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虛烏有的天象謠言!木星、土星對地球影響可忽略不計

2020-11-18 中國微山網

網傳庚子年多災多難,180年周期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和銀面併到一條線擾亂地球引力場、磁場,導致地震、洪水頻發……

「天道輪迴,今年是小輪迴的庚子年,更是180年周期的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以及銀面併到了一條線上,讓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太陽風離子更猛烈地撲向地球,所以災害頻仍,未來幾個月是最高峰……」

最近,類似傳言甚囂塵上,「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地質、氣候巨大災難」等在微博、朋友圈以及一些短視頻平臺頻刷存在感。看似「好心又科學」的提醒,到底有沒有道理?如何看待今年出現的氣象、地震等災害?科技日報記者邀請天文學專家和地震及防災減災專家為您答疑解惑。

太陽狀態正常 木星、土星對地球影響可忽略不計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是我國為滿足空間天氣預警監測需要建立的,監測系統可以實時收集、處理數據並發布空間天氣現報、警報與預報,為我國衛星發射及科學研究部門提供觀測數據。

科技日報記者7月16日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網站首頁醒目位置看到,過去24小時空間天氣綜述為「太陽活動水平極低,沒有爆發C級以上耀斑。」「預計未來3天,太陽活動水平極低,爆發C級以上耀斑的可能性低;地磁活動平靜到微擾。」並未出現傳言中的異動。

「太陽是太陽系的主宰,能對地球產生決定性影響的只能是太陽,土星、木星的影響微乎其微,來自銀河系的影響更是不值一提。」長期從事太陽物理研究的中科院雲南天文臺研究員林雋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太陽整體上處於一個非常穩定的階段,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大約50億年裡也將保持這樣的狀態。

太陽在整體能量釋放平穩的基礎上,大約每11年會表現出明顯的磁場活動現象,具體表現就是表面會出現很多黑子,並伴隨有間歇性的能量突然釋放,被稱為太陽爆發。

「對於有人類活動的地球來說,太陽爆發導致的後果有時是可以明顯感受到的,比如短波無線電通信中斷、大型變電站設備燒毀、衛星運行異常等。」林雋指出,從長時間的統計結果來看,太陽磁活動與地球災害之間大致有負相關的關係,即太陽活動頻繁、表面上黑子很多、爆發激烈的時候,地球上一般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太陽活動不頻繁、表面上黑子很少甚至沒有黑子、明顯缺少爆發的時候,地球上的自然災害會明顯增加。

太陽自從前一個活動周結束之後的2007—2009年,就進入了罕見的不活動時期,原來預期從大約2012年開始的上一個活動周中,確實出現連續幾百天太陽表面上沒有黑子的狀態,這種狀態斷斷續續一直持續到現在。

「太陽帶著太陽系內的一眾成員,基本上一直都在銀河系所在的平面,也稱為銀面上圍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不存在併到一條線上、讓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的問題。」林雋說,地球自轉、公轉,以及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的運動,都是這些天體經過幾十億年的相互作用、相互磨合之後達到的一種自然和諧狀態。其間偶爾會有些起伏波動,但至少在可以預見的近50億年內,不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認為,把兩種不相干的事實扯在一起,引出一個謬論,是一種典型的偽科普邏輯。

地震與天象沒有相關性 目前發生頻次在正常範圍內

在雲南省地震局,預報中心主任蘇有錦研究員聽明記者的來意,肯定地說:「地震成因主要是地球本身的結構和運動導致,地震發生和天象沒有相關性。只要地球在運動,就會一直有地震發生。」

蘇有錦介紹,全球7.0級以上的地震年均水平為18次左右,半年頻次為9次左右,今年1月至今,共發生6次,頻次略低於年均活動水平;同期,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5.0級以上地震19次,頻次雖然略高於年均活動水平,但仍在正常活動範圍內。「因此,從全球尺度和中國大陸地區來看,今年以來的地震發生情況保持在正常活動水平範圍內,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蘇有錦說。

