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猴子新品種!長著白眼圈、已瀕臨滅絕

2021-01-14 中國青年網

綜合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緬甸發現了一種猴子新品種——波巴葉猴。這種一直「隱居」野外的猴子長著「白眼圈」,身上的毛呈新潮的「奶奶灰」色。目前,其在野外的數量僅有200到250隻,瀕臨滅絕,科學家呼籲採取措施保護這一新品種。

英國《衛報》指出,據11月11日發表在學術期刊《動物學研究》上的研究顯示,波巴葉猴(Trachypithecus popa)得名於緬甸的一座死火山,該地為它最大的棲息地,約有100隻生活於此。研究稱,波巴葉猴已經存在了至少100萬年。

事實上,根據從野生猴子糞便中提取的DNA,科學家們一直懷疑緬甸或存在一種猴子新品種,但很難找到證據。而證明這個新品種存在的第一個證據,來自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基因分析顯示,該博物館保存的、採集於一個多世紀前的標本,來自一個猴子新品種。

隨後,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FFI)在仰光的研究員、資深作者弗蘭克·蒙伯格和同事一起,把在森林裡收集到的一種猴子糞便樣本,與博物館的樣本進行了匹配,才揭示了此前不為人知的波巴葉猴,以及其仍在野外生存的情況。

2018年,這些「隱居」的猴子被拍攝到。影像顯示,波巴葉猴的腹部呈灰褐色和白色,前爪為黑色,像戴了一副「黑手套」。其尾巴有近一米長,長度超過身長,其體重約為8公斤。

然而目前,在野外只剩下200到250隻波巴葉猴,專家將建議將這種猴子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弗蘭克·蒙伯格表示:「如上所述,波巴葉猴已瀕臨滅絕。」他說,在整個活動範圍內,它們受到了狩獵和棲息地喪失的威脅。

