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萬劫,人身難得.— 今天看什麼? 20170123

2021-02-15 TWicic懂灣灣

每年臺灣尾牙旺季,我總喜歡看看每個老闆在尾牙上的表現,但我要看的不是變裝,也不是唱歌,因為都真的不好看,而且是慘不忍睹的不好看。

鴻海的尾牙倒是我每年都很期待的,但鴻海的尾牙也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也是經歷過那種把老闆緋聞當表現的階段(到現在我都還記得林志玲和郭臺銘跳舞的那個鏡頭,至於好不好看,就別問我了。)

但隨著郭董進入了他的第二人生(以娶妻生子作為人生階段分隔線),鴻海尾牙也開始進入了另一個新的階段。

昨天是鴻海的年度尾牙,臺灣電視新聞說,今年的鴻海尾牙一開場氣氛就很不一樣,因為,郭董上臺沒有喊話、而是道歉,不但九十度鞠躬,而且是三次道歉。

因為鴻海2016年營收出現衰退,這是鴻海上市以來,第一次營收不進反退,所以,郭臺銘就道歉了。

(其實我去Google了一下,郭董大概平均每兩年會公開道歉一次,2007年道歉是為了他因為太多私人的事情上新聞,2010年道歉是因為富士康工人跳樓事件,2011年道歉是為了在尾牙園遊會一時嘴快說把百萬員工當動物管,2013年在股東會上道歉是因為那時股價來到近年低點的74元,不過一年股價又漲到破百元了)

今天很多媒體都做了這條新聞,但說實在話,去年營收下滑的公司,不止鴻海吧,在鴻海之前舉辦尾牙的廣達、仁寶、華碩、和碩,每一家去年營收都是衰退的,人家該唱歌的唱歌、該變裝的變裝、該喊話的喊話,就是沒有人道歉。

鴻海2016年營收下滑2.8%,同樣有做iPhone的和碩則是下滑4.57%,廣達則是下滑11.25%。這樣比起來,誰比較該道歉?(話說,我其實覺得更該道歉的是那莫名其妙打銷六十幾億無形資產、還一直說IFRS不合理的宏碁吧。)

在新聞片段的畫面中,郭董是這麼說的,「自己領導無方,對不起各位,二十多年我們首次衰退,昨天我們剛剛在深圳舉辦三天的檢討大會,我們知道了問題、 檢討了原因,任何的失敗不必要任何的藉口 。」

郭臺銘的這個道歉,扎紮實實。

郭臺銘的道歉,自然會引發很多討論,但在這次的鴻海尾牙中,郭董講了很多其他的東西,講了關於要不要去美國投資、投資什麼、怎麼投資等等,但有一段可能是很多人看過就算了,但卻也是郭臺銘在2016年股東會中就講過的,這一段談的是他對未來經濟情勢的觀察。

「郭臺銘則強調,經濟展望撲朔迷離,目前來說,對未來經濟發展很難做一個明確的分析與展望,看得到蛛絲但見不到馬跡;整體來說有三大關鍵因素,第一、保護主義的興起將無法避免。第二、政治為經濟服務的趨勢確定又明顯。第三、實體經濟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而製造業將會成為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

「第一、保護主義的興起將無法避免。第二、政治為經濟服務的趨勢確定又明顯」,這兩個重點,在2016年中的股東會中,郭臺銘就曾提到過,只不過,當時郭臺銘或許還沒有那麼清楚,但英國脫歐、川普當選、兩岸情勢,讓郭臺銘能夠更具像的描述他的觀察。

在2016年的鴻海股東會上,郭臺銘說的是,「經濟學家的預測跟天氣一樣,大部分是不準的,實體經濟現在變化快速,過去說可以預期 6個月到 9個月趨勢,現在經濟因素變動快,有些不合常規的判斷,加上各國政府措施,會影響經濟走勢成長。現在號稱自由經濟,但卻也有些不自由,因為各國選民對各國經濟關注的程度,大於對國際性自由化事物的關注。他認為,國際自由化要讓世界貨物流通、自由貿易成長,但這程度往往取決於當地選民經濟的自主性,這兩者之間正在拔河。各國各地區域性組織出現,為經濟找出路,卻也可能反而阻礙全球經濟發展,以英國脫歐為例,在地經濟體或區域經濟體下面,也有本國經濟,因此選民經濟和保護經濟影響力日增,經濟全球保護主義也正在興盛。」