在全球範圍內,平均每天都會發生一萬次左右的地震。「地震發生在時空分布上具有不均勻性特徵,它在某個時段會相對頻繁一些,某個時段會相對少一些。」蘇有錦說,如今年7月12日,河北唐山發生5.1級地震,雲南綠春發生4.4級地震,四川若爾蓋發生4.2級地震,備受關注。「人們聚焦於地震是不是多了,但從長期觀測結果來看,基本也在這些地區地震發生情況的正常範圍內。」蘇有錦說,一般來說5級以下地震基本上不會產生破壞。

此外,近日一些所謂預測某時某地會發生地震的言論也是沒有科學道理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人「看到天空中有地震雲」,又或「誰家的動物出現了異常反應」……事實上,這些所謂的預兆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即便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已經長足進步,但依然做不到像預報天氣一樣提前預報地震發生。

「從積極防災的角度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科學合理選址,按抗震設防標準把房子建得結實,尤其是在多震區和地震易發區,還應做好防震減災知識宣傳,這才是科學、務實的做法。」蘇有錦強調。

降水由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決定 與天體聯繫到一起毫無科學依據

6月以來,我國南方迎來持續強降雨,因其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局地強降水重疊度高等特點,也引發網友熱議,並將其歸咎於「異常天象」。

中科院雲南天文臺王建成研究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按照常識,降水的成因更多在於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它有時有規律,有時沒規律,但把持續降雨和洪水災害與太陽系其他行星乃至銀河系聯繫到一起,這是毫無科學道理的,稍有物理學常識的人都不會相信這樣的說法。

縱觀歷史,長江水患頻仍,是由於長江整體呈東西走向,並基本處於同一緯度,若上中下遊同步進入汛期,防汛壓力就會劇增。而今年也是這樣的局面,7月4日至10日,雲南、重慶、貴州至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今年以來最強降雨過程,江西境內鄱陽湖壓力尤巨。

水利部中國水科院減災中心洪水管理與影響評價研究部主任李娜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1998年洪水之後,我國做了幾項大工程,長江防洪能力大幅提升。重點實施「平垸行洪、退田還湖、移民建鎮」工程,長江的蓄洪能力有所增加;長江幹流堤防的加固加高和河道疏浚,行洪能力大大加強;長江幹支流上修建了很多具有防洪作用的水庫,調蓄洪水的能力顯著提升,最主要的是建成了三峽水利工程,其防洪庫容達到220億立方米。同時,長江流域的洪水監測、預報和防洪聯合調度的覆蓋面、準確度和時效性,與20多年前相比也有了很大提升。

「如果再發生1998年那樣的大洪水,長江幹流的防洪體系完全沒有問題。」李娜表示,但長江東西橫貫非常長,一些支流和上遊山洪溝的防洪能力還不高,局部區域發生洪水造成損失的局面還難以避免。(趙漢斌)

