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催婚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主要是這幾種

2021-01-18 二月談情

催婚一直以來都是現代年輕人最不願意面對的事情之一了,很多的父母都是用一種老過來人的心態去催促自己的孩子趕緊結婚,但是在孩子看來這樣催促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而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時不同了,可是這樣的話語又怎麼敢輕一點說出口呢,畢竟這是自己的父母,說出這樣的話語難免會讓他們感覺到有點心寒,畢竟這麼說不就是相當於在說父母已經老了,不適應這個時代了嗎?但是,很多時候事實就是事實,就算我們不說,但是這樣的事實是依舊存在的。

很多新時代的年輕人都很不明白到底婚姻在父母的眼中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或者說父母對於婚姻的價值觀是怎麼樣的,在不明白這一點的前提之下,父母做出的選擇當然會讓人感覺很難理解了。實際上,父母生活村的六十或者是七十年代,確實是一個讓人感覺不舒服的年代,至少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讓人感覺不舒服的年代,尤其是對於婚姻的觀點上,當然了這都是當時的經濟情況還有政治以及文化情況所決定的,如果把現在的婚姻觀放在當時我比就是好的,當時的父母們的婚姻觀多半是以長輩的觀念為主,也就是說婚姻當中的絕大部分決定都是由長輩來決定,而婚姻的形式也十分的簡單。

大部分的人都是通過媒人的介紹,然後兩個人一起看看對方,如果覺得不會不順眼,而且兩家人的情況也都差不多的情況之下就可以直接結婚了,至於談戀愛不得不說是有點奢侈的事情。所以,現在的家長在面對孩子談戀愛的問題的時候總是會忍不住吐槽,認為現在的人實在是矯情,還需要談戀愛,然後就說起他們以前的經歷。有些孩子可能會反駁,父母這樣的愛情不是真的愛情,這樣的愛情是不能長久的,然而在他們的那個年代,這樣的愛情往往反而是比較長久的愛情,很多人都是在吵吵鬧鬧的過程中一起陪伴了大半輩子。

不得不說,這樣的經歷對於父母而言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所以他們對於孩子的要求也會從自己的身上思考。那麼說到底父母的對於愛情的需求是怎麼樣的呢?我覺得他們對於婚姻的要求大概是這樣的:不需要精挑細選,只能要能夠選擇一個不是特別差的就行了,畢竟自己當初也是這樣走過來的,有經驗,如果非要選擇一個好一點的就有可能會一直都找不到喜歡的人,最後反而把自己的弄成是剩女或者是剩男。這樣一來就有點得不償失了,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比較求穩的觀念。

於是漸漸的就有了父母催婚的做法,這種做法當中父母會少考慮到這樣的做法對於其他人的影響,有可能你是在對自己的女兒催婚,實際上影響到的還不僅僅是自己的大女兒。舉個簡單的例子,我發現很多的女孩子都早熟就是因為家裡有人催婚的原因,我有一個朋友,她有一個妹妹,而這個妹妹才上小學六年級。這個朋友已經差不多三十歲了,於是這個朋友的父母就經常都催促她趕緊結婚,不然等到過來三十歲就沒有人要了。在父母的反覆催促之下,這個朋友沒有找到男朋友,反而是小女兒先找到了男朋友。

因為在父母的催促之下,小女兒很有可能就會被耳濡目染,然後就會產生一種我要早點找到男朋友這樣就可以不用被母親給嘮叨的思想,而且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在家庭當中總是少不了一些攀比的行為,尤其是家裡有小孩子的時候。小孩子總是喜歡在某些事情上勝過大人一籌,於是妹妹就會下意識想要在家人面前勝過姐姐,或者說是給姐姐添亂,於是他們家就會在姐姐沒有找男朋友但是自己找到了男朋友的前提之下個感覺到十分的驕傲,這會助長他們想要早戀的心態。

而對於被催婚者最直接的一種影響就是讓對方對婚姻和戀愛產生了抗拒,甚至有一些男性為了應付父母的催婚會選擇去租一個女朋友回家,反正父母又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在談戀愛,只要度過了父母的這一關就可以了。在這種得過且過的情況之下,他們就會漸漸地把自己的青春浪費掉。本來只是想要拖一拖而已,結果因為對父母的抗拒導致他們最後的結果是一拖再拖,最後反而是錯過了最好的一個結婚的時間。不得不說,這樣的結果也是讓人感覺十分的唏噓。

