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事是基督存留在聖教會的標誌,也是祂不斷聖化教會的有形媒介。
(一)、聖洗聖事(洗禮)
1、舊約時代:在舊約時代已有一些洗禮作為若翰洗禮的準備。
「取潔的人需洗滌自己的衣服,用水洗澡,這樣就算潔淨了。此後,方可進入營內。(肋14:8)
在舊新約接替時代,那些願入猶太教的外邦人,不再受割損禮,而受洗禮,但前驅若翰的洗禮仍是舊約時代的洗禮之一。
他的洗禮是叫猶太人洗心革面,作亞巴郎的真正後裔,是叫人痛悔己罪,改過自新。
2、新約時代:
主耶穌自己領受了若翰的洗禮。
耶穌由加裡肋亞來到約旦河若翰那裡,為受他的洗,但若翰想要阻止祂說:「我本來需要受你的洗,而你卻來就我嗎」?耶穌回答他說:「你暫且容許吧,因為我們應當這樣,以完成全義。」(瑪3:13—15)
「完成全義」即謂天主願意默西亞滿全一切法律,作為齊全聖善的模範。
在耶穌升天以前,命令宗徒們給一切相信福音的人付洗,升天以後,祂的教會就一向奉命,給相信福音的人付洗。
(二)、堅振聖事
按主耶穌的意願,凡是信友都要領受,且要豐富的領受天主聖神。
在慶節末日最隆重的那一天,耶穌站著大聲喊說:「誰若渴,到我這裡來喝吧」!祂說這話,是指那信仰祂的人將要領受的聖神。(若7:37、39)
宗徒若望指出耶穌說這話,是指示祂升天后,要遣發聖神降臨。宗徒們隨從天主的指引,以按手禮(或覆手禮)分授聖神。
當時,在耶路撒冷的宗徒,聽說撒瑪黎雅接受了天主的聖道,便打發伯多祿和若望往他們那裡去。他們二人一到,就為他們祈禱,使他們領受聖神,因為聖神還沒有降臨在任何人身上,他們只因主耶穌的名受過洗。那時,宗徒便給他們覆手,他們就領受了聖神。(若8:14—17)
由此處可知,以「覆手禮」施行堅振聖事之權,只歸於宗徒及日後接宗徒位的主教。
(三)、告解聖事
告解是耶穌赦免信友領洗後所犯的罪過的聖事,在《新約》內,雖然沒有明文提及聖教會今日的告解方式,可是這方式在《新約》內卻有它的暗示和依據:耶穌把赦罪的權柄交給了自己的教會。
耶穌對宗徒們說:「願你們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吧!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你們存留誰的,就給誰存留」。(若20:21、23)
(四)、聖體聖事
聖體聖事是耶穌神妙而又實在存在聖教會內的憑據。
耶穌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20)
耶穌以此話,把教訓萬民,施行聖事,治理教會的全權交於宗徒,同時也建立了常存的訓誨機構——教會。
信友領聖體,就是與救主神秘相通,參與基督永遠的祭獻。
我們所祝福的那祝福之杯,豈不是共結合與基督的血嗎?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共結合與基督的身體嗎?(格前10:16)
在舊約時代,結約之櫃只是天主存在選民中的象徵,可是新約時代的聖體聖事,不只是耶穌臨在的一個象徵,而是耶穌的本體本血實在存在祝聖了的面酒形內。
於是,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我們見了祂的光榮,正如父獨生子的光榮,滿溢恩寵和真理。
(五)、病傅聖事(以往稱「終傅聖事」)
疾病原是原罪的後果,因主耶穌的名給病人傅油,減輕他的病苦,賜給他安慰和能力,赦免他的罪過。
他們就出去宣講,使人悔改,並驅逐了許多魔鬼,且給許多病人傅油,治好了他們。(谷6:13)
(六)、神品聖事
耶穌曾給宗徒分授了祂自己的一些權柄:病人,你們要治好;癩病人,你們要潔淨;魔鬼,你們要驅逐;你們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分施。(瑪10:8)
耶穌在受難前夕,舉行晚餐後,命他們重行這事,為紀念祂。從此,新約的司祭分享了耶穌大司祭的品位,這品位使司祭有治理天主百姓的權柄和責任。
教會裡的教宗、主教、神父(司鐸)都領受過神品聖事。
(七)、婚配聖事
婚姻是造物主為傳生人類所制定的聖事,其目的是為天主生育教養子女,和夫婦神形相輔相成的互助。
至於那些已經結婚的,我命令——其實不是我,而是主命令:妻子不可離開丈夫,若是離開了,就應該持身不嫁,或是仍與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離棄妻子。(格前7:10、11)
耶穌按照造物主的意願,再次宣告了婚姻的聖潔,恢復了婚姻的一夫一妻制和不可解除性,同時也把婚姻提高,成為一件聖事。
教會的這些聖事是耶穌親自交於宗徒的,及日後接宗徒位的主教,教會的神父(司鐸)主要是協助主教的工作,共同為信友施行這些聖事。
領受聖事是耶穌基督賦予每一個信友的神聖恩寵,借著這恩寵幫助信友聖化自己,走聖德的道,行愛德的事。