相關焦點

  • 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子虛烏有的天象謠言 才是真「災害」
    網傳庚子年多災多難,180年周期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和銀面併到一條線擾亂地球引力場、磁場,導致地震、洪水頻發……「天道輪迴,今年是小輪迴的庚子年,更是180年周期的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以及銀面併到了一條線上,讓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太陽風離子更猛烈地撲向地球,所以災害頻仍,未來幾個月是最高峰……」
  • 揭秘那些子虛烏有的天象謠言
    網傳庚子年多災多難,180年周期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和銀面併到一條線擾亂地球引力場、磁場,導致地震、洪水頻發……「天道輪迴,今年是小輪迴的庚子年,更是180年周期的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以及銀面併到了一條線上,讓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太陽風離子更猛烈地撲向地球,所以災害頻仍,未來幾個月是最高峰……」
  • 子虛烏有的天象謠言才是真災害
    網傳庚子年多災多難,180年周期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和銀面併到一條線擾亂地球引力場、磁場,導致地震、洪水頻發……「天道輪迴,今年是小輪迴的庚子年,更是180年周期的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以及銀面併到了一條線上,讓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太陽風離子更猛烈地撲向地球,所以災害頻仍
  • 2020年天象收官「大戲」:流星雨、木星合土星來襲
    中新社南京12月3日電 (徐珊珊)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3日消息,隨著12月的到來,雙子座流星雨、雙星伴月、木星合土星、小熊座流星雨等輪番登場,2020年天象將迎來收官「壓軸大戲」。12月13日至14日,令人期待的雙子座流星雨迎來極大期。
  • 木星合土星、流星雨、日全食……12月這些天象別錯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 上官雲)12月,隨著雙子座流星雨、木星合土星等輪番登場,2020年的「天象劇場」將迎來「收官大戲」。這其中,雙子座流星雨、小熊座流星雨值得期待,你準備好了嗎?雙子座流星雨如期而至12月13日至14日,令人期待的雙子座流星雨迎來極大期。
  • 本月有兩次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距排列」天象,第二次在27日出現
    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距排列」在現代,所謂的「天象」是指各種發生在地球大氣層外的現象,我們所了解的天象絕大多數都是由太陽系內的天體運動而產生的,比如我們最為熟悉的「日食」和「月食」,就是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的位置關係形成的天象,除此之外還有行星衝日、超級月亮、流星雨、行星合月、行星凌日等天象。
  • 罕見「木星合土星」天象即將到來:中世紀以來兩者最接近的可觀測合...
    據外媒CNET報導,今年的萬聖節迎來了罕見的「藍月亮」 ,而感恩節上演了「火星伴月」的美麗天象。現在,準備好迎接聖誕節前罕見的壯觀天象:一個被稱為「木星合土星」的事件將在12月21日發生,屆時,木星和土星會比中世紀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更接近對方。
  • 今晚木星土星將神奇合體,上演「星星相吸」罕見天象
    今晚木星土星將神奇合體,上演「星星相吸」罕見天象而就在今晚,還將上演一罕見天象——木星土星超級大相合。需要指出的是,說木星和土星合體,其實是我們地球人的一廂情願,這一切只是地球視角下的視覺感受。以地球為中心看,木星與土星的赤經或黃經相同時,被稱為「木星合土星」。 在天體發生合事件時,往往是兩個天體在夜空中看起來最接近的時刻,也是拍攝的最佳時機。
  • 雙星伴月、木星衝日…7月五大天象不可錯過!有人開始許願...
    從明日(7月6日)的「雙星伴月」開始,五大天象將連連登臺,貫穿整個七月。到底有多熱鬧呢?快圍觀,有人已經開始許願了。雙星伴月有哪些看頭?雙星伴月是指土星、木星兩顆太陽系行星與月球同時出現在夜空中,三者組成 「三角形」的特殊天象。
  • 揭秘謠言
