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和諸葛亮各出一計,結果劉備聽了諸葛亮的,導致關羽敗走麥城

2021-02-23 漲資勢

廣告及合作QQ:843661388

提起三國有名的戰役,很多人會不由自主的想到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是兵家戰役中的成功典範,更重要的是這場戰役是雙方心理的較量,是智慧的較量。這也讓後世很多人對這場戰役讚不絕口,更讓人佩服的是那羽扇綸巾、運籌帷幄的周瑜和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借東風的諸葛亮的計謀。

龐統

不過我們同時也忽視了另一個人的才能,那個人的智慧和計謀都不在諸葛亮之下,他就是龐統。準確來說,很多時候他的才華被諸葛亮的光芒所遮蔽,別人看不到他的才華。他在劉備大營中,他的位置和待遇是不如諸葛亮的,他的主子劉備給他的信任度也是遠不如給諸葛亮的信任度。其原因呢是因為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請來的,其過程之艱辛劉備自己心裡還是有數的,所以對著來之不易的人才劉備也是格外的上心,畢竟得之不易嘛。

再來反觀一下龐統的求職之路,龐統是自己毛遂自薦,自己找上門來的。這在他們的主子心中,一個是千辛萬苦請來的,一個是自己自薦的,從成本上來看,自然是看諸葛亮更為金貴。

諸葛亮

不過也有人分析過他不得劉備的信任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他長相比較醜,劉備顏控不顏控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都知道史書上記載諸葛亮「身高八尺,相貌不凡」,現在翻譯過來就是一個一米八幾的大帥哥。龐統和諸葛亮這兩個職能相似的人,能力相當的人,劉備放著一個帥哥不用用一個醜的,想想也不太可能。這還是告訴我們古今中外顏值高還是優點多,這個解釋了為什麼整形醫院人都得原因。

不過身為一個領導者還是遵循兼聽則明這樣才有利於組織的長遠發展,有利於團隊的健康成長,但是劉備這個領導顯然是沒有做到兼聽則明這一點。比如說他對諸葛亮是給了足夠的信任,對他的計策都十分的熱衷於採納和實施,而對於龐統就是另個態度了。

劉備

比如說在荊州這個問題上,諸葛亮給出的建議是佔領荊州,以此作為據點,還做以後的發展問題。而龐統的建議是以益州作為據點有利於發展,因為荊州地處要地,位置十分的危險,得了荊州就是於吳國決裂,而曹魏又對他們虎視眈眈,對於蜀漢來說十分不利。結果是劉備採用了諸葛亮的計策,之後的是大家都可想而知,蜀漢確實是兩面受敵,十分不利。

後來蜀國與吳國因為荊州開戰,關羽作為先鋒去應敵,結果慘敗。雖然關羽最後敗走麥城而亡是與他的性格有關,但是這件事的起因還是應為在最開始的決策上。

關羽敗走麥城

人們常言道聖人千慮必有一失,雖說諸葛亮很是有才華,劉備對他也很信任,但是並不代表他的計策一定不會有問題。當時劉備若是聽龐統的建議,或許關羽就不會死了,劉備也不會那麼早的鬱鬱而終,是否歷史就會改寫了也不可知。

今 日 視 頻 推 薦

她是紅樓夢裡有才華,有魄力,有能力的女子

強烈推薦下面生活中你不可或缺的優質微信帳號,相信我,你會從中受益很多!

關注小貼士

回到微信主界面,找到右上角的「+」號,點「添加朋友」,在搜索框裡輸入微信號即可哦!PS:不要搜索名字喲,只有通過這個唯一的渠道搜索微信號才能準確關注正牌的哦~

全球CEO部落

複製搜索微信號:quanqiuceo

CEO智慧,王者精英,打造高端人脈交流平臺,資源共享,合作共贏!活化人脈資源,匯聚信息並快速對流,讓人脈轉化為財脈商機.

網羅常州吃喝玩樂所在;本地新聞,匯聚常州人衣食住行精彩.有關常州最新旅遊攻略;特產小吃;歷史人文;盡收眼底.

