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95%野生虎種群已消失!「森林之王」為何瀕臨滅絕?

2020-12-28 央視財經

從3月15日起,央視財經新媒體推出十期系列訪談《別再傷害我:十種野生動物的告白》,每天晚上七點半在央視財經客戶端播出,帶你走進一種野生動物,聽聽他們的告白。第四期節目,我們請到了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利民說說野生虎。

老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貓科動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已經超過了200萬年,但在過去100年裡,95%的野生虎種群消失,3個虎亞種滅絕。

首先,我們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問題是:以下哪種虎的種群已經滅絕?

馮教授說,正確答案是裏海虎,裏海虎大約是在1980年左右消失,距今已經有40年的時間了。

「森林之王」瀕臨滅絕原因何在?

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利民認為:獵殺是這個世界上野生虎種群快速消失的一個原因之一;其次就是棲息地和森林的消失,也是虎種群消失的一個最大原因之一;再次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對生態的幹擾越來越激烈,不僅僅是破壞,同時也使得生態系統質量降低,然後破壞了老虎的獵物,使得很多的地區在現存的一些森林裡面,沒有足夠的食物。以上三個原因是老虎瀕臨滅絕的原因。

老虎瀕危對森林生態鏈意味著什麼?

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利民說:生態系統不是簡簡單單的一些物種的堆積,物種之間的關係是息息相關、錯綜複雜的。維繫生態系統有很多的規律,其中有兩個比較重要的規律分別是上行效應和下行效應。

上行效應即只有健康的生態系統、健康的植被可以養育比較豐富的食草動物,豐富的食草動物又能支撐數量比較多、處於生態鏈頂端的食肉動物;而下行效應,像處於食物鏈頂端的老虎,它的數量可以控制它的食物,即食草動物的種群,而如果失去了老虎,食草動物的數量爆發,會使得它們過於啃食植被,導致生態系統的崩潰。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生態系統的複雜性。連接老虎的有很多食物鏈,這些食物鏈彼此之間形成了一張網,這張網最終指向食物鏈最高位置的東北虎。東北虎就好像食物鏈網的一個提綱挈領的領子,一旦東北虎消失,這張網就缺掉了一個關鍵的節點,整個生態系統會變幻莫測。

東北虎的「新家」是啥樣?

從2017年開始,我國正式開始開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公園位於吉林省東部和黑龍江省東南部地區,總面積達到了1.46萬平方公裡。其目的和意義是為了有效恢復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裡首次實現了AI大數據監測系統,在林區裡面設置了2000餘臺高清攝像機,可以對園區內的東北虎、東北豹、果子狸和蛇等物種進行實時監控;其次,AI大數據也實現了動物臉識別,即只要動物出現在攝像機前,系統就有90%以上的準確率識別出其屬於哪個物種。另外,通過這個系統,可以實現實時監控園區內的人為行為,比如偷獵、偷盜等行為,並且能夠在發現的同時對該行為進行畫面捕捉。

直播預告

【十種野生動物的告白——東方白鸛:何以為家】

美麗優雅的東方白鸛作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和國際瀕危物種,目前在全球的數量不足四千隻,但在剛剛過去的冬天,再次發生東方白鸛中毒事件,讓它們的生存受到嚴重挑戰。甚至,在渤海灣一些繁殖區竟遭遇無處可建巢的悲慘境地。

哪裡才是東方白鸛可以安居的家園?保護「鳥類的樂園」溼地,我們應該怎麼做?

央視財經客戶端今晚19:30邀請到了崑山杜克大學環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李彬彬和唐山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員李秀清,帶我們一起了解東方白鸛。

