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廣梁形容搞笑刺客與騰訊微視是「共生成長」的關係,從成長軌跡來看,兩者確實有相似之處。
在2018年上旬,搞笑刺客入駐微視之初,恰逢微視全新版本上線,初涉短視頻領域的曹廣梁等人通過微視適應了自己的新身份,並伴隨著微視改版、功能完善不斷調整完善自身內容。
用曹廣梁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第一個平臺就是微視,兩者又基本上是在同步變化,成長軌跡高度重合。」
此外,作為微視土生土長的原生帳號,搞笑刺客入駐之初至今持續汲取著微視紅利,微視官方也一路為其帳號「保駕護航」。
「最初,平臺專門對我們的內容做過輔導,也不斷針對我們的運營給出意見建議。」曹廣梁表示,微視在搞笑刺客懵懂起步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
有兩件事至今仍讓曹廣梁印象深刻,第一件事是搞笑刺客帳號漸有起色時,一度遭遇了外站搬運視頻的侵權,在曹廣梁團隊投訴舉報無果的情況下,微視代為出手幫助其維權成功。
「那時候有人從微視搬運我們的視頻去外站,短期內漲粉一二十萬了,我們發現以後就去舉報,但是投訴效果並不好,後來我們交給微視就妥善解決掉了。」
除此之外,另一件事則是搞笑刺客QQ空間視頻帳號莫名被封,在諮詢官方運營後,帳號很快得到解封,官方運營還跟曹廣梁進行了長時間的問題反饋溝通。
同時,入駐微視九個月,搞笑刺客幾乎參與了平臺大大小小的活動,包括湖南衛視的《快樂哆唻咪》綜藝,城市線下演出等。
「只要有些權重、流量的活動平臺都會推薦我們去,並且給予流量支持。」曹廣梁如此說道。
得益於微視的牽線搭橋,曹廣梁在來往於各大活動之中認識了不少微視上的短視頻大V,既有同類型的搞笑帳號熊貓俠、尬演團隊、二貨陳鵬鵬,也有花一村、祝曉晗、磨人的小乖乖等人與他相識。
「比如有時候微視那邊可能接了一個城市的項目,它需要幾個達人同時給那個地方拍攝,就喊我們一起去參加,大家就這樣在線下見面了。」達人見面,曹廣梁最大的收穫就是跟同行的兄弟姐妹交流運營、創作經驗,甚至洽談彼此後續合作的可能。
曹廣梁通過《快樂哆唻咪》綜藝與微視舞蹈達人磨人的小乖乖認識後,驚喜的發現磨人的小乖乖身在山東濟南,離曹廣梁所在的徐州驅車距離並不遠。
等到活動結束後,雙方團隊一起奔赴徐州進行了一次線下交流,彼此獲益匪淺。「我們互相交流了段子內容、舞蹈、表演,還有一些漲粉導流心得,後面一旦有機會說一起去參加活動,我們就很自然的在一塊合作一些內容了。」曹廣梁介紹,目前除磨人的小乖乖外,搞笑刺客還與尬演團隊、二貨陳鵬鵬達成了合作關係。
這一切都得益於微視給短視頻創作者們提供的交流渠道。
但曹廣梁表示,微視最吸引他的地方還是背後有騰訊背書,最初選擇入駐微視也有著此方面的考量。
依託騰訊系的內容分發能力,搞笑刺客的視頻流量如今已達到了十分驚人的程度。曹廣梁給場妹計算了一番:「微視、QQ空間、QQ看點多個騰訊系渠道在內,這將近一年搞笑刺客所有視頻的曝光突破87億,其中微視視頻播放量達到了30億。」
與微視共生成長至今,曹廣梁表示搞笑刺客已經深深根植於微視。
創始人:從北漂多年到回鄉創業
一個團隊的靈魂,離不開創始人本身具備的能力和魅力。曹廣梁的個人經歷如他拍攝的短視頻一樣精彩。
2004年,高中畢業後,19歲的曹廣梁毅然孤身一人一張火車票從徐州赴京闖蕩,靠著蹭發小和發小女朋友的大學專業課,完成了自己表演、攝影專業知識的積累。
「我發小當時考上北京電影學院,我就跟著他去蹭課。他女朋友學攝影的但不喜歡這個專業,基本這門課也是我去代她上,上完以後我幫發小女朋友交作業,讓她有學分能畢業就可以了。」
時隔十多年,當再度談起這「免費上大學」的經歷,曹廣梁仍頗為感慨,稱蹭課的決定改變了他的命運。
學習一段時間,對電影表演、攝影已有一定認識的曹廣梁決定「實踐出真知」,他一邊蹭課,一邊進入北京的各大劇組學習。回憶劇組的日子,曹廣梁用「很累很辛苦」來形容。
十幾年前,攝影機還沒如今這樣普及,整個劇組基本都是連軸轉,尤其是基礎工作需要隨傳隨到,像他這樣的基礎工種一天往往要在劇組的各個角落奔波十四、十五個小時。
「可能隨時會叫我搬個東西,叫我跑一跑跟一跟,去調度演員到位。總之現場導演發話就得到位,基本有空閒也沒法睡,你只能熬著時間。」他回憶著說道。
抱著學習心態的曹廣梁會利用空檔或者跑腿的機會觀察導演怎麼指導,攝影機機位放置,現場調度流程,現場人員分工,各類演員如何表演,「甚至我不時還能有機會在現場跟一些演員,負責人交流,向他們請教問題。」
等混到臉熟後,劇組偶爾會給他分配一些比較高端的工作。幾年下來等到他離開北京時,製片、導演、攝影、美術幾乎所有工種他都有所涉獵。為了維持生計,這期間曹廣梁還跟好朋友一起成立了小畫室教孩子們畫畫。
跑劇組,開畫室,上專業課,在北京的那段日子,他早出晚歸生活行程滿滿,導致如今回憶北漂的歲月,曹廣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直都在路上,一直都在公交車上睡覺」。
原本在他最初的計劃裡,他可能會在北京一直漂下去,直到找到真正拍戲、演戲的機會,但北漂四年後,一通來自家鄉老父的電話卻讓他有了不得不回家的理由。
1985年出身的曹廣梁是家中獨子,離家第四年曹父突然打電話跟他說「你媽想你了。」電話那頭也隨之傳來思子心切的母親的抽泣聲。
他這才恍然自己不知不覺已經離家四年,為了不讓父母擔心掛念,曹廣梁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回徐州老家。
同樣是一張火車票,只不過當初那個孤身闖京城的少年人這一次卻是選擇離開。
對此,曹廣梁表示並不後悔,他告訴場妹:「漂在北京這四年他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財富」。這些財富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金錢貨幣,而是他在北京四年,從大學上課到劇組跑腿,開個人畫室的所見所聞所學。
也因為如此,返回家鄉的曹廣梁並非漫無目的,他在踏上歸程的那一刻已下定決心,創業入行。「因為我當時有一個想法,因為我們家鄉徐州不算大城市,但是李保田老師、範明老師這些文藝大腕都是我們那兒出去的,文藝界還是有人但就是留不下。因為沒有一個團隊在,我當時就想我未來在徐州拉一個團隊幹也挺好。」
2012年,曹廣梁拉上自己的表妹小玉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徐州方舟影視,專注長視頻、ToB廣告業務,拍攝TVC、網大賺錢。
成立七年來,在ToB領域,徐州方舟影視曾先後拿到過北京國際微電影節最佳製作團隊獎、廣告長城獎等多個大獎,與華為、小米等企業達成了廣告合作,對網大、電影、綜藝等領域也有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