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最有力的教誨不是懲戒,而是寬容。它看似柔弱,其實卻最能深入人心。寬容是人類應該具有的修養和美德,寬容來源於勇敢,來源於善良的心,寬容可以融解人際間的冰塊。
寬容別人的蠻橫無理,寬容別人的粗暴淺薄,寬容別人的傲慢自私,寬容別人的吝嗇無信,寬容別人的狹隘醜陋,寬容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讓你得到的不只是一個人,更會得到一個人的心。
弘一禪師德高望眾。有一次,他的一個弟子因為行竊被人抓住,眾人認為他有辱師父的教誨,紛紛要求將這個學生逐出師門,但是禪師並沒有那樣做,他用自己的寬厚仁慈之心原諒了那個弟子。
可是沒過多久,那個弟子竟然又「舊病復發」,再一次因為偷竊而被抓住,眾人認為他舊習難改,要求給他重罰,但禪師還是沒有處罰他。其他弟子不服,他們聯名上書請求禪師重罰此人,否則將集體離開。
神師看了他們的聯名上書,然後把弟子都叫來說:「你們都覺得他的行為是錯的,都能夠明辨是非,這是我感到欣慰的。你們雖然是我的弟子,但是如果你們認為我教得不好,完全可以去別的地方。
然而,我不能不管那個行竊的弟子,因為他還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教他,那誰來教他呢?所以,不管怎麼樣,即使你們都離開了我,我也不能讓他離開,因為他需要我的教誨。」那位偷竊的弟子聽了禪師的話,感動得熱淚盈眶,從此以後再也不偷別人的東西了。
毀滅一個人,往往只要一句話就夠了,培植一個人卻需要千言萬語,世人應寬容處世,給別人以關愛,不要對別入妄加指責。以慈悲為方便,以對機為原則。如果以慈愛的關懷代替嚴厲的責罰,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古人曰:「劣馬回頭為神驥」,須知沒有不可挽救的人性,只有方法的對錯。禪宗誨人,有時當頭棒喝,有時反詰追問,有時有無不定,有時暗示含蓄,總之是忌諱直白。君不見禪師從來不肯把禪理向弟子說破,不說破的才是自己的全部。
世間的教育也是一樣,含蓄暗示,把道理讓人自己「悟」明白,效果會更好。寬容待人,以慈愛代替嚴厲的訓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教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