FFI緬甸項目一位靈長類動物學家恩威·溫表示,「迫切需要更多的實地調查和保護措施,FFI和其他組織將把這類葉猴從滅絕(邊緣)拯救回來。」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猴子新品種!長著白眼圈、已瀕臨滅絕(圖)
    科學家發現猴子新品種!長著白眼圈、已瀕臨滅絕(圖) 2020-11-11 19:15: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何路曼
  • 生物學家發現一種新猴子,深山裡生活了100萬年,如今只有200多隻
    我國有4屬15種猴子,均屬保護動物,據英國《衛報》等媒體報導,歐洲生物學家在緬甸發現了一種猴子新品種,並將其命名為「波巴葉猴」,這種猴子長著「白眼圈」,身上的毛髮呈新潮的「奶奶灰」色,生物學家考證認為,這種猴子出現至少已經有100萬年,它們很可能曾經遍布東南亞和我國西南部地區的深山叢林之中,然而如今它們的數量只有200~250隻左右,處於瀕臨滅絕的邊緣。
  • 剛在緬甸發現的新猴子品種已被列入瀕臨滅絕物種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動物學研究》雜誌(Zoological Research)消息,科學家在緬甸人跡罕至的森林中發現了一種就科學而言屬於新物種的猴子。這鐘猴子剛被發現,就被宣布為瀕臨滅絕的物種。據專家計算,這個品種猴子的數量不超過200-250隻。
  • 現代的猴子也能進化成人?科學家擔憂:巴拿馬猴類已進入石器時代
    現代的猴子也能進化成人?科學家擔憂:巴拿馬猴類已進入石器時代 知道如何使用工具是人類的關鍵標誌之一。縱觀人類進化的始末,石器時代是人類領悟工具使用的階段。其中,在舊石器時代,人類掌握了使用各種燧石,還有製造簡單的器材。
  • BBC《滅絕的真相》,100萬物種瀕臨滅絕!
    其中《滅絕的真相》一集最受矚目,觀眾將在大衛·愛登堡爵士的帶領下,深入了解地球上脆弱的群體與物種面臨的險境。60 分鐘的探索旅程中,觀眾將見識史無前例的野生動物滅絕速度。並認識到工業和人為因素如何導致滅絕的悲劇發生,如果不採取積極行動將要導致的嚴重後果。
  • 科學家在深海發現新品種海綿,長得像外星人
    美國科學家在2017年的一次探測任務中,在太平洋海底發現一種新品種的海綿,外型酷似電影中的外星人(E.T.)。他們因而將其稱為「E.T.海綿」。美國科學家在太平洋海底發現一種酷似外星人的新品種海綿。(NOAA)在這次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所主導的探測任務中,科學家探測夏威夷西南方約850英裡(1,368公裡)處的一座海底山。這座海底山是一片因火山活動而形成的平頂巖石區,其歷史可追溯至約1億4,550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的白堊紀(Cretaceous)。
  • 臺灣雲豹消失近40年後又有人發現,已滅絕的動物為何還能再現身?
    其食物來源主要為猴子、松鼠、鳥類,有時也會在樹上暗中觀察樹下的情況,一旦有鹿類、小野豬等經過,也會跳下樹,以迅雷之勢咬住獵物的脖子。在臺灣山地和森林生態系統中,雲豹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沒有什麼天敵。按照上述標準,臺灣專家學者2013年對雲豹等級的判定,我們看到的是「基本滅絕」,而不是確定滅絕,基本滅絕和確定滅絕雖然只有兩字之差,但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科學家們可以通過對物種的棲息環境、動物的蹤跡和糞便、捕食痕跡或者監控等多種方式,來長時間地進行監測,最後作為該物種等級現狀的評定依據。
  • 瀕臨滅絕的狗狗:這幾種狗狗,快要消失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國有非常多的動物都快瀕臨滅絕了,而狗狗就有幾種,快要消失了,我們一起看看都有誰吧!
  • 克隆復活已滅絕的生物?科學家已經開始嘗試,首選是這種動物
    1996年,科學家成功克隆了一隻名叫多利的羊,讓克隆技術真的成為了可能。科學家們看到了希望:那些已經滅絕的生物,或許也有可能重新回到這個世界上。於是,當時的澳洲博物館館長邁克·阿徹(Mike Archer)教授提出,要把一種當時已經滅絕了幾十年的澳洲本土生物通過克隆的方式復活,這種生物就叫塔斯馬尼亞虎。
  • 科學家在紐西蘭,發現已經滅絕700年的鳥爪,仍然附有肌肉!
    考古學家30年前發現,已經滅絕多年的「爪子」,還存有肌肉!人們一直在研究史前生物,部分生物還沒被人類發現便滅絕,人類只能通過化石研究它們,發現新化石的時候候,科學家們極為開心,比如人們第1次在西伯利亞發現了猛獁象的屍體,甚至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把猛獁象復活,不過由於科技的限制,暫時放棄了復活史前生物的想法,生物滅絕有它的原因,然而在30年前考古學家發現已經滅絕700年鳥類,在這個骨化石上竟然附著肌肉。
  • 臺灣科學家研究氣候變化會否造成珊瑚滅絕
    新華社臺北3月19日電(記者喻菲 祁星)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造成一些地區的珊瑚礁出現白化現象,未來珊瑚會否因此滅絕?臺灣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海水酸化、溫度上升會影響珊瑚生長,但某些珊瑚依然能夠適應變化存活下來。目前,全世界超過三分之一的珊瑚礁嚴重退化。