相關焦點

  • 思文爆媽媽離婚5次影響其婚姻觀,父母的婚姻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隨後自曝家裡人幾乎都離過婚,從姥姥開始便離過兩次、媽媽離了五次、小姨也離過,所以思文從心底覺得「婚姻不幸才是常態」。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不少人覺得父母、周圍親朋的婚姻狀態會對子女有所影響,所以戀愛時會首選非單身家庭。父母的婚姻狀態對孩子的婚姻觀會有所影響嗎?如果有,影響會有多大?
  • 原生家庭的不負責任,父母的不作為,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而此時的父母並沒有出面幹涉,沒有出面告訴女兒這樣是不可以的,而是默許的,現在想想這有多貪,多可怕!今天就來聊一聊原生家庭對小孩有什麼影響?平時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少,孩子沒有安全感。可很多父母做不到這一點,總是以要掙錢養家,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去選擇工作,從而忽視孩子,甚至從孩子生下來就丟給老人撫養,除了定期給點錢,每年和孩子見不了幾面。父母單純的認為孩子跟著老人凍不著也餓不著,挺好的 ,但父母卻忽略了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是渴望被父母關愛的,喜歡被父母抱在懷裡的感覺,這樣孩子才會有安全和幸福感。
  • 父母婚姻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女兒找到了幸福,母親不斷潑冷水
    女兒後來去外地上學了,媽媽發悄悄結了一次婚,這是她看到了放在柜子裡的結婚證,可是沒多久就離了,媽媽並沒有把這個事情告訴女兒。從此,媽媽的三觀又發生了重大變化,她認為所有的男人都是靠不住的,直到小莉交了男友,媽媽就不看好他們。她把男友帶回家,媽媽還是堅持她的觀點,甚至到結婚前,都這麼嘮叨,還告訴她不信走著瞧。
  • 大聲的吼孩子,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看看這3點影響吧
    這是很多父母的心聲,但是那個當下,確實都沒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是宣洩了,但是孩子卻成為了父母情緒的垃圾桶,他們承受著這樣的精神折磨,日復一日,孩子,自然也就成為不了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了。中國式的父母和孩子一天當中最大的衝突,可能就是晚上輔導作業的時間了,這個是大多數的父母都難以逃避的時刻,這個時候只要父母稍微地沒控制好,可能就成雞飛狗跳的時刻了,孩子總是著急忙慌地趕完作業,父母歇斯底裡地宣洩自己的情緒,得到的結果就是孩子含著淚也得把作業寫完,作業是寫完了就結束了,但是當下的情緒和場景可能就應在孩子的腦海裡了。那麼作為父母,大聲吼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呢?
  • 還在被父母催婚的人,如何不傷感情地懟回去?
    對於單身了兩年多的小薇來說,這句話給她的感覺是羞辱多於祝福。小薇跟我控訴,自從她27歲以後,她媽媽就變成了「催婚狂魔」,幾乎每次都能見縫插針地催促她找對象。其實不只是小薇,身邊不少朋友也吐槽過,他們的父母為了催婚,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
  • 小s直播被丈夫打斷,女兒的話道實情,父母關係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其實無論真相是什麼,小S女兒的話著實令人傷心,父母的關係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由此可見,父母關係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不好的父母關係足可以摧毀掉一個家庭,足可以毀掉一個孩子,這時候一定要注意下自身的言行舉止,有想法提出來,因為唯有父母關係好了,孩子才會身心健康,更好地去學習和生活,這點非常的關鍵。
  • 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大?看完的父母都沉默了
    對一個小孩子來說,父親就是他頭頂的天,母親就是他堅實的地,父母吵架,就是在他賴以仰望和立足的天地之間爆發了暴風雨。孩子小小的身軀和心靈所承受的痛苦,遠遠超過父母的想像。父母吵架,對孩子的性格、學業、社交、情緒、行為、甚至人生觀等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 30歲該不該被催婚?父母催婚的背後,往往是一種過度關心
    對於潘曉婷,其實她的父母也為她的婚姻擔心,畢竟,女兒都快40了,說不擔心怎麼可能,但潘曉婷自己卻對結婚這件事看得很開,並告訴那些吃瓜群眾,自己很忙,有很多事要忙碌,大家就自己過好自己的,別操心幹涉不了的事情了,在此,我們也希望,潘曉婷能早遇良人,此生幸福。
  • 與催婚頑抗的年輕人
    我應對父母催婚時不會有太過激的行為,很多時候採取軟性的態度糊弄過去,一邊聽他們說一邊附和撒嬌。我爸媽是自由戀愛,又有彼此的生活圈,所以不會像其他父母那樣催得厲害。我對自己什麼時候結婚沒有預期,先立業吧!不過,現在想想過年回家被催婚就會覺得令人窒息,像溫水煮青蛙,青蛙要跑,半熟的青蛙們從鍋裡爭先恐後伸出手抓住它:你回來啦!
