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王寶刀驚現陝西小村,李自成後人主動上交,專家卻拒絕帶走

2021-02-23 老徐說史

闖王寶刀驚現陝西小村,李自成後人主動上交,專家卻拒絕帶走

文 | 韋爵爺

李自成這個歷史人物我們還是非常熟悉的,可以說大明朝就是他推翻,可是他才做皇帝沒多久便倒臺了,如今距今李自成已經有幾百年過去了,那麼李自成的後人還在世上嗎?答案是還在的,而且在陝西省,陝西華西縣一個叫做叫露澤院村的地方,這個叫露澤院村村中的所有村民都是李自成的後人。

當然叫露澤院村村民是李自成的後人也是當地文史研究學者證實的,據悉當時李自成敗退到了西安之後,駐紮潼關的守將只有7000餘人了,其他的人死的死逃的逃,最後這些潼關的守將都選擇了投降清軍。沒想到清軍卻言而無信,將這7000餘名潼關的守將給全部殺死,而這些潼關守將的家人也就開始了隱居。

據露澤院村的老人說在村裡裡有一座老爺廟,這個廟非常的大,佔地10多畝,廟中有11個塑像,其中老爺自然是闖王李自成,另外10個塑像就是李自成的元帥,而且在這座老爺廟中還有一把大刀,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闖王寶刀。

老頭還說這把闖王寶刀也算是經歷非常的坎坷,曾經作為保長王樂天為了保持它,就故意從老爺廟中取走了這把闖王寶刀,然後放在自己的家中收藏,後來到了民國,有不少軍閥得知我們這裡有一把闖王寶刀,於是就將王樂天給抓了起來嚴刑拷打,但是仍然得不到任何的消息。

如今這把闖王寶刀被王樂天的孫子王新記收藏著,當時陝西當地文物局的文物專家就來到了露澤院村,希望王新記可以將這把闖王寶刀交給他們來鑑定下,王新記非常的樂意,就馬上拿出了這把歷盡艱險的闖王寶刀,專家看到這把闖王寶刀之後還是非常的興奮的。

看得出這把闖王寶刀絕對是一件真品,但是奈何破碎的過於嚴重,實在是太可惜了,沒想到的是王新記說主動上交給當地文物局,可是這次文物專家們卻沒有同意,因為這把刀目前的情況價值不大,最多也就是屬於那種非常一般的文物,所以暫時也就沒同意帶到博物館收藏。