  • 珍稀蘭花瀕臨滅絕,你怎麼看?
    (來源:人民網)熱點模擬考場近幾年,蘭花物種生存狀況每況愈下,高價炒作、大肆盜挖,讓野生蘭花特別是一些珍稀的野生蘭花瀕臨滅絕。對此,你怎麼看?熱點分析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蘭科植物不但對環境變化敏感,而且生活史很長,有些物種從幼苗生長到開花需要13年以上,自然更新緩慢,破壞後很難恢復。然而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人高價炒作、大肆盜挖野生蘭花,致使野生蘭花瀕臨滅絕,這是一種唯利是圖的行為,更是一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我們政府相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採取行動對這種行為進行整治。第一完善立法,加強監管。
  • 史上生命力最強的魚,高溫下也能存活,可惜已經瀕臨滅絕!
    史上生命力最強的魚,高溫下也能存活,可惜已經瀕臨滅絕!地球上任何一種生物的習性都是截然不同的,就比如海洋和陸地上的生物,海洋中的生物必須在水的推動下才能生長,而陸地生物就不一樣了。即便沒有水,它們也能生活。
  • 這種新發現的紅毛猩猩物種可能很快就會滅絕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猩猩物種 - 但是有很少人知道這種新物種可能很快就會滅絕。到目前為止,通常認為只有兩種紅毛猩猩物種:蘇門答臘猩猩和婆羅洲猩猩,兩者都嚴重瀕危。被稱為Pongo tapanuliensis的新物種被發現出現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孤立的Batang Toru森林中。據《現代生物學》周四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Pongo tapanuliensis猩猩種群數量已不到800隻,正瀕臨滅絕。根據此前的研究,所謂的Tapanuli猩猩的行為與其他猩猩的行為是的不一樣的,存在一些遺傳差異。但是,這些差異是否足以命名一種新物種尚不清楚。
  • 被宣布滅絕30年的生物都出現了,野生華南虎會重新被發現嗎?
    有很多被科學家認為已經滅絕的生物一再出現,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最好的解釋就是這些生物其實是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滅絕,少數的它們生活在更隱蔽的、人類找不到的地方。歷史上曾經有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第六次或許正在發生,但是我們卻「只緣身在此山中」,科學的研究表明人類的數量在過去的35年裡翻了一倍,但是蝴蝶、蜘蛛等無脊椎動物的數量已經減少了45%。非常多生物被人們擠到了瀕臨滅絕的角落,華南虎是其中一種,既然有的已經被宣布滅絕的生物,又一次出現了,野生華南虎還有可能會出現嗎?
  • 白鱘已滅絕?!科學家:140種長江魚類三年無法採集到標本
    它和中華鱘一樣,距今已存在一億五千萬年,是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古代魚類之一。就在2019年12月23日,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在線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推測白鱘在2005-2010年已經滅絕。
  • 涼山發現一株已宣布野外滅絕枯魯杜鵑,甘孜還發現零星小種群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對外發布稱,該所科研人員在涼山州木裡縣野外考察過程中重新發現已被宣布野外滅絕的枯魯杜鵑,目前僅發現一株。消息一出立馬引起公眾關注,話題還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這株「遺世獨立」的枯魯杜鵑成為了新晉網紅。
  •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醜的蘭花……今年發現的植物新物種長這樣
    在災難的2020年,生物學家們繼續從沒停止過探索和研究,多達156個新物種已列入倫敦皇家植物園編制的現有參考清單中的「植物清單」裡,其新成員就包括「世界上最醜的蘭花」。截圖來自ABC新聞網在此次發現中,蘭花品種佔多數,多達三分之一的新物種來自這個家族。
  • 科學家發現猴子新種類 稱其生殖器形狀獨特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3日報導,在中國西藏東南部的偏遠高地森林裡,通過相機陷阱,科學家捕捉到一些白頰獼猴照片,發現其生殖器外觀與其他猴子不同。這些猴子的生殖器為圓形,而該地區其他猴子的生殖器為箭狀形。這一新物種被命名為白頰長臂猿。
  • 虎貓現身懸崖,靠長約半米尾巴平衡身體,全球不足2500隻瀕臨滅絕
    01生活在高山上,全球不足2500隻,瀕臨滅絕安第斯山虎貓又叫山原貓、南美山貓,是貓科虎貓屬的一種,且沒有亞種,生活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全長8900餘千米,縱貫南美大陸西部,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