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15日起,央視財經新媒體推出十期系列訪談《別再傷害我:十種野生動物的告白》,每天晚上七點半在央視財經客戶端播出,帶你走進一種野生動物,聽聽他們的告白。第四期節目,我們請到了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利民說說野生虎。
老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貓科動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已經超過了200萬年,但在過去100年裡,95%的野生虎種群消失,3個虎亞種滅絕。
首先,我們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問題是:以下哪種虎的種群已經滅絕?
馮教授說,正確答案是裏海虎,裏海虎大約是在1980年左右消失,距今已經有40年的時間了。
「森林之王」瀕臨滅絕原因何在?
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利民認為:獵殺是這個世界上野生虎種群快速消失的一個原因之一;其次就是棲息地和森林的消失,也是虎種群消失的一個最大原因之一;再次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對生態的幹擾越來越激烈,不僅僅是破壞,同時也使得生態系統質量降低,然後破壞了老虎的獵物,使得很多的地區在現存的一些森林裡面,沒有足夠的食物。以上三個原因是老虎瀕臨滅絕的原因。
老虎瀕危對森林生態鏈意味著什麼?
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利民說:生態系統不是簡簡單單的一些物種的堆積,物種之間的關係是息息相關、錯綜複雜的。維繫生態系統有很多的規律,其中有兩個比較重要的規律分別是上行效應和下行效應。
上行效應即只有健康的生態系統、健康的植被可以養育比較豐富的食草動物,豐富的食草動物又能支撐數量比較多、處於生態鏈頂端的食肉動物;而下行效應,像處於食物鏈頂端的老虎,它的數量可以控制它的食物,即食草動物的種群,而如果失去了老虎,食草動物的數量爆發,會使得它們過於啃食植被,導致生態系統的崩潰。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生態系統的複雜性。連接老虎的有很多食物鏈,這些食物鏈彼此之間形成了一張網,這張網最終指向食物鏈最高位置的東北虎。東北虎就好像食物鏈網的一個提綱挈領的領子,一旦東北虎消失,這張網就缺掉了一個關鍵的節點,整個生態系統會變幻莫測。
東北虎的「新家」是啥樣?
從2017年開始,我國正式開始開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公園位於吉林省東部和黑龍江省東南部地區,總面積達到了1.46萬平方公裡。其目的和意義是為了有效恢復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裡首次實現了AI大數據監測系統,在林區裡面設置了2000餘臺高清攝像機,可以對園區內的東北虎、東北豹、果子狸和蛇等物種進行實時監控;其次,AI大數據也實現了動物臉識別,即只要動物出現在攝像機前,系統就有90%以上的準確率識別出其屬於哪個物種。另外,通過這個系統,可以實現實時監控園區內的人為行為,比如偷獵、偷盜等行為,並且能夠在發現的同時對該行為進行畫面捕捉。
直播預告
【十種野生動物的告白——東方白鸛:何以為家】
美麗優雅的東方白鸛作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和國際瀕危物種,目前在全球的數量不足四千隻,但在剛剛過去的冬天,再次發生東方白鸛中毒事件,讓它們的生存受到嚴重挑戰。甚至,在渤海灣一些繁殖區竟遭遇無處可建巢的悲慘境地。
哪裡才是東方白鸛可以安居的家園?保護「鳥類的樂園」溼地,我們應該怎麼做?
央視財經客戶端今晚19:30邀請到了崑山杜克大學環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李彬彬和唐山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員李秀清,帶我們一起了解東方白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