但讓我更注意到的是,郭臺銘在這次尾牙中提到的第三點:「實體經濟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而製造界將會成為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

我必須說,過去一段時間,外界在觀察鴻海富士康的發展時,包括我在內,其實都很難不被那些「非製造業」以外的投資被迷了眼。

但這一段時間以來,我其實有越來越強烈的感覺,對鴻海富士康而言,五花八門的轉投資,像是一個換血的過程,但身體是不能換,也不該換的。

百千萬劫,人身難得。

以鴻海富士康當前已有或未來可能有的製造能量規模,即使不是放棄,即使只是分散或淡化,都不會是合理的決策。

跨足品牌、轉作服務、投資技術,這些都是要讓製造能量脫胎換骨的必要手段。郭臺銘口中的「實體經濟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講的不是我們現在所認知的Online/Offline,而是在建構所有人未來夢想、高度靈活彈性虛擬化世界的同時,實體世界中的基礎還是要有人提供,那麼,承載無可計量的虛擬夢想,該有多龐大的實體基礎?

而這,才是郭臺銘眼中看到的未來。簡單講,當郭董為了年營收衰退2.8%道歉的同時,要讓郭董不再道歉的生意會是什麼?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但說實在話,沒有人相信鴻海富士康還能更大,還能有更大規模的生產製造。當我們看著iPhone賣不好,卻也想不出還有誰能夠比蘋果更偉大,這樣的想法,其實也不意外,畢竟,郭董雖然心裡有譜,但這譜是不是能夠彈的出好調子,他其實也沒有把握。

包括我在內,腦海中出現的,是一個黑洞,一個永無止盡的投資建廠生產製造的黑洞。

這是一個惡夢,還是一個美夢?說句誅心的話,我其實覺得這有點可怕,可怕到大部分人不敢繼續想,也不敢繼續玩。

但這世間的道理是這樣的,凡事去到極致就會生變,但極致的再極致呢?

如今的局面,電子製造業的規模已經去到極致,於是,我們看到其他人都在喊轉型,而他們的轉型是不再以製造為核心,至於要以什麼為核心,我不知道,我相信,很多人都還不知道。有人說這是轉型的尷尬過渡,像青春期發育的變聲一樣尷尬,這尷尬來自於不知道該如何自處,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

但鴻海有這樣的尷尬嗎?我其實感覺不太出來,因為,鴻海已經做出選擇。

今天有個朋友問我:鴻海富士康要如何在蘋果庫克與中國之間平衡,又或者,要如何在美國與中國之間平衡。

我說,平衡永遠最難,選擇會比平衡容易一點。

(如果你想每天跟進我們在看什麼聽什麼想什麼,請加入關注訂閱號TWicic懂灣灣,長按下面那圖中間的維納斯女神照片,你就能成功訂閱TWicic懂灣灣)

(如果你想每天跟進我們在看什麼聽什麼想什麼,請加入關注FB粉絲專頁TWicic,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那就分享Share吧。) 