相關焦點

  • 三兄弟遷祖墳卻挖出大量珍寶,是該主動上交嗎?專家:應該上交
    其實我們許多人根本不知道我們的祖上到底是幹什麼的,就連自己的父母一輩也說不出,其實很有可能我們的祖先在古代非常的牛,只不過到了後來就落寞了,因為其他的原因,連我們子孫後代都不知道祖上曾經的榮耀,但是也有知道的,這些年的確也是發現了不少古代名人的後人,比如什麼唐高宗的後人、李自成的後人、蘇東坡的後人等等
  • 闖王李自成是如何攻克北京?逼死崇禎帝的?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世居陝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 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
  • 闖王李自成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後來他決定揮兵南下先奪取鳳陽.眾所周知鳳陽是朱元璋龍興之地,對明朝來說十分重要,雖然奪取鳳陽戰略沒有錯但卻使得起義軍遭受重大損失,因為明王朝絕不可能看著自己龍興之地被一群逆賊所玷汙,所以明朝就派出大批軍隊進攻李自成,這場殘酷戰爭中李自成幸運活了下來,高迎祥卻被殺害,高迎祥死了以後李自成接任闖王,農民起義軍在李自成帶領下進行幾年遊擊戰,後來明軍與後金軍在山海關一帶爭奪
  • 歷史:闖王李自成竟然被宿松桑落洲農夫一鋤頭打死
    宿松農夫,一鋤頭終結大順王朝創始人李自成。小人物改變大歷史,宿松縣匯口一個農夫,一鋤頭擊斃了闖王李自成,埋葬了一個大順王朝,這個農夫就是桑落洲人李筠庵。乙酉(1645)年五月,李自成領兵東下,由於供給側出現問題,左良玉早就把沿江一帶城市劫掠了一遍,李自成部隊無糧可搶了,十分缺糧。在桑落洲桑家口,李自成餓得實在不行了,就搶鄉民的糧食。
  • 帝業夢碎:闖王李自成的悲劇
    帝業夢碎闖王李自成的悲劇作者:轅固小生明末農民起義中的英雄豪傑輩出,造就了一段燦爛的時代畫卷,闖王李自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明朝軍隊組織的多次圍剿失敗後,李自成的勢力不斷做大,於是他自稱闖王,席捲中原。崇禎十三年,李自成進入河南,發展到百萬之眾,攻破洛陽、襄陽。而之後的戰略方向,李自成打算先攻西安,再取北京。
  • 秦暉:李自成到底是「闖王」還是流寇?
    李自成到底是「闖王」還是流寇?在他們起兵之後,他們大部分時間並不在陝西。在崇禎八年至九年之際,朝廷在陝西的統治曾經穩定過幾年,當時管陝西的洪承疇和孫傳庭都是厲害的角色。到了崇禎十年以後,陝西曾有一段比較豐饒的年景,民變基本都平息了。 其實,李自成當年本來也不想打陝西,後來因為他在潼關外把孫傳庭的軍隊打得全軍覆沒,陝西在這時就沒有什麼軍隊守備了,而陝西又是李自成的家鄉,這個時候他去佔領陝西就很自然了。
  • 一腔惜血染九宮,只求別時哀歌送——闖王李自成的惜別
    其中的一位叫程九百的鄉勇為了殺死他領賞,兇勇地跑了上去緊緊抱住了他的腰,他和那位鄉勇扭打著翻滾在泥潭中,雖然他的身手比那位鄉勇好,但由於他的腿此前已經被箭射中現在還在不停地留血,再加上之前的頑強抵抗也消耗了他不少的體力,所以此時的他被狠狠地抱住難以解脫,而其他包圍著他的鄉勇見此情景立馬拿著手中的武器跟著跑了上來,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殺了眼前這個人就可以拿到領賞,但他們卻不知眼前這位陷於困境殊死抵抗的男子竟是曾經威震四海的大順皇帝闖王李自成
  • 老農打算賣掉祖傳寶刀給兒子治病,專家卻強行讓其上交,獎勵10元
    寶刀在動蕩的歲月中沒有流落到別處,作為傳家之寶,到了陳老手裡。這把御賜的寶刀,怎麼說都是珍貴的文物,整個刀身鑲金,紋路鮮明優美,頗有收藏價值。專家強制其上交?陳老一時間迫在眉睫,四處尋找買家,並對比價格,只希望所得的錢能夠治好兒子的病。這把刀價值不菲,許多文物愛好者得到消息,都想要購買,一位收藏家甚至願意出八百塊錢的高價。
  • 《雪山飛狐》:金庸道出了李自成寶藏的秘密
    《雪山飛狐》的背景是發生在清朝乾隆時期,線索卻是發生在明末清初,李自成兵敗以後,留下了一批價值連城的巨額寶藏,開啟寶藏的秘密被闖王手下胡苗範田四大貼身護衛分別掌握。故事就在這四個護衛的後代中展開,這四家為了這筆財富,產生很多的愛恨糾葛,最後胡家後人胡一刀和苗家後人苗人鳳進行了一場決戰,兩人惺惺相惜,相見恨晚,但是田家後人使了詭計,胡一刀被苗人鳳用塗了劇毒的劍誤殺,塗毒的就是田歸農。後來胡一刀的後人胡斐練成胡家刀法,回來尋仇,最後得到了大順寶藏,還與苗人鳳的女兒苗若蘭擦除了愛情火花,最後兩人在雪山上決戰。
  • 孫傳庭為什麼打不過李自成?原因就一個字
    作為大明最後一根支柱——孫傳庭死、明朝亡書生出身的孫傳庭,一出山就擒殺第一任闖王高迎祥,一時間威震農民軍隨後更是暴揍繼任闖王李自成到只剩不到二十人此等將才,可謂是大明的棟梁,是可以有力挽狂瀾之能的!李自成的奮鬥——從闖將到闖王,一個字就是「闖」都知道李自成是「闖王」,實際上最早叫闖王的人是高迎祥,那個時候李自成是闖將。
  • 李自成是騙子?洪秀全是神棍?揮劍除魔者,亦復為魔