    網傳庚子年多災多難,180年周期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和銀面併到一條線擾亂地球引力場、磁場,導致地震、洪水頻發……「天道輪迴,今年是小輪迴的庚子年,更是180年周期的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以及銀面併到了一條線上,讓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太陽風離子更猛烈地撲向地球,所以災害頻仍,未來幾個月是最高峰……」
  • 近400年來木星土星相距最近,各地可見這一罕見奇觀
    如果天色晴朗,夜幕降臨後,中國各地都可用肉眼觀賞到這一特殊天象。如果採用雙筒望遠鏡觀察,效果更理想。木星和土星的會聚,平均19.86年才發生一次。上一次出現在2000年5月31日,兩者相距1.1度,會聚在白羊座;下一次將發生在2040年10月31日,兩者相距1.1度,匯聚在室女座。
  • 土星木星即將壯觀相合
    12月17日晚,土星和木星將與一輪彎月上演「雙星伴月」的美麗天象。最值得期待的是,20年一遇的「土木相合」天象將在12月21日晚上演。因為距離接近,在天文望遠鏡中,兩大行星將可「同框」觀測。 土星和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兩顆行星,土星的公轉周期約為29年,木星的公轉周期約為12年。木星公轉兩圈的時候,土星還沒有完成一圈,因此夜空中常常能看到木星「套圈」的情景。
  • 近400年來木星土星相距最近 各地可見這一罕見奇觀
    如果天色晴朗,夜幕降臨後,中國各地都可用肉眼觀賞到這一特殊天象。如果採用雙筒望遠鏡觀察,效果更理想。木星和土星的會聚,平均19.86年才發生一次。上一次出現在2000年5月31日,兩者相距1.1度,會聚在白羊座;下一次將發生在2040年10月31日,兩者相距1.1度,匯聚在室女座。
  • 冬至將現罕見天文奇觀:木星和土星400年一「抱」,深圳日落後可見
    如果天色晴朗,夜幕降臨後,我國各地都可用肉眼觀賞和拍攝到這一特殊天象。如果採用雙筒望遠鏡觀察,效果更理想。木土相聚甚近,上次在1623年木星和土星的會聚,平均19.86年才發生一次。今年12月21日22時木星和土星會聚,相距特別近,兩者角距只有0.1度,即只有滿月視直徑(約0.5度)長度的五分之一。木土兩星相距這麼近,是1623年7月17日以來最近的。如果要再次觀看到木星和土星這麼近的相聚,就要等到2080年3月15日。為何會出現這特殊天象為何會發生這特殊而罕見的天象?
  • 多國上空出現奇觀,木星和土星上演「大合相」
    12月21日,多國天空中出現罕見的壯觀景象,木星和土星上演的「大合相」。木星和土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兩顆行星,雖然木星合土星」的天象每20年就會發生一次,但今年的這次十分罕見,木星與土星幾乎完全「重疊」,仿佛一顆「雙行星」。上一次出現這樣的天象是在中世紀,差不多800年前。
  • 土星木星上演星星相「吸」奇觀
    除了這個一年一度的重要節氣,當天其實還有一個重大天象——那就是二十年一遇的「木土相合」。這次土星、木星這麼近的距離,可是百年難遇的。據寧波市天文愛好者協會副秘書長、效實中學天文社指導教師毛錦旗介紹,木土相合指的是以地球為中心看,木星與土星的赤經或黃經相接近,是兩個天體在夜空中看起來最接近的時刻,也是拍攝的最佳時機。
  • 每400年一次,木星和土星罕見大合,會發生什麼事情?
    冬至已至,夜幕降臨後摩羯座方向出現罕見天象,木星和土星「大合」,上一次出現如此近的情況還是在400年前,大約是1623年7月17日。太陽系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都是肉眼可見的,它們在夜空中的視星等都小於6,金星的視星等甚至可以達到-3.8左右,看起來非常明亮。
  • 今年7月,金星、木星、土星、水星先後迎來觀賞好時機
    7月天象精彩紛呈,不但有金星最亮,還有水星西大距,更是一年中觀賞木星、土星的最好時機。
  • 土星木星交會高清畫面來了!800年來第一次肉眼可見
    【CNMO新聞】12月23日,「土星木星交會高清畫面」「土星每年會下鑽石雨」登上微博熱搜。據央視新聞報導,這是800年來第一次肉眼可見的土星木星交會。不過,它發生的時間是21日。也就是說,當你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你可能已經錯過了這一天文奇觀。 有人表示, 自己真的肉眼看到了土星環。
  • 2020冬至日土星木星將上演星星相吸 下次要等到2080年
    天文專家介紹,作為本年度重磅天象之一,12月21日「冬至日」這天,「土木相合」這一罕見天象將現身天宇,屆時,土星和木星這兩顆大行星幾乎「挨」在一起,上演「星星相吸」的精彩好戲。  ▶什麼是土木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