相關焦點

  • 郭臺銘的尾牙宴 百千萬劫,「人身」難得
    今天,如英國脫歐、川普當選、以及蔡英文上臺後的兩岸情勢,足以讓郭臺銘能夠更具像的描述他的觀察了。6月22日股東會上,當時鴻海正著手併購夏普,日本記者為爭取入場採訪,都「擠破頭」了。由於當時焦點在SHAPP,郭臺銘股東會上很重要的一席話,倒是色彩被衝淡了。
  • 百千萬劫難遭遇
    第二節 百千萬劫難遭遇        百千萬劫難遭遇:幾百、幾千萬個劫也很難遇到佛法
  • 為什麼又說「人身難得」?
    」又常聽他們說:「人身難得!」矛盾嗎?其實,以佛教的邏輯來看,這兩種說法不僅不矛盾,還是統一的。而從學佛修道、以超越生死的角度看,人身又是最難得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佛教將三界眾生分成了六大類,即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眾生。
  • 鬼敲門— 今天看什麼? 20170320
    現在很多人喜歡說「媒體治國」,意思是指我們的政府官員都看媒體風向在做事,又或者是怕被媒體踢爆、抹黑,所以就不敢勇於任事了,嗯,的確是有這樣。但我也有看到一些奇妙的狀況,是不論媒體怎麼公幹,政府都還是硬要做,這時,怎麼就不怕媒體了?怎麼就不靠媒體治國了?
  • 暇滿人身難得(一):人身如摩尼寶
    我們幸獲難得人身,又有聽聞、修學佛法之機會,當思維暇滿人身難得,不可無益空過。又當念一切皆無常、壽命不能長保,此世不能久住,知死亡必至,死後無非轉生六道。觀六道無非是苦,信業果之不虛,明解脫之功德,希涅磐於大道。然學佛如沒有師承,即為妄修。欲入菩提正道,必須依善知識開示正法,依教起行,否則不得成就。然而六道眾生無非自己大恩慈母,發利他成佛的無上菩提心,行菩薩六度大行。
  •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法門更是難遇
    經上講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假使不是前世種植善根的因緣,比如在諸佛前承事、供養、聞法、發願等等,今天連佛經的名字都聽不到(比如現在世界上有幾十億人沒聽過佛經的名字,甚至「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六字洪名,都沒有聽說過。
  • 人身究竟有多難得
    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  善友難逢
  • 人身難得,如盲龜浮木
    釋迦牟尼佛說:「人身難得      佛陀曾經在《雜阿含經》中用「盲龜浮木」的譬喻來說明「人身難得」,經中說:在八萬四千裡這樣寬廣的大海中,海面上有一塊浮木,浮木中間有一個孔;有一隻壽命非常長的盲龜,可以說無量壽,盲龜必須經過一百年,才有機會浮出水面一次,這隻盲龜浮出水面的時候,剛好遇上這塊浮木,並且剛好把頭伸進浮木的孔。      這種機會有多少呢?
  • 人身難得
    點擊圖片上方【宏揚法師】即可添加關注1 佛常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你必須是得人身,又有緣遇到佛法,你才有機會往上提升;如果你得不到人身,或得人身但聞不到佛法,你這一生就空過了。4 如果《弟子規》上說的做不到,你只能做一半,還有一半做不到,那來生得人身的機會就是一半一半,沒有把握。至少要能夠做個八成、九成,你才真正有信心來生不失人身,你說這個多重要!5 縱得人身,聞佛法的機會不見得遇到,一萬個得人身的人,難得有一個人有機會聞到佛法,你說多難!聞到佛法,佛法還有真的、有假的,就像世間的貨品一樣,有假的,有偽造的。
  •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當然,倘若你成天只是造惡業,什麼佛法都不學,這個人身也不一定難得,就像米拉日巴對獵人袞波多吉所言:「本來佛說暇滿人身珍貴難得,但看見像你這樣的人,便會覺得人身沒什麼好珍貴的。」因此,造惡業的人身並不難得,而造善業的人身,才極為難得。尤其是通過此處的比喻,要明白從惡趣中獲得人身特別不容易。
  • 人生是苦,人身難得