    直到最後一次,村長特意安排一個小孩尾隨新派出的屠魔勇士,屠魔勇士來到山間,看見惡魔在休息,輕手輕腳走到惡魔的身邊,用隨身攜帶的寶刀刺向惡魔的心臟,惡魔死了。屠魔勇士坐在死去惡魔的身上,望著腳下琳琅滿目的金銀珠寶,漸漸的,他的頭上長出了角,身上長滿了鱗片,最後屠魔勇士變成了新的惡魔。
  • 明末就是部《水滸傳》,當李自成殺了「吳用」那一刻,他敗局已定
    闖王高迎翔不久之後,陝西、山西各路義軍再次結成新的三十六營,公推高迎翔為盟主,號「闖王」。崇禎九年,高迎翔在黑水峪兵敗被陝西巡撫孫傳庭俘獲之後,李自成被推舉為「闖王」,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李自成能穩坐盟主之位,繼稱闖王,主要還得感謝一個人,他就是李嚴。李嚴雖然學的是儒家思想,但他可謂是李自成的「公孫勝」。針對中原連年災荒,社會階級矛盾尖銳,李嚴提出了「均田免賦」的口號,深受百姓歡迎。這讓李自成的部眾迅速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農民軍中的一支獨大。
  • 李自成真的打不過清兵?錯,是關鍵時刻一個關鍵人物壞了事!
    他童年放牧,少年驛卒,23歲揭竿起事,滎陽大會後繼稱闖王,提出均田免糧,兩次假投,37歲襄陽稱王,建大順,38歲攻佔北京稱帝,擁兵150萬,39
  • 作為大順政權謀士之一,李巖為何會被殺死,是李自成容不下他?
    在知識分子匱乏的大順政權,李自成可謂是求賢若渴,牛金星來投,他委以重任,牛金星先後介紹宋獻策和李巖兩大謀士,都得到李自成的重用。明末清初文人計六奇在他所著《明季北略》卷二十三中便惟妙惟肖地記述了李自成與李巖初見面時「相得甚歡」的情景:李巖對李自成真誠的說:「恨謁見之晚」,李自成對李巖說,「承不遠千裡而至,益增孤陋兢惕之衷」。
  • 洪秀全和李自成曾是「英雄」,人設崩塌背後,是何不可告人的秘密
    洪秀全和李自成曾是「英雄」,為何到後來人設崩塌?歷史上的大人物,都難免給後人留下了各種形象。有的人把這些領導者視為偶像,有的則不恥他們的行為。諸如,明朝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和清朝的洪秀全,很多百姓曾奉他們為豪傑,可隨著歷史的推進,這兩位人物的好壞,都有人爭論,甚至他們當初的英雄形象真正慢慢被顛覆,這究竟是為何呢?首先是明朝的李自成,當初明朝末期天下大亂,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勢力眾多,李自成是較早的一批起義軍,慢慢積沙成山,成為一方霸主,人稱「闖王」。
  • 農民幹掉闖王李自成,事後說:我不知道他是誰,只是看上了那匹馬
    作為明末清初著名的農民起義將領,李自成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大概就是帶領農民軍攻佔北京,將大明皇帝崇禎逼死。李自成認為只要突破北京城,自己就會成為天下新的主宰。很遺憾,大明在明朝末年內憂外患。除農民起義部隊外,北面還有滿洲滿洲兵。
  • 李自成和張獻忠本是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為何最後卻會反目成仇?
    在眾多農民領袖中,兩個年輕的起義家李自成和張獻忠,逐漸展露了頭角。李自成和張獻忠有著相似的過去,他們同年同月出生,都來自陝西的農村。因出身貧寒,在生活和工作中經常受到欺壓,後來又因為一些過錯,都丟掉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工作,成為「無業游民」。以後,他們更是深切地體會到了百姓的無奈與苦楚,於是這兩個滿腔熱血的年輕人,各自組建了農民隊伍,加入到農民起義的浪潮中。
  • 民不聊生 李自成推翻明朝 甘當漢奸 吳三桂引清入關
    ,錯誤的一項是(  )A.爆發於陝西北部B.提出「均田免賦」口號C.在北京建立大順政權D.推翻了明朝的統治4、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這個王朝的建立時間和第一位皇帝是(   )崇禎絕望而死,是因為(   )A.吳三桂投降清軍B.皇太極建立清朝C.清軍佔領山海關D.李自成攻入北京6、明朝滅亡後,駐守山海關的明軍將領引清兵入關,夾攻李自成的軍隊,最後導致李自成起義軍失敗。
  • 「闖王」李自成悲哀起義,四十二天敗走北平,慘遭鐵鍬削掉其頭顱
    「闖王」李自成的悲哀起義,四十二天敗走北平,慘遭農名用鐵鍬削掉其頭顱 李自成原名李鴻基,綽號「闖王」,在崇禎十七年大張旗鼓的攻入北京,剛一進京城,就命令人搜尋全崇禎。耗時三天才在煤山上找到了崇禎的屍身。而在大明國庫發現的二十萬輛白銀也由李鴻基授權給了劉宗敏,並稱之為「追贓助餉」。
  • 明末的時候李自成手下核心人物都跑哪去了下場怎麼樣了?
    李自成這個人打小就非常喜歡舞槍弄棒,所以他這個愛好為自己以後起義打下了基礎。李自成高喊「不納糧」的口號逐漸建立了闖王的政權,奪得了幾分天下。 當年闖王李自成手下最核心的人物就是劉宗敏,劉宗敏這個人一直都對李自成忠心耿耿,從開始就一直輔佐在李自成身旁。劉宗敏最後因為拒絕歸順滿清而被滿清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