漲資勢

複製搜索微信號:zhangzishi0519

這裡為你提供你不知道、想知道、不能不知道的新聞,還為你分享你不知道的生活小知識,健康知識,精彩視頻,傳遞正能量,為你每天不斷漲資勢

小方百科

複製搜索微信號:baikexiaofang

傳播養生知識,分享健康的生活方式、幽默笑話、精彩視頻、健康飲食、美容養顏。崇尚健康生活,普及千年養生理念,關注健康,關愛生命,小方百科陪您每天學養生知識。

相關焦點

  • 盤點劉備歷任軍師,諸葛亮是老大,第三最遺憾,關羽位居第二
    但是,劉備卻有一份常人所沒有的良善,他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尊重,所以即使他一敗再敗,依舊能吸引許多能人志士前來投奔。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其他眾人的輔佐,劉備終於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從一個織席販履之徒成為蜀漢開國皇帝。
  • 龐統曾經說了這麼一段話,劉備不聽,最後導致關羽慘死
    說起三國時期和諸葛亮齊名的謀士,相信很多人都會首推龐統。
  • 龐統告訴劉備:諸葛亮不靠譜!劉備充耳不聞,結果後悔不已
    但是,同為劉備「中郎將軍師」一職的龐統和諸葛亮,或許未必那麼和諧,而是彼此劇烈競爭,爭向劉備展現才華。一次,龐統告知劉備諸葛亮不靠譜,劉備不聞不問,10年之後卻後悔不已。三國有一神人,仿佛就操作三國的幕後大佬,他便是司馬徽,水鏡先生。鳳雛既出,自然備受官方注重,於是龐統很快成了周瑜的人,做了功曹,便是成績記載考核官。或許不受注重,或許感覺無聊,周瑜死後、劉備佔有荊州不久,龐統就離開東吳來到劉備這兒,以從事的身份試守耒陽縣令。
  • 華容道上,關羽故意放走曹操?這其實是諸葛亮一石四鳥之計
    不過,總體說來聯軍的兵力頂多佔到曹操兵力的四分之一。曹操雖然兵力強盛,但是大多數都是新兵蛋子,加上又有部分兵馬是剛剛從劉表手上收編過來,對曹操還不是非常認同,其中還有討厭曹操的兵士。再者,曹操中了周瑜的離間計,將水師都督蔡瑁張允都結果了性命,如此一來,曹操的水軍戰力方面便會大打折扣。
  • 龐統落鳳坡大喊9個字, 劉備聽了無表情, 諸葛亮聽了後悔出山
    《三國演義》的都知道,此人和諸葛亮是同出自司馬徽的弟子,劉備在自己想要徵討天下的時候,很想讓司馬徽做自己的謀龐統很多熟知《三國演義》的都知道,此人和諸葛亮是同出自司馬徽的弟子,劉備在自己想要徵討天下的時候,很想讓司馬徽做自己的謀士,但是司馬徽以年老為由婉拒了劉備,並和劉備推薦自己的兩個徒弟,第一個就是諸葛孔明,第二個就是龐統,一個號稱臥龍,一個號稱鳳雛。
  • 聽到關羽被殺,諸葛亮冷冷說出7個字,劉備聽後果斷殺死劉封!
    不過可惜的是,關羽在此時敗走麥城,魂歸山西!關羽之死對於劉備來說,是個巨大的損失。諸葛亮聽到關羽被殺後,冷冷說出7個字,劉備聽後果斷殺死劉封!這劉封是何許人也,難道是劉封造成了關羽的死,其實筆者認為,劉封真的很冤枉,只是諸葛亮與劉備藉此機會將劉封除掉罷了!
  • 關羽為何敗亡?主席一句話直指要害,竟全是諸葛亮的過錯
    然而因為盟友吳國的背刺,使得關羽兵敗身死,蜀國也就此由盛轉衰,屬實一件憾事。 後世評價,關羽被背刺,完全是因為他太過傲慢,得罪於孫權,但是,同樣是用兵如神的偉人,卻一語道破:關羽敗走麥城,完全是諸葛亮在戰略決策上出現了瑕疵。 一、兵力分散 主席曾這樣評價諸葛亮:「其始誤於隆重對,千裡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為何三請諸葛亮,而不是龐統?
    與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隆中的諸葛亮相比,龐統加入劉備集團的經歷頗為曲折。
  • 劉備駕前十大忠臣能臣純臣:關羽張飛是忠臣,諸葛亮趙雲是什麼?
    咱們今天就以劉備手下的十大重臣為例,也把他們分成忠臣能臣純臣三類,這其中關羽張飛自然是忠臣,而諸葛亮趙雲算什麼,就值得深思了,至於龐統法正,似乎也不好評價。所以就請讀者諸君翻開三國正史,聽其言觀其行,看看他們屬於哪一類臣子。一、關羽張飛自然是忠臣,除了關張二人,劉備駕前還有哪些忠臣?
  • 同樣說不,關羽敗走麥城,司馬懿全身而退,說「不」有何技巧?