相關焦點

  • 貓科家族的難兄難弟——中國虎與印度獅,誰能擺脫瀕臨滅絕的困境
    老虎和獅子是現存最大的兩種貓科動物,一個被譽為「森林之王」,一個被譽為「草原之王」,兩種大貓都擁有強大的力量和無限的魅力,作為自然界猛獸的代表被人們津津樂道。這兩者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可以拿來對比一下,看看誰能率先擺脫瀕臨滅絕的困境。兩者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文化意義
  • 被宣布滅絕30年的生物都出現了,野生華南虎會重新被發現嗎?
    歷史上曾經有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第六次或許正在發生,但是我們卻「只緣身在此山中」,科學的研究表明人類的數量在過去的35年裡翻了一倍,但是蝴蝶、蜘蛛等無脊椎動物的數量已經減少了45%。非常多生物被人們擠到了瀕臨滅絕的角落,華南虎是其中一種,既然有的已經被宣布滅絕的生物,又一次出現了,野生華南虎還有可能會出現嗎?
  • 滅絕30年的生物都出現了,野生華南虎會被重新發現嗎?
    此後研究者將安裝攝像頭的位置增加到29個,三個月後有15個位置的攝像機拍攝到了銀背鼷鹿,因此這才讓已經宣布「滅絕」的銀背鼷鹿「復活」實錘,這實在是再好不過的消息。消失了30年的銀背鼷鹿都出現了,華南虎有可能在野外重現嗎?
  • 滅絕多年的一些生物又被發現了,那麼野生華南虎會重新被發現嗎?
    之所以這些物種被宣布滅絕後,後來又被發現,主要原因有這麼幾個:一是它們的數量已經變得非常少,二是形態不易被發現(動物的體型較小,植物的外觀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三是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很低(動物表現為蹤跡不定,活動範圍小;植物則是根系不怎麼發達,再生能力較弱)。
  • 森林驛站熊貓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最近玩森林驛站遊戲的玩家們都在問,遊戲裡面4月20日的每日一題答案是什麼,森林小課堂每日一題的題目是:熊貓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太可愛,被抓來做寵物、性冷淡,不願意談戀愛、棲息地被破壞。下面就是森林驛站4月20日每日一題答案了,小夥伴們回答正確即可在熊貓滾滾處領取獎勵。
  • 世界愛虎日|這些虎已經滅絕,你卻連名字都不知道
    然而,根據2019年《Born Free》的報告,過去100年間野生老虎或消失了96%,估算在野外未被馴化的種群剩下不足4000隻,並可能於10年內滅絕。虎(學名:Panthera tigris),在我國俗稱老虎、大蟲,被人稱為百獸之王,是現存體型最大的兩種貓科動物之一。東北虎,是最大的虎亞種之一,野外個體體長可達3.38米、重388.7千克。
  • 雲南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保護...
    12月28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雲南持續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截至目前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極小種群物種,是指分布地域狹窄或呈間斷分布,長期受到外界因素脅迫幹擾,呈現出種群退化和數量持續減少,種群及個體數量已經低於穩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種群,隨時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種類。
  • 西伯利亞虎狂喜抱樹!俄攝影師獲頒最佳野生動物攝影獎
    ▲2020國際野生動物攝影獎作品。(圖/取自英國自然史博物館網站) 蔡岱樺/綜合報導 俄羅斯攝影師謝爾蓋 戈爾什科夫(Sergey Gorshkov)靠著一臺隱藏在西伯利亞森林中的相機,花費11個月時間,捕捉到一隻老虎欣喜若狂抱著一顆古樹的照片,這張照片讓他榮獲2020國際野生動物攝影獎最高殊榮。
  • 與虎豹為伍的「野人教授」帶你探秘東北虎豹國家公園
    圖源:網絡東北虎豹,曾經達到「眾山皆有之」的盛況。隨著人類活動的開展,深林消失和退化,野生東北虎豹的數量和棲息地在不斷地萎縮,東北虎豹變成瀕危物種。東北國家公園的建立,使東北虎豹棲息地生態環境逐步改善,野生種群得到恢復。這無疑是保護東北虎豹的重大舉措。
  • 俄攝影師獲頒最佳野生動物攝影獎,照片曝光:西伯利亞虎狂喜抱樹
    俄羅斯攝影師謝爾蓋 戈爾什科夫(Sergey Gorshkov)靠著一臺隱藏在西伯利亞森林中的相機,花費11個月時間,捕捉到一隻老虎欣喜若狂抱著一顆古樹的照片,這張照片讓他榮獲2020國際野生動物攝影獎最高殊榮。
  • 除了美洲獅,美國還有5種野生貓科動物,一種最醜,一種即將消失
    不了解貓科動物分布情況的朋友或許會覺得美國只有美洲獅這一種野生貓科動物。其實,除了美洲獅,美國還有5種野生貓科動物,其中一種被認為是貓科最「醜」,一種即將在美國消失,一起來看看吧! 1. 美洲獅