  • 缺乏母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有一天,小男孩在玩兒,看見自家的小牛犢在母牛身下喝奶,待小牛犢吃飽走開,1歲半的小寶寶跑過去,學著小牛犢的樣子,直接咬住母牛的乳頭吸了起來!母牛竟然沒任何反抗,憐愛地回頭看了看小男孩,繼續靜靜地立著。這一發不可收拾了,小男孩每次醒來都要吸母牛的乳頭,後來逐漸發展到跟母牛玩耍、晚上還要躺在母牛的懷裡睡覺,儼然一對母子。
  • 秦嵐被催婚,俞飛鴻被催婚,吳昕被催婚,被催婚不缺你一個
    經常看真人秀節目的人都會看到這樣的事實:節目中有單身並且稍微大一點(30+歲以上)的女星在場的話,基本都會上演催婚這個情節劇目。 家人也好,朋友也好,你的粉絲也好,關心也罷,感興趣也罷,總之催婚。被催婚你有許多戰友,被催婚絕對不少你一個的。47歲的俞飛鴻在一次節目中甚至被問生理問題如何解決:主持人問:單身和生理需求,兩者是否矛盾?其實能聽出來,這是問俞飛鴻,你單身那你怎麼解決生理需求的。她大大方方的回答道「男人將需求和愛情分開,但是女人不行」!
  • 與催婚頑抗的年輕人:過年又要被催婚?
    春節每臨近一天,被催婚的年輕人就多了一分不安和焦慮。 「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親?何以解憂,唯有留守」,多地因疫情倡導就地過年,也了給大齡單身青年一個避風港。
  • 父母行為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潛移默化,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其實是這樣,父母的行為往往讓孩子在人生的起點學會了該怎麼做,在孩子的判斷善惡的能力沒有形成之前,父母的言傳身教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第一、父母的日常行為是孩子行為的模仿對象很多家長因為自身的修養不夠,往往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損壞了公共物品不主動賠償、為了自己方便而闖紅燈、抄近路,這樣的日常細節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習慣。
  • @新鄉青年,這是一份催婚急救指南,請查收!
    催婚的苦看到這樣的催婚,我們都會哈哈一笑。但在實際生活中像陶先生父母這樣,能以開明、搞笑的方式催婚的家長,仍是少數!更多的催婚,都是強迫、逼迫式的!圖片源於網絡,僅示意1、 貴陽一26歲女孩因父母催婚跳河自殺,獲救之後發聲「每天被家人催婚,不堪重負,感覺全世界都在和我作對。」2、 杭州一30歲小夥因單身被父親辱罵,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出租屋閉門不出20天。
  • 面對父母催婚怎麼辦?小學生的回答號稱無敵,網友抱拳:受教了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如今父母催婚也無需面對面,只要一個手機就可以下達指令:父母催婚第1招:分享雞湯文提醒你這類父母非常具有代表性,他們渴望你趕緊找對象,但又不想把這件事情說得那麼明顯。父母催婚第2招:用各種謎語暗示你找對象這類父母較為幽默,他們知道自己正兒八經地催婚沒什麼用,弄不好還會引發孩子的反感,於是就費盡心思地編了一段謎語過去。等孩子對謎底產生好奇後,再一本正經地宣布答案,而這些答案無一不和結婚有關!
  • 催婚父母和被催婚子女的心聲,各有各的苦衷
    催婚父母的心聲:1自己的子女上了年紀了還不結婚,覺得特沒面子,人家的子女都結婚生子,而自己的子女還是孑然一身,你說心裡能是滋味嗎?別人家的子女那麼厲害,孩子都有好幾個了,有的甚至上學了;而自己家的子女這麼差勁,連對象都找不到,過年過節走親戚都沒有面子,自己的子女太不爭氣了!2別人都早早地抱孫子了,自己家裡還是那麼冷清,連個兒童的歡笑聲都沒有,子女太不孝了。
  • 媽媽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系》的心理諮詢師作家武志紅說過: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情緒的影響將伴隨孩子一身。一個愛抱怨的媽媽,會讓孩子產生自責自卑的負面情緒,甚至覺得自己不被重視、不被愛,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 年關將至,父母「催婚」又現新技能,小學生見招拆招很精彩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如今父母催婚也無需面對面,只要一個手機就可以下達指令: 父母催婚第1招:分享雞湯文提醒你 這類父母非常具有代表性,他們渴望你趕緊找對象,但又不想把這件事情說得那麼明顯。
  • 羅志祥媽媽怒斥周揚青,三觀讓人咋舌,父母對孩子三觀有何影響
    那麼,父母對孩子的三觀形成有多大影響1)家長自己三觀正,才不會帶歪孩子一些家長從孩子的童年開始,就十分重視對孩子的智力教育,對孩子的情商發展並不在意。許多家長認為這根本無傷大雅。因為在他們眼裡,擁有高智商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近日,有一個節目火了,在一個視頻中,某知名脫口秀演員聊起了她的婚姻,她坦言道:姥姥離過兩次婚,媽媽離婚五次,小姨也離過婚。從小就覺得婚姻不應是理應多麼幸福的事情,婚姻不幸是正常,婚姻幸福才是異常,大家觀察一下父母那一輩的婚姻,其實可以發現沒有幾個是幸福的,大家都是在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