國土上大量互相同化。
  • 臉上有這個特徵的人,或許不是純正漢族人,你的先祖可能被漢化了
    ,每個民族的人都各有特色,有的民族的人一看他長相就能猜出他來自哪個民族,就比如現在大火的丁真小哥哥,黝黑的皮膚,特有的高原紅,直挺的鼻梁,這一看就知道是藏族小夥。漢族人也有自己的長相特點,漢族人體毛和鬍鬚要少,這是因為漢族人常住在溫暖的中原地區,人體為了降溫體毛進化得比較稀疏,如果某個漢族人長有絡腮鬍,那麼這個人很含少數民族血統,是一個漢化的人。
  • 這些明星不是漢族,李蘭迪回族,看到藍盈瑩網友稱沒見過這民族
    非漢族的女星,楊蓉、楊超越白族,藍盈瑩的族名卻很難讀。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是非常大的,而這麼大的中國民族也有很多,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呢。娛樂圈中有許多的明星,其中有的明星就不是漢族,而是少數民族。那麼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明星到底是哪個民族的吧。
  • 遠離中原大陸的民族,人口八十萬,新中國成立後劃入漢族
    除了我們熟知的黎族、苗族、白族等海南島常見的少數民族之外,有一個群體奇蹟般地綿延至今,成為五十六個民族之外的人群,他們就是臨高人。臨高人主要聚居在海南省臨高縣、澄邁縣和儋州市的部分地區,他們擁有屬於自己獨特的臨高話,與其他各族都有所不同。而且還是劃分臨高人的主要依據,只有臨高人才會說臨高話。
  • 傈僳族女孩可以嫁漢族嗎?我們傈僳族祖上是這麼說的
    傈僳族女孩可以嫁給漢族或別的民族嗎?很多漢族朋友或別的兄弟民族問想了解這個問題,今天這裡放心的告訴大家,傈僳族女孩是可以外家的,和漢族的風俗一樣,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傈僳族婚禮不太一樣,傈僳族婚禮必須根據傈僳族的習俗來辦理,和外族無關,意思就是必須尊重傈僳族的禮節風俗,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去追求你心愛的傈僳族姑娘,沒事的。
  • 壯族明明是少數民族,為何要用漢族的姓氏?壯族和漢族有什麼關係?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超過了14億,如此人口基數龐大的國家卻在短短的70多年間,被治理的井井有條,離不開全中國56個民族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少數民族問題是國家治理離不開的話題,經過多年的發展,「團結互助」已經成為了各民族之間的共識了。
  • 我是少數民族女孩,和漢族男生談倆愛,家人都反對該怎麼辦?
    前兩天我在網絡平臺上看到一個女孩兒的提問,說自己是一個少數民族女孩,但是喜歡上一個漢族男生,兩個人情投意合,很希望最後走到一起。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按照女孩兒的家裡風俗,是不允許嫁給其他民族的。所以女孩的家人,父母都很反對。女生很煩惱,她不知道為什麼兩個人相愛卻不能走到一起。
  • 據說小腳趾甲分兩半的人,是純種漢族?究竟什麼來歷?
    其實這種小腳指甲分兩半叫作跰趾,為什麼叫跰趾呢,因為外側小的指甲好像快要脫離內測大的指甲,像要逃跑的樣子,所以用「跰」來形容這種指甲。在醫學上被稱為瓣狀甲,指小腳趾甲分瓣,而不是完整的一塊。該說說關於它的美麗傳說了。傳說在距今600多年前洪武年間,政府為了避亂戰亂,將人丁興旺的山西人民遷往中原。
  • 普通話:一部殘酷血腥的千年漢族血淚史
    這種聽起來像天方夜譚的事實際上早就發生了:現在通行的普通話,其實是操阿爾泰語系的蒙古族、鮮卑族、女真族等等遊牧民族學習漢文時所說的蹩腳漢語,這些人成為統治階級後,他們這種鸚鵡學舌的漢語就堂而皇之的成為了國語……實際上,純正漢語的發音完全出乎你的想像。
  • 母語不為漢語卻認同漢族,海南80萬臨高人究竟算不算少數民族?
    其實在海南島上有這麼一個群體,他們現在被歸為漢族,但是卻有某些特殊之處,所以有時候也認為他們是未識別民族,這就是「臨高人」。臨高,可能由於那本著名的《臨高啟明》,很多人聽過這個地方。臨高指的是海南省西北部地區臨高縣,之所以小說選擇了這個地方就是因為此處雖然遠離明朝核心,但卻是海南島最先開發的區域,是漢族主要的農業區。
  • 佳孜拉和他的漢族兒子
    名哈薩克族法官、一個善念、一段讓人動容的母子情緣——佳孜拉和他的漢族兒子佳孜拉·努爾達汗(右二)向社區幹部反映陶武俊的困難(攝於4月4日)。每個人一生可以遇到很多人,有的人只是在茫茫人海中擦肩而過,而有的人,原本可能這一生都不會有交集,可是機緣巧合之下,卻成了生命中十分重要的人。
  • 「被誤認為是漢族人」的明星:關曉彤滿族,劉詩詩回族,最後一個沒...
    我們的生活裡有很多的朋友看著是漢族,其實並不是,而明星也是這樣的,有很多人發展很好,獲得很多人的喜歡,看著是漢族,其實真實的身份並不如人們想像中的那樣,你知道娛樂圈有哪些「被誤會是漢族人」的明星嗎,關曉彤是滿族,劉詩詩是回族,最後一個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