  • 6大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揚子鱷上榜,最後一種總數未過100!
    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所以,被稱為「活化石」。華南虎:(廈門虎,南中國虎)僅在中國分布,是中國特有的虎亞種,亦稱「中國虎」,華南虎頭圓,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胸腹部雜有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黃色並布滿黑色橫紋。
  • 瀕臨滅絕的狗狗:這幾種狗狗,快要消失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國有非常多的動物都快瀕臨滅絕了,而狗狗就有幾種,快要消失了,我們一起看看都有誰吧!
  • 長著白眼圈、已瀕臨滅絕(圖)
    長著白眼圈、已瀕臨滅絕(圖) 2020-11-11 19:15: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何路曼目前,其在野外的數量僅有200到250隻,瀕臨滅絕,科學家呼籲採取措施保護這一新品種。圖片拍攝於2018年2月26日、緬甸波巴山,一隻成年雌性波巴葉猴和一隻小波巴葉猴在一棵樹上。德國萊布尼茨靈長類動物研究所於2020年11月10日供圖。
  • 長著白眼圈、已瀕臨滅絕
    目前,其在野外的數量僅有200到250隻,瀕臨滅絕,科學家呼籲採取措施保護這一新品種。英國《衛報》指出,據11月11日發表在學術期刊《動物學研究》上的研究顯示,波巴葉猴(Trachypithecus popa)得名於緬甸的一座死火山,該地為它最大的棲息地,約有100隻生活於此。研究稱,波巴葉猴已經存在了至少100萬年。
  • 奇聞:威風凜凜,世界上最大的獅子,瀕臨滅絕,以前的鬥獸場之王
    前幾天在遠東地區一隻西伯利亞虎,也就是咱們通常所說的東北虎,這隻東北虎三番兩次來到當地的村莊,不是為了侵擾人類,而是為了尋求幫助,當地村民考慮到它可能失去了它的母親,所以才會這麼無助。說起東北虎,今天就說說在世界上能與之抗衡的動物,東北虎體型巨大,除了和棕熊間互有輸贏外,網民最喜歡讓東北虎和純種巴巴裡獅相比較。接下來來聊一聊有關純種巴巴裡獅。獅子作為一類大中型的食肉貓科動物,被稱作大草原上主宰,《獅子王》裡的辛巴就是擬人化的非洲草原雄獅。
  • 華南虎到底滅絕了沒有?現在野外還有華南虎嗎?
    華南虎所處的等級是「野外滅絕」,僅比「滅絕」低了一個等級,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離滅絕還有一步之遙,意思就是所有野生個體已經消失了,但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下還存在。1972年後,印度全面禁止人類在保護區內活動,馬爾哈裡族遷出保護區,人們發現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保護區裡面的野豬、鹿類、羚羊等有蹄類動物種群數量增長了600%,而牲畜在亞洲獅的飲食構成裡面的佔比也下降至25%。其實不難看出,只要人類生產活動範圍與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存在一定的交集,人與動物的衝突就不會消失。
  • 臺灣雲豹消失近40年後又有人發現,已滅絕的動物為何還能再現身?
    雲豹是貓科豹亞科在體型最小的一類動物,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的山地以及森林中,從具體區域上看主要在西到尼泊爾、東到我國臺灣省的這片區域。雲豹共有3個亞種,分別為雲豹指名亞種、臺灣雲豹和尼泊爾雲豹。其食物來源主要為猴子、松鼠、鳥類,有時也會在樹上暗中觀察樹下的情況,一旦有鹿類、小野豬等經過,也會跳下樹,以迅雷之勢咬住獵物的脖子。在臺灣山地和森林生態系統中,雲豹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沒有什麼天敵。
  • 消失113年巨龜重現地球!消失的生物為何出現?它到底在哪裡?
    而近些年來,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確實人類的壽命是在不斷地延伸之中,但是相對於自然狀態之下,對於一些除人類之外的野生生物來說,消失或滅絕卻加速了。 因為在人類的發展之中,生物的種群受到了人類破壞的加劇,所以是「利弊共存」的問題,上面我們也說了,一些除了人類之外的野生動物群體也在加速滅絕或消失之中
  • 鴞鸚鵡瀕臨滅絕不是因為它笨,把人類的鍋推給鳥兒真的好意思嗎?
    先說一句老俗話: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上面這句話放在野生動物們身上也一樣合適,有許多動物的外形和能力都與人們所熟知的不一樣,甚至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力。但毫無例外的是,能夠生存至今的野生動物,它幾乎所有的特點和技能,都是長久以來適應環境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