    孫權這時候吳王孫權的一些謀士給他出主意,主公不能聽,曹孟德的此人乃當世之奸雄。孫權同意了,想讓諸葛瑾去提親,因為諸葛瑾弟弟諸葛亮那是關羽的上司,可能會好說些。於是諸葛瑾帶著孫權書信到荊州,到了荊州見了關羽,關羽這個時候,心裡也明白,跟吳國得客氣,為什麼?諸葛亮,在龐統死了之後進了西川,幫助劉備打西川,臨走的時候問關羽,說是如果曹操打你怎麼辦?
  • 關羽被他害死,姐夫被他殺死,諸葛亮看破不說破,8年後除掉他
    關羽,字雲長,武藝高強,忠肝義膽,被譽為「武聖」。關羽和張飛是最早跟隨劉備的兩個人,三兄弟南徵北戰,共甘共苦。
  • 三國最大謎案,劉備與諸葛亮真的非殺關羽不可嗎?
    在《三國演義》中,最令人悲傷的故事莫過於關雲長敗走麥城:過五關斬六將時如天神下凡的英姿,卻落得敗走麥城時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境地。最後還被一個不知名的小輩斬殺,當真可惜、可嘆、可憐。如果不發動襄樊之戰,曹操就不會派大軍來救,關羽也不會因為軍力吃緊而從江陵調兵,後方的大本營就不會空虛,孫權一方就沒有可乘之機,南郡就不會失守,關羽就不會敗走麥城。所以一切的根源在於,關羽為什麼要主動挑起這場戰爭?到底是他自作主張肆意妄為,還是劉備下令讓他去打的呢?史料上沒有記載,所以存在爭論。
  • 諸葛亮和龐統都有才,但對荊州的歸屬,兩人的意見為何完全相反?
    其實這個觀點都不是最終影響戰局的關鍵,影響戰局關鍵有二點,第一如果龐統不死,諸葛亮穩坐荊州而不是讓關羽獨自在荊州,漢室可興。第二龐統死後,關羽失荊州,劉備暫緩伐吳,那也有機會。其實最大的敗筆就是關羽太剛愎自用了。
  • 假如在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龐統能輔佐劉備一統三國嗎?
    諸葛亮的歷史功績我們都知道,在這裡不必贅述,我們重點說說龐統。龐統初到劉備麾下時,不被賞識,被派去耒陽縣令,結果在任上不理政務,被免官。後來魯肅給劉備寫了一封信,說龐統不是「百裡之才」,意思是讓龐統當縣令,是大材小用了。
  • 華容道關羽放走曹操,源自一年前諸葛亮與劉備的謀劃
    公元208年赤壁大戰,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考慮到曹操與關羽有恩,於是派關雲長把守華容道,留個人情與關羽做。小說又寫曹操果然由烏林向華容道敗退,並在途中三次大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未在險要處暗設伏兵。
  • 漢中之戰,夷陵之戰,劉備為何不帶諸葛亮?你看看孔明真實的身份
    他成名比劉備要早,而且地盤也要比劉備要大,當然,謀士、大將,也要比劉備要多。公元219年,劉備終於和曹操一戰,首先劉備是派遣了大將,馬超、張飛。讓他們去攻打下辯,其目的當然是奪取漢中。然而,張飛、馬超卻敗在了曹休之手。張飛的計謀被曹休識破,後來,劉備又派遣陳式去攻打馬鳴閣,這一招也算是高明。劉備,當時想的就是先切斷漢中與許都之間的聯繫,然後再慢慢收回漢中。
  • 諸葛亮、龐統、法正三個重要謀士,對劉備集團的三個重要戰略
    比如說袁紹有佔據河北南下的戰略;曹操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江東集團早先有所謂的"天下二分之計",劉備集團自然也有自己的戰略。諸葛亮、龐統、法正這三個重要謀士,分別對劉備提出三個重要戰略。下面小編就聊一聊這件事。
  • 關羽遇害,諸葛亮私下說了11個字,劉備聽完當機立斷,賜死劉封
    關羽和劉封,都是三國時期蜀漢集團的核心人物。關羽自打和劉備桃園結義以來,忠肝義膽,誓死相隨,立下功勞無數,最後卻落得敗走麥城,含恨遇害。關羽之死波及了劉封,劉封沒有及時救援關羽,所以被劉備賜死。那麼劉封究竟死得冤不冤?
  • 【青史成灰】龐統說過這16字,劉備不肯聽,結果……
    說起三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三國時代,曹操,孫權,劉備,三大巨頭,各有特色。
  • 關羽把「三國」毀了,他為什麼是諸葛亮最怕的人
    他深知關羽其人,識小義而未必明大義,盡小忠而可能害大忠,逞小勇而未能奮大勇。關羽濃厚桃園之義,卻淡泊天下大義。否則,他不會再三阻撓劉備三顧茅廬,也不會刁難諸葛亮初行軍令。他只知道諸葛避見乃兄,使三兄弟失了面子,不知道乃兄如果見不到諸葛,會失去爭奪天下的機會,會在瓜分國土的軍事競賽中被淘汰出局,連最後一勺殘山剩水也得不到。馬超不懂規矩,口稱玄德,而不稱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