    人身是苦的聚合之所。但在這世界上要修成人身也頗不易,需要多種善因,可謂人身難得。人生是那樣的苦、又何以要修得人身,還要感嘆人身難得呢?       釋迦牟尼是在人道成佛的,只有人身才能成佛。餓鬼、畜生道太苦,沒有條件修行,天道太舒服、也無心修行,只有人道有苦也能離苦,有條件修成正果。        我們生存的世界是「娑婆世界」,娑婆二字意思是「堪忍」,或稱「有缺陷」。
  • PTSD— 今天看什麼? 20170415
    其實沒有特別關注這個題目,因為最近實在事忙,也因為這樣的題目,看了扎眼,於是索性就不看了。但也許是命運的捉弄,我在空檔讀了這份新聞稿,突然,我懂了為什麼這麼多人會這麼不爽這個題目,包括我在內。提升民眾生活品質、帶動數位經濟發展,這些目的看起來都是沒有錯的,即使真的翻遍計畫,看不出來,那些方法到底是不是能夠真的達成目的。「批評總是容易的,執行總是困難的」,我這樣想著,讓自己好好的再讀一次新聞,再看一次記者會直播視頻。藏在這些名稱看起來很熟、讀起來很像、聽起來很對的計畫裡的,總有一些挑得出來的骨頭,總有一些勾得起的回憶。
  • 為何說人身難得,中國難生?
    為何說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得到人身,不生在有佛法流行的地方,你也聞不到佛法。中國是大乘佛法普及流行之地,沒有佛法的地方就等於邊地,聽聞不到佛法,所以中國難生,可見生在中國需要大福報。
  • .— 臺灣電子業今天看什麼? 201601221
    這公司在併購時候的評估,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當初買進來的,到底都是些什麼東西?不能吃不能喝?還得打銷虧損?這,到底是什麼道理?每家公司在併購時,都會有一番說詞,不是為了發揮更多合作綜效,截長補短,就是為了更好的未來。宏碁當年買Gateway與Packard Bell時,是說要鞏固歐洲、站穩美國。
  • 暇滿人身難得
    什麼是暇滿人身?總體概括起來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外部環境具備學佛的條件,另一個是自身具備學佛的條件。一般不學佛的人,只得人身,他再努力行善積德,比如修橋、鋪路、濟貧、放生等等,最終也只能投生上三道(天、人、阿修羅),他不可能逃脫輪迴,不可能成佛,因為他沒有成佛的方法,也沒有成佛的願。        惟有得到暇滿人身,才有可能修學佛法,超脫輪迴直至成佛。
  • 《百千萬劫難遭遇》1丨質疑迷信,是成為真佛子的開始
    所以,我們幾位法師,法師團商榷以後決定,今天的第一講,不管我們在座的也許是資深居士了,對於佛法的了知已經有了很深的造詣;或者是剛剛開始初基接觸;不管怎麼樣我們今天第一講,從「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個主題開始。
  • .— 臺灣電子業今天看什麼? 201601116
    對於王雪紅要告獨立記者這件事,說實話,我只有一個看法:王雪紅要討回的正義與名譽不在法庭上,而是在戰場上,把宏達電做好,什麼正義與名譽都回來了,否則,想想那些買宏達電股票的散戶,想想那些為支持臺灣品牌的宏達電手機用戶,把宏達電經營好,你要捐多捐少、你要有多少個基金會,都好!
  • — 臺灣電子業今天看什麼? 201601109
    採購中心是什麼意思,是做管理、檢討國際大廠跟臺灣 OEM/ODM公司的工程計劃、確認規格等等,而真正的目的是 BOM(物料清單)的檢查審驗,換句話說就是砍價錢,確定臺灣的廠商沒有灌水。這是什麼作法?這是臺灣政府在做的是送錢給外商,幫他數錢,幫他來搶臺灣公司的錢。這麼多年過去了,當我看到亞洲•矽谷計畫的五大關鍵量化指標,其中有一項促成在臺設立研發中心,什麼樣的研發中心,還是以前那一種嗎?這可真的要講清楚才行。臺灣政府怎麼跟外商合作?
  • 廟小妖風大 池淺自然什麼就多了! — 臺灣電子業今天看什麼? 20160906
    有一個出事之後就一直不在臺灣、忙著到處找錢要收拾「別人」爛攤子的董事長,而且這個「別人」,應該跟這位董事長沒什麼「關係」,實在不懂,這位董事長到底是在著急什麼,要到處去籌錢、完成這位「別人」未竟的公開收購?今天這位董事長說要啟動MBO(Management Buyout),我實在不懂,到底為什麼一定非把這個公開收購做完不可?這個公開收購一